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画中“假山”的审美意味

2020-08-04 09:24王天瑜
美与时代·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假山中国画园林

摘  要:“假山”作为中国园林建造中的基础结构,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极具审美价值,它以造景为目的,构成园林的主要景观、划分园林的各个区域,在中国园林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假山”的建造可以追溯至秦汉时期,“假山”的建造技术由最初简单模拟自然山川的形态到明清时期精细的表现自然,古人对“假山”的审美意味也发生着改变。文人不仅通过游玩园林看“假山”修身养性,更将“假山”搬入画中,状物言志。以“太湖石”为切入点探究传统中国画中“假山”的面貌,并以当代艺术家的中国画作品为例,结合时代语境,浅析中国画中“假山”的审美意味。

关键词:中国画;假山;湖石;园林

一、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假山”及其审美演变

魏晋时期,魏晋玄学是把老庄思想的五个方面即“无为”“自然”“反规范”“养生”“情意我”作为追求目标和修身的内容所导致的结果。山水作为天地“自然”的体现,必定“以形媚道”,而游山玩水也就成了体悟天道的修身方式。但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中国文人在无法真正游山玩水时便想到了在自家花园建造园林,亦或是寄情于山水诗或山水画中。“中国园林”以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最终目的,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而“假山”作为中国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具有多方面的造景功能。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曾说:“山以水为血脉,山得水而活;水以山为面,故水得山而媚。”“山”与“水”都是中国园林中的重要元素。用假山模仿自然的山体结构,用池塘模仿自然中的河流,中国园林以大自然为摹本,以小见大,承载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

中国园林中“假山”的建造始于秦汉,但秦汉宫苑中的山,通常是在辽阔的人造水池中造三座土山,象征蓬莱、方丈、瀛洲三山,并无很高的艺术价值;东汉时期的梁翼园大将军园圃中的假山,效仿了崤山的大致轮廓,粗略地模拟了大自然山川的形态,只可远观;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园林规模逐渐变小,“假山”由粗略地模仿自然转为精细的表现自然,“假山”的建造趋向精细化;唐朝造山堆石的技艺大大提高了,且文人开始以赏石为乐趣,特别是喜欢奇石、怪石。白居易的《太湖石记》赞之曰:“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宋代文人画兴起,“假山”不仅仅是摆放在园林之中供人观赏,更是作为摆件出现在了文人士大夫的几案之上。宋四家之一的米芾爱石如命,并提出了“瘦、漏、透、皱”的赏石审美标准;明清时期,赏石又到了一個巅峰时期,关于“假山”的著作、画作层出不穷,如计成的《园治》、文震亨的《长物志》。清代人更注重“假山”的观赏性和装饰性,更追求怪异乖张的形态。

中国园林用“假山”作为基础结构,通过“假山”的错落摆放及“假山”本身的孔洞,使园林曲径通幽、神秘致幻,同时也打造了移步换景的人间幻境。“假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审美符号之一,文人士大夫既通过“假山”打造了虚拟的山水空间,同时也寄情于山水,以此修身。

二、“假山”在传统中国画中的表达

孙位的《高逸图》,是现存的最早以“假山”入画的中国画作品,该作品描绘了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但现存的作品只剩下“四贤”。在长卷中四位士大夫分别坐于方毯上,身旁有小童侍候,花木树石将四位士大夫隔开。画中的两块太湖石以墨线勾勒、以淡墨皴擦设色,两块石头分别与芭蕉和树相组合,一高一矮、一宽一窄,映衬着士大夫“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品格气质。

北宋宋徽宗的《祥龙石图》描绘了一块造型独特、水润清辉、宛如祥龙的湖石,笔法工细,承袭了黄筌富丽堂皇的画风,取龙凤呈祥之意,与“瘦金体”题跋非常协调。画面中仅画一块太湖石,湖石上端生长了几颗异草,画家以遒劲的线条勾勒出石头的外形,又以水墨层层分染,呈现出细腻剔透的形态,由于湖水千百年的冲刷,湖石上有深浅不一的坑眼,也一一画出,一丝不苟。这块太湖石宛若蛟龙上下翻转,“祥龙”上部生长的异草也被宋徽宗誉为大宋国运之祥兆。整张作品虽然只是普通的一块湖石,但它具备“瘦、漏、皱、透、丑”的审美条件,极富观赏性。

元代画家王蒙的《具区林屋图》截取了江苏太湖林屋洞中的一块区域,层峦叠嶂、密不透风的山林、错落有致隐于山间的房屋和碧波荡漾的湖面组成整个画面。画中的太湖石形态各异,用“牛毛皴”和“解索皴”干笔皴擦山石,用疏密不同的线条表现假山的层峦起伏,枯笔中见润泽、深厚中显剔透,墨色层层点染、浓淡干湿层层叠叠,同时以藤黄、朱砂等色点染,尽显秋意浓。

而到元代,画家对于山石的表达更多地投入了自己的情绪,写意性也更强。而至明代吴门画派,将眼光聚集到自己生活的庭院之中,如文徵明的《真赏斋图》,该画描绘的是一幅园林小景,其中的草堂构造位置错落有致,草堂书屋中两人相对而坐,旁边站一侍童,草堂周围是参天的古树和剔透的怪石,湖石用淡墨勾勒、石青渲染,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太湖石温润的感觉。湖石旁边有湖水,在画面的左上角湖水渐行渐远。整幅作品笔墨沉稳但不失灵气、苍劲不失秀润。

明清时期文人的赏石之风兴盛,流传下来了大量的石图手卷,这时期的画家更注重自己内心的表达,不拘于程式化的绘画语言,在画“假山”上有更独特的个人风貌。如八大闪人的《安晚图 巨石》,左侧一块普通敦厚的巨石,不险峻、不玲珑,巨石右侧一朵普通的小花,不娇艳、不婀娜,普通的巨石和小花其实表达的是《世说新语》中子猷和恒伊的故事,君子之间,可以没有交往,但心灵却是相通的。八大闪人笔下的“假山”烙印着强烈的生命印记,圆润没有锋芒、头重脚轻、随意放置在画面中也不管会不会倒下,或许正是“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的内心写照吧!

三、当代中国画中“假山”的审美意味

(一)徐累

徐累是中国当代艺术“新水墨”的代表作家,徐累通过湖石、屏风、帷幔、舆图、马这些生活中的的物象,搭配虚幻缥缈的意境,辅以大面积的蓝色,营造出独具东方魅力的古典意。

徐累的作品中经常运用“湖石”这一元素,徐累生长于江南水乡,也许从一开始他对于“假山”就有别样的情愫。在徐累看来,文人通过“石中乾坤”,寄情于“假山”以达“修身”,是东方意识的结晶体。从他早期绘画中用“假山”置景,到近期用“湖石”独立成篇,徐累的石头代表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修辞符号。

2015年徐累在苏州博物馆举办“赋格——徐累个展”,他为苏州博物馆做了一副《天净沙》和一个装置作品《移山》,在展厅之外是贝聿铭依照宋代米芾山水画意设计的《片山假石》,如此的距离,正如徐累致敬贝聿铭,贝聿铭致敬米芾。《移山》这个装置作品中的八块片石依据贝聿铭画中叠石的形象单独拿出来,排列在装置中,每块石料后都有自己的轨道,既可完全还原贝聿铭的山水构图也可自己设计构图,这正呼应了中国园林中“移步换景”的功能。苏州博物馆中贝聿铭的山水实景、装置艺术《移山》虚景、《天净沙》山石的幻境,互为映衬,如同展览名“赋格”一样,都是强调“假山”这一主题,但通过不同的形式不断重复和变化,营造出“石非石,山非山”的禅意空间。

徐累是一个游走于古今中外之間的艺术家,他借传统笔墨韵味,渲染当代个人情感;以当代思想立意,反照传统美学思想,正如他喜欢的“假山”——湖石一般,给人曲径通幽的感受。徐累的艺术成就也归属于江南文化底蕴。

(二)喻慧

值得一提的还有另一位爱画石的女画家——喻慧。喻慧在年轻时对中国古典园林有很大的偏见,她认为这违背自然,就像盆景是把自然生态中的花鸟扭曲成侏儒式的病树,假山假景,矮小局促。后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喻慧对假山石产生了独特的情感。她认为这些奇石难觅,加工太湖石的作坊用工具在石头上雕凿出貌似天工的奇石。画石头就像雕凿石头一般,既能夺其自然又能随心塑造。喻慧笔下的太湖石,不同于纯粹的画石,往往在周边配上飞鸟、猫、狗等动物与之相结合,一静一动,孤寂透露出生机,在生与死中找到了精神的平衡。画家曾以“时空 流痕”为个展主题,就是想表达“一只鸟飞过去,生命都是脆弱的,都是转瞬即逝的,而石头可能是长存的”。喻慧把院体画和文人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进而自然转入当代审美绘画艺术,表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在徐累的画中流露出一种文人画的画品,以及一种融合西方及东方的拿捏自如的表现形式。而在喻慧的画种流露出的是一种将自然的永恒感与个体生命的短暂、鲜活相结合而产生的当代花鸟画语言,是一种“天人合一”思想境界的体现。“假山”以不美的形式达到了一种极美的状态,这其中包含了作者对自然的看法,更包含了对生命的看法。

作者简介:王天瑜,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假山中国画园林
《园林》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在园林里遇见自己
书画名人汇
中国园林“缀玉集”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调皮的小猴子
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