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企业报作为企业党委的“喉舌”,长期以来,在传播企业党政声音、传递改革强音、联系职工群众、塑造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品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媒体科技的突飞猛进以及深刻变化的社会形势,企业报的发展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无论是作为主管单位的企业,还是企业报自身,都应当高度重视,深入思考,大胆变革,统筹兼顾,探索出一条与企业改革发展相适应,与新媒体时代相融合,与企业报自身发展相切合,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科学道路。
【关键词】 企业报 改革发展 统筹兼顾 三效统一
一、企业报面临的问题
某铁路施工单位企业报(以下简称A报)是一家典型的企业报,作为该单位的党委机关报,是具有国内统一刊号的一张四开报纸,有着光辉的办报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的改革,A报面临着众多企业报面对的同样问题:
1.缺乏专业的办报人才。相当部分企业报缺乏优秀的专业新闻采编人员。许多从业人员都是企业内部通讯员转岗而来,没有经过专业的新闻理论学习和培训,对报纸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写几篇通讯消息的层面,有的甚至在进入报社之前,既没写过新闻消息,也没实质性接触过报纸,更不要提办报。有些企业,还将报社定位为安置性岗位,将一些年龄较大缺乏一定专业技能的员工安排进报社,致使人员结构进一步老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降低。
2.管理体制僵硬。一部分企业将原来的电视台、广播站、报社、网站等传媒平台,合并为新闻中心,构建大宣传模式,管理方式也有原來的党委、行政直管变为由宣传部辖管,机构合并,人员分流,企业报的地位被降低矮化。有的企业改革步伐较大,紧随时代大势,对报社、电视台、网站、杂志等进行转企改制,整合资源成立报业公司,但是在管理模式上依然是部门式管理,这又严重束缚了其创新发展的活力。
3.缺乏市场和经营意识。企业报以吃“皇粮”为生,其各项资金支出基本依靠企业的拨款,旱涝保收,风雨无忧,不需要面向市场开展经营。久而久之便助长了企业报的惰性,形成了“企事业单位机关报,生存发展靠拨款”的畸形生存理论,管理上同机关部门同模式管理,分配上吃的是“大锅饭”,报纸内容也是被动接受,不讲究效率和效益。这种特殊的依存关系,致使企业报缺乏市场意识和经营意识。
4.新媒体发展迅猛。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新闻传播工具发展迅速,以为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APP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猛,对企业报构成了巨大的挑战,继续热衷读报的读者大幅度减少,企业报的影响力也变得更加弱化。
二、企业报改革发展策略
变则通,通则久。A报应在在客观分析自身条件和形势后,主动提出脱离机关,整合企业各版块文化传媒资源,组建A报文化公司,独立成为自负盈亏的文化传媒类专业子公司,大胆探索市场化道路。
1.明确职能定位。组建A报文化公司,成为该企业全资独立子公司,以服务企业为重点,按照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开展了对内对外经营。接受宣传部业务指导,实行独立核算,绩效考核采取具有文化传媒行业特色的独立的考核机制,由A报文化公司结合行业特点具体制定执行。改革后,为适应企业改革和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A报文化公司进入独立运营阶段,着力将公司打造成为一家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多元发展、运作规范的现代新闻出版和文化传媒特色企业。
2.优化机构设置。A报文化公司应依照《公司法》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单一股东主管企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不设董事会,只设一名执行董事,执行董事为法定代表人,由股东指定或更换;设立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等高管,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同时根据业务规划,设立影视部、广告部、市场部、财务部、策划部、产品博物馆、办公室、新闻中心、编辑部、记者部等若干业务部门。在选人用人上,采取市场化用人机制,大力聘请具有专业技能的社会人才,充实办报办文化公司的力量。
3.盘活现有资源。一方面要对营业范围进行拓展,将原来单一的办报业务,拓展为报纸编辑出版;计算机服务业;广告设计、发布;会议会展服务;摄影服务;影视制作;网页设计;工艺礼品、日用百货批发、零售等业务等。另一方面依据业务开展,构建起奖惩明确、效率优先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各项业务开展进行规范和优化,激发经营活力。同时充分依托企业的雄厚资源,开展各类文创业务,对内服务好企业服务好职工,对外向市场和社会要效益,将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丰收。
除此之外,还应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过程中始终坚持瞄准一个方向:通过产业化手段推进企业文化和媒体建设,弘扬企业精神。发挥四个功能,即声像资料的存储器功能;宣传思想工作的扩音器功能;文化兴企的助推器功能;文化传媒工作产业化的探路者功能。
三、未来展望
可以预见,A报公司按照子公司模式进行管理,实行独立运营自负盈亏管理后,将会实现政治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一是上级集团公司党委的喉舌作用和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二是宣传文化工作有了更广阔的的平台,企业文化能够得到很好的沉淀,品牌传播力更强;三是能够整合好文化传媒领域资源,形成市场竞争力,产生经济收益,并且随着集团公司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企业目标的加速推进,市场将会相应扩大,经济效益更为可观,甚至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增色添彩。
【参考文献】
[1] 娜仁. 内蒙古沙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内蒙古大学MBA学位论文.
作者简介:水阳洋(1984—),男,汉族,安徽巢湖人,在读研究生,西南财经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