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聪
摘 要:在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教师教学的创新性。教师基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特色所形成的教学的创新性,需要在完成既定基础内容的同时,注重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培养,提高课堂质量。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 创造性; 思维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171-001
1.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任何一个设计,都要树立更加广阔的视野,融入自身独特的想法和创意,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实现完美的创造。视觉传达设计也需要“创造”为其自身注入活力,实现创新。而对于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老师,他们也迫切需要对视觉传达设计事业中培养更多优秀的、富有创造力思维的人才。通过带领学生学习最新的先进设计理念,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性思维意识,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从而设计出更多的创新性产品。
2.视觉传达设计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式。
2.1案例教学模式
在课程初期,有的学生会非常迷茫,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怎样才能创作出一份有新意的作品。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积累的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建立自己庞大的素材库。在积累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观看和学习,能够树立良好的记忆效果,为学生自己所用,从而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案例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创作信心的激发,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促进他们创新性思维的养成。如果选择案例教学模式,可以选择一些较好的案例进行教学,设计比赛是一个不错的案例作为教学,设计比赛中具有许多独特性、创造性较高的设计理念,甚至于在一些重要的比赛中,往往会有国内外大量优秀设计师的参与,在比赛中他们也往往凭借高超的经验和理念设计出优秀的作品。而对这些比赛成果的展示,可以激发出学生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的热情,提高其对培养创新性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在设计比赛中,学生能更快地学习甚至运用创造性思维。视觉传达设计比赛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参赛者可以根据要求,使用各种技术,通过各种手段来创造出作品,但往往脱颖而出的作品中,必然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能够对观众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发观众的广泛关注。第二,便是拥有好的创意,能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不论是第一种条件还是第二种条件,都需要在其作品中融入创造性思维,而这也是学生们所借鉴学习的案例。
2.2信息重组模式
对于曾经一些旧的信息,也可以通过新的组合,实现对设计作品的再创作,这就是信息重组模式。人们所熟悉、所习惯的一些内容,通过采用一些新的、独特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方式进行联系和重组,往往能够使设计作品更加出人意料,实现设计作品的创新。教师要教育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不同方面的评价,通过对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的分析,对旧有的事物或作品形成新的概念,从而通过添加附加值实现新的重组。教师通过对学生附加值运用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旧事物融入新知识的能力,通过对事物特有的功能和意义的研究,融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出更加精美、富有创造力的设计作品。
3.课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所带来的便利,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提供了行动方式和素材。但在时代所带来的红利的同时,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也必须进行创新和提高,通过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范围的创新,追寻时代的脚步,体现时代特征,使学生真正树立起创新的理念,树立创新性思维。
3.1打破传统理念,树立新理念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学生开拓眼界,促进学生思想的提升,从而为创新奠定好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知识上的教学,更加应该注重对学生理念的培养。要想使学生树立创新性思维,就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需要打破传统的“分数至上理念”,使学生不再局限于死学课本上的知识,传统的教学理念有许多弊端,学生往往会因为设计本身的理解和陷入“牛角尖”,造成一种孤立的学习。因此,在新的教学理念中,需要更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全面的学习,不在仅局限于一个专业的学习,在学习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等学习内容。通过对不同学科的学习,既能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视觉传达设计思考的空间,实现其潜力。
3.2转变被动型的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围绕着黑板进行固定知识的教学,仅仅传授学生们原先固定的理念,在这种方式的被动学习之下,学生们往往会失去学习兴趣,并且很难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创造性能力。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与学生进行学习上的交流,通过在课堂进行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展现学生对作品思维的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进行探索,从而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3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积极对课堂教学模式進行改革,在课堂教学模式中,增强对学生的体验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在教学中采取现实的案例,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提高学生主动性。同时要积极打造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课堂,利用各种交流软件和互联网平台,通过对各种设计严肃的搜索和学习,积极录制精品网课,实现网络与现实的双重教学,保障学生的学习更加充分。通过对课堂模式的创新,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帮助学生看清自身的学习状况,发现学习问题,并且提高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创新意识。
在视觉创新技术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优秀作品的产生,从而实现视觉传达技术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越.浅谈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8,(23):155
[2]张林.谈高职院校视觉传达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6):236,238
[3]张燕.包装设计课程中创造性思维的改革与实践[J]数码设计(上),2019,(7):9-10
[4]高甫.基于CDIO艺术设计专业新媒体类课程群《设计思维》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戏剧之家,2018,(4):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