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秋萍
[摘 要]精彩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就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关于问题的设置点、提问方式的选取、需要遵循的提问原则和课堂提问的反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9-0062-03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课堂提问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课堂艺术。精彩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交流,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不过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历史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宣教为主,不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不注重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思考和互动等途径,逐步发展学科思维,成为具备正确历史观的新时代青年。这也给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历史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
一、课堂提问,需要疑点有质量,问得有道理
(一)做好新旧认知内容的衔接,建构史实体系
结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我们认为给学生设置问题时需要做好新旧知识内容的衔接,把握好疑问点。根据疑问点引导学生在现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新的思考,进而让学生的认知达到新的高度。例如,在学习《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和巩固》这个单元时,笔者提问:“在上一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英国、法国和美国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在本单元中,资产阶级的统治突破了原来的欧美国家,进一步扩大到哪些国家呢?”学生回答:“俄国和日本。”笔者又问:“之前我们学习了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的独立。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之后的美国,又有什么困境?是通过什么方式摆脱困境的?”提前预习过的学生回答道:“由于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北方获胜,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使资产阶级的统治得以巩固。”笔者马上接过话茬:“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本单元的历史知识。”通过思考问题,学生了解了历史发展脉络,在心中形成一个相互连通、脉络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二)在教学重难点处设疑,以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历史课堂上的问题设计要考虑从教学重难点入手。历史教学,有重点,有难点。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当围绕重点难点来展开,这也是保证历史教学符合教育目标的前提条件。鉴于初中生并没有足够的经验阅历和历史知识积累,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还需要由浅入深、灵活应对。教师可以将难点问题拆解开来,形成几个相互递进的简单的问题,然后逐个问题去思考、去解答。比如在关于分封制这一难点问题的讲解中,教师先让学生翻看课本,找出分封制的目的、特点,然后问学生:分封制是由谁来主持的?是要对谁进行分封?分封所产生的影响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深度的思考,考查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思考、分析能力。这样的提问更具体,指向性也更强,学生在回答时能够踊跃发言,由此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在环环相扣处设疑,培养学生历史逻辑思维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所掌握的历史知识都比较片面,无法对历史中的时间线索、社会背景、人物关系、事件发展等进行有效的梳理和关联,对历史问题的解读比较空洞无力。因此,我们在历史课堂的提问环节中要注重为学生梳理出一个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要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比如笔者在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必然性有哪些?”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追问了军事上的必然性、文化上的必然性、国际形势上的必然性都有哪些,让学生的思维跟随问题不断深入,并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将各方面的知识进行了优化、提炼和整合。
(四)在总结归纳处设疑,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你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历史成果及其影响?”要回答这一探究性问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总结归纳能力。在学生个体思考和小组交流讨论后,引导学生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使社会习俗发生巨变”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而从“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也没有完成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等方面进行总结,能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有失败的一面。
(五)在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处设疑,培养学生以古鉴今的能力
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以史为鉴,吸取经验教训,这也是课堂提问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学习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后,笔者提出问题:“1953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变私为公。目前我国鼓励和扶持私人创办个体工商企业,那历史上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这一做法是不是做错了?为什么?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通过思考和回答以上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得到了激发,他们既掌握了历史知识,又加强了对时政的了解,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二、提问方式的选取
(一)趣味性提问——创设情境,激趣提问
在历史课堂上,部分学生打不起精神,认为历史学习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兴趣全无,学习效果可见一斑。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使历史变成生动有趣的学科。在课堂提问环节,倘若教师能抓住契机巧妙地创设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和诱惑力的问题情境,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闪现思维的火花。例如在学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时,笔者先让学生通过视频去“游览”世界各地的唐人街,继而提问:“这些街道为什么不叫秦人街、汉人街,而叫唐人街呢?”通过巧妙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新课,鼓励学生在思考中认识和感悟历史。
(二)启发性提问——由浅入深,静中得疑
当遇到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时,如果直接发问,初中生由于知识储备和理解水平有限,会不知所措、难以应答。这时可以通过由浅入深、逐步引导等方式进行启发性提问。比如在讲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有何特点”时,教师可先提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起止时间分别是哪年?”学生答:“1640年和1680年。”教师接着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出现了哪些关键性的事件?”有的学生给出了回答: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光荣革命都是有重大影响的事件。通过这样抽丝剥茧式的提问,学生很快就可以得出结论。
(三)矛盾性提问——引发思维的碰撞,实现思想的升华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待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学生的看法和理解可能会截然不同,这其實也是历史教学应有的一种宽容态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回答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互动。例如在学习岳飞抗金时,笔者提出问题:“岳家军壮志报国、英勇杀敌,收复了大片土地,抗金形势一片大好。那为什么岳飞还会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并杀害呢?国家是要用他还是要杀他?这是不是有些矛盾?”然后又问:“如果岳飞彻底打败金军,迎回徽宗钦宗二帝,宋高宗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吗?”生:“不愿意,因为这势必会影响到宋高宗的帝王之位。”师:“确实如此,宋高宗一方面用岳飞抵抗外敌,想要保证自己的国家安定,另一方面又担心岳飞迎接二帝回朝。这就是一种矛盾,可见岳飞并不完全代表皇帝的利益和想法。那么岳飞到底是代表了谁的意志,谁更希望他抗金成功呢?”学生经过思考讨论达成共识:岳飞抗金其实最符合平民百姓的利益和立场。但有时候平民百姓的立场和统治者、帝王的立场并不一致,也会有矛盾。这种矛盾正是岳飞虽然曾经被重用,但却难逃一死的原因所在。
(四)发散性提问——开放探究,富有张力
教师应把具有发散性、探究性的问题引入教学活动中。例如,在学习百日维新时,笔者提问:“光绪皇帝颁布变法诏书,开始变法后,假如您是维新派、守旧派、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或平民百姓等身份,您对变法的态度如何?为什么?”发散性提问不仅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有利于师生在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中共识共享共进,使历史课堂富有内在张力。
三、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课堂提问并不是一个随意的行为,它需要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回答、反馈、沟通,并形成结果、达成共识。如果提问的目的不明确,就有可能白白浪费时间。教师要明确:为什么提问?想要引导提问过程向哪个方向发展?所提问题关联到哪方面的知识?问题的思考、挖掘、分析需要做到怎样的程度?所有这些相关因素都需要教师围绕教学目的来进行把握。比如“二次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这种问题的回答可以是长篇大论,也可以是简短的概述。教师只有明确问题提出的目的,才能把握好提问和回答的过程,让提问的目的有效达成。
(二)主体性原则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这需要教师在问题设置和师生交流互动方面进行全盘考虑。教师要考虑班级全体学生对所提问题的认知理解能力,考虑不同层级的学生是否拥有平等的机会去回答问题。换言之,课堂问题不是单独面向几个人、少数人提出的,必须要做到让全体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中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时刻考虑全体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单独对某个学生或者某个学习小组的提问中,我们就可以进行更个性化的考量。总而言之,我们的教学是要做到因材施教,使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生生之间互通有无,营造出“教”与“学”的和谐氛围,使历史课堂更富有魅力。
(三)适度性原则
历史问题可以很深入,也可以很浅显;可以很宽泛,也可以很具体。我们设置问题的标准,是要让问题符合教学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学生可以理解、可以适应的范围内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形成结果。问题难度太大,学生思考讨论的成果不理想,积极性容易受挫;问题太简单,那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问题太大,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形成系统的思路;问题太狭窄,或许无法实现知识点的关联和思维的启发。教师要在问题设置上把握好“度”,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真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另外,教师要把握提问的频率和时机。提问过多、过于烦琐会导致条理不清、重点不明。这就需要历史教师提升整合问题的能力,使问题精炼、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另外教师要适时提问,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妙。
(四)多元化原则
课堂提问的内容和形式多元化才能丰富教学实践。比如常见考点的提问、需要记背内容的提问、关于学生历史观的提问,还有比较发散的没有统一答案的提问等。多元化的提问带来多元化的思考视角,有利于提问质量的提升。
(五)逻辑性原则
逻辑思维能力差,知识点散乱不成体系,这是学生学习历史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注重提问的逻辑性,其实就是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合理的历史知识架构。比如时间线索逻辑,事情发展的因果逻辑,事件背景、影响的逻辑等。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这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保障。
(六)生成性原则
课堂上应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必须使问题的设计具有思考的价值。历史学习从来都不应该是死记硬背的过程,很多历史课题的研究也不能仅是简单地判断其对或错、是或非。我们要让问题具有可探究性,让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新的收获,这才符合提问的目标。
四、课堂提问的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应和积极的评价,是课堂提问有效的重要保证。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就是要得到学生的反馈,所以教师理应对学生的反馈加以重视。比如学生回答问题的态度积极,表现出色,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如果学生的回答有不足,教师也要避免直接进行否定,而是多做引导,既不让学生因为回答错误而使自信心受挫,又能及时纠正错误,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也要关心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哪些问题学生回答不太积极,哪些问题学生的讨论比较热烈,哪种形式的提问更容易让学生受到启发等等。我们既要关注问题本身,又要关注问题的提出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并从中吸取经验,为我们不断改进优化提问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总之,为什么问、问什么、怎样问等,关系到课堂的精彩程度和教学效果。教师应立足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出准确、恰当而又富有吸引力的问题。相信随着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提问策略方面的不断优化改进,最终将会带动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取得新的突破,让学生真正形成历史学科素养和良好的历史思维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 陈琛.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2(19):120.
[2] 贾昌秀,于飞,初中历史课堂提问原则与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8):7-8.
[3] 刘洪生.对话视野下的中学历史课堂提问优化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5):55-57.
[4] 陆琴芬.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5] 覃章贵.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的课堂提问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2):125-126.
[6] 孙菱.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4):151+217.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