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摘 要: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已经成为了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因此,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找到好的对策,将这些问题解决,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有部分教师未能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的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仍旧不肯创新,导致部分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依然不高。因此,我们要改变旧的思想观念,积极适应新的教學理念,采取高效的教学手段来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鉴于此,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从瞄准三维目标,做好教学设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动力;教学的信息化,扩展学习能力三个方面,探究小学阶段语文的高效教学策略。
一、瞄准三维目标,做好教学设计
学生是带着求知欲,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的,教师在掌握学情的情况下,课前准备“教什么?”在三维目标的侧重点设计上,就要煞费苦心,这一点笔者深有体会。
例如,在教学《亡羊补牢》内容时,笔者共设计了两个版本的教案,一个是创设情境:养羊人如果第一次听劝后会怎么样?养羊人第二次丢羊后邻居又是怎样说的?然后通过情境表演对话练习,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然而课后的达标测试让人痛彻心扉,有一半的同学没有掌握基础知识。连生字词都出现了太多的错误,知识与技能没有形成,更不要说在实际生活中体悟道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完全没有生成。失望之余,笔者又重新调整了三维目标,从最基础的字词句入手,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展开设计,这样一堂课下来,同学们可谓是满载而归,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劳有所获。由此,笔者深刻的体会到三维目标定位准确多么重要,知识与技能的生成、转化才是“教什么”的切入点。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动力
在新课程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创设动态,开放的教学情境即探究式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在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材料,展示自己的语言才干,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要注意诱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生疑”,点燃其自主探究学习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内容时,笔者首先问学生:“这里说的箭指的是古代打仗中用的那种箭,你们知道这种是什么样子吗?”学生有的摇头,有的点头。笔者通过多媒体给他们进行了图片展示,然后接着说:“我们在生活中缺东西了,经常会向别人借东西,比如借一下同桌的铅笔、橡皮,借一张纸等,但借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而且还提到了草船,你们能想象到是怎么一回事吗?”学生纷纷摇头表示不知道。笔者说:“不知道,没有关系,就让我们从阅读中去找寻答案吧!”
抓住关键问题,顺应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心理,使学生很快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究性阅读学习中。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组织多向的学习交流方式,使其在平等的氛围中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参与,自主探究。
三、教学的信息化,扩展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侧重对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讲解,课堂时间排的很满,“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无法将重点知识突出,就导致学生学习的时候十分盲目,没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可言。在教育信息化运用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辅助阅读教学,将课文中的重点知识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认识课文的重点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阅读,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此外,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外,还应转变学生视野狭小、阅读量少等问题,应为学生推荐适宜的书籍,鼓励学生进行广泛阅读,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内容时,通过教师的高效教学活动,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李白这首诗的含义,从而对王维这个人产生兴趣。小学语文的教育信息化实现以后,教师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搜集李白的其他的作品,以供学生阅读。比如,诗作《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以此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此,借助信息技术拓展课外知识,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的语文学习的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对于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当然,高效课堂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一步一步的使课堂的教学变得越来越高效,最终使得高效课堂的构建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梅兴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的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136.
[2] 张玲.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