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高校国际化治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国际学生作为高校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击疫情从防“内”到防“外”发展的全过程中,如何加强对国际学生的管理和服务,从而在提高管理效率,完成防控目标任务的同时,疏解国际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其对高校的认同感,是高校国际化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文章通过梳理国际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国际学生面临的文化、心理、学习和生活压力,以及部分高校的有效做法,得出高效应用数字化管理手段、构建扁平化的信息传递模式、贯彻“以人为本”的信息制造理念三个启示。
关键词:高校国际化 国际学生 新冠肺炎 治理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很多人都想起了17年前的非典。在重大灾难面前,人们都想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汲取力量,以便在灾难到来时,不至于手忙脚乱甚至比前人做得更好。高校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国际化治理能力的强弱从对国际学生的管理和服务上可知一二。笔者带着疑问和期望访问“知网”,以“非典”和“国际学生”为关键词查询,发现没有文献,以“非典”和“留学生”为关键词查询,有2篇文献,但都与留学生管理没有关联,最后以“非典”和“外事”为关键词查询发现仅有4篇文章,且只有《激情跨越阴霾——北京师范大学抗击“非典”侧记》一篇文章中有一段与国际学生管理工作相关的论述。
相较于非典时期,目前我国高校的国际学生规模显著提升。新形势下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是高校从事国际事务工作人员的一项责任。在疫情到来时,积极思考、耐心应对、及时总结、归纳分析,留下可供借鉴的思考,是一种责任。
在近十年来,国际学生规模增长较快,但在高校学生总数中所占比例并不算高。国际学生是各高校寒暑假留校的学生主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这一特殊群体受到各高校的普遍关注与重视。
一、疫情下的国际学生管理工作
(一)疫情防控给国际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高校的国际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高校内部,防疫工作第一阶段是以减少人员流动、强调个人防护为核心的校园防控措施逐渐升级,具体表现形式为:限制在校住宿生出校门,禁止访客入校园,关闭图书馆等非生活必需场所的公共楼宇,每日测体温,禁止串宿舍等。第二阶段是以落实“停课不停学”为核心的延期开学和线上教学工作,包括了解学生线上學习困难、提供解决方法预案、保证教学质量等。第三阶段以“非必要、不旅行”为主要原则,防止境外输入,防控措施逐渐升级且新政不断。这些要求都需要通过国际学生管理人员逐一落实,“点对点”通知到每一个国际学生。
在高校外部,各上级主管部门都对所辖职责范围内的高校开展数据统计、信息报送,并进行工作指导。核心工作要素是数据和信息传输渠道,要求高校国际学生管理人员对学生行踪、身体健康状况等进行精准的动态把握,且信息传递渠道要尽量通畅。
(二)疫情防控给国际学生带来的压力
1.“阵痛式”文化冲击的压力
出于病毒本身的传染性,以及工作的紧迫性和全局性,防疫防控工作一开始就明确中外趋同管理原则,即在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的基础上,实行中外人员统一管理、统一要求,这就给国际学生带来了文化冲击的压力。对于从小在国内长大的中国大学生来说,也许对学校在疫情期间要求每日报平安、详细了解行踪去向等并没有太大的“不适感”,而要求国际学生不仅要接受每日测体温、禁止串宿舍、限制出入校园,在校外报备所在地、行踪等在他们看来是“提供个人隐私”的行为,就不可避免地要接受从文化认知到文化接纳“阵痛式”的过程。
2.“疏离感”的心理压力
疫情期间,通过移动数字端进行沟通成为主要的交流方式,而这一方式是把“双刃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通过移动端沟通,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壁垒,人与人之间沟通更为方便、快捷、高效,且价格低廉。但同时,也形成了“低头族”一代,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时间越来越短,人们之间有质量的沟通越来越少。美国传播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比安(Albert Mehrabian)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言+38%语气语调+55%肢体语言。可以看出,非文字语言在沟通中发挥了93%的作用。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指尖沟通更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沟通过程中信息的缺失、甚至误读,从而形成心理和精神上两个维度的距离感。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每个人或自愿或被动地被隔离在一个固定的空间中,造成这种距离感又增加了空间维度,使得每一个自然人成为一个现代社会中独自漂流的“少年派”。在中国高校就读的国际学生身处异国他乡,面对语言、文化、习俗、社会制度等诸多困难和不适,他们这种心理、精神上的隔离感、疏离感容易使其无所适从。
3.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对于国际学生来说,生活上直接的影响就是日常用品的采买(包括日化用品、食品等)因校园的管控措施而受到限制。学习上,“停课不停学”的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利用学习资料自学、通过网络平台学习直播课程或者录播课程。回国的国际学生要克服时差、所在国家的网络基础设施的性能低等不利因素进行学习,同时,教师还因为要保证教学质量,对远程教学的效果提出更多细致明确的要求。对于自律性和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安排学习生活,对远程教学持赞成和欢迎态度,但对于很多学生,尤其是语言基础较差、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而言,远程教学给他们带来了重重压力。
三、新冠肺炎疫情给国际学生工作带来的机遇与启示
(一)高效应用数字化管理手段
疫情防控期间,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位置、身体情况等,起初都是通过发动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采取“人盯人”的方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劳心劳神,多次确认也让学生们“烦不胜烦”,同时,管理部门每日给各上级主管部门的数据报送也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还容易出现数据不精确等风险。
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的精细化服务来实现,既能降低对大部分人的干扰,又能降低成本。例如,关于采集学生健康情况和位置等信息,很多学校使用校内报平安应用小程序的方式,学生每日通过微信平台报送自己的相关信息,教师只需要在截止时间前提醒忘记在系统中报平安的学生即可,实现了对大部分学生的零干扰。可以预见的是,此次因为疫情而大规模使用的数字化精细服务,将逐渐成为高校国际化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要在成本、效率、个人隐私之间找到平衡。
(二)构建扁平化的信息传递模式
此次疫情对各部门的协同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无论是高速路口的卫生、交通、公安部门,复产复工阶段的工商税务统筹协调,还是机场入境旅客登记、分流转运、健康筛查的闭环管理,以及教育部门的有序开学等,都体现了前所未有的跨部门协作。以国际学生的校内隔离区为例,隔离区管理服务工作组由固定部门(如校医院、后勤、总务、保卫等)派出的代表与学生来源部门的代表组成,一旦有国际学生进入隔离区,该学生来源部门(各校的国际学生管理部门,在趋同式管理高校则是学生所在的专业学院)派出联络员“进驻”工作组,一般日常的信息沟通就在工作组群里进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传统组织机构因为庞大而造成的信息传递低效甚至歪曲、执行情况不透明和不统一等问题,它改变了传统的层层传递的信息沟通模式,避免信息失真、延迟,同时,也促成更大范围的灵活协作。
(三)贯彻“以人为本”的信息制造理念
疫情面前,如何引导国际学生走出“阴霾”,真正理解并主动配合学校防控工作,实际上是对高校国际化治理水平的一次考验。无论是学生数据收集、通知发送、在线教学开展都离不开学生的理解和配合,否则就会出现学生擅自返校、借故出校园、反馈信息不及时(排除客观原因之外)等情况。笔者秉着“以小见大”的想法浏览了20余家高校国际学生管理部门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苏州大学、东华大学、江苏大学等院校。通过关注疫情期间的推送,发现以下特点。
其一,推送频次。从纵向看,相对于非疫情期间,大部分高校都加大了相关的微信推送频次,从横向看,高校之间差别较大,有的高校即使在春节假期期间也能做到每日推送。其二,专业性。一项大学生非典时期的心理调查显示,富有高尚意义的活动、趣味活动、心理自助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的焦虑情绪[3]。据此,发现有些高校的“组合拳”打得比较有章法:中国人民大学开展了“全校师生线上歌唱大赛”、与学工部门和专业学院开展“线上心理咨询”服务等;复旦大学除了线上“一对一”心理咨询外,还与学生发展中心和专业特色学院联合开展数学、物理等课程的朋辈线上辅导和答疑活动。这种“组合拳”打得“有板有眼”的高校通常都是趋同管理做得较好的高校,能够“借力发力”,通过统筹运用学校的资源实现对国际学生“有温度”的服务。其三,参与度。很多高校的微信推送都有一个惯性的思维模式,发送的都是“你应该知道”“我觉得你需要知道”“希望你知道”的信息,比如学校延期开学、自我防控措施等通知或者资讯,这种信息必要而且重要,但是这种信息有一个特点就是“单向性”,学生只能作为“信息终端”接受方。国际学生的特点是开放、互动、自主性强,相对于“单向”的接受,他们更需要“自我表达”,用自己的方式打破因疫情而使彼此相互隔离的“藩篱”,他们也希望知道其他国际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至少让他们知道“原来不只是我是这样”,这种“大家都一样”的心理会舒缓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做得有声有色,他們的“线上才艺展示”趣味十足;江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志愿者团队招募及工作展示也吸引了大量的参与者,很好地体现了国际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特点和优势。这种互动性强、学生参与度高的高校通常都是采取中外学生分类管理的高校,即有专门的国际学院(或国际教育中心等)负责国际学生的管理和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带给全世界人民一场灾难,而高校也在应对灾难中提高现代化、国际化治理水平,学会在灾难来临前不慌乱,灾难来临时有序应对,用信息化技术解放人力,让“人文情怀”减轻文化“阵痛”,打破因病毒而形成的“藩篱”,使得每一个学生不再是独行的“少年派”,让每个人都在灾难中成长。
参考文献:
[1][2]邵恒.全球“大流行”真的是黑天鹅吗?[EB/OL].[2020-03-12].https://www.ljsw.io/dedao/2020-03-16/Ayl.html.
[3]粱津安.由一项心理调查看大学生焦虑缓解途径[J]. 安康师专学报,2004(2):113.
编辑 吕伊雯 校对 徐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