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瑞霞
摘 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大数据的出现,各个行业领域开始进行变革,对于高校来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已经成为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为社会培养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力度,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关键词:大数据; 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158-001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需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相关的教育机构就需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树立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对于教育人员来说,还需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将自己的工作中心落实到学生发展的第一线。
1.提高政治素养,正确认识形势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这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务实,更加注重实际,对一些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这就导致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普遍偏低,这就容易导致当代大学生无法清晰的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各种负面影响。同时当代大学生对一些事物的辨别能力较低,无法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这就会提高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难度。因此,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当代大学生具有自主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关的教育机构就需要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使其能够在走出校园之后顺应当今的社会现状,对新形势和新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坚定自己的立场。
2.认识教育实质,培养时代合格人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我国的科技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科技取代劳动力已经成为了目前市场上一个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手段,因此,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就需要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相关的教育单位要清晰的认识到教育的实质,对教育观念进行转变,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力度,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塑造高尚的时代灵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大,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关的教育机构就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出正确的价值观,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抵御住各种形形色色的诱惑,不被利益蒙蔽双眼,坚定自己的立场,对任何事物都要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被他人的言论所干扰。
4.转变高教管理观念,加大服务指导力度
随着当代大學生自主行为意识的提升,如果想要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就需要对原有的教育管理理念进行改进,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上,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道德思想教育的学习。此外,为了保障学生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思想道德教育,相关的教育机构还需要加强对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职人员的管理力度。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水平,保障其能够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进行熟练的运用,并且具备较高的教育能力。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最好的榜样,只有提高教师的信服力,才能够有序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5.在学习活动中锻炼能力,促进学生之间团队合作
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较低,以及缺乏团队合作能力,这主要是因为在校园中的社会实践锻炼机会较少,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较为单调。同时校园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影响较大。因此,为了将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上去,相关的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合作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能够立足于社会之中,为社会做出贡献。此外,除了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之外,相关的教职人员也不能够忽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要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工作,通过树立榜样来使学生们意识到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生动具体的教学方式来提高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新时期带来的新挑战决定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直接的引路人,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高校辅导员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做到言传身教,以自身为榜样来激励学生们来进行自主学习,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来说。如果想要将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水平提升上去,就需要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力度,提高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准,并对自身的教育方式进行改进,建立出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将教育工作的重心由文化教育转移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上,加强学生们对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认知,使学生们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邓文珍,李煜婕.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1)
[2]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3]高兰天,乔学斌.系统管理理论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J]探索,2014(1)
[4]徐永利.大数据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8(12)
[5]常宴会.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三重反思[J]思想教育研究,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