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周筱淋?张娇娇?靳小川
【摘 要】 本文以“四个统一”为核心,对高校辅导员老师群体师德建设展开研究学习,首先对现阶段辅导员师德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四个统一”视域下高校师德的建设策略,健全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达到人性化下的规范统一,最终达到全社会对辅导员职业认同度提升。
【关键词】 四个统一;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策略研究
教师是高校教育工作的践行者,辅导员作为高校基层工作人员,身份既是思政老师也是高校的管理人员,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辅导员作为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其师德问题研究突显出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正式提出了“四个统一”的概念内容,也为高校的辅导员师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为了更好地进行师德师风研究,须对现阶段辅导员现状进行分析,根据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设策略。
一、高校辅导员师德现状
高校重视成果和科研,忽视思想教育。目前,高校辅导员群体呈年轻化趋势,对于辅导员老师要求仅仅为硕士学位,具有思政专业背景的更是少之又少,此外辅导员普遍年轻,其生活压力也大,在高校绩效考核氛围影响下,产生了重学术、轻思想教育的现象。这样的学术氛围下,辅导员很容易偏离教书育人的入职誓言,这成为目前高校师德建设中最为普遍的问题。职业理想也将会有所缺失,同时正确的职业理想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前,高校辅导员老师往往处于功利心,忙于人情世故、个人发展,忽视对于学生的教育和价值引领。如果辅导员群体不能自觉将个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有效进行统一,这就无法肩负起教育工作的职责,也就无法正确进行个人职业和价值定位。
高校教师的教育意识薄弱。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还比较年轻,对辅导员的要求仅为硕士学位,具有思想政治专业背景甚至更少。另外,辅导员群体总体上还很年轻,经济压力很大。在这种影响下,出现了以学术为中心,教育思想观念被忽视的现象。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辅导员往往很容易也将个人发展建立在学校安排的工作和应付教学工作的基础之上,这严重偏离了教师的教学和职业道德,这成为当今最普遍的问题。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也将缺少职业抱负。同时,辅导员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这也要求我们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十年的树木,一百年的树木。目前,部分大学辅导员老师是功利主义者,忙于人情世故的价值观,注重个人发展,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和价值观指导。如果辅导员老师不能自觉和有效地统一个人的职业理想与社会价值,那么他们就不能承担教育学术的神圣责任,也就无法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职业和价值。
二、“四个统一”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方针与对策
(一)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中的大学学生处于“人生中的最佳年龄”,高等学校的辅导员老师应该做好学生服务工作,完成学生工作的最低要求。同时,辅导员要牢牢把握德育的思想价值,以第二课堂为手段,以教育为根本目的,自觉为学生指引正确方向塑造高尚的品德,让学生了解并适应大学生活。在教育过程中要求高校重视思想德育教育和价值导向,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这对教学评价机制进行革新十分重要,过去那种唯分数论已经不合时宜,在新时期、新情况下,高校教师应该摆正观念,更新思维,教学质量的高低要兼顾教书、育人两个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短板上下功夫,从多方面综合评估教学质量[1]。辅导员在培养和教育学生过程,需要注重兼顾培养其正确三观的引导与教育。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教学的评价机制十分重要,必須在平衡专业能力与德育水平的双向标准中,对其进行革新与重塑[2]。
(二)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高校辅导员要做到知行合一。高尚的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力量[3]。在高校的大学生,辅导员是学生群体接触最多也是最亲近的基层老师,其行为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这对学生个人行为养成教育具有积极模范作用。许多学生不自觉地模仿辅导员的做法进行做事,对其人生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活动中,高校教师必须坚持约束好自我行为,坚持以先进文化传播者和党的坚定支持者的要求来约束自我。努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人类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实践者和分享者,高校教师应注重德行修养,通过自身言行来充实自己的育人工作。
(三)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老师的主抓任务,教师坚持自身的学习,才能更好地传递学术。“言传身教”是对教师工作的概括描述,体现了教师教育育人过程中教育延续与现实行动的结合。当今社会需要加强价值引领作用,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社会应该加强对辅导员老师的认同感和使命感的关注。同时,高校应该给予辅导员老师有利条件,提供机会进修学习、深造,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多组织学习当下党组织的方针和政策,使得辅导员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升一个层次,加强思想引领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学术自由与规范相统一
学术自由从根本上鼓动自由发挥、百花争鸣,政府机关部门也在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是任何行动都是有界限的,学术自由是相对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传道者不遵守职业规范,仅仅为个人利益,窃取他人成果,这就没有学术自由,对于辅导员老师也如此。从近期看,受影响的是现阶段高校在校学生群体。从长远看,也将威胁到国家的长期发展。因此,辅导员老师应该加强学术自由与职业道德规范相统一,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做好价值引领作用。
(五)加强思想和行为引领
通过“学习交流会”以“加强思想引领,筑牢理想信念”为主题,通过学习《高校辅导员工作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并邀请党建相关专业教师就“如何更好的运营新媒体,发挥思想引领作用”进行工作分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提升思政教育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发展需求,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学习交流会这种形式不仅仅能够积极探索新形式,也极大丰富工作新内容,拓展新方法,提升大家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度。
三、针对辅导员老师的现状应该采取做法
(一)大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利用典型人物树立标杆,持续开展优秀辅导员评选工作并加以宣传。加强宣传高校辅导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改革创新的新形象。深入挖掘典型辅导员老师典型,综合运用授予荣誉、事迹报告、媒体宣传、创作文艺作品等手段,充分发挥典型价值引领和模范作用。开展多角度的典型辅导员优秀事迹,形成高校有典范、榜样在周围、大家来学习的局面。通过在与学生的教育工作和反思中,我也逐漸体会到,要做好好大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在教育过程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学生,想学生之所想,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最大限度提升高校辅导员群体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减少辅导员人员流失问题。
(二)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
加强规范辅导员作为思政教师资格证申请考核机制,同时严格管理思想政治和师德的考察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监察作用,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标准、程序。严格规范辅导员聘用制度和责任,将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要求纳入辅导员聘用年度考核中。党委学生工作部牵头、联合人事处、组织部、二级学院、基层辅导员、学生代表组成评议小组对辅导员这一年度表现进行评议,这项指标对辅导员以后评定个人职称、个人发展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三)着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
积极激发辅导员老师工作热情。制定教育改革发展和辅导员队伍建设重大决策、重要文件充分听取辅导员代表以及其他专业课教师的意见。做好优秀辅导员表彰和奖励工作,健全学生工作模范、家访先进个人、学风建设工作个人、公寓工作先进个人等多元的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同时,高等学校也应该强化党委教师工作部的工作职责,优化将高校辅导员思想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考核作为党委教师工作部的主要职责和工作方面。
(四)加强辅导员职业规划和职业教育工作
高校辅导员被称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岗位双重身份,我们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努力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培养出合格建设者和稳定继承人。辅导员的主要职责应该专注于业务,做好辅导和思想价值引领教育。因此,辅导员的首要任务是做好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带头人。发挥好这一作用,首先,我们应牢固树立政治思想地位,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我们应该有敏锐的政治意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要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思想政治行动,认真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明晰政治立场,为大学生树立榜样,指导大学生建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加强理论教育,提高理论水平。归根结底,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工作,而且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老师们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认识。要做到这一点,辅导员要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具有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并努力成为专业的思想政治领路人。第三,要重视思政专业相关知识的研究,善于继承和创新。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辅导员不要陷入复杂的日常事务中。第四,要注意积累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提高工作效率。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简单的讲道,而是很自然地将其融入学生教育教学过程成长各个阶段和方面同时,我们应继续通过灵活和有效的方式扩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力度,增强亲和力、吸引力、公信力和使命感。
四、总结
“四个相统一”奠定了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研究策略的思想,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 我认为做好一个合格的高校辅导员,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工作,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加强自身师德建设的工作,明确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师德建设的管理控制,在高校中开展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4]。教师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系统工程,需要关注教师道德和道德的顶层设计。培训、监督和纪律方法不断得到尝试和实施,以便大多数辅导员可以从四个统一的角度真正地内化和外化兼修的老师。
【参考文献】
[1] 赵庆寺.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的制度逻辑与实践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12):84-89.
[2] 金芳英,石宏伟.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85-88.
[3] 吴莎.“四个统一”视域下高校师德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育.2018(13).
[4] 徐锋,安祥仁.近年来高校师德研究述评[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80-83.
【作者简介】
张 晶(1988—)男,汉族,辽宁锦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风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