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文学英译现状及翻译方法

2020-08-03 11:04吴广珠
英语教师 2020年13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英译译者

吴广珠

引言

近年来,中国网络小说及其改编的影视剧凭借独特的艺术魅力,令大批海外受众主动进行译介和传播(彭红艳、胡安江 2019:114);2018年1月广东省作家协会创办了《网络文学评论》双月刊,同时《花千骨》《寻龙诀》《琅琊榜》等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引爆网络文学。近年来,我国的网络文学开始在海外流行,比较著名的有“武侠世界”和“地心引力故事”等,网络点击率很高:到2016年上半年,“武侠世界”和“地心引力故事”的点击率分别达到5亿次和2.5亿次(吉云飞 2016:112)。保守估计,“武侠世界”的日访问量为30万次,而且北美读者占三分之一(吉云飞 2016:112),甚至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及韩国电视剧成为“世界四大文化奇观”(王才英、侯国金 2018:41),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中国网络文学具有新鲜的中国文化元素——玄幻仙侠小说加上一些民间网络翻译平台的推动传播。虽然目前对网络文学的认识还存在很多争议,网络文学甚至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无法与主流文学相比,但其也有传播优势:语言通俗易懂,外国读者不需要掌握太多中国文化背景便能轻松阅读,而且网站往往支持双语阅读,能够引起外国读者的兴趣,使他们潜移默化地了解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

翻译文学的本质在于传播文化(林玲 2018:94),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的输出和传播,有必要进一步了解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的英译现状,分析译者所使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一、中国网络文学英译现状

将“中国”“网络文学”与“翻译”作为关键词,通过知网搜索2000—2019年网络文学的翻译研究文献,截至2019年11月16日,获得的数据见表1:

表1:2000—2019年知网网络文学翻译研究文献统计表

从表1可以看出,近20年来,知网上收录的网络文学翻译研究论文共有博士论文1篇、硕士论文18篇、期刊论文41篇;然而,2000—2014年仅有4篇,但2015—2019年高达56篇,是前15年的14倍,尤其是2018年、2019年相关论文44篇,占20年间论文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最早论及网络文学翻译的论文是陈辽(2002:63)的《“全球化”下的中国文学》,提出21世纪一要着重发展网络文学的翻译文学;二要着重发展以业余作者为创作骨干的群体文学;三要着重发展翻译文学等;2007年丰云的博士论文《论华人新移民作家的飞散写作》探讨新移民作家利用在海外的优势开辟了汉语网络文学;2013年金晖的《中文网络流行语英译探究》探讨了中国网络文学流行语的翻译方法;吉云飞(2016:112,115)的《“征服北美,走向世界”:老外为什么爱看中国网络小说?》一文认为:自2015年初,中国网络小说开始在北美流行,并以北美为中心向世界辐射,中国网络翻译文学成为中国网络小说的“另类可能”。文章刊登后影响很大,引用次数达29,下载次数达1468,但文章只是较系统地介绍了北美“武侠世界”和“地心引力故事”等中国网络文学翻译网站。郭竞(2017:85)的《也谈中国文学翻译出版“走出去”——以中国网络文学欧美热为例》一文,认真提出传播力不强仍然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最大痛点,但是中国网络文学欧美热为中国文学翻译出版“走出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刊登后影响较大,引用次数达24,下载次数达1310,但文章只是从宏观而论;席志武、付自强(2018:79)的《我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现状、困境与出路》一文提出了中国文学海外传播要坚持内容为王,创作并传播符合主旋律精神的“高峰之作”,积极参与海外传播和竞争,增强国际话语权,变被动的“拿过去”到主动“走出去”;尹倩、曾军(2019:171)的《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现状及其问题》一文指出:中国网络文学仍未被西方主流文学圈认可,提升网络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加强对正版网络文学的授权和培育海外网络文学用户网络付费阅读的习惯至关重要;杨曙、尹付(2019)的《国际传播视域下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策略分析》及刘阳(2019)的《中国网络文学对外传播的“在地化”建构:历史、现状和思辨》等从宏观上讨论了中国网络文学的翻译。

鉴于中国网络文学的翻译与传播不仅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是一种自下而上、由点及面的翻译效应,因此,对网络文学译者水准及译者的翻译方法都有必要探讨。基于此,拟从实践视角探讨中国网络文学的翻译。文章中的例子均出自“武侠世界”和“地心引力故事”。

(一)译者群体

一部作品在海外的成功,除了作品优秀外,翻译也决定了其可读性,因而译者是仅次于作品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译者既应具有较强的“双语能力”,又应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和“双文化能力”(刘明东、何晓斓 2011:122)。网络文学翻译传播的初期阶段,译者主要是一些喜爱中国文化或武侠玄幻类文学的海外华人,随后一些翻译平台如Wuxia World和“起点国际”等开始兴起,从而出现对中国网络文学的批量翻译。

这些译者的等级划分就如同玄幻小说中的修仙体系,大部分网络文学译者处于低级阶段,主要根据原文,采用“直译+注释”和“音译+注释”的方法一字一句地翻译,让读者看明白,什么人在做什么事情。进阶阶段的译者会让读者在读懂情节的同时,增加故事的可读性和生动性,并通过各种方式让读者感受故事人物此时此刻的情绪。而高级别的译者甚至会修改原作者在故事情节和前后文逻辑的错误,并将原作者未表达完整的意思叙说清楚,但由于难度较大,所以此类高阶译者目前较少。

(二)所选译的作品

目前几个较出名的海外翻译团队大多由华裔组成,他们既熟悉英语又对中文有一定的了解,更了解国外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这些翻译团队在选译作品时一般选择玄幻小说类网络文学,既不是纯粹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又不是单纯西方奇幻思想的延续,而是在全球化语境下二者的杂糅(邱凌、韩婕 2017:94),情节套路与外国魔幻小说(fantasy novels)有些类似,但叙事简单直白,隐喻等修辞手法使用较少,适合大部分国外低语境国家的读者阅读(谷学强、汪中瑞 2017:58)。

二、英译方法

中国网络玄幻小说中出现了很多让外国读者感到新鲜的中国文化元素,如“六道轮回”“五行三界”等(林江依、段绮茹,等 2017:32)。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很多中国元素无法在英语中找到指称意义和蕴含意义相对应的词汇,因此在网络小说的跨文化传播中,翻译者的译介策略可谓是决定文化走出去最重要的一环(谷学强、汪中瑞2017:58)。本研究将分析网文译者翻译时使用的几种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是翻译网络文学常用的方法。翻译一些独具中国特色的词汇、俗语、成语或者在翻译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时,往往采用“直译+注释”和“音译+注释”的方法,能基本保留汉语词汇中的原文化信息。

例1:

原文:刀山火海

译文:a mountain of blades and a sea of fire(meaning:extreme danger)

“刀山火海”在中文中形容极大的危险,采用异化的直译方法直接在目的语读者脑海中产生像尖刀形成的山、如火焰地狱般熊熊燃烧的海的形象,不存在难以理解的文化障碍,因而“直译+注释”更能体现原文的精彩。

例2:

原文:冰清玉洁

译文:clear as ice and clean as jade(meaning:spotless;incorruptible;irreproachable)

玉和冰给人的感觉是干净通透,且ice在英语口语中也有diamond(钻石)的含义(陆谷孙 2007:935),所以这个成语直接用异化的方式或“直译+注释”的方式英译,表示纯洁无瑕,英语国家读者也能够明白这个中国成语的意思。

例3:

原文:一片世外桃源的样子

译文:appear like a pristine utopia

原文:青年的脸上却没有一丝血色,苍白如纸样。

译文:The young man’s face was devoid of all colors,as white as snow.

此外,“五行”“三界”“六道轮回”和“有眼不识泰山”分别被译作 the Five Elements,the Three Realms,the Six Paths of Reincarnation 和 have eyes but fail to recognize Mountain Tai。上述这些陌生化的翻译方法可激发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的好奇心。假如译者将“有眼不识泰山”归化译作entertain an angel unawares或fail to recognize an VIP and pay due respect he/she deserves,目的语读者定然不会如阅读“have eyes but fail to recognize Mountain Tai”一般深切感受到原语的文化。

对小说名称的翻译:Wuxia World平台上翻译小说名大多采用直译法。由于标题字数有限,小说名的翻译往往不加注释,如《盘龙》《原血神座》《仙逆》《三界独尊》《天启之门》《生生不灭》《龙符》《莽荒纪》《天珠变》《无敌剑域》《仙魔变》《祭炼山河》《圣王》《光之子》《狩魔》和《斗破苍穹》分别被译成Coiling Dragon,Divine Throne of Primordial Blood,Renegade Immortal,Sovereign of the Three Realms,Gate of Revelation,Everlasting,Dragon Talisman,Desolate Era,Heavenly Jewel Change,Almighty Sword Domain,Immortal Devil Transformation,Refining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Sage Monarch,Child of Light,Demon Hunter和 Battle Through the Heavens。

“地心引力故事”网站将《巨龙的野望》《仙武同修》《美女和保镖》《地心》《灾厄纪元》和《妖的境界》分别译成A Dragon’s Curiosity,Martial Dual Cultivation,Beauty and the Bodyguard,Earth’s Core,Era of Disaster和 Demon’s Realm。

对小说中一些武功招式和武器的直译:“打狗棒”被译为Dog-Beating Staff,“降龙十八掌”被译为Eighteen Dragons-Subduing Palms。对小说人物的介绍:孟婆译为Granny Meng,“玉皇”译为Jade Emperor,等等。“奇经八脉”(Eight Extraordinary Meridians)、“任脉”(Conception Vessel) 和“督脉”(Governing Vessel)等经络术语的翻译基本采用了中医界的通行译法(刘毅、张佐堂 2018:102)。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采用直译的方式而可能造成目的语读者误解的例子,如下:

例4:

原文:打鸡血

译文:injected with chicken blood

随着网络的发展,说“某人像打鸡血一样”,主要是借以讽刺此人对特定的人物或事物突然情绪亢奋的一种行为表现。然而,这样的含义在英语中没有,如果直译且不加注释,可能会引起目的语读者的误解。

例5:

原文:爱丽丝是个闷葫芦。

译文:Alice was a closed gourd who hid her thoughts.

“闷葫芦”就是不喜欢跟人交流,什么事情都藏在心里。这是汉语中的一个隐喻,形象生动,富有异域色彩。为了成功地表达这个意思,译者采用了异化的策略将这个富有异域情调的文化表达出来,同时,为了减轻目的语读者的文化障碍,增译了“who hid her thoughts(to herself)”,这样一来,目的语读者很容易明白原文的意思。

例6:

原文:腹黑

译文:black belly

“腹黑”一词源自日本,中文中指“外表温柔,内心诡诈的人”,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而直译的black belly也无法让目的语读者理解,所以必须加以注释或意译;类似的还有wash one’s hands in a golden basin(金盆洗手)等。

(二)音译法

在玄幻小说中,一些中国神话传说关于修仙的术语及专有名词具有丰富、深厚的内涵,在英语中完全找不到对应的词汇,如“武侠”(Wuxia)、“江湖”(Jianghu)、“武林”(Wulin)、“道”(Dao)、“气”(Qi)、“阴”(Yin)和“阳”(Yang)等,阐释起来较难,所以将汉字的拼音形式直接作为英译词汇,是译者常用的术语翻译方法之一(万金 2017:31)。

对于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译者也直接处理为标音词汇(见表2)。

表2

另外,译者在翻译包括中国一些神兽在内的动物时也采用了音译法,如龙生的九子:Qiuniu(囚牛)、Yazi(睚眦)、Chaofeng(嘲风)、Peng(鹏)和Pixiu(貔貅)等。

(三)意译

在翻译中国网络文学时,一些译者主张以意译为主,直译为辅,不是直接或仅仅使用拼音或音译,从而对中国文化元素进行“浅化”处理(刘毅 2017:95)。由于直译在很多情况下是归化法翻译,因而避免了由于过度异化而难懂,追求将中国特色词汇自然地融入小说语篇所带来的阅读障碍。

例7:

原文:斗气

译文:Battle qi,a form of internal energy

“斗气”(Battle qi)的“气”采用音译、意译结合的方法,以意译为主,加上a form of internal energy注释,进一步让目的语读者理解中国特色词汇的内在含义。

例8:

原文:凤毛麟角

译文:rare as phoenix feathers and unicorn horns(Meaning:extremely rare objects)

在中西方传说中均存在凤凰,但是麒麟是中国神话中特有的神兽,无论采用直译法或音译法,都很难让英语读者更直接地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于是译者采用了归化的策略,将英语中既存的表达或者已有的翻译直接拿过来(张顺生 2015:92);用英语读者更熟悉、类似麒麟的神兽独角兽替换,这一成语要表达的稀少又珍贵的意思便能形象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由于目的语中意义相同、相近的表达能够简洁地再现原文的魅力,故而通常是翻译的首选。类似的翻译还有“侠”“妖”“魔”,分别被译作Hero,Demon,Devil,便于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或其他以英语为二语的学习者所认知和理解;否则,文化负载词“江湖”这样的词无论音译为Jianghu,还是直译成Rivers and Lakes,不懂汉语文化的目的语读者都不易理解。

例9:

原文:那样的实力,将会让得任何势力趋之若鹜。(选自《斗破苍穹》)

译文:With that kind of strength,most places would probably rush for recruitment.

此段描绘的是“大斗师往往声名远扬,各地都愿意聘请”,若拘泥于原文,将“趋之若鹜”直译为go after somebody like flock of wild ducks,目的语读者很可能不知所云,于是译者采用了目的语受众熟知的行文方式(张顺生 2015:93),用意译的方式将其译作rush for recruitment,通顺且完整地表达了原文要表达的含义。此外,将“被打得落花流水”译作 be utterly beaten(陈小春 2018:40)及 someone who can be beaten so easily(陈小春 2018:42)都是典型的意译例证。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对中国网络文学通过英译对外传播得出以下启示:

当下,中国网络文学凭借网络平台的传播力量迅速崛起,其能在海外传播并受到海外读者喜爱正是得益于英语中介语言(郭竞 2017:85),得益于网络翻译;之所以较成功,主要得益于译者采用多元的翻译策略,注重直译、音译,辅以意译。

由此可见,面对中国网络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中国特色文化,译者要充分考虑接受群体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尽量借用西方读者熟悉的文化图式消解文化传播中的阻碍,用目标语读者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激发读者兴趣,传播中国文化,保持跨文化传播中“自我”与“他者”的平衡。

在推动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时要考虑一些务实的做法和策略,让西方国家读者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谢天振 2018:8)。当然,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过分注重“他者”,则背离了翻译为交流文化的初心。因而,在文学外译这一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自我”与“他者”的平衡,达到翻译的真正目的。

当然,中国网络文学外译依然任重道远,存在诸多困难,因此,不仅需要民间译者的努力,还需要源源不断的专业译者和国家的支持,从而避免中国网络文学在对外传播中昙花一现。因而,未来的文学英译传播更应利用网络的力量,将中国网络文学爱好者和译者凝聚在一起,共同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英译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