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经验的幼儿园草木染游戏探索

2020-07-29 18:03陶晓红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探索幼儿园

陶晓红

摘 要:如何利用身边资源,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经验提升,我们尝试在幼儿园开展草木染游戏,旨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鼓励幼儿对材料进行深度探索、创造,促进幼儿获得更多的有益经验,提高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 草木染游戏;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099-001

一、幼儿园开展草木染游戏的意义

生活是创新的资源,幼儿创造的源泉是幼儿的生活经验。《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要融入本土文化。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教育被更多的教师认同。草木染所需的材料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在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玩草木染游戏,能够让孩子们认识传统的民间艺术,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从而保护、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也有利于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如幼儿在草木染游戏中,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创作等提高审美能力,通过锤、绕、包、夹、染等各种动作,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等,从而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等。

二、幼儿园开展草木染游戏的现状

尽管我们都明确知道开展民间艺术的草木染游戏对幼儿的意义,但是我园教师大多都比较年轻,他们对草木染了解不多,在实施草木染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另外虽然家长对幼儿的艺术学习越来越重视,但是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们也发现,家长们对民间艺术不是很重视。如今,孩子们的玩具都比较现代化,本土化的玩具很少被家长喜欢。所以我们在实施草木染游戏的过程中,有时会请家长收集一些草木染的材料或者作品,家长就觉得无从下手。

三、在幼儿园开展草木染游戏的策略

草木染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在我园开展草木染游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一:我园地处农村,可以用作染料的植物随手可得;其二:我园周围有着大量的织布厂、印染厂,各类布的边角料也很容易获得。那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草木染游戏,提升幼儿的经验水平,促进幼儿的发展呢?

(一)创设基于儿童经验的草木染环境

《0-8岁儿童学习环境与创设》一书中指出:创设良好的环境,可以为儿童提供参与深度游戏的机会。要让草木染这种民间手工艺走进幼儿的游戏,创设适宜的环境必不可少。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我们在幼儿园成立了“草木染坊”。美的艺术品总能带给孩子们美的享受,在草木染坊的墙面、吊顶,我们利用各种形式布置了草木染的作品,或是和家长一起收集的成品,比如草木染T恤、草木染围巾、桌布、头巾等,或是我们的作品,有教师和孩子一起完成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的、孩子独立完成的等等。这样,不仅能增强幼儿对草木染的认知经验,提高对草木染作品的欣赏能力。另外,我们也把草木拓印、草木蜡染、草木扎染等基本方法步骤以图示的形式贴在展示区,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创设这样的草木染环境,有利于幼儿自主学习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投放能促进幼儿经验的游戏材料

草木染就是利用花果植物的根、茎、皮、叶等通过一些方式来提取汁液对布进行染色获得,所以,各类植物、布料及辅助工具应该就是草木染游戏的基本材料了。对于小中大三個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于同一年龄段不同层次的幼儿,我们在投放时应注意材料的深度性和层次性。

1.以单项深度法进行材料投放。《我是儿童艺术家》这本书中,为我们介绍了高宽课程中的单向深度法。单项深度法以儿童为中心,主张儿童对一种或者一类艺术材料或者媒介进行深度的持续探索,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成人适时地为儿童提供“脚手架”,保证儿童探索的连续性与深入性。比如大班幼儿在用草木染料进行扎染游戏的时候,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扎”的技能,这一阶段“染料”基本是提前准备的,而更多的投入了方形棉布、皮筋、夹子、绳子、一次性筷子等材料,鼓励幼儿进行扎法的探索,等孩子们掌握了基本的扎染方法后,在逐渐投入各类布料、衣服、以及各类植物,鼓励幼儿进行更多、更深的探索。

2.关注幼儿差异,有层次地投放材料。无论是小中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还是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在艺术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差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因此,我们在投放材料的时候,要关注幼儿的差异,有层次地投放材料。比如在制作草木染料的时候,我们除了投放各类植物,在工具的投放上要凸显层次性,如木臼、榨汁机、纱布等等,能力弱点的孩子可以选择木臼进行捣碎取汁,能力强点的幼儿可以用榨汁机取汁。在扎染的时候,针对幼儿扎不紧这一问题,根据不同幼儿的经验水平,我们提供了圆圈橡皮筋、带有一粒珠子的橡皮筋、绳子等不同层次的材料,以促进每位幼儿的经验在原有基础上持续发展。

(三)开展适宜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经验提升

利用草木染料进行染布的方法很多,比如扎染、滴染、拓印等,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经验,创设不同的玩法,促进幼儿的经验提升。大班孩子的抽象思维已经初步萌芽,他们喜欢探索和操作。因此我们在大班进行草木扎染游戏时让幼儿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探索,掌握空扎、包珠扎、夹棍扎等方法进行染布游戏,再根据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发现,让幼儿之间互相讨论,欣赏,从而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中班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具体形象思维,好奇心强而且动手能力也强。因此我们在中班进行滴染游戏,鼓励幼儿运用折、夹、滴等方法进行染布,来提高他们的经验水平。小班的孩子则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我们在小班就开展草木拓印活动,教师利用树叶的纹理、花朵的形状等,引导幼儿在布上用小积木等进行敲敲打打,拓印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锻炼手部大肌肉群的发展,同时也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和发现美的能力。

孩子们是否能染出色彩斑斓的布,并不是我们开展草木染游戏的目的,我们只是想能通过草木染游戏在孩子的心灵种下一颗发现美、创造美的种子。让孩子们在自由随心的涂抹和染色的过程中,想象力和创新力得到培养,个性潜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使我们的民间艺术教育给幼儿以善的熏陶、真的启迪、美的享受,从而达到审美育人的目的,使幼儿学会求知,学会创造,也使得草木染这一民间文化得以传承。

猜你喜欢
探索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来了男老师,你欢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