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思崎
作为一种基本的语言课程,英语口语能力是英语综合应用的重要方面,也是21世纪社会发展现实和国家教育主导部门对高职类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借助“互联网+”技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在有效提升自身软硬件技术能力的同时,创设互联网视域下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模式,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部对高职英语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发生了重大的转变,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基础英语,更要提升英语的实践应用能力,在高职英语的考核标准上也应提升英语口语及其实际应用的力度。在英语教学或英语口语教学方面,传统的教师主导性的“教授式”和“背诵式”教学方法呈现出其困顿性。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利用互联网的强大效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高职学生口语应用能力的有效发展。
1.1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限制,且鉴于高职类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在传统的高职类英语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较为重视英语的“笔试”功能,即英语语法教学、英语阅读教学和英文书写教学,而对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方面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于学生英语口语交际应用方面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也较为模糊,考核评价不重视。这一方面限制了英语教师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活动开展,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学习重点的偏移,限制了高职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1.2缺乏丰富、灵活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基本上是“教材”+“板书”的形式,方式单一、呆板,主要也是针对于英语书面表达和应试教育;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过度依赖教材,教学内容受限较为严重。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造成教学内容覆盖面过于狭隘,无法联系实际、适应现实社会和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另一方面,单调、呆板的教学方式也磨灭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缺乏语境创设的教学无法提升学生对英语口语应用的重视,造成学生缺乏口语练习的动力,限制了英语口语交际应用能力的发展。
1.3缺乏有效的口语教学环境
作为一种语言类课程,学习环境和应用情境的创设十分重要,在一定的环境下、一定的情境需求下,人才有需要开口表达,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传递。在当前的很多高职类院校课程设置中,很多专业较为重视技能性训练,而对英语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其目标是通过考试,而考试中对口语的测试要求更为松懈。在课堂上和课后都较为缺乏合理有效的口语交流应用环境,学生课堂上没有机会进行口语学习,课后的英语口语练习、相互交流的机会又很少。缺乏英语口语交流环境和氛围是造成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高甚至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2.1互联网为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互联网范围的广阔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毋容置疑,而对于高职英语口语应用来说,其内容要求更加丰富、实用和具有时代性。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过度依赖于教材,内容陈旧又单一,互联网为高职英语教学、特别是口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听、说”资源,且形式上具有变化性,内容上不断更新,更加贴近生活、具有具体化、时代性和生活化特点,且与社会需求较为一致。丰富的教学资源条件不仅拓展了英语口语教学和学习的范围,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较强的社会应用性有促进了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动力。
2.2互联网促进了英语口语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互联网改变了教师主导式、讲授式的知识传媒方式,特别是语言学科教学,教师利用互联网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将英语知识信息采用文字、图画、视频和动画的方式立体进行展现,既全面又生动,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多媒体互联网技术,创设立体化的课堂教学活动,使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文化、语言应用融为一体,且具有交互式特征,极大提升了教学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3互联网提升了英语口语教学课堂外的超时空的互动效应
英语口语教学是具有极大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不仅需要单词的积累、各种句型的把握,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理解力和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对相关语言知识内容的背景和文化还要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英语口语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更需要课外练习和社会实践中的切实应用。互联网为英语口语的课外巩固、提高和拓展、情境训练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创造出不受时空限制的、逼真的、生动的现实生活场景,互联网下语言环境的有效创设为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和练习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且这种交互式的平台更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另外,互联网也为高职英语口语学习提供了有效的第二课堂作用,如丰富多彩的英语时事电台(如VOA和BBC等);多样化的英语口语学习APP(如“Speak English fluently”、“Acaso Oral Show”、“Spoken scallop”等),还可以有机会在线进行英语对话、交流等,创造有效的互动效应。
3.1构建校园“英语口语网络资源学习库”
依托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光纤和现有的教学资源库,进行高职院校英语互联网学习的硬件设施建设和支持英语学习的软件系统建设,打造了高职“英语口语网络资源库”,设计优秀教学案例、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建设、英语口语情境训练场景、口语测试题库建设等,形成教师教学和学生英语学习强大的网络资源条件。
3.2强化教师的网络信息技术能力
要发挥互联网的教学效用,首先要加强教师网络信息技术能力。通过对教师网络信息技术的培训,如多媒体应用知识、POWERPIONT、AUTHORWARE、FLASH动画制作、FRONPAGE网页制作等方面的培训。使教师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文、声、视频等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水平得以提升,以优化的英语网络課程教学模式。英语教师可利用现代媒体交流方式,建立学习群,建立学习制度,定期进行英语教学的方法、教学模式、并分享心得和经验、加强英语口语训练,以共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英语老师可与班级学生建立口语学习群,进行英语口语指导、口语训练和练习的网络作业布置和提交,增强师生课外网络互动和交流,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应用能力。
3.3创设互联网视域下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模式
3.3.1借助学习软件,强化词汇积累
词汇教学和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通过多媒体“听单词、看词形、读词音、辨词义、评效果”等视、听、评的综合学习,结合辅以抢读单词、循环记忆、发音矫正、单词游戏等教学策略,强化词汇积累和发音练习。
3.3.2通过互联网进行口语教学的情境设定
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根据所教授内容,老师提前备课,借助互联网设定不同的情境专题进行口语练习。如“Greetings”(问候)专题、“Interview”(面试)专题、“folkways”(风俗习惯)专题、“Invitation”(邀请)专题等。然后由学生进行场景模拟,学生通过角色代入、句型表达进行真实场景的模拟,既锻炼了口语表达,又提升了英语口用的应用能力。
3.3.3现代互联网媒体技术下的四步听力训练法
英语听说一体,有效的听力训练是英语交流的前提。在高职英语听力训练方面,利用现代互联网媒体技术,采用五步听力训练法进行训练:1)Listening and understanding(听录音、理解意思);2)Questions and reporting(根据内容提出问题并回答);3)Listening and repeating(听录音并重复);4)Reading aloud(朗读)。在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时,采用四步听力训练法,在提高学生听力、口语以及语音、语调和语速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4借助互联网开设高职线上英语活动交流平台
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现代智能手机系统,开设高职英语口语“网络课程”、“网络英语口语互动活动”等,学生口语学生不再局限于教室、教师的限制,既能创设有效的口语学习氛围,又丰富了高职学生的课余生活,极大促进了英语口语交际应用能力。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契机,高职类院校英语口语教学应借助“互联网+”技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在有效提升自身软硬件技术能力的同时,创设互联网视域下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模式,以提升高职类学生英语口语的交际应用能力,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作者单位: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