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没骨人物画技法探究

2020-08-04 09:24肖俊涛
美与时代·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语言特征

摘  要:没骨法经历了数千年的变革,已成为常用的中国画表现手法之一。当代没骨人物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完整、个性化的语言体系。在艺术实践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西洋化、程式化、单一化的倾向。没骨技法在花鸟画、山水画中的运用较为成熟,人物画中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因此,对当代没骨人物画技法进行深入研究,尤为必要。

关键词:没骨人物画;语言特征;源流脉络;发展误区

一、没骨技法的概念阐释

“没骨”是中国画传统技法之一,其特点是不以线条勾勒为主要造型手段,直接用墨或色点染形象。它巧妙避开了传统技法中“以线为骨”的观念,独辟蹊径地丰富了中国画的造型语言。

“没骨”并非没有骨,而是将“骨”隐没于“皮与肉”之间,以笔墨关系的合理铺陈强化其骨力,即所谓“绵里藏针”。这里需要强调一点,没骨技法虽然不以线条勾勒为能,但是并不排斥线条的辅助,甚至画面中有些问题,非线条勾勒不能达其意。

二、没骨人物画源流脉络

没骨技法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南朝时期。张僧繇首创“凹凸法”,一变前期线条勾勒之风,纯用色彩完成,创造性地实现了物象的立体感。张氏作品真迹现今无从得见,但从历代品评著录中关于张僧繇的记载,其艺术特色可窥得一斑。这也被认为是没骨技法的起源。南唐画家徐熙,以其真性情和超尘绝伦的才气创造了“落墨花”,其代表作《雪竹图》,先以淡墨造型,尔后辅以烘晕皴擦、略施淡彩,在墨色氤氲中,气氛盎然、情趣自生。徐熙的艺术实践,推动了没骨技法的进一步形成。

目前,关于没骨画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见于北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及元代夏文彦的《图绘宝鉴》两论著中关于徐崇嗣的艺术品评,正式确立了徐崇嗣没骨画法的独立意义。

早期的没骨法,多见于花鸟画,而人物画题材上的发展,得力于宋元时期写意画与写真造像的兴盛。南宋画家梁楷,大写意作品《泼墨仙人图》(如图1),摒弃时法的精工细制,追求水墨本身的趣味性,以“逸笔草草”的审美情致,完成了中国人物画革命性质的转变。至此,没骨技法逐步形成。

清代“海上三任”之一的任伯年,吸收恽南田没骨花鸟技法,同时又借鉴西洋画表现手段,悉心营构于人物画创作,其作品《寒酸尉像》即是这一技法的成熟体现。以任颐为代表的一批画家为没骨人物画表现技法的进一步完善,开拓了新局面。

近现代画家齐白石,作品常以大色块、粗笔头为之,注重人物情态的表现,并以其书、画、印全面的艺术修养,把没骨人物画推向了新的高度。

当代中国人物画,按照学界惯常认为,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没骨技法见长的画家,杨之光先生当属佼佼者。其创作了大批以女性人体为题材的作品,吸收水彩画的光影技巧、明暗造型及色彩原理,融合传统中国画笔墨关系,并兼顾笔墨中的阴阳向背,探索写实主义人物的没骨表现。从其《荷花仙子》(如图2)等代表作品中可见,画面立意高远,人物形象造型准确、结构合理,涵西方水彩之光影流动、体积坚实,颇得没骨技法之真昧,修化臻境。

纵观整个发展过程,没骨人物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衍变,且在较长一段历史过程中,囿于时代发展和阶级审美,其光芒一度被院体绘画所掩盖,未能登上主流画坛。当代中国人物画表现技法日趋丰富,进一步对没骨法深化探索,尤为必要。

三、当代没骨人物画语言特征

(一)削弱线条、强化用笔

没骨技法与工笔画、写意画在表现语言上的差异之处在于“线”的存在感。唐代张彦远提出“书画异名而同体”的观点。历代画家及论者皆遵循“以书入画”的理念,书法线条在中国画创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张彦远还强调,“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这就给没骨法抛出了一个难题:离开了线条,笔法如何施展?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用笔”的真正含义。笔法,按照卫夫人《笔阵图》理论,横、点、撇、折、竖、捺、钩等用笔各具特色,或如千里阵云,或如高山坠石,等等,用笔的轻重缓急力度也迥然各异。由此可以看出,品评 “用笔”,不仅仅是观其呈现出来的线质效果,而是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观“透过现象看本质”,领悟其创作方法。没骨法虽然削弱了轮廓线,但是其渲染、勾勒、皴擦技巧更加考究,笔意也依然未脱离“写”的范畴。优秀的没骨人物画作品,无不在用笔取势方面下功夫。周京新先生的《戏曲人物》(如图3)等众多没骨作品,摒弃了轮廓线,转而用笔墨的起承转合与轻重缓急实现人物造型和结构转折,无一笔不合法度,可谓笔墨相生。

至于偏向于工笔效果的没骨技法,常借鉴工笔画的渲染法完成色块的排布,块面之间的衔接,通过预留的空白缝隙达到结构线的作用。

(二)水墨交融、突出色彩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脱离不了水、墨、色三者的相互调配,这也是中国画区别其他画种的明显特征。

首先,水的参与,使得墨与色在宣纸上呈现的层次有无限生发的可能。有过中國画绘画体验的人都知道,墨与色调配过程中,含水的比例不同,其效果也迥然各异,此乃中国画材料的独特魅力。正基于此,古人提出“墨分五色”的观点。如万国华先生的《四个喇嘛》(如图4)等没骨作品,用大量的水来冲、撞墨与色,以“冲染法”“撞水、撞墨法”完成画面墨色的铺陈,并且大胆舍弃皴擦,画面水墨恣肆汪洋,浑然一体。

其次,尽管传统水墨画 “重墨轻色”,甚至古人认为“运墨而五色具”,但是,任何画家也不会全盘否定“色”的作用。“随类赋彩”的理论也从侧面反映了“色”的重要性。在一幅作品中,“色”有时能传达出“墨”言之未尽的涵义,更有甚者,一点“色”,盘活了整篇“墨”。较之其他水墨技法,在没骨技法中“色”的面积比重及其地位得到彰显,尤其是以“彩没骨”为特色的艺术作品。李传真描绘的《读书少女》等女性题材系列没骨人物画,运用颜色的比重远远多于墨,画面中几乎不见传统意义上的墨块,取而代之的是把墨作为调和色料纯度和明度的中和剂,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情怀,传达出女性独有的情调。

因此,水、墨、色三者的巧妙配合,是没骨人物画的基本表现手法,贯穿于整个艺术创作过程。

(三)广泛吸收、博引博取

自清代以降,西洋画技法的融入使得中国画呈现出新的面貌。尤其西方绘画的解剖知识、体积观念、光影表现对中国画的创作影响至深。当代没骨人物画家不仅仅吸收其写实表现手段,进而大胆探索没骨技法的形式感。包豪斯体系的构成理论、超现实主义的意识观念等诸多思潮都被尝试与没骨人物画结合。除此之外,雕塑、摄影、民间美术等其他艺术门类的技法也被其广泛吸收。姜永安先生的《导师》《一块红布》,即是借鉴水彩光影与雕塑体积等手段的综合呈现。

信息时代背景下,新兴的数字媒体、装置艺术乃至行为艺术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画家的创作理念。多元文化下的没骨技法,势必旁征博引,融其所长,为我所用。

(四)探索材料、营造趣味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注定其作品效果存在必然性和诸多偶然性。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材质的转变必将产生新的效果。如很多画家为了留住画面的“白线”,在反复对比宣纸特性后,选择用皮纸这种半生不熟的材料来作为主要绘画用纸。亦有画家在写意倾向的没骨作品中,运用熟宣来达到控制水墨的目的。

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技法在表现当代生活和人物服饰等方面时显得力不从心。为表现新时代的生活状态、人物形象和精神面貌,当代没骨人物画家尝试运用多种材料拓展表现空间。如借鉴金石学的拓印法将实物材料予以转印,亦有通过涂刷药水、添加洗涤剂等手段改变纸张或墨色性能,打破固有思维、营造画面趣味以及增强视觉冲击力。当然,我们应该警惕的是,不能为了创新而浮于表面,追捧“术”的喧哗不如注重“道”的修养,即作品气韵格调的提升。

四、当代没骨人物画应避免的误区

当代没骨人物技法经过近四十年诸多画家的艺术实践,正逐步走向完善。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结如下。

(一)西洋化

在中国画的发展进程中,对外来艺术合理的借鉴与取舍是必要的,然而,那种不加分析全盘接收甚至被异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目前,有些画家创作的没骨人物画完全借鉴水彩画表现手法,仅仅是将二者工具材料予以置换而已。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一些画家长期从事水彩画创作,转而研究中国画时间较短、深度较浅,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以及作画习惯的转变需要一个较为复杂、长期的过程;二是某些画家为了创新而创新,急功近利思想在作祟,导致其作品半土不洋。因此,我们在推动文化创新的进程中,一定要脚踏实地,在保持自我的基础上合理汲取养分,不能为了哗众取宠而重演买椟还珠的闹剧。

(二)程式化

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的艺术风格是一个艺术家艺术成熟的体现。然而,在此过程中也要注意程式化、概念化的倾向。当前有些没骨人物画作品中套路化、符号化现象较明显,久读之,味同嚼蜡,令人产生审美疲劳。对此,应深入生活,注重写生,转益多师,否则不利于艺术之树的茁壮成长。板桥先生所言“画到生时是熟时”应该作为我们追求艺术真谛的座右铭。

(三)单一化

当前没骨人物作品中,小品画、风俗画较为常见,且画面人物形象较少,大多为一至三人简单组合,而真正意义上的、更加体现时代风貌的写实主义大场景、多人物的大尺幅创作较为少见。单人形象的表现技法用之于多人组合,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著名画家刘文西先生创作的《黄土地的主人》等多幅大场景人物画作品,气势恢宏;李伯安先生的巨幅长卷《走出巴颜喀拉》荡气回肠、夺人心魄。二者皆为写意技法挥就。然而以沒骨人物画技法完成的、为大众所认可的宏幅巨制,少之又少。探索没骨人物画技法在多人物、大场景中的合理运用,是我们今后需要研究的课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没骨画源于南朝张僧繇,徐熙的艺术实践,推动了其进一步形成,至徐崇嗣没骨法真正得以独立。南宋梁楷将没骨法用之于人物画,任伯年等画家进一步推动了没骨人物画的大发展。近现代齐白石、当代画家杨之光为代表的一批画家将没骨人物画推向了新的高度。当代没骨人物画语言,在笔墨、线条、材料等诸方面体现出其语言的完整性、个性化。在艺术实践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西洋化、程式化、单一化的倾向。

作者简介:肖俊涛,硕士,郑州工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语言特征
试论基于当今语境的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特征
从北方方言浅析老舍《火车集》语言特征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黑人英语的语言特征
物流英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
茶艺英语的中国英语研究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纺织品对外贸易商务电子邮件语言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