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晶
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通过对对现在高校学生特征和民办高校班主任现状的分析,对民办高校班主任工作进行思考,提出部分工作内容的建议,希望能够达到推进和帮助民办高校工作的改进工作方法的效果。
近年来,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更加完善。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明确提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民办高校班主任在班主任选拔和配备,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极力提高班主任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作用。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第一线,班主任工作无法形成统一的规范,再加上民办高校学生特征,民办高校的班主任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
1.1民办高校学生自我意识强,纪律意识淡薄
现在高校均为98后、00后,学生个性鲜明,观念开放,善于学习接受新事物,以开放的心态去尝试新鲜事物。自我意识较强,个性化十足。在中学阶段,因为缺乏自我管理,纪律意识淡薄,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和重复学习,导致高考分数较低,只能选择学费较高而分数较低的民办院校。而进入学校以后,面对如此开放的大学校园,更加无法很好自我约束。
1.2缺失学习规划,丧失学习目标
在中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因为缺乏目标规划,缺乏恒心毅力,导致了高考失利,高考分数较低。进入高校后,暂时没有了升学压力,学生组织多种多样,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自我,释放天性的平台。学生面对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缺乏学习规划,更加感到迷茫。很多大学生成为毕业生之后,不知道应该是就业还是考研和专升本。当成为即将毕业的时候,人云亦云的参加培训班,毫无准备的仓促就业。也有部分学生打着考研、专升本、考公务员的旗号,不愿出去就业,“恋”在学校。在应该毕业的时候无法就业,回家待业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1.3高校学生“电子化”严重,手机推送已经占领学生精神世界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年净增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49亿户,总数达到15.7亿户。在中学阶段,学校对于手机的管控时很严格的,只有部分中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用手机。而大学情况就大为不同,在远离生源地的情况下,父母为了与孩子联系方便,同样也是时代的要求,每个大学生都配备了智能手机。在接受到无休止的各种主动或者被动的信息,所有对世界的认知依赖于手机,依赖于许多大V的思想,俨然将该有自己思想的大学生变成了“电脑人、手机人”。被一些哗众取宠的标新立异的思想吸引,占领大学生思想高地。
2.1工作形式单一,与学生互动较少
现在民办高校班主任一般为兼职班主任,在自身教学和科研工作之外,还需要带一个班甚至两个班的学生班主任。导致班主任工作时间大量被压缩,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不多。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指导少,对团日活动的参与度不高。由于时间问题,班主任的工作方式主要依赖于QQ和微信的沟通。极少主动的学生会主动前往班主任办公室进行沟通交流。与学生的沟通方式单一,学生主动性不足,导致与学生互动较少,工作效果不明显。
2.2工作深入度不够,打卡式工作存在
为了解决班主任深入杜不足的问题,高校对于班主任工作进行了量化指标。提出了班主任负责学生素质教育课或者就业指导等课程,确定宿舍深入时间和次数,与学生谈心谈话次数,课外辅导等要求。但是在实际施行的过程中仍旧存在打卡式工作,工作深入度不够。草草的进入宿舍签到打卡,谈心谈话达不到真正与学生深入沟通的程度,无法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由于工作深入程度不够,对于学生的学业规划、目标的指导无法满足学生要求。
2.3专业相似度不高,对学生指导力度不够
由于民办高校发展较快,每年的招生计划都在不断的增多。导致学生班級较多,班主任缺少已经成为了常态。所以在班主任配备的过程中已经达不到同专业的教师来担任本专业的班主任。在缺少班主任的问题不断凸显的过程中,各个学院开始向各职能部门要班主任,而专业相同和类似的班主任就比较难以找到。不同专业的班主任虽然在很多方面可以给予学生指导,但是对学生专业考证、考研、专升本等方面的指导力度远远不够。专业方面不同,在学生就业创业中时指导也存在不足,无法运用自我经验和人脉对学生进行推介,给予足够的帮助。
3.1民办高校班主任配备应保持专业一致或相近的原则
班主任配备应保持专业一致或者相近的原则,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业指导,学习目标管理、考研考证专升本、就业的过程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班级太多,专业老师较少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可以建立专业班主任制度,由专业相同班主任带两个到三个班,日常工作安排每个班一个班主任。保证学生既能得到生活关心和日常工作的深入关心和指导,又能在专业方面得到更加专业的班主任指导。
3.2民办高校班主任应加强学生心理引导
根据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机构统计资料显示在大学期间发生比较明显心理问题并伴有症状的学生约为20%,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达到1%以上,且该比例有上升趋势。98后、00后的学生因为其生活环境的顺遂,心理极其脆弱。
自我意识明显,不愿过多与别人分享自我内心世界,导致心理问题更多。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必须加大深入力度,真正融入学生内心,及时有效的了解学生所想。多参与学生日常活动,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有事能够想到班主任,愿意去倾诉,这样班主任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融进学生生活,多观察发现问题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引导,进行疏导。
3.3民办高校班主任应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学生思想引领、核心价值观教育
面对这98后、00后的学生,手机推送无时无刻的占据着学生的空闲时间,占据着学生的思想阵地。特别是针对一些标新立异的观点,带有教唆的观点在高校大学生中能够更快的传播。面对着这样的网络非主流的观点引领,班主任工作必须开展网络阵地,用主流的思想来引导学生的认知。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核心价值观教育。像我们大家都熟知的全国“时代楷模”曲建武老师,在思想引领和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建立了微信公众号“仍然在路上”,手写原创大量的关于学生思想引领,与学生谈心谈话。对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有了很好地指导,也能够让学生在他的公众号的点滴之间接受主旋律的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备受青年人敬爱的“局座”张召忠少将,在今日头条的粉丝达到近千万,B站粉丝达到320余万,而且关注粉丝中很多都是95后、00后的青年大学生。在持续的头条推送中,B站直播中用轻松诙谐的话语,有趣的实例宣扬爱国主义教育,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升青年学生对于国家的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高校班主任更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手机中去,去利用新媒体,创新工作方法。把思想教育的阵地也从线下转到线上,可以做到时时刻刻的影响,潜移默化的教育。
民办高校班主任在学生管理的重要作用,就要求班主任队伍只有不断专业化,才能对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指导,更好的指导学生成长成才。在不断深入学生的过程中,做到和学生在一起,了解学生所思所想,让学生遇事遇难能够想到班主任并进行及时倾诉和释压。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工作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引领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我们的青年学生生活在充满正能亮和主旋律的生活环境中。班主任作为高校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靠的是每一位高校班主任不断的努力,踏实工作,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领航员,给予学生成长成才最需要的帮助。
(作者单位:郑州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