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显春 郭继华
摘 要:针对四川省高职院校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不能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高速发展的状况而遇到的困境和瓶颈,以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为切入点,提出在“健康中国”战略大背景下建构高职社会体育专业特色的课堂(课内外)—校园—社会三位一体循环升位特色实践体系,重点集中培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提高学生体育理论知识转化与操作能力,形成适合社会体系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 实践平台 建构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6(b)-0062-02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bottlenecks encountered in training social sports professional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Sichuan province, which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situation of high-spee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akes the teaching and talent training reform of social spor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althy China" strate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classroom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 of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Foshan campus— a characteristic practice system of Social Trinity Circulating Promotion, focusing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to improv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udents'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ir operational ability, and to form a compound talent suitable for the needs of the social system.
Key Words: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Practi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Research
目前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上远远落后综合大学、体育学院校,针对这种不良的现状,高职院校如何突出院校特色,突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保持自己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社会地位。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实验法对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实践平台的建立与发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为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有效实施、明确培养目标、完善培养计划、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等提出建议,同时通过社会体育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培养出更多实践能力强、质量优、素质高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
1 研究结果与分析
1.1 本院特色实践平台的运行机制及特点
1.1.1 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教学目标
实践平台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重要平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紧紧围绕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平台的创建,提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际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学会制定组织方案、竞赛规程、组织编排,通过本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经常组织体育比赛,并以此为基础向社会延伸,增加社会对本院学生的认同感,与遂宁市很多单位共同建设体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1.1.2 以社会要求为导向,突出实践性教学
以实践平台进行开放性教学,加大重点专業理论课的课时量,在课内坚持重点与难点理论知识讲授。课外布置实用性较强的作业,同时积极要求学生参与本院、系部各学生会、社团、俱乐部的体育活动和赛事,增加实践次数和机率。对在校内实践平台实践活动涌现出得优秀学生,在统一安排下,分批次、分类别、分阶段到社会实践基地,进行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业余训练工作、社会体育赛事服务工作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丰富经验,检验操作能力。
1.1.3 以学生需求为基础,打造高质量社会实践基地
充分了解和利用遂宁市社会体育资源,与遂宁市体育局、社会体育俱乐部联合打造包括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服务等多类别、多层次的学生专业能力社会实践基地,本院学生指导教师都是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具有丰富社会经验的一线教师担任,按照专业特点实行专任、专聘,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在遂宁市重点建设一批能力突出、社会服务效果显著、社会声誉影响面宽的教学示范基地,鼓励和辅助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提高创新意识,在社会体育活动中寻找创业和就业机会。
1.2 “健康中国”视角下为平台构建提供的新思路
构筑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递进升位特色实践体系。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占主要地位同时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实践教学的核心问题。保持原有课堂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学院体育专业实践课程内容、时数和结构的调整,提高学生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通过校内各种类型赛事的实践,在指导教师的监督下,全面负责体育赛事的赛事组织、编排工作和裁判工作,从中选拔出能力较强的体育专业人才,在本院体育系统一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实践基地的教学、训练、体育裁判等社会实践活动,构筑课堂(校内外)—校园—社会三位一体循环升位实践平台。
1.3 人才培养模式预期取得的实践成效
1.3.1 促进了学生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重点集中培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体育赛事编排能力、教学教授能力、体育专项项目训练能力以及体育、篮球、足球等裁判能力。几年来本院培养出有近300人次的国家二级和三级裁判员,参加了四川省、遂宁市等各项体育赛事工作,担了多项重要比赛的组织和裁判任务,组织竞赛活动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明显增强,不少学生已经成为省、市和单位的业务骨干。
1.3.2 培养出一批批经得起社会检验的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
在新教学模式的实施中,全面实施、重点培养,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经得起社会检验的体育应用型人才,并重点向社会推荐,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同时通过实践、丰富经验、形成专业能力培养指导团队。
1.3.3 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机会,促进就业率提高
为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体育教研室积极组织、从事与专业相关的社会活动,从中磨练意志,提高能力,开阔眼界,并担任四川省、遂宁市等各级各类的相关体育竞赛活动创造了条件。通过各种赛事的裁判工作,将学生的就业需求与社会的人才需求相接轨,当地部分单位(高速公路、健身俱乐部、公安派出所等)已经和本院建立了长期的伙伴关系,每年都会输送社会体育毕业生,保障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学生就业率。
2 建议
2.1 突出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
综合进行改革教师队伍、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影响课程发展的关键环节,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制定较为系统、较为完整、符合社会要求的体育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强化内涵建设,探索有现实意义的建设方法和手段。
2.2 加强校企合作,营造实践平台造血机制
适合市场人才需求规律的不断变化,寻求新的企业单位作为教学实践基地,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主要以两大方面的实践基地为主(学校体育教学和社区体育指导实践基地),在基地建设方面不断地固定和更新,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使学生的实习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2.3 疏通教学适时反馈渠道,保证教学质量提高
在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和运行中,把体育赛事作为教研室教研活动一种形式,对教研室的教师提出具体安排和要求,除了在现场对学生进行业务、能力辅导培养外,还要求教师在比赛现场发现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掌握体育信息与学生专业信息,及时写出反馈总结报告并反馈到教学中,确保以后教学质量效果针对性地提升。
3 结语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牢牢把握遵循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特点,本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其社会适应性,构建学生实践平台,改革原有教学模式,突出實际能力培养,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的总体思路,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增强社会咨询服务,提高就业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华恬.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7(9):68-71.
[2] 张轶.对我国大学生体育运动竞赛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06(5):74-76.
[3] 吴志华.论学生实践能力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6.
[4] 姜丽华.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