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
摘 要:文章在大数据思维的指导下,以深圳市高级中学数据链应用为例,通过构建“和谐班级管理系统”“我的青春@紫色城堡——深高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校本选课系统”等,收集、存储、计算、分析学生个体受教育过程的数据,形成数据链,为评优评先、数据共享、数据可视化、智能评价和数据预警提供数据支撑,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学德育;数据链;数据化;预警数据系统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10-0009-05
一、引言
“大数据可以变革人类的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1]。大数据也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者变革传统德育模式。有研究者指出:“面对大数据这个发展契机,学校德育应从精准德育过程、精准德育预测、精准德育干预、精准德育评价等方面构建精准德育工作新模式,主动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2]
学生信息数据链是指学校各个数据点(终端)基于标准的格式记录、传输、获取信息,相互之间构成的一个数据网,从而实现“对每个学生个体的整个受教育过程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过程性保存和追踪”[3]。
深圳市高级中学从构建学生信息数据链着手,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行为分析模式,以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学校的“和谐班级管理系统”收集了学生的成绩数据、义工数据、宿舍数据、请假数据、常规行为数据(课间操、晚自习、安全、迟到);“我的青春@紫色城堡——深高综合素质評价系统”收集了学生的消费数据、图书借阅数据、体测数据、体检数据、就医数据、社会实践数据、安全课程数据、获奖数据;“校本选课系统”收集了学生的校本课程数据、社团数据。通过对以上数据的采集、存储、清洗、计算、分析、挖掘,改变了学校学生管理机制,塑造了学校的德育生态。
二、学生信息数据链在德育中的应用
1.先进评选数据化:数据说话,超越感性,维护公平,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
学校每年都会评选优秀班主任和优秀班集体,目的是“以评促建、以奖促优”。过去学校评选先进班主任主要采用年级内班主任投票的方式,常使评选工作落入人情社会的窠臼,没有数据的支撑,影响了公平,阻碍了学校治理的现代化。
数据时代,数据比感觉更有说服力,优秀与否靠算不靠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学校构建了“和谐班级管理系统”,从八个维度(班级常规、宿舍管理、安全管理、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团队建设、班级荣誉、教学管理、学生综合素养)、100多个子项目记录学生个体的行为,既给学生个体行为评分,又给班级评分。众多的评价子项目,不仅有利于引导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加强班级建设,也有利于克服班级建设只重成绩、不重常规管理的现象。通过个体来评价集体,把个体的行为与集体的荣誉联结在一起,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参与评价的人员众多。例如,对班级常规进行评价的是值周班级干部、纪检学生干部、管理学校功能室的教师;对宿舍管理进行评价的是生活教师;对安全管理进行评价的是安全处工作人员;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评价的是学生处工作人员和年级长;对班级团队、荣誉、学生综合素养进行评价的是学生处工作人员;对教学管理进行评价的是教学处工作人员。由于评价人员众多且分散,既有效地动员了全校员工参与学生管理,又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
以上制度设计的便利性如果没有网络数据终端,将使制度的落实变得“空悬”,因为制度设计繁细,不仅使得考察的角度较全面,也使得数据的收集和计算的成本变高。“和谐班级管理系统”的各个移动数据端及其App的使用,让数据的收集和运算变得简便、公开、公正(见图1)。班主任和学生随时能看到自己的某一行为导致本班分值的变化,知晓自己的每一个行为都影响着班集体的荣誉。用数据说话,不用选票说话,极大地增强了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评选的权威性。
2.家校沟通数据化:数据共享、同步呈现、化解矛盾,数据可视化使沟通更精彩
在住宿制学校中家校信息沟通不畅的矛盾非常突出。独生子女第一次住校,家长们普遍担心孩子,渴望了解孩子在校的一切情况;但大部分学校对学生手机使用有严格的管理制度,青春期的学生一般不愿向家长汇报情况。我们把数据链条收集的众多数据同步呈现在校园微信服务号上,实现了学校与家长的数据同步共享,能够有效解决这一矛盾,使得家校信息沟通更加顺畅(见图2)。
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是发挥家校协同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家长认知班主任的重要途径。如果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对学生的描述与实际差异太大,不符合事实,就会让家长对班主任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工作能力表示怀疑,这种怀疑如不能得到合理解决,将影响家校的协同。但班主任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管理任务,对学生的观察极有可能百密一疏。
学校的德育管理数据链收集了学生15个方面的数据,基本上反映了学生在校的全貌,而且实现了数据的可视化,并设计了可比较的参照物,如年级均值、班级均值以及班主任选定的一个特殊群体的均值(如年级成绩前300学生)。
班主任在与家长谈话时,只需简单地浏览一下计算机,就能迅速地把自己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与学校对学生的各方面考察相结合,从多个方面来佐证或纠正自己的感知。这样,班主任对学生描述更加准确,在与家长沟通时更加融洽、精彩(见图3)。
3.素质评价数据化:陈述数据,确保客观,服务选才
普通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价是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制度,是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也是国家高考改革的重要环节。综合素质评价在内容上要求学校对学生从五个方面(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进行评价,在评价方式上由学生填写数据或学校导入数据,由班主任每学期撰写一次评语。在评价程序上最基本的要求是写实记录与信息录入。
根据综合素质评价在内容、方式和程序上的要求,组织编写“智能评语”小程序,计算机依据数据链所掌握数据,在五个方面各生成一个评价,最后汇总成一个不超过300字的学期评语。班主任再整体导出全班评语,一键导入广东省教育厅的综合素质评价平台。
每一个素养的评语都含定量和定性两部分,每个素养都有一定的数据支撑。定量部分是对数据的陈述性描述,且班主任无权修改。定性部分是程序依据一定的计算规则先给一个等级(A—D等),每一个等级有相应的评语库可供班主任选择。定性评价只是由计算机提供的参考意见,班主任有权结合可视数据、自己的经验感知予以修订。这样的评语实现了技术创新与感性认知的连接,比教师从经验出发写出的评语更加客观、准确,因为它更多地是陳述事实,因而不易引起歧义,也更符合综合素质评价“谁提供、谁负责”“谁使用、谁评价” [4]的原则,客观上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例如,社团数据提供了某学生连续两年参加了学校男生合唱团的所有排练和演出,那么其艺术素养评语方面,计算机会出现这样的结论:该学生从2017年9月—2019年9月不间断地参加男生合唱团的活动,在活动中表现出很高的艺术修养。这个评语的第一句话是根据该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考勤数据而得出的量的描述,即定量,教师不能修改。后一句话是质的界定,即定性,教师可以修改,如图4所示。
与此同时,由于学校采集并保存了学生大量的数据,可以把学生获奖数据、社会实践数据、社团活动数据、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的数据直接导入广东省教育厅的综合素质平台,从数据来源上由学生填报变为学校导入,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确保了数据真实、客观。
4.行为探究数据化:数据挖掘,分析机理,引导成长
学生的行为数据呈现了学生学习生活习惯,揭示了其成长轨迹。通过分析不同行为的相关性,探究不同行为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可以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可以用数据鼓励他们以更健康的方式成长。
(1)2019届学生高考成绩与学生运动(肺活量)相关性分析(图5-7)
假设高考成绩与肺活量成正相关。把肺活量数据与高考成绩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样本容量为1950,高考成绩与肺活量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138,临界值为0.058,线性相关系数大于临界值,线性相关性检验通过,线性相关性显著,假设成立。
通过肺活量与高考成绩相关性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肺活量与高考成绩呈正相关。虽然此结论我们凭经验也可得出,但有数据支撑更有说服力。由此得出:积极运动是一种有利于提高成绩的生活方式。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体育运动,要教育学生加强运动。
(2)2019届学生高考成绩与两类社交行为(开放式与封闭式)的关系分析(图8、9)
“开放式社交”与“封闭式社交”说明:通过刷校园卡时间间隔来判断社交圈,如果没有同一相似学号反复相邻出现,表明没有类似社交。
刷卡时间在1分钟以内,刷卡机器为同一台,如同时满足以上两点,则记为一次相邻社交关系;如果相邻社交关系少于3次(一月),则记为“开放式社交”。如果相邻社交关系多于30次(一月),则记为“封闭式社交”。如果处于“封闭式社交”圈的学生同时请假外出,也记为一次相邻社交。
通过高考成绩与两类社交行为关系,我们发现“封闭式社交”的学生成绩较弱,相关统计也发现“封闭式社交”人数多的班级其高考均分也显著低于其他班级,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由此得出:广交朋友是一种健康的社交方式。教师要鼓励学生广交朋友,交友不应只封闭在少数人之间,班主任应关注班级社交情况。 (3)2019届两个特殊群体(高考成绩前100名学生与后100名学生)从高一至高三行为变化趋势分析(图10-12)
通过对比较两个特殊群体的行为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联系:
①食堂消费越稳定的学生其学业成绩越好。学生在校消费只有两个途径:食堂和小卖部,消费次数多而消费金额少,只可能多次在小卖部消费。②封闭社交、请假、减分行为(迟到、宿舍违纪、仪容仪表不符合规定、自习纪律违规、垃圾分类违规等)与学业成绩提高呈负相关关系。学业与行为之间何为因、何为果,或互为因果以及二者是否存在公共因子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③高考成绩后100名学生随着年级的提升,其减分行为、请假时间时长、请假次数、封闭社交行为都在强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值得深入研究。
其带来的教育启示:①在食堂消费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学校要搞好食堂,增强食堂的吸引力,教师与家长要学生鼓励多在食堂消费。②现在的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加减分)对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是有利的,可以用数据来反驳对学校学生行为管理制度的质疑,提高学生遵守学校管理制度的自觉性。③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不只是传统经验,也有数据支撑。班级要提高学业成绩,班主任不仅要在课堂上下功夫,也要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
5.预警数据系统化:延伸数据的广度、深度、细分度,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心理危机干预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大部分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等工作放在心理健康中心。心理健康中心的传统工作方法(问卷调查、随访的心理辅导、定期约见、事后与班主任、家长沟通等)有其独到的作用,但一方面,这种工作机制对预警来说相对滞后,常在心理问题发生后才起作用;另一方面,其收集的信息也不全面,由于有心理问题的人往往不会主动说出自己的问题,所以,通过谈话、问卷调查等方法采集到的信息比较片面。在学生个体数据比较完整的情况下,如果进一步构建学生信息保密制度,通过延伸数据的广度、深度、细分度,是能够建立起有效的危机行为预警机制的。
心理危机是一定会表现在行为上,如没有食欲或暴饮暴食、成绩下降明显、违纪现象突然增多,同学关系紧张,迟到、不到现象陡然增多,网络宣泄情绪等等。所以,只要我们从数据链中的统计发现学生某些方面数据突然异常(标准:超过本人上一个周期30%),就可依据其情况建立不同程度的预警和干预机制(见图13),具体如下:
(1)在学校层面建立学生个人信息制度
依法建立学生个人信息制度,既要防止出现“监测学生品德会践踏教育的伦理尺度”[5],又要融通各种数据。学校要依法建立有关学生信息采集、存储、使用权限及时间界限的相关制度,在保护学生信息的同时,也提高教师使用数据的伦理和责任意识。学校要预警,必须融合各部門所掌握的信息,如学生心理中心所掌握的心理档案信息,班主任所掌握的学生家庭信息、学生网络(微信、微博、抖音等)信息与学生在校行为数据,只有在避免信息孤岛的前提下,才能作出准确预警。
(2)延伸学生数据的广度、深度、细分度
心理健康中心采用国内外较为先进的心理测试技术,对学生开展心理普查、筛查、排查;在心理测试基础上,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按学生心理现状对学生进行关注级别的分类(如一般关注、重点关注、严重关切),以便计算机程序采用。
班主任补充学生家庭关系和社交方面的数据。“家庭也是一个冲突系统”[6],夫妻关系冲突、家庭沟通方式、亲子关系、家庭权力配置是影响学生心理的重要因素,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通过观察、谈话,能够很快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学生交友状况。我们要设计程序,既有利于班主任能简便地描述学生家庭关系,也有利于计算机编码识别。
(3)建立分级预警和响应机制(见图14)
三、结束语
大数据已经改变了人类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学校德育工作在大数据思维的指导下,通过构建三大系统,在学生个体数据的收集、存储、计算、分析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先进评选、数据共享、数据可视化、智能评语和数据预警方面,数据对德育都有着强有力的支撑。我们尝试着把传统的德育工作与最前沿的数据分析与挖掘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大数据时代,德育工作者应在遵守数据采集和使用的伦理基础上,提高自身数据素养,努力用数据去描述现状,发现问题、追溯原因、预测趋势、鼓励成长。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大数据改变教育与学习方式[N].社会科学报,2017-01-05(5).
[2]李潮林,何宇惠.大数据助力学校德育精准化探析[J].黑龙江教育 学院学报,2019(12):100-102.
[3]赵婀娜.今天,为何要提“核心素养”[N].人民日报,2016-10-13(20).
[4]粤教研[2006]10号.关于印发《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Z].
[5]邹太龙,易连云.大数据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7(4):81-86.
[6]贾茹,吴任钢.不同类型婚姻冲突解决方式对婚姻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2,21(5):69-74.
(编辑:李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