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鹏慧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产房 郑州450006)
分娩是育龄期女性需要经历的重要过程,如何确保在产妇分娩时胎儿安全、减轻产妇疼痛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 自然分娩一直是孕产妇首选的分娩方式,不仅能够确保产妇心理健康,也有助于促使新生儿健康生长发育[1]。 但随着人们饮食、生活结构的改变,产妇肥胖人数显著增加,巨大儿发生率提高,难产率也随之增加[2]。 因此选择何种干预措施,使孕产妇能轻松地接受孕期保健措施,加强产妇分娩安全性,成为临床研究重点。 本研究观察产前瑜伽联合产时自由体位护理在孕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产妇分娩提供客观依据。 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8 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产妇10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 对照组年龄20~36 岁,平均(27.01±3.49)岁;初次产检孕周10~24 周,平均(15.74±1.96) 周; 分娩孕周36~41 周, 平均(40.08±0.62)周;身高150~172 cm,平均(161.20±2.64)cm;体质量54~82 kg,平均(65.89±3.68)kg。观察组年龄20~35 岁,平均(26.97±3.51)岁;初次产检孕周10~24 周,平均(16.02±1.95)周;分娩孕周36~41 周,平均(40.12±0.65)周;身高150~172 cm,平均(160.97±2.65)cm;体质量55~84 kg,平均(66.52±3.65)kg。 两组孕产妇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符合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且审核通过。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1) 入组孕产妇定期来院产前检查;(2)单胎头位;(3)骨盆外测量正常;(4)具有自然分娩相关客观条件;(5) 孕产妇知情本研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妊娠期糖尿病、 高血压等合并症以及多脏器功能障碍者;(2)有精神障碍性病史、认知障碍者;(3)有早产史、自然流产史者;(4)既往有会阴手术史、外阴炎症者。剔除标准:研究期间主动退出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宣教及常规分娩。 孕妇定期到院接受产前宣教,参加孕妇学校,讲解日常饮食、运动方案,评估会阴条件。分娩时,由助产士观察产程进展,指导其深呼吸训练,采用臀高位休息待产, 在宫颈口开大3 cm 后进入产房待产。观察组采用产前瑜伽联合产时自由体位。 产前宣教等措施同对照组,产前瑜伽:(1)摇摆式,坐直,双腿并拢,脚贴地,膝盖弯曲;重心后移,上半身后倾,挺直脊柱,稳定躯干,前后摇晃。(2)蝶式,上身直立,脚板相对靠拢,双脚尽量靠近会阴,胸骨抬升,放松肩部,膝盖上下晃动,尽量靠近地面。(3)桥式,平躺位,两腿弯曲,脚跟靠近臀部,手臂置于身体两侧;吸气时,收紧臀部,缓慢抬起臀部,脊柱缓慢离开床面。(4)骑坐球体,双腿分开,坐在球体,双手后撑,挺住脊柱,前后摇摆,顺时针画圈。(5)蹲式,双脚平行放开,脚趾略微向外,手臂前举至肩膀高度。呼气时,双膝弯曲下蹲,臀部靠近地面;吸气时,收缩股四头肌,利用大腿力量站立。(6)腹式深呼吸,仰卧位,屈膝的,鼻子吸气,待腹部胀满从鼻中缓慢呼气。 自由体位,站立位,站立在床边,手扶床沿,略微张开双腿,晃动臀部;蹲位,双脚平放地面,手扶护栏,维持身体平衡;半坐位,坐在特制产凳,略微前倾上半身,手扶护栏;侧卧,根据胎位决定侧卧方向,挺直背部,双大腿向腹部屈曲,突出臀部。 产妇在宫缩时屏气用力,间歇期可自由调整体位。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时会阴长度;(2)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剖宫产;(3)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情况(分为Ⅰ~Ⅲ度裂伤);(4)比较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取χ2检验;等级数据采用秩和Z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产妇分娩时会阴长度、 总产程时间比较两组干预前会阴长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时会阴长度长于对照组, 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时会阴长度、总产程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时会阴长度、总产程时间比较(±s)
组别 n 分娩时会阴长度(cm)干预前 分娩时 总产程时间(h)观察组对照组50 50 7.52±1.84 9.64±2.03 t P 5.10±0.58 5.15±0.56 0.439 0.331 6.24±0.61 5.79±0.54 3.906 0.000 5.471 0.000
2.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例(%)]
2.3 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情况比较 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会阴裂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情况比较
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因宫缩疼痛、精神紧张、疲劳乏力等因素均有可能延长产妇产程时间,增加胎儿窘迫、会阴切开、会阴撕裂伤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3]。 因此选用一种合理、有效的产前干预及产时干预措施,对提高产妇分娩安全性,改善产妇分娩结局十分必要。
瑜伽旨在精神上、身体上各个层面达到最佳结合状态,通过动作、呼吸、冥想等相结合,达到身心自然放松的状态[4]。 同时长期放松、愉悦的身心状态,能够促进皮质醇分泌,起到抵抗焦虑、抑郁的作用;长期深、长呼吸训练,能够稳定自主神经,调节内分泌,增强肌肉力量[5]。 孕产妇采用产前瑜伽,长期锻炼可加强脊柱、腰背部与腹部肌肉力量,增强支撑胎儿的力量,同时能改善关节、韧带的柔韧度,增强机体柔韧性。孕产妇坚持瑜伽训练,使肌肉、骨盆、关节得到有效锻炼,以此能缓解孕产妇腰背酸痛,帮助孕产妇适应妊娠,增强腹肌力量,促进产妇更好分娩。此外产前瑜伽锻炼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及胃肠蠕动功能,改善孕产期水肿症状;而且孕前瑜伽联合腹式呼吸,能够提高机体膈肌力量,增加肺通气量及肺循环,促使产妇分娩。 自由体位分娩是指产妇分娩时,采用舒适体位进行分娩。 对产妇分娩时采用自由体位,能够降低孕产妇不适感,利用母亲的自然生理体位,促进产妇自然分娩[6]。 通过对产妇分娩时采用自由体位,能够相应调整机体骨盆骨骼容积与形态,使胎儿顺利透过产道;调整胎儿与骨盆轴的角度,使胎头紧贴宫颈,促使持续、频繁的宫缩;增加胎儿供氧,预防胎儿宫内窒息[7]。
本研究中,观察组分娩时会阴长度长于对照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在孕产妇妊娠及分娩时,采用孕前瑜伽锻炼及自由体位分娩, 通过孕前瑜伽训练可伸展全身肌肉,改善机体整体柔韧度及会阴条件,增加产妇分娩时的会阴长度,使胎儿顺利通过产道;此外利用自由体位, 由产妇根据自身舒适体验改变分娩体位,进而促使产妇顺利分娩,减少会阴撕裂伤,提高分娩安全性。综上所述,孕产妇分娩时采用产前瑜伽联合产时自由体位护理,能够延长会阴长度,增加自然分娩例数,降低会阴撕裂伤、会阴切开率,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