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0-08-03 02:00吴静
河南教育·高教 2020年7期
关键词:新农科教学改革

吴静

摘 要:2018年9月,教育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对新农科发展提出了战略部署,明确了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和培养目标。本研究在新农科背景下,分析人才培养方向和模式,总结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课程建设现状,结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的教学改革,探索未来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课程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新农科;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教学改革

2018年9月,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通过5年努力,全面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中国特色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农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健全高等农林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建设一批一流农林专业,打造一批线上线下精品课程,明显提升农林人才培养质量,明显增强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和生態文明建设的能力。

2019年6月,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下,教育部新农科建设工作组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安吉,主持召开了“新农科建设安吉研讨会”,百余位专家研讨新时代中国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会议上发布了《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宣言中明确了新时代新使命要求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创新发展的共识、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必须发展新农科的任务、扎根中国大地掀起高等农林教育的质量革命目标、为世界高等农林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的责任,对新农科建设做出了总体部署。

一、新农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方向和模式

(一)新农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方向的新趋势

面对“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高等农林教育要推进人才培养从同构化向多样化转变,实现多类型多层次发展,培育卓越农林新才,树立农林教育新标:“对接农业创新发展新要求,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创新型农林人才;对接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要求,着力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一批多学科背景、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对接现代职业农民素养发展新要求,着力提升学生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下得去、留得住、离不开的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育领军型职业农民。”

(二)新农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趋势

通过调整、优化、升级、换代,优化现有农林课程,推动农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尤其是通过优化增量,主动布局新兴农科专业,服务智能农业、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速推进农林专业供给侧改革。基于农林实际问题、基于农林产业案例、基于科学技术前沿,开发新时代农林优质课程资源,创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法,推进农林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升农林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建设“金课”。通过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协同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一批区域性共建共享农林实践教学基地,让农林教育走下“黑板”、走出教室、走进山水林田湖草,补齐农林教育实践短板;建设一批农林类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和一流实践基地,倾心打造高等农林教育“质量中国”品牌。

二、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课程建设现状

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作为农林类院校中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在新农科发展背景下有了全新的建设意义和建设内容。2002年,教育部增加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成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当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将该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设。还有一些院校,如四川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将该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除此之外,在一些农林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也增开了一些与“都市农业”等相关的课程作为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

结合当前传统课程建设和农林专业发展前景,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在突出“牧工商一体化”的办学特色前提下,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专业建设的方向进行调整。学院一方面继承发扬传统农林专业课程优势,另一方面结合国情省情积极创新完善课程建设。在2016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作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突出培养学生的农业园区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农业园区规划和管理中的基本原则、基本规律,熟悉农业园区规划的基本流程和农业园区管理的基本要点,还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农业园区的规划过程,编制农业园区的规划方案,掌握农业园区组织管理的基本方法。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迫切需要运用该学科理论知识研究符合我国国情、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农业园区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时代我国农业园区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从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和学生学情三个角度出发,思考探索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的课程建设。

第一,从人才培养目标角度。高校要适应社会现实问题的多变性,迎接培养对象需求多样性的挑战,积极应对新变化和新趋势,主动增加、调整课程内容。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将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课程开设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着重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注重“技能型”农业人才的培育,符合“四新”背景下新农科建设的人才培养方向。

第二,从社会需求角度。未来,农业园区将成为我国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验区。2018年,国务院加快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2019年,江苏南京和山西晋中分别成为第三、第四个国家农高区。根据国家战略部署,2020年,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达到300个,带动省级园区发展到3000个,基本覆盖我国主要农业功能类型区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此外,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绿色发展现行区等各类园区蓬勃发展,省、市级农业园区发展迅速,形成国家、省、市三级农业园区的发展格局。经过对规划和管理类的各类中小企业、规划设计研究机构和基层农林行政管理部门的大量调研,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发现社会和政府对农业园区专业性规划和管理类人才需求强烈,因此增开了该课程。

第三,从学生学情角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文理科学生兼收,故学生基础略有不同。此外,该课程涉及农业、地理、政策、规划等综合性知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综合考虑后,学院将该课程开设在第三学年。经过前两学年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农业概论、农业经济学、农业资源环境经济学等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相关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学院再安排学生对农业园区的专项知识进行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三、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课程改革方向

(一)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屏幕+黑板”“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教师通过云课堂方式,提前布置任务,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课堂上,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组织教学,通过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考、辨析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二)积极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内容

结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办学特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的课程特点,学院积极拓展园区与校区、企业与学校、政府与学校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校外实践实训基地,满足学生课程实训和专业实训的需求,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同时,学院健全校外实训指导教师培育机制,完善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园区合作,让学生“下地”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从“书本”到“田间”,学生将知识快速内化成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收获了学习成果。学院通过校企、校政合作等方式联合校外实践基地,提升学院校企、校政合作能力,为企业储备人才,完善社会服务职能,实现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

(三)建立跨学科交叉融合实验室共享机制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建设一般是按专业设置,分专业管理、使用,只能满足本专业的实验需求,无法进行一些跨学科的创新实验和实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科的融合发展。在农业发展新业态、新产业不断出现的现实背景下,高校应整合校内优势专业实验室,积极探索实验室高效运行和管理机制,提高实验室资源和设备的使用效率,加强实验室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协同创新、资源互补、共享交流,发展跨学科、创新融合类的实验室,凝聚专业合力,探索跨学科交叉融合实验室建设,推行实验室共享机制。

参考文献:

[1]勇强.新农科视域下高等林业院校专业结构优化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20,(1).

[2]吴普特.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战略使命和建设路径[J].中国农业教育,2018,(6).

[3]裘莉娟,陈红武,蒲亚锋,等.《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4).

[4]陈威.应用型本科大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4).

[5]陆紫生.海外一流院所的现代实验室规划和建设经验对我国“双一流”大学实验室建设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

责編:初 心

猜你喜欢
新农科教学改革
新农科背景下现代烟草农业专业实践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涉农综合性大学“新农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新农科”发展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资源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新农科背景下观赏果树栽培与资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