梁昕
摘 要:随着足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国家也颁布了相关文件,将足球项目划分到重点发展的项目,为了促进我国的足球运动的发展,必将从娃娃抓起。滨湖小学从建校以来一直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如今又响应国家要求,更是为了适应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全面贯彻体教融合的要求,实施了相应的措施,完善了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滨湖小学校园足球得到大力发展,达到了预期的成效。
关键词:体教融合 校园足球 发展成效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6(b)-0077-02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football sports, the state also issued relevant documents, the football project division to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otball sports in China, will certainly to grab from baby BinHu elementary school has to develop the campus football since school, now responde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untry, but also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body teaching fusion,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mprove the teaching mode combining the edu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ulture, lakeside elementary school campus football get developing, achieved the desired results.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football;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是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表示:“足球运动的真谛不仅在于竞技,更在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人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的精神。”少年强,则国强,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则要从孩子的教育抓起。本文从新形势出发,对贯彻体教融合的要求与校园足球发展做研究,探索其成效如何。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根据体教融合的要求,足球特色学校滨湖小学增强体育团队师资力量、营造良好的足球氛围、提升参赛学生的成就感,使得学生参与程度提高,改善了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了品格,转变思维认识,推动了校园足球高速发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以“体教融合”“校园足球”“成效研究”为检索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搜索,查阅了大量与本文相关的资料以供研究参考;以及到各大新闻网站和学校官网,获取滨湖小学足球运动相关的报道。
1.2 实地调查法
对南宁市滨湖路小学足球的场地设施、师资力量、校园足球开展的情况、社会的关注度、比赛开展情况等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并客观做出评价。
2 研究对象
南宁市滨湖小学。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贯彻体教融合的要求,实施相应举措
3.1.1 增强体育团队师资力量
体教融合是未来中小学的发展趋势,根据滨湖小学的校情来看,实现体教融合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从根源抓起,填补不足全面贯彻体教融合的要求。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也是体训的指导者,为了更好地发展校园足球,滨湖小学为体育科研室注入了新血液,增加了16名体育教师,其中足球专任教师增加了3名,足球D级教练员增加到4名,每学期体育科研室安排非足球专业教师进行足球技术理论的培训,足球专业的教师则安排针对专业性技术提升的培训,整体提高体育组教师的足球专业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为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贯彻体教融合,培养后备人才奠定基础。
3.1.2 营造良好的足球氛围
开设了更多的足球专业体育课,从基础开始培养学生的足球专业技术,增强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校内,学校组织了2019年南宁市滨湖路小学班级足球联赛;校外,组织学生参加了2019年南宁市青秀区“青秀杯”校园足球联赛,中国足球协会第二十届“贝贝杯”青少年(12岁男子组)足球赛等。除了比赛,校园内的足球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还组织了四国国家队代表到校园里指导足球运动的活动,中国、克罗地亚、智利、冰岛这4个国家各派来2名代表到滨湖小学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另外,学校开设足球必修课和精英课,全面普及足球運动的同时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中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低年级的学生“玩足球”,中年级的学生“学足球”,高年级的学生“踢足球”,并且布置“体育家庭作业”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完成。
3.1.3 提升参赛学生的成就感
通过球星了力量向学生传播足球运动的内涵,提升足球运动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在世界杯波兰队对阵哥伦比亚队的赛前仪式上,FIFA旗帜的护旗手中就有2名是滨湖小学的学生——王天一和黄胤超同学,2名同学完成任务回校后学校组织了分享大会,让这2名学生跟大家分享作为护旗手的感想。在中国足球协会第二十届“贝贝杯”青少年(12岁男子组)足球赛期间,滨湖小学足球队队员张俊同学表现超群,得到了中国足球协会专家的高度认可,非常荣幸的入选中国国家少年足球队。紧接着,在全校大会上学校领导公开点名表扬了王天一、黄胤超同学以及张俊同学。
3.2 校园足球发展成效
3.2.1 参与程度提高
在校园中随处可见穿着球服的学生,在学校组织的校园足球比赛中,同学们踊跃报名,比赛场地上围满了呐喊加油的同学,放学后同学们结伴踢足球,周末的足球活动以及校运会的足球趣味活动中,家长更是积极地参与进来。在足球校队选拔时,根据报名的人数来看,是上一次校队选拔报名人数的2倍;在平常的体育必修课中,学生上课越来越积极,以前总是要求休息时间多一些,如今大部分同学表示减少休息时间,想继续学习更多的技术;通过足球必修课学习的学生可以选择足球精品课进行深入的学习,从选课的人数数据显示,今年选课的人数比上一年多了1/3。
3.2.2 体教融合改善了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了品格,转变思维认识
根据体测的数据显示,学生达标率逐渐升高。在2014年的时候全校体测总评达到及格的学生人数只有80%左右,直至贯彻体教融合进行全面发展校园足球,体测学生的及格率突飞猛进,连续5年都在99%以上,并且优秀率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足球运动也改变了很多家长的观念,以往家长都不赞成孩子们参加体训,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但是王天一同学的爸爸王宇恒透露“自王天一开始练球之后,不仅体质比以前好多了,孩子的团队意识、独立性、拼搏精神也得到了提升”。学生在训练的同时,成绩并没有因为训练而下滑,反而因为足球训练增强了学生的相互帮助的意识,学训完美融合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劳逸结合,不仅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学习成绩变好了,品格也得到了升华,各方面得到了均衡的发展。
3.2.3 升学机制的完善
在学校各个部门的不断努力下,滨湖小学(足球)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命名为自治区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滨湖小学自建校以来一直致力于校园足球的建设,将很多有足球天赋的孩子进行专业的培养,但是以往大多数遭到了家长的反对。经过不断努力,滨湖小学荣获教育部颁发的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首批“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称号,并获评全国足球联盟学校、广西足协青训基地。滨湖的孩子们只要怀揣足球梦想,认认真真地训练,就有机会参加各大比赛,在中国足球协会第二十届“贝贝杯”青少年(12岁男子组)足球赛中,滨湖小学足球队队员张俊同学表现卓越,获得了国家足协各大专家的高度认可,最终入选中国国家少年足球队,滨湖小学又向国家青年足球队输送了一名优秀的人才。2019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技术调整的通知》(教体艺术厅函[2019]8号)文件规定,柔道等项目停止招生,越野定向等项目将逐步停止招生,向足球等国家重点发展项目调整招生,除此之外,足球项目是唯一可以“双轨”招生的项目。在滨湖小学里有优秀的教师进行指导,有高层次的平台让学生进行锻炼,有更多的机会和道路让学生走出去,家长和学生更加支持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
4 结语
体教融合是滨湖小学教育迈向成功的一大步,体教融合是新型的教育模式,将教学融入体育,将体育融入教学,这将是滨湖小学未来的培养人才之路。但是培养优质的人才是一条艰巨的道路,不仅需要家长的支持,更需要教育者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坚持探索,解决各种困难,巩固“体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引领新兴时期的体育教育道路,一起实现滨湖小学校园足球的高度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洋.足球文化对校园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8(6):127-128.
[2] 陈丛刊,卢文云.论“体教结合”模式的指导思想和管理运行机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37(11):12-15.
[3] 金亮.昆山市体教融合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15.
[4] 徐興国,余国兵,赵鹏.青少年校园足球课余训练体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6):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