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晴,赵梦雨,刘颉尧,宋思宇,吴 潇,蒋 政,董浩然,李玉阁,李锁平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
利用杂种优势提高作物产量、品质、适应性和抗逆性,是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杂交小麦是今后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的首选途径[1]。小麦的遗传基础日益狭窄,限制了其杂种优势利用和遗传改良[2-3]。从野生近缘物种中发掘有益基因资源并将其导入普通小麦,是当前通过杂交育种改良普通小麦的主要途径[4-5]。节节麦(AegilopstauschiiCoss.2n=2x=14,DD)是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山羊草属(Aegilops)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公认的普通六倍体小麦(TriticuvumaestivumL. 2n=6x=42,AABBDD)D基因组的二倍体供体[6]。根据穗型等形态学特征,Hammer[7]将节节麦划分为 ssp.tauschii和ssp.strangulala两个亚种。根据其生态习性,节节麦可分为杂草型和野生型;前者通常以田间杂草的形式分布于小麦主产区的田间地头,后者则通常以自然群落形式存在于伊朗、阿富汗南部、巴基斯坦和我国新疆伊犁地区[8]。Mizuno等[9]、Sohail等[10]、Wang等[11]和Singh等[12]分别采用AFLP、DArT、SNPs分子标记技术,根据节节麦的种群遗传结构特征,将世界分布的节节麦清晰地划分为L1(lineage 1)和L2(lineage 2)两大谱系。L1谱系主要是土耳其、萨尔维亚、阿富汗和中国黄淮麦区(河南、陕西)等东部分布区的杂草型节节麦,L2谱系则主要是伊朗、阿富汗南部、巴基斯坦、中国新疆伊犁地区等西部分布区的野生型节节麦。研究表明,仅有少数隶属于L2谱系、2-3亚系、ssp.strangulala亚种的节节麦参与了普通小麦的形成[9-10]。而具有比普通小麦D基因组更广泛遗传变异而没有参与普通小麦起源的L1谱系节节麦,可能是对小麦遗传改良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宝贵野生种质资源[13]。目前,已从节节麦中发掘出大量优质、抗病、抗逆等对普通小麦遗传改良有应用价值的有益基因,部分基因已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导入普通小麦[14-23]。
在地理分布上存在隔离的两大谱系节节麦,在遗传组成上也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很少存在中间过度类型的节节麦[9]。说明两个谱系的节节麦在自然条件下是隔离生殖的[11],对L1和L2谱系节节麦是否已形成遗传学意义上的生殖隔离、是否存在显著的杂种优势,目前尚不明确。
本研究拟对L1和L2谱系节节麦进行人工杂交,结合SSR分子标记、花粉活力测定、染色体减数分裂的配对情况及其16个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比较L1和L2谱系节节麦的遗传差异和杂种优势,为其在普通小麦育种中的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参考。
本研究采用的国外节节麦由美国国家植物种质中心提供,中国河南、新疆的节节麦则由河南大学植物种质资源与遗传实验室采集并保存。通过预试验,配置成功并种植的14个节节麦杂交组合的材料来源信息见表1。
表1 配置杂交组合、亲本节节麦编号及来源信息表
1.2.1 材料种植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杂交组合3次重复,每个重复包含父本、杂交种和母本各两行,每行5株(取材及调查性状选取中间3株),行距为40 cm,株距为25 cm。人工播种,田间管理按照当地常规生产方式进行。
1.2.2 杂种F1真实性鉴定
取5~8叶龄的节节麦叶片(父本和母本各取一株叶片,所有杂交F1均要取材)用于CTAB法提取亲本和子代F1的基因组DNA,选用8对分别位于节节麦不同染色体上的SSR引物(表2),通过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4]、亲本和子代F1电泳条带的组成分析,鉴定杂种F1的真实性。
PCR扩增采用10 μL的反应体系,包含 1 μL 10×PCR缓冲液(Mg2+),1 μL dNTPs (2.5 mmol·L-1),正反向引物(10 μmol·L-1)各0.5 μL,0.1 μLTaqE(5 U· μL-1),2 μL DNA模板(30 ng· μL-1),4.9 μL双蒸水。PCR反应程序为:95 ℃变性3 min;95 ℃变性30 s,退火45 s(Tm见表2),72 ℃延伸1 min,35个循环;72 ℃保持 15 min。
表2 鉴定杂种的SSR引物序列
根据鉴定结果,拔除假杂种。
1.2.3 花粉育性的观察和统计
取亲本和杂种F1当天开花的3个小穗,分别取上、中、下部花药,挤出花粉,采用K2-KI溶液染色法进行染色制片和显微镜观察。根据花粉粒染色后的着色深浅、花粉粒的饱满度等特征辨别花粉的育性[25],取显微镜下的3~5视野的花粉进行观察和计数,求平均值获得花粉活力的百分比,挑取典型的视野拍照留存。
1.2.4 染色体配对情况的观察和统计
从14个杂交组合中随机挑选8个用于同源染色体配对观察。选取3~5个杂种F1减数分裂时期的小穗,将花药剥离并用FAA(醋酸∶酒精=1∶3)固定24 h;通过醋酸洋红染色后制片,显微镜观察,统计并记录F1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配对情况,对典型图片进行拍照。
1.2.5 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
通过定性观察,筛选8个F1生长势较优的杂交组合进行主要农艺性状调查。每个重复挑选长势一致的3株,分别对两亲本(P1,P2)和F1的16个农艺性状进行田间调查。用中亲优势指数 (index of heterosis,IH) 和超亲(高值亲本,HP)优势指数(over-parent heterosis,OPH)衡量L1和L2谱系节节麦的杂种优势。
IH=[F1-(P1+P2)/2]/[(P1+P2)/2]×100%
OPH=(F1-HP)/HP×100%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F1与亲本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并通过LSD法进行多重比较。
通过对14个杂交组合父母亲本及其F1进行SSR分子标记检测,发现所有F1条带都兼具两亲本的共有带型,说明F1是真实杂交种。图1展示了部分杂交组合的亲本及其杂交F1的SSR检测结果。
a、b、c、d和e分别代表编号为13、5、1、3和4杂交组合材料。1:父本;2:母本;3:F1。a和b 的引物分别为Xgpw4024和Xcfd132,c~e的引物均为Xgdm61。
对14个杂交组合的花粉活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3)表明,不同节节麦的花粉活力存在较大差异,AS60的花粉活力最高,有活力花粉比例高达99.231%,而AY22的花粉活力较低,有活力花粉占比78.892%。亲本花粉活力较高的杂交组合,如AY12×AY77,其F1花粉活力也较高(图2),说明杂种F1的花粉活力与父母本的花粉活力有关。14个杂交组合F1的花粉活力均与中亲值相差不大,育性正常。
A:AY12;B:AY77; C:杂种F1。箭头指示的是无活力的花粉。
表3 14个杂交组合的花粉活力
从14个杂交组合中随机选取8个杂交组合,对其F1减数分裂时期的同源染色体配对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4、图3)表明,杂交组合AY12×AY77、XJ098×AY46的F1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均为7对环状二价体,其他杂交组合的杂交F1代,减数分离期大多数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环状二价体,个别配对时形成1~2个棒状二价体。说明L1和L2谱系节节麦在染色体水平上虽有一定的遗传分化,但同源染色体同源率较高,能正常配对,产生可育的后代。
图3 杂交组合AY26×AY46的F1同源染色体配对结果图
表4 不同杂交组合中杂种F1的染色体配对情况统计结果
在定性观察的基础上,对8个F1生长势较优的杂交组合的产量(分蘖数、穗长、小穗数、粒重、籽粒结实率)、花期(抽穗期、开花期)、株型(株高、旗叶长、旗叶宽)、籽粒(颖壳长、颖壳宽、外稃长、外稃宽、内稃长、内稃宽)等相关农艺性状进行调查统计发现,L1和L2谱系的节节麦在分蘖数(表5)和粒重(表6)上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而其 他性状在父母本和F1间差异不显著(数据未 列出)。
8个杂交组合的分蘖数均有良好的杂种优势,中亲优势指数(IH)为120.31%~ 223.73%,超亲优势指数(OPH)3.97%~ 86.76%。有4个组合的百粒重(表6)具有明显杂种优势,中亲优势指数(IH)在143.62%~ 147.71%,超高值亲本优势(OPH)在21.71%~28.80%。3个杂交组合(AY56×AY77、AY26×AY46和XJ47×AY46)的百粒重(IH>143%,OPH>21%)和分蘖数(IH>187%,OPH>57%)均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特别是AY26×AY46(图4)和XJ47×AY46(图5)在整株生长势上,杂种F1均明显优于其父母本。对上述8个杂交组合的百粒重和分蘖数进行多重比较发现(表5,表6),杂种F1的分蘖数均显著高于亲本。
图5 杂交组合XJ47×AY46的整株表型比较图
表5 节节麦杂交组合的分蘖数杂种优势比较
表6 8个节节麦杂交组合的粒重杂种优势比较
图4 杂交组合AY26×AY46的整株表型比较图
作为普通小麦D染色体的供体,节节麦是小麦育种中重要的基因资源库,节节麦与普通小麦的D基因组的染色体可发生自由交换和重组,染色体重组后几乎无负遗传作用,这些为节节麦优势基因导入普通小麦提供了便利和可行性[26]。目前已在节节麦中筛选并分离出大量抗白粉病[14-15]、小麦瘿蚊[16]、叶锈病[17]、秆绣病[18]、条锈病[19]、麦二叉蚜[20]、穗发芽[21]和耐盐、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22]、耐旱[23]等有益基因,并通过普通小麦与节节麦杂交的直接转育途径,或节节麦与四倍体小麦杂交构建桥梁人工亲本六倍体小麦,再与普通小麦杂交的间接转育途径,已成功对小麦进行了遗传改良。
节节麦是小麦育种可利用的重要基因资源,世界地理分布清晰的形成了分别代表东、西节节麦分布区的L1和L2两大谱系[9-11],中间没有过度类型,说明两个谱系节节麦在自然状态下是生殖隔离的。为揭示L1和L2谱系节节麦是否已形成遗传学意义上的生殖隔离、是否存在显著的杂交优势,本研究通过对14个L1和L2谱系节节麦及其杂交组合的花粉活力鉴定、染色体配对情况观察和16个农艺性状的统计分析发现,杂交F1的花粉育性正常,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大多数同源染色体能正常配对形成7对环状的二价体,少数出现棒状染色体,说明L1和L2谱系节节麦间虽有明显的遗传分化,但并未产生遗传学意义上的生殖隔离。该结果与孔令让等[26]对粗山羊草与普通小麦的属间杂交研究结果类似。
对八个杂交组合的16个农艺性状调查分析表明,L1和L2谱系节节麦间在粒重和分蘖数上存在显著杂交优势,推测节节麦对提高小麦产量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刘 磊等[27]通过对大穗、大粒节节麦AT462和强分蘖节节麦AT18杂交后代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控制节节麦穗长、小穗数、粒重等产量性状的基因间加性效应显著,可应用于小麦的产量育种。
综上可见,参与小麦进化起源的主要是L2谱系的少部分节节麦[9-10],但存在更广泛的遗传变异、没有参与普通小麦起源的L1谱系节节麦,尤其是与L2谱系有明显杂种优势的L1谱系节节麦,是普通小麦遗传改良可利用的重要种质资源,有望通过直接或间接转育途径,用于小麦产量的遗传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