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立德树人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性工程,涉及各类教学管理体系和主体。作为高校基础医学院辅导员,需要把握好角色定位,在高校育人体系中,根据基础医学专业特点,整合各类资源,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提高育人贡献度。
关键词:辅导员;立德树人;角色定位
一、高校基础医学院辅导员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角色定位的基本依据
(一)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立德树人的始终
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要将立德树人作為高校中心工作,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立德树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并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形成各方面协同育的长效机制。高校立德树人涉及学校的各个部门、各类主体和各个环节,涵盖了教学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参与主体包含了专任教师、管理行政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等。医学院辅导员要开展好学生育人工作,需要在高校立德树人这个庞大复杂系统中找准定位,才能达到良好育人效果。基础医学院辅导员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的要科学定位,首先要深刻把握基础医学院学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特征。
(二)基础医学学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
从学业角度来考察,基础医学院学生课程内容丰富,需要掌握的知识量较大,导致医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特别是很多专业基础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甚至全英文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因此,要想在繁重学习任务中达到考核要求甚至取得优异成绩,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提出很高要求。特别是,全国本科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育部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举措。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学业挑战度成为高校的共识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导向。在这种背景下,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压力会进一步增加,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人才培养目标角度来考察。基础医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培养目标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础医学教育和研究发展需要的,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理论基础、强劲的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创新型人才。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将基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基础医学也被教育部纳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计划。基于这个目标,需要基础医学学生具备扎实的科研创新能力。
(三)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基本遵循
2018年,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从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角度来看,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青年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不仅要掌握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从世界格局发展角度来看,国家之间竞争也日趋激烈,并呈现出对抗的态势,当前的逆全球化发展是国家之间利益对抗的典型表现。为了在不确定性的世界格局中,不断增强我们国家核心竞争力,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前进,培育综合素质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是重要保障。
二、高校基础医学院辅导员角色定位的三个维度
高校医学院辅导员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将学生成长发展作为工作的基本导向。因此,其角色定位应该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依据。高校基础医学院辅导员角色定位包含三个维度,即方向性维度、核心能力维度和最终目标的维度。
在方向性维度方面,培养什么人是教育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奋斗终身的有用之才。青年学生只有坚定正确的发展导向,才能将个人理想和祖国发展相融合,在为人民服务和社会建设中实现自身价值。在核心能力维度方面,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只有学生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练就过硬本领,才能为其自身将来成长发展和科技强国服务奠定良好基础,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在最终目标维度方面,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基本需求。高校人才培养要以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添砖加瓦。
三、高校基础医学院辅导员立德树人的实施路径
根据角色定位三个维度,高校辅导员老师应该围绕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作为工作重点:
一是要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紧扣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利用校内外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参观学习、研究讨论、演讲以及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革命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形势与政策课,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互动交流,将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社会热点和案例等引入课堂,把案例分析、演讲辩论等融入课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增强学生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激发学生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是要加强以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学术生涯教育。高校辅导员可以拓展学生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工作渠道。将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以加强班级学风建设为基础,善于利用优秀教师和学长资源开展学习指导和学术生涯规划,从低年级开始注重提升学生专业素养。鼓励引导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课题团队和科研项目。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等手段,开展学业指导工作研究和分析,组建学业发展指导平台或团队,指导学生以班级为基础自发开展时间管理、学业规划和学习兴趣小组等学生活动。
三是要依托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组织鼓励学生参加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提升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开展高水平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展示自我,增强自信提供平台,提升学生美育熏陶。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志,促进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开展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相结合,培育学生不怕吃苦的奋斗精神。
参考文献
[1]郑斌,张瑶瑶.论辅导员立德树人的主体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3).
[2]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OL].新华网,2016.
作者简介
陈维操(1988.08—),男,汉族,籍贯:安徽霍邱县,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