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牌楼有故事

2020-08-06 03:11赵子云
江苏地方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通海牌楼牌坊

◎赵子云

(江苏南京210003)

20世纪20年代的花牌楼

牌楼,也叫牌坊,南京牌楼的历史源远流长,与南京的一些地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几乎每座古牌楼的背后都有一段或动人或沉甸甸的故事。

三牌楼

三牌楼位于新模范马路与三牌楼大街(旧名娄子巷)交汇处。据说明代宣德年间,此地住着一对以卖豆腐为生的夫妻,膝下育有一子,后又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收养了两个被遗弃的男婴。夫妻俩含辛茹苦抚养三个孩子,三兄弟也非常争气,自小勤奋好学,成人后参加科举考试,先后考中状元、榜眼、探花,并且做官后都勤政爱民。皇帝认为三兄弟的父母教子有方,责令南京地方官在老夫妻住地建造三座牌楼,以示表彰。久而久之,这里便得名“三牌楼”。

还有一说:清代道光年间,在今广东路与三牌楼大街这一带,建有广东同乡会,后改为两广会馆,整个会馆青瓦红墙,雕梁画栋,回廊曲幽。其南端大门口道路上耸立着三座金碧辉煌的牌楼,十分壮观。由是,时间一长,此地便被人称为“三牌楼”。太平天国时期,会馆内存放着阵亡的太平军将士灵柩。天京(南京)沦陷后,两广会馆毁于大火。

四牌楼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把尊儒崇经作为国策,并于洪武十四年(1381)在鸡鸣山下建成一座十分壮观的大学城——国子监。国子监规模相当宏大:东至小营,西抵进香河(今进香河路),南到珍珠桥,北迄鸡鸣山。约略相当于六朝皇宫的中心区。有关四牌楼的说法:当年国子监因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座牌楼,而南大门及南大门外又各建有一座牌楼,故后来人们将这一带称为“四牌楼”。但也有一说,是因为国子监南大门曾重叠有四座大牌坊,故有“四牌楼”之称。还有一说是清代康熙年间,两江总督于成龙改国子监为江宁府学,在其前建四座碑亭,故而得名。

花牌楼

花牌楼即现今太平南路北自文昌巷,南至太平巷一段的旧称。据说明代以前称太平庄,后来称花牌楼。花牌楼得名诸说不一。一说,与明初功臣常遇春有关。常玉春善骑射,骁勇善战,屡建军功。其府第在今常府街一带。朱元璋为表彰常玉春的功绩,特在今日杨公井所在处造了一座花牌楼,故名。二说,明初另一功臣胡大海因不服常府华贵,于此出资兴建阵亡将士牌坊,华丽较常府更胜,朱元璋看了笑道:“这哪里是牌坊,简直是一座花牌楼。”从此,此地便被人称为“花牌楼”。三说,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常去朝天宫祭祀,必经此地。当地为迎接圣驾,在此搭建了许多牌楼,花木编织,繁花似锦,故称此处为“花牌楼”。四说,传说康熙皇帝数次南巡,驻跸此地,地方官于此扎建鲜花牌楼,用以迎驾,故名。五说,旧时每年正月间,南京灯会,在此搭有花牌楼,故名。

旧时,花牌楼一带商贾云集,是南京最繁华地段之一。同时又是著名的“书店街”,大小书店多达三四十家,鳞次栉比,衡宇相望。

东牌楼

东牌楼东起贡院街,西至武定桥。旧时,这里方砖铺路,道路较窄,但却是个热闹之处,因为该处是传统的花灯市场。有关它的故事,一说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事前曾有严明规定:部队进城后,不得强占民房,不许奸淫妇女。后大量太平军涌入南京,虽有一些清军留下的营房,但远远解决不了住宿问题,许多太平军将士自觉露宿街头。于是太平军领导层动员广大将士搭毛竹牌楼应急。当时夫子庙西侧沿秦淮河边有许多空地,士兵们便在此用毛竹,搭起了一排排形似牌楼的简易房,从而解决了住宿问题。因在瞻园东侧,故被人称之为“东牌楼”。

另一种说法是:1864年,清军攻陷天京(南京)后,为庆祝“中兴”,粉饰太平,曾国藩下令在清朝江宁盐巡道署(今瞻园路)东口建一牌楼,其所在的那条路被称“东牌楼”。京苏大菜发源地,著名的“六华春”菜馆最初就开设在东牌楼。

百猫坊

百猫坊又称石猫坊,位于彩霞街南端西侧。是明初水师名将貔国公俞通海府第前的一座石牌坊,也是南京地区现存唯一的明代府邸牌坊。高约4米,宽约10米,从基部到顶部由六段叠加而成,下部由四根石柱逐层加高。关于百猫坊的由来,南京民间传说:俞通海、俞通渊兄弟是朱元璋最得力的水师将领,他们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可是朱元璋称帝后,为了保住大明江山,却千方百计寻找借口杀戮功臣。而对于小心谨慎的俞氏兄弟,朱元璋一时找不到杀害他们的岔子。后俞通海在秦淮河边盖了一座府第,其仇家在朱元璋面前挑拨说俞通海这条“鱼”有谋反之意,其想借秦淮河入海成龙,妄想夺取大明江山。朱元璋虽然有杀害俞通海之意,但觉得光凭这一条尚不能公开处死俞氏兄弟。于是想出了在俞通海家门口立一座刻有一百个猫头的石牌坊,以“猫”要吃“鱼”之意,以镇俞家通海之“吉”。

其实,据史料记载,俞通海早在1364年,也就是朱元璋称帝之前,即战死于苏州。而其弟俞通渊病殁于洪武三年(1370),当时已被解除军职准备回安徽老家。他们对明王朝已没有威胁,所以朱元璋迫害俞氏兄弟的传闻实不可信。

大功坊

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称帝后,大封功臣。在他看来,为他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的文武大臣中,徐达功劳最大,当为“功贯古今第一人”,朱元璋很想把自己当年称吴王时所住的府邸——吴王府(遗址在今内桥以南),作为一种荣誉赐给徐达,不料在他向徐达说明此意后,徐达连连称谢,却死活不敢接受这一重赏。于是,有次朱元璋在吴王府设宴招待徐达,趁徐达酒醉,命人将徐达抬上床,盖上被子,自己则坐在一旁。谁知徐达酒醒后,一见皇上坐在旁边,顿时吓得翻滚下床,连连伏地请罪。朱元璋见他这般忠诚,心中十分高兴。想想将自己住过的吴王府赐给徐达,确实有些不妥,于是诏令在王府前的关帝庙旧址(今瞻园路)上,为徐达修筑甲第和园林,并建了一座气势宏伟的石牌坊——大功坊,用以表彰徐达为其打江山而立下的丰功伟绩。徐达府邸所在的街巷也因以为名“大功坊”,现街巷名已废。

锦绣坊

锦绣坊位于中华路北段东侧,东起旧王府,西至中华路。锦绣坊的命名,源于五代十国时的南唐。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定都金陵后,改金陵为江宁府,经过一番努力,建皇宫于城的中央。故址在今内桥以北,洪武路南段一带。当时南唐宫城前,南面的天津桥(今内桥)东、西两侧,曾建有两座巨大的牌坊,因为这两座大牌坊雕花扎锦,极其雄伟壮观,故被称为“东锦绣坊”“西锦绣坊”。甘熙《白下琐言》云:“南唐御街(今中华路)在天津桥(内桥)南……东、西有锦绣坊。”宋灭南唐后,1129年宋高宗南渡驻跸江宁府(南京),把曾经的南唐皇宫改为“行宫”,并将江宁府治迁往东锦绣坊。到了元代,又将东锦绣坊改为“行御史台”衙门。元末,朱元璋攻克集庆(南京)后,即住在东锦绣坊,将之改为吴王府。明皇宫建成后,朱元璋迁入新居,这里便称为“旧内”。而西锦绣坊则改为应天府衙门所在地(今府西街12号),时间一长,则被人简称“府西街”,太平天国时期豫王胡以晃曾经居于此。由于西锦绣坊的更名,人们也就将东锦绣坊简称为“锦绣坊”。

猜你喜欢
通海牌楼牌坊
小兔的“胡萝卜车”
丰碑与牌坊祥云县王家庄
通海古城缀记
当街牌楼的物是人非
京城当街牌楼的物是人非
搭纸牌楼
中国现存牌坊文化遗迹的地域分异及成因
通海蔬菜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分析及优化对策
刍议百亩韭葱示范基地建设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云南省通海县蔬菜产业品牌建设路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