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天后宫:千里运河唯一妈祖遗存

2020-08-06 03:11李昌富
江苏地方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天后宫文化园大殿

◎李昌富

(泗阳县地方志办公室,江苏泗阳223700)

提 要:泗阳天后宫作为千里运河上唯一一处妈祖供奉地,庙宇三百余年香火不断,信仰经年不衰,信众广泛。泗阳地区的妈祖信仰,除具备闽浙沿海妈祖信众的共性外,还将本地独特的民俗文化融入了中华妈祖文化信仰之中,具有苏北黄、淮、运、泗交汇地区的鲜明地域特点,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2015年,泗阳妈祖庙被列入大运河珍贵文化遗存,是运河申遗项目之一,也是大运河中段(淮安至泗阳)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妈祖文化建筑群,是千里运河上的文化地标和闽台客商的精神家园。2014年新建成的泗阳妈祖文化园则是全球近万座妈祖庙中罕见的集水利工程、生态园林风光和宗教文化为一体的人文景观,是千里运河独具特色的地标性建筑。

在宿迁市泗阳县城众兴镇运河畔的古骡马街上,如今依然保存着一片旧时道观式的古建筑,这就是泗阳妈祖庙,也叫泗阳天后宫,它是千里运河目前唯一的妈祖文化遗存。天后宫是泗阳妈祖信众的集聚圣地,每逢妈祖生日或其他宗教节日,大批信众在此焚香诵经、拜谒祭祀。三百多年来,晨钟暮鼓、梵音绕梁,香火不断。妈祖文化是流行是于福建、台湾等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宗教信仰,后来随着海路传到海外。泗阳并不是一个沿海城市,妈祖文化为什么能传播到泗阳并在这里落地生根的呢?

一、泗阳妈祖文化源流

妈祖文化是最早兴起于我国东南沿海的信仰文化,祭祀的元神是福建湄洲林氏女。妈祖原名林默,也称林默娘,北宋建隆元年(960)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林默自幼聪慧,异于常人,10岁信佛,13岁学道,通法术,精佛法。这位善良的民间女子心怀慈悲,乐善好施,生前帮助百姓预测天气、救助海难、采药治病、悬壶济世,被人们尊称为“娘娘”。北宋雍熙四年(987)28岁时,因遇台风在海上救人而献身。据传,妈祖娘娘死后羽化为神,专司水运。在海上每遇灾难,常见娘娘显灵,救险救难,拯救无数生命;她还常于危难处现身,扶危济困,救援大批灾民,功德无量。人民感其恩德,将其奉为海神并立庙奉祀,尊称其为“妈祖”。妈祖死后,从宋至清,历朝对妈祖先后加封40多次,神位越来越尊。伴随越来越神化了的民间传说,信奉妈祖逐渐成为中国民间特别是东南沿海民众的一种普遍的民间信俗,妈祖成了历代航海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护海神祇。在东南沿海,从宋代开始,所有船只都在船舶显著位置立妈祖神位供奉,出海航行都在船舶启航前隆重祭祀妈祖,祈求保佑出入平安。

明清两代定都北京,中央统治者和首都百姓饮食起居所需的生产、生活以及战略物资大多仰仗江南漕运,大运河上运输十分繁忙。当时,有很多精明的福建商人遂沿海路,渡长江,经运河一路北上经商。因为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泗阳逐渐成为中国南北漕运要冲。到清朝康熙年间,泗阳更成了大运河南来北往的官府、商人、漕帮和船家的行船走马盘桓之地,富商大贾云集。商人们的到来、商业的兴旺促进运河漕运更加发达,同时也给泗阳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起初,福建商人们在众兴镇的骡马街建造了“闽商会馆”,作为人员休憩盘桓之地和物资集散中心。这些短暂停留的商旅们,或将南行闯关过闸而风险难测,或欲北往行船渡河而惊惧不安,身在旅途的各色行人往往都有祈求神灵保佑以期盼平安的心理需求。于是,他们按照“庙馆合一、人神共处”的格局,从福建湄洲请来妈祖神像,在会馆设立祭祀庙堂,以便随时献祭,请妈祖娘娘保佑他们一路平安。泗阳“闽商会馆”逐渐就变成了“泗阳妈祖庙”。清康熙二十年(1681),康熙帝封妈祖为“昭灵感应天后”,泗阳妈祖庙定名为“泗阳天后宫”。

泗阳地处黄河故道。从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黄河在河南阳武决口,洪水夺泗,一路南侵,在苏北大地肆意流淌数百年,淹没了庄稼,冲毁了家园。泗阳人民饱受洪水泛滥之苦,也迫切希望能有神仙保佑,免除苦难。妈祖文化的传播,正适合当时泗阳民众的精神需求,妈祖信仰很快在泗阳得以传播。

清代妈祖文化在泗阳得以迅速普及,还得力于当时清朝统治者对妈祖精神的大力推崇。地处黄淮漕运中心的泗阳,因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尤受朝廷关注。康熙六次南巡,每次必到离泗阳不远的清口(也称清泗口)巡察,多次到供奉妈祖的清口惠济祠虔诚奉祀,整个康熙朝代,他为妈祖“累封天后”。雍正、乾隆、嘉庆皇帝也都崇奉妈祖。嘉庆皇帝更于皇家御园圆明园内仿江南形制建立惠济祠,他还颁发谕旨,令地方官将妈祖祭祀列入国家祀典,形成了完整的春秋两季虔诚致祭的清代崇仰妈祖的定型格局。整个清代对妈祖的褒封、祭祀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三百多年来,泗阳天后宫逐渐形成了妈祖文化与佛教文化、道家文化相互融合,并以佛教文化为主的佛家道场。

妈祖信仰在泗阳传播,也曾遭过种种劫难。天后宫在1936年庙宇曾失大火,整个庙宇几乎化为灰烬;1939年日军飞机狂轰滥炸,天后宫几乎毁于战火;“文革”期间,庙内有多尊圣像被毁,甚至有人多次提议拆除大殿,平掉庙宇;“文革”后期,又将庙宇改为校办工厂、仓储,甚至在殿内开办浴室。数百年创伤累累,但是总能在一次又一次危难中重生,作为寺院的主体建筑的前大殿和后大殿始终得以保存。

二、大运河重要遗产点——泗阳天后宫现状

泗阳天后宫兴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原为三进五开间制式。现除山门外尚有两进,占地面积3.3亩。

天后宫最前面的山门是县政府2009年拨款重建的。整体建筑呈牌楼状,中阙高耸,翘角飞檐。正门上方匾额有“天后宫”三个铜铸大字。山门与东西两侧的钟鼓楼遥相呼应,传递着数百年绵延不绝的晨钟暮鼓,也诉说着古刹百年巨变的历史沧桑。

走进山门进入前大殿。因地方狭窄,空间局促,山门和前大殿中间过渡空间很小。前大殿门正中挂着“恩泽四海”匾额,正面檐墙上镶嵌“河清”“海晏”两块勒石,传为建庙初期文物,字体笔画苍劲、凝重有力。前大殿正中供奉着福禄寿三星,三尊神像伫立在金色帷帐中。

中庭御道正中,耸立着妈祖全身石雕宝像。像高9.9米,纪念妈祖于农历九月九日羽化升天。宝像庄严慈祥,衣裾飘逸,容貌俊美,手托法器,目视远方。宝像前面、前大殿后檐正中悬挂的“圣德配天”巨匾。宝像后面是两座石雕宝幢,六角五层,通体刻满祥云瑞兽,石刻构图精巧,线条流畅,刻工隽永,体现着浓厚的闽南建筑风格。须弥座上方有三层带有石雕围栏的承天露台。

天后宫大殿是寺庙核心,也是本建筑群的建筑精华。大殿黄粉墙,青黛瓦,红门窗,庄重、巍峨。特别是支撑主佛堂大堂屋架的数十根金丝楠木,梁柱雕花精美,工艺精湛。据东南大学教授李新建介绍,无论从大殿的外观设计,还是内堂布局,工程用料及施工技艺等,都是典型的清初建筑风格。大殿佛堂正中莲花宝座上是高大的观音坐像,观音前端坐着元神妈祖,她身着黄色法衣,外披宽大的红色袈裟,头戴九流冕,慈祥、端庄、威严。坐像是由信徒从湄洲祖庭乘船渡海请来的,由于信徒们的悉心保护,虽历经数百年朝代更替、日月沧桑,仍慈容不改、神采奕奕。佛堂两侧,整齐地排着佛团坐垫,这是僧众和信徒学法诵经课堂。

2005年,天后宫被列为宿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由民族宗教管理部门正式批准,寺院重新恢复为佛家道场。是年,泗阳县政府拨款对大殿进行抢救性修缮。2008年,信众们自筹资金再次进行翻修,并增建御道、石幢、钟楼、鼓楼。2009年修复山门,在寺院内敬立露天石雕宝像;同年,泗阳天后宫举行了盛大的妈祖圣像开光典礼。南京、淮安、连云港、宿迁等地妈祖信众和在苏北发展的部分福建、广东、浙江、台湾客商齐聚泗阳天后宫,弘扬妈祖文化,同祈普天之下年年平安,岁岁福祉。2011年,泗阳县政府再次拨专款,本着修旧如旧原则,对天后宫前大殿进行大规模翻修改造,同时增供福禄寿三星圣像。这次翻修,让历经三百多年的古老天后宫重展新姿,并增添了许多时代风采。

2005年,泗阳天后宫恢复了妈祖供奉祭祀,作为佛教场所正式常年对外开放。2009年9月,泗阳佛教协会会长、天后宫住持等一行前往福建湄洲岛妈祖祖庙寻根谒祖。

三、新建的运河人文景观——泗阳妈祖文化园

为了更好地弘扬妈祖文化,泗阳县委、县政府多次筹资对天后宫进行维修保护,考虑到位于骡马街的天后宫原址面积狭小、殿宇老旧,加之周围民居众多,已经不具备扩建发展的条件,经过慎重调查研究,决定原地保护天后宫,异地新建妈祖文化园。

泗阳妈祖文化园由京杭运河泗阳船闸上游两个风光旖旎的半岛组成,北面的小岛叫吉祥岛,岛上树木葱茏,环境清幽。岛上建有钓鱼台、鹤舞亭,与南岛中间建有一座长350米的“Z”字形景观桥,将两岛紧紧连为一体。南岛叫如意岛,东西狭长,岸线柔美,就像一柄如意漂浮在河心水面上。两岛位于泗阳县城近郊,隔着宽阔的水面与县城相望,就像纤尘不染的世外桃源。

泗阳妈祖文化园(妈祖庙)主体建筑位于南岛,占地面积120亩,总投资约1.6亿元,由上海古典园林设计部门按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设计建造,2012年9月开工,2014年5月建成。同年5月20日,泗阳妈祖文化园举行隆重的开园盛典,并特邀原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原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光临开园仪式并为妈祖圣像揭幕。

妈祖文化园前牌坊的正中,是由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文联主席孙家正(泗阳人)题写的“泗阳妈祖文化园”园名。前牌坊右手有一块巨型“缘”字石,为台湾佛光山开山祖师星云法师于2013年特意为泗阳妈祖文化园题写。里牌坊正中,是由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张克辉专门为园区题写的匾额“天后宫”。

里牌坊里面是寺庙朝奉区。朝奉区分为龙王殿(亦称山门)、圣母殿和观音殿三进格局,左右两边分别为鼓楼和钟楼。龙王殿四周供奉的是四海龙王,他们面部颜色都不一样,青脸是东海龙王敖广,红脸是南海龙王敖钦,黑脸是西海龙王敖闰,白脸是北海龙王敖顺。龙王殿正中是花梨木做的古屏风,描绘的是四海龙王朝圣图景,寓意着风调雨顺、政通人和。屏风背面是妈祖传记,同时介绍妈祖经过历朝历代多次褒封的史实。朝奉区主庭院两边为三星殿(供奉福禄寿三星)和财神殿。财神殿供奉的财神分为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

朝奉区庭院正中是圣母殿,“圣母殿”三个字是由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题写。进入圣母殿,迎面是非洲花梨木制成的神龛,顶上四周是妈祖娘娘从诞生到升天得道的24个小故事,由福建泉州民间艺术家手工描绘。端坐中间的主圣像由采自江西深山老林直径1.8米、高2.6米的千年小叶樟整木雕刻而成的,重1.2吨,庄严慈祥,浑身散发着香气。这尊中型妈祖圣像就是从湄洲妈祖祖庭经最隆重的仪规开光后分灵而来。

圣母殿前方还供奉四尊黑面妈祖。据说当年台湾信徒把妈祖分灵圣像运回台湾时,因遇到巨型风雨,在海上航行了数月,因日夜焚香膜拜,烟火熏黑了妈祖的法面。到了台湾以后,信众参拜的都是黑脸妈祖,于是台湾妈祖庙也就有了供奉黑面妈祖之传统。在台湾,有四座最具影响力的妈祖庙宇,泗阳妈祖庙的四尊黑面妈祖是经过主庭掷珓问卜,然后选择其中三座妈祖道场所捐赠,他们分别是全台规模最大、素有妈祖祖庙之称的鹿港天后宫,全台香火最旺、素有妈祖总庙之称的北港朝天宫以及开台妈祖庙新港奉天宫。妈祖座像两侧为手持日月的协天侍女,底座安放的是千里眼和顺风耳,为妈祖护法神。大殿两边供奉的都是历史上传说受过妈祖护佑的著名历史人物,其中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七次下西洋的郑和、经过苦战夺得澎湖的施琅、筹划统一台湾的姚启圣等。

圣母殿中庭匾额上的“观音殿”三个字是由世界华僧会副会长、台湾得道高僧释广元法师题写。泗阳妈祖庙观音殿供奉的是滴水观音,左右两边分别是散财童子和龙女。下方安放的是两座光明灯(也称“千佛灯”),大殿两侧千佛墙一共供奉观音宝像666尊。观音殿后门牌匾上的“慈航普度”四个字是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题写。

众多大德高僧为泗阳妈祖文化园庙区题写墨宝,提高了妈祖文化园声望,也为妈祖文化园增添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妈祖文化园中的妈祖雕像

泗阳妈祖文化园最后面是莲花广场,矗立着被福建妈祖祖庭赞誉为“天下第一妈祖圣像”。圣像整体高度32.3米,寓意妈祖在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基座高9.09米,纪念妈祖在九月九日成道升天;圣像净高20.12米,是为纪念泗阳妈祖文化园于公元2012年奠基兴建。这尊圣像用航空材质的不锈钢、以纯手工锤击焊接而成。之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妈祖圣像”,一方面因为是千里运河唯一最高大庄严的妈祖圣像;另一方面她又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无背面的三面妈祖圣像,可以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众膜拜,“三”这个数字在佛教教义中有规模最大、无量无边的意思。妈祖正面像手持如意,对着文化园山门,眼神慈祥亲切的俯瞰着信众、游客和人间的一切,保佑所有前来朝奉、游览的人如意吉祥;面向西南侧的妈祖手“施无畏印”,面对京杭大运河主航道,微笑注视着千年运河舟来楫往、风樯机帆,保佑一路航行安全;面向西北侧的妈祖手持莲花,慈容面对泗阳县城主城区,莲花寓意清净、洁白,无污染,庇佑泗阳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社会安定、百姓福寿康宁。圣像基座四面有大型石雕,讲述的是妈祖传奇和在泗阳的传播发展过程。

泗阳妈祖文化园是全球近万座妈祖庙中罕见的集水利工程、生态园林风光和宗教文化为一体的人文景观,是千里运河独具特色的地标性建筑,它立于京杭大运河中流,三面环水,环境秀美,象征妈祖文化源于海洋、以水为载体传遍各地,万古流传;同时寓意妈祖圣恩像水一样泽被万世、润物无声。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妈祖信仰是全体华人的共同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宝贵遗产。妈祖精神曾传播、影响了亿万人民,在新的发展时期,妈祖精神一定会激励全体华人为共圆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天后宫文化园大殿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路径探索
完璧归赵
惠和石文化园
故宫三大殿之火
故宫三大殿探秘
天津天后宫的保护和发展
泉州天后宫——泉州“涉台”及“海丝”双料建筑
天后宫
浅谈天津妈祖文化旅游开发
浅谈天津妈祖文化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