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写作是小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创作的过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工作时,就要始终基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需要视角,结合趣味性、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其能够在文字创作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和写作的快乐。
一、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带领学生探索未知领域最好的老师,而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是激发兴趣的最佳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就要牢牢抓住这一优势,让学生将生活中的点滴进行有效转化,进而使作文内容更真实、更质朴、更具有可读性,最终实现学生“有情可表,有话可说”的目的。
比如,教师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时,就可应用“素材引导法”。在课前,教师可先将该主题内容发布到班级学习群中,引导家长帮助学生整理相关资料,例如,老家的风土人情、动物世界知识、旅游的美景等,并将与资料相关的文本、图片、物件等等信息进行整合带往课堂中,作为辅助展示手段分享给其他同学。同时,教师也要将自己的“缤纷世界”制作成PPT教案,在课堂导入部分播放给学生观看。在课上,教师可引导班级学生统一展示自己所带来的新鲜资讯或有趣知识,并带领学生寻找PPT内容与自己收集的资料的异同点,并以文字的方式记录。接着,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叉分享,讨论不同“世界”的主要特点。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反馈学生提出的问题,但对于学生实际的探讨内容和研究方式不做过分干涉。在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要鼓励各个小组阐述最终的讨论内容,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于黑板中,在某一成员进行讲述时,持有同一观点的同学可进行补充和延伸,使思维导图的细节更加丰富和饱满。最后,教师要综合学生的思维导图信息,并将其作为线索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同时,教师也可在课后将该堂课程中出现的新鲜资讯或有趣的素材进行整合,将其发布到班级学习群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性学习。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不同观点中进行思维碰撞,获取更丰富的资料和素材,从而在活跃的课堂氛圍中更主动、更积极、更有效的进行创作。此外,多元的素材交换也能够使其产生更独特的“化学反应”,让同一素材有更多的变化,从而让学生的写作内容更具有个性和可读性,真正使学生通过素材产生倾诉与宣泄的欲望。
二、拓宽学习途径,强化写作能力
阅读与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彼此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因此,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工作时,就要深刻认知到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进一步地丰富学生的文字储备和强化写作能力。
比如,教师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相关内容时,就可应用“游戏教学法”。在游戏活动开始前,教师可提前分配阅读任务,让学生由该主题内容出发,挖掘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并将其生成简短的阅读报告带入课堂中。在活动开始时,教师首先邀请一名同学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报告进行展示,在该同学进行阐述时,教师可针对报告中的某一环节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学生则运用已获取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剖析和解释,在遇到经过自己努力也无法逾越的障碍时,学生可求助其他同学的帮助。在该同学完成报告阐述后,其余同学则以“观众评审”的身份根据资料与主题的相关程度和讲述效果为其“点赞”,教师则在一旁做好计时、计票和裁判工作。接着,教师再邀请第2名同学以上述的方式阐述带来的报告和信息,在第二名同学完成分享后,其余同学再次以同样的标准为其“评分”,两名同学中得分数最高者,则继续参与比赛,接受第3名同学的“挑战”,以此类推。在班级中得分数最高者则为该次“知识分享大赛”的获胜者,教师可给予表扬和一定奖励。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其他学生分享的相关知识中截取自己印象最深刻或最感兴趣的片段,融合自己的资料展开创作。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良性竞争中不断革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并在有限的时空中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从而使写作内容更加多元丰富。同时,趣味竞赛活动也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快乐、更自由、更活跃。
三、尊重个体差异,展开个性评价
有效的评价方式是推动学生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教师调整教学方法的主要参考,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会因为诸多原因造成较为明显的差异,例如,家庭背景、个性特点、学习需求等,而这些差异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感知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就要在教学活动中尊重个体差异,落实个性化评价,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对于写作能力、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综合性、全面性,在学生反馈作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主题或资料背后更深层的意义和内涵,从而往更深远的方向发展和探索,让文本内容更具“大爱”“大义”。同时教师要鼓励该层次学生突破自身局限,挑战更具有难度的知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对于写作能力、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则要给予该层次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在该层次学生反馈作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基础类知识,例如:“文章结构”“用词造句”“表达效果”等,让学生逐步完善自身短板并感知写作快乐,从而按部就班的向上攀爬和进步。
此外,在学生完成作文创作后,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随机性互评。评论者要寻找被评者作文中的闪光点和优势,例如:“有趣的素材”“感人的语句”“修辞手法”等,并将文章中的某一点观点与自身的写作习惯相结合,阐述自己在针对这一观点进行描述时会采用的方法。在学生完成随机性评价后,教师则要鼓励学生选出1—2篇的优秀文章反馈给自己,并不以学生的层次为指导标准,单纯地根据该篇文章中的亮点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带领班级学生整体学习该篇文章中的优势部分,从而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处于相同的竞选标准中。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切实与教师建立起情感沟通的桥梁,并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迅速发现自身短板和不足,进而采取更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完善。此外,在学生与教师进行沟通和反馈时,教师也能够发现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根据其实时调整教学模式,切实实现作文教学快乐化、趣味化。
综上所述,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小学生通过多元途径获取写作素材,并将其灵活运用于创作中。这不但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快乐、灵活、富有生命力的课堂中逐步强化自身的写作技能,进而实现作文教学高效化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