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哮喘患儿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8-06 04:03:34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哮喘中心家庭

王 丰 瑞

(南阳市中心医院 南阳 473000)

据报道,大多数哮喘患儿预后良好,仍有部分患儿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哮喘持续状态,如不及时控制,则会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降低生存质量。为此,如何提高哮喘患儿生活质量是儿科护理学者的关注热点[1]。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最早由美国学者首次提出,其重视家庭在患儿治疗、护理、康复过程中的协调和指导作用,旨在为患儿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儿科护理实践表明,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是针对住院患儿较为理想的护理方法,可最大程度促进患儿身心健康。但国内对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哮喘患儿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尚未有明确结论[2]。因此,本研究探讨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哮喘患儿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8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5.53±2.25)岁;病程1~13个月,平均(7.47±3.22)个月。观察组男33例,女9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58±2.31)岁;病程2~14个月,平均(7.54±3.2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次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参照《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3]中关于哮喘诊断标准,病情稳定;年龄1~10岁;患儿均有1名家长陪伴,家长有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两组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重症哮喘者;合并先天性疾病及脑瘫者;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即结合健康教育手册,向患儿及家长讲解哮喘有关知识,包括临床表现、治疗、用药、饮食等,并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不硬性要求家长参与患儿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具体如下。

1.3.1准确阶段

(1)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小组,由1名护士长和5名责任护士组成护理小组,责任护士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沟通能力;护士长任组长,负责护理活动指导和监督,小组成员负责制定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2)小组成员分析以往哮喘患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护理经验,拟定护理方案及措施。

1.3.2实施阶段

(1)住院期间护理:①入院后向家长介绍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有关知识,着重说明家长在疾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护理;通过知识讲座、家庭交流会等形式进行哮喘防治知识宣教,包括治疗知识、发作期应急措施、药物知识、气雾剂使用方法、居家护理、情绪调节等,教育过程中应及时评估家长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于未理解的知识应再次讲解,并亲自示范气雾剂使用方法;②指导家长建立哮喘日记,记录患儿病情变化、用药情况等,护士每3天检查1次,及时掌握患儿病情,对于依从性较好的家庭应给予肯定,嘱咐家长继续保持,对于依从性较差的家庭应及时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2)出院后护理:①开通哮喘热线,专门解决家长在居家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专科护士负责健康指导;②家庭访视每次30min,1次/月,现场指导家长居家照护技巧,查看哮喘日记的记录情况,解决家庭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指导;③建立微信交流平台,定时上传哮喘最新治疗知识,护士及时解答家长问题,并鼓励家长之间互相交流;④定期举办哮喘知识讲座、亲子活动等,邀请患儿及家长一起参加,分享护理经验和心得体会。两组患儿均随访6个月。

1.4 观察指标

于干预6个月后利用肺功能测定仪器检测两组患儿肺功能,即最高呼气流速(PEF)、1s用力呼气量(FEV1)。同时观察两组患儿生活质量,采用小儿哮喘生存质量问卷(PAQLQ)进行评价,问卷共35个项目,涉及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源的反应、对自身健康的关心5个方面,每个项目采用1~7分计分,分数越高,说明患儿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PEF、FEV1及PAQLQ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对比

3 讨论

因哮喘患儿年龄较小,对疾病的自我认知意识发育不全,家长的家庭护理知识直接关系到患儿病情的控制。而周琦[4]等研究中,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8名支气管哮喘患儿母亲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患儿母亲的家庭护理知识认知水平较低。顾玉萍[5]研究指出,在哮喘患儿治疗中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不仅明显提升家长居家自我护理能力,还有效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有助于改善患儿生活质量。由此可见,给予哮喘患儿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PEF、FEV1及PAQLQ评分均较高,说明通过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这与方秀春[6]等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其原因在于通过住院期间护理,即介绍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有关知识、运用多种形式普及哮喘防治知识、及时评估家长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指导家长建立哮喘日记等措施,可使家长充分了解家庭护理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家长积极、主动的参与家庭护理,同时可明显提升家长疾病认识,有效掌握家庭护理方法,有益于促进患儿康复;通过出院后护理,即开通哮喘热线、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微信随访、定期举办哮喘知识讲座和亲子活动等措施,不仅可增进家长和医护人员的沟通,及时解决疾病康复中出现的问题,还利于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治疗配合度,有利于控制患儿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哮喘中心家庭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04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27 09:16:42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3:48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恋练有词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博客天下(2015年17期)2015-09-15 14:55:10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