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新思路探讨

2020-07-28 17:10杨洪滨
商场现代化 2020年12期
关键词:改革思路供给侧改革

杨洪滨

摘 要: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外贸企业外部环境一直在发生变化,导致企业内部经营结构、内部管理體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企业的后续经营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如何顺应供给侧改革,实现国有外贸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管理理念的调整,已成为国有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就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考评体系、薪酬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套和经营目标相结合的内部改革策略,以实现国有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国有外贸企业;改革思路

企业改革不仅是实现内部高效运行的前提,更是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最大保障,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景,所以,供给侧背景下进行企业改革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其改革的基本前提是投资、消费以及出口,核心内容在于劳动力、资本以及创新。供给侧改革为国有外贸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然而,企业内部改革是一个相当困难且复杂的过程,企业对改革的目标越高,受到的限制因素也就越多,除了企业的基本经济承受能力之外,还涉及到企业在各个时期的具体经营战略和人才定位等因素,因此,国有外贸企业要想实现内部改革,就需要从规避资金投入风险、降低运营成本以及解决产能过程等方面出发。

一、供给侧改革概述

供给侧改革(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主要目的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改革目标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能力;进一步简政放权,助力创业创新;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提高企业的核心力与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迅猛提升,一跃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国,但在“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经济逐步进入新的阶段,即经济“新常态”。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中,存在着诸如经济增长持续下行与CPI持续低位运行、居民收入增加但企业利润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而且会出现两极分化趋势,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10日组织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提出了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即“供给侧改革”。此外,在2016年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2017年10月18日第十九大报告,2018年12月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均提到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将制度创新、财税改革等视为改革的重点内容。在供给侧改革的积极作用下,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稳步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指数也因此得到了显著提升,这对我国未来的蓬勃发展将会起到史无前例的促进作用。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1.有助于加快国有外贸企业结构的调整

对于国有外贸企业来说,供给侧改革给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有效的指导,除了提出了积极把控国有外贸企业结构调整方向的要求,而且对企业现有的机制和体制进行优化创新,使其企业发展概况与市场的具体情况相适应。此外,供给侧改革在国有外贸企业中的渗透与实施,既可以帮助企业剥离其社会职能,加快企业的重组速度,而且可以引导企业主动减量,科学、详细规划资金投入,并结合实际所需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2.有助于国有外贸企业混合制改革

实践研究表明,提高国有外贸企业生产经营活力以及实施企业改革的主要手段就是国有企业混合制。但在现实中发现,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混合制所占比例较高,混合制改革的过程中易发生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在众多的策略中,供给侧改革的实施不仅可以推动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进程,增加整体国有企业的上市几率,而且可以帮助上市的国有外贸企业引进优秀的合作伙伴,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如此,供给侧改革还提出了实施混合制管理的建议,即与私企进行混合管理,这样可以使国有外贸企业对私企的资产结构和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运用,同时结合社会及国际发展所需优化管理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和手段,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使其克服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境。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外贸企业内部体系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够完善

部分国有外贸企业缺少对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当下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没有制定出长期人力资源发展的计划,且并没有根据外界市场变化情况进行相关政策的调整,需要企业在制定长远发展战略时根据市场规律,用科学合理的规划方式来实现人力资源的具体规划,最大程度上让人力资源的规划满足当下市场的要求。而在新时代背景下,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原先的规划和配置都将发生巨大变化,这同样会对国有外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较大影响。

2.绩效考评机制存在缺陷

供给侧背景下部分国有外贸企业高层缺乏对部门运营者绩效考评的重视度,导致其在进行绩效考评制度的制定过程中缺少合理的整体规划,且绩效考评机制的执行力较弱,流于形式,难以解决运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此外,由于绩效考评的相关标准不合理,导致经营人员丧失工作积极性,没有将考评的结果和运营者的实际经济效益相结合,最终导致资源的浪费。在薪酬激励制度上面,当下经营人员获得的实际薪酬并未和员工的实际技能和绩效进行结合,没有体现出绩效对于薪资的决定性作用,导致运营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这也是国有企业内部存在的关键问题之一。

3.目标管理理念落后

供给侧背景下很多国有企业的投入运营者薪酬兑现、年度考核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在目标管理方法上存在缺陷,部分部门还在沿用着传统的管理考评和薪酬机制,把旧的、过时的管理理念和年度绩效评价方案运用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此外,外贸企业目标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目标管理是门系统科学,本身存在发展渐进的过程,需与时俱进适应其形势变化,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原有的国有外贸企业目标管理模式相对粗放,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目标的设计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在目标制定阶段,以往的做法是将目标制定的主动权交到各部门手中,由各部门根据部门情况制订目标;二是部分目标的层级结构不清晰,没有形成相互支撑的目标架构体系;三是目标的分解与展开缺乏关键影响因素支撑,分解则以“指令式分解法”的方式进行,只是责任的分解,使得上下级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沟通不充分;四是企业目标绩效和部门工作绩效结合度不够,有时奖惩不一定都能和目标成果相配合,不能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评价的结果得不到认可,因此,供给侧背景下国有外贸企业的目标管理体系还需要一定的完善。

4.资金管理体系存在风险

资金管理是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主要内容之一,科学的资金安全管理体制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各个项目能够顺利完成的前提,只有完善的安全资金管理体系,才能保证企业有条不紊地运营,从根本上降低风险因素。然而就当下的情况而言,国有外贸企业资金安全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企业资金流动过程中没有针对资金使用信息进行精确记录,导致流动资金和实际运营资金出现出入,再加上外贸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并未采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导致实际业务程序和内部监督间出现一定的差距,意识理念上的落后极大地限制了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

5.生产成本过高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生产要素的价格与纳税额度逐渐提高,生产成本增加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对企业经济收益与综合实力的提升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若想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要注重拓展融资渠道与简化交易流通层的合理运用。

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新思路探讨

1.制定出完整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重点在于包含了组织發展、制度发展以及人才发展,企业要想在新时代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从企业的整体视角出发,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真正落实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引进人才,运用员工的实际付出和回报相匹配的原则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让优秀员工能够积极安心地工作,对于一些能力较差的员工,则需要企业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让其能在指导和实际工作当中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在人才的引进方面,需要从不同途径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引进,以此来全面让企业获得同步性的提升,此外,还需要企业进一步推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性竞争力,让员工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充分发挥其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效率。

2.完善绩效考评机制

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国有外贸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其他发达企业进行交流,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微调薪酬策略。如企业考评体系方面比较欠缺,就可以注重网上资料搜寻,制定出更加完善的、适应自身情况的薪酬管理体制。此外,外贸企业还要加大对国内薪酬制度调整的关注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和制度相适应。其次是建立考评工作小组,小组的主要工作是对企业当下薪酬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做出下一阶段的应对措施。其次,为了能够更好地留住高端经营人才,不让人员跳槽,企业在根据大环境进行薪酬调整时,还要根据本企业的自身情况做出适当的改变,必要情况下,对一些优秀的经营者给予适当的补贴。

3.目标管控与绩效考核相并重

供给侧改革下的目标管理对于国有外贸企业而言十分关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月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月度工作目标的制订、实施,是保证年度目标达成的“路径”和重要保障。为改变以往月度工作目标与年度工作目标缺乏关联和相互支撑的状况,需要重新对月度目标报送表进行设计,要求每个部门围绕着年初目标措施分解,将目标分解的措施融入到月度工作目标中。以月度工作计划来保证年度目标的完成。对目标的实现情况的监视和测量,除按照策划的周期进行监视测量外,增加了职能部门的月度监督考核、目标绩效考评组季度抽审等措施,实现目标推进全程动态监控。对未达成目标,制订改进措施加以实施验证。通过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持续循环过程,动态提升国有外贸企业目标水平。在绩效考核方面,依据精准考核驱动目标实现,促使绩效管理向“精细、精准”转变。明确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分配的范围和比重,形成以目标绩效为主,其他专项考核为辅的分配模式;在月度绩效考核时,邀请部分部门参加绩效评审会,监督目标绩效考核组进行月度综合评价,以保证考核过程的规范,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确保考核结果的准确、公平、公正。重视年度目标策划,建立精细目标。年度目标既是战略规划中的具体里程碑,又是国有外贸企业绩效的具体考量指标。从目标指标中,可以审视目标指标是否能够反映出其对企业发展的贡献,主要的工作业绩能否被测量,是否具有长期的可比较性,是否能客观地进行评价。因此,在策划年度目标时,国有外贸企业需要在目标策划与分解的层级和逻辑关系上下功夫。一是将目标的策划与措施的策划相配套。在策划目标的,同时策划实现目标的具体对策,并将落实主责部门和配合部门的责任一一对应,既明确了重点工作措施要达到的效果和目标,又能使目标的实现有过程措施保障,在年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评价措施的有效性和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二是突出目标的引领性。将国家局创优对标指标、企业关键质量指标、战略规划指标、公司下达目标纳入年度目标中,并运用“精益管理”理念,设置责任目标、发展目标、跨越目标,提升标杆,确立赶超的目标,引领各部门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三是引入课题制管理,梳理和制定出年度工作重点,将围绕国有外贸企业生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应重点解决的关键性目标指标作为课题纳入目标管理。

4.完善资金管理体系

资金管理是供给侧改革下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又一重点内容,资金安全管理除了一些不可控制因素,其他可控制因素不管它的权重程度如何,都可以加以控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国有外贸企业组织专门的风险控制组,这些小组的主要工作就是对企业当下资金安全管理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做出下一阶段的应对措施。并利用风险评估模型在每个时间段内对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做出评价,以对企业资金安全管理有一个全方位的掌握,将风险高的因素牢牢控制住。(2)在网络上寻找相关资料,认真研读最新出台的法律规定,时刻关注国家的法律规定动态,并在国家政策的英明指导下逐步完善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制度。在对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员工要做好自我监督工作,避免违法乱纪的事情发生。(3)为了能够更好地留住员工,不让员工丧失积极性,国有外贸企业在根据供给侧改革大环境进行考评体系调整,还要根据本企业的自身情况做出适当的改变。(4)增强对相关资金监管人员的培训。为了真切地落实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国有外贸企业应该组织资金监督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可以是当面谈论,也可以是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来提升管理者的资金管理水平和经验。

猜你喜欢
改革思路供给侧改革
看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论改革思路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与改革思路
试论戏曲的改革与发展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