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财政补贴背景下的社区微巴发展特征与 优化策略研究

2020-07-28 09:00陈文锴刘鼎
价值工程 2020年20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

陈文锴 刘鼎

摘要:深圳市部分辖区为吸引和扶持社区微巴开行,制定了区一级的专项补贴政策,引导公交企业向低密度出行区域投入。受限于市级财政补贴政策和运力规模控制要求,社区微巴可持续发展仍存在较大问题。本文基于近年来社区微巴规划及实施情况,以宝安区社区微巴为例,提出社区微巴优化策略,可为大中型城市发展社区微循环线路提供参考。

Abstract: In order to attract and support community microcirculation bus, some districts in Shenzhen have formulated special subsidies policies at district level to guide public transport enterprises to invest in low-density travel areas. Limited by municipal financial subsidy policy and transport capacity scale control requiremen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microbus still has big problems. Based on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microbus in recent years, taking baoan district community microcirculation bu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community microcirculation bus,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microcirculation bus routes in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關键词:区级补贴;社区微巴;运营特征;优化策略

Key words: district-level financial subsidies;community microcirculation bus;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optimiz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U49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0-0069-03

0  引言

为进一步挤压深圳市电动自行车非法营运空间,解决市民短距离出行需求,满足市民不同层次出行需求,2015年深圳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府办函[2015]162号),要求各区在市交通部门的统筹指导下,积极推进社区巴士开通事宜。2016年4月,深圳市在宝安区开行了全市首条社区微循环巴士(以下简称“社区微巴”),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共有10个行政区开行了社区微巴线路。

深圳市社区微巴功能上主要以覆盖末端区域为主,客流较为分散,公交专营企业开行积极性不高。为此,深圳市宝安区、光明区、龙华区和福田等辖区先后启动了社区微巴线路区级专项财政补贴工作,引导公交专营企业在公交运力及线路投放过程中向社区微巴线路倾斜。

石慧怀(2016)对点点客微巴的并购进行了分析。储薇薇(2017)对城市中引入微巴的影响要素和策略进行了研究。程惠敏等(2018)构建了基于非等覆盖半径理论的模型,用于微巴站点的选址,优化的目标为乘客出行总距离最小。何宏愿等(2018)基于手机信令等数据,基于构建的指标体系,对深圳南山区经营效益反差较大的微循环巴士1、2号线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李崇霄(2018)对地铁接驳微巴的站点空间进行了设计,并进行了优化。以上研究虽然对微巴的某些方面进行了分析,但是关于大城市某个区域微巴的设计较少涉及。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完善相关的研究成果,为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微巴线网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1  深圳市社区微巴发展现状

1.1 发展概况

深圳市社区微巴定义为地面常规公交的补充,是构建“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社区巴士为补充、慢行为延伸”的公共交通一体化体系不可缺少部分,主要满足区域内部短距离出行需求,覆盖公交服务空白区域,为社区、原村屋、厂区等提供点对点的微循环服务,通过走街串巷的方式为受道路条件所限、现有公交难以覆盖区域提供服务。

经过2016年、2017年两年的快速发展,2018年以后深圳市社区微巴线路数量达到较稳定规模。截止至2019年,深圳市在运营社区微巴线路78条,平均线路长度10.6公里,线路单公里配车0.51台,单车日均客运量143人次/日。(图1)

1.2 深圳市社区微巴补贴概况

深圳社区微巴主要服务区域为城市末端片区,具有客流出行规模小、强度低以及分布散等特征,线路营收整体偏低。在现有深圳市公共交通财政定额补贴政策框架约束下,以及近年公交运营成本不断上升、利润下降的背景下,社区微巴经营难以自负盈亏,致使公交专营企业开设、经营社区微巴的积极性不足。为鼓励和引导公交专营企业积极开设社区微巴线路,并保障公交企业的正常可持续经营,深圳市宝安、光明、龙华、盐田、福田等行政区先后制定了社区微巴相关补贴、考核政策,对辖区内的社区微巴进行专项补贴扶持。

深圳市各区补贴、考核政策在考核方法、考核流程、结果运用上略有不同,本文将以政策制定、指标考核、财政补贴链条较为完整的宝安区社区微巴财政补贴政策为例进行介绍。宝安区社区微巴区级财政补贴及考核政策出台按照“规划先行-实施运营-线路亏损-申请补贴-考核政策”链条开展,形成了一套闭环的补贴与考核政策体系。其补贴政策的核心是在剔除市一级财政补贴的基础上,以3%的成本微利进行差额补贴;同时,为保障区级财政资金的高效利用,在差额补贴的基础上采取“盈亏相抵”的计算方式,即对社区微巴各盈利线路和亏损线路的收入、成本费用及成本利润的差额进行合并计算,最终按照合并计算结果进行补贴。

为有效提升区级公交出行保障,充分发挥社区微巴区级财政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宝安区对辖区内社区微巴线路车辆数、线路月发车班次、线路首末班车服务时间、线路时间偏离度以及线路服务质量等指标进行考核,在社区微巴区级财政资金核定补贴额度中扣除考核扣减金额,核算出社区微巴线路区级财政补贴金额。(表1)

2  补贴背景下的社区微巴运营特征分析研究——以宝安区为例

2.1 宝安区社区微巴发展情况

截止2019年底,宝安区在营社区微巴线路26条,投入中巴运力164台,年载客运营里程635万公里,日均载客量约为1.72万人次/日,2016-2019年期间累计服务乘客1700万人次。现状社区微巴线路已覆盖全区10个街道73个社区,微巴开行后,宝安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由开通前的92.02%提升至94.5%,300米覆盖率由74.8%提升至85.3%,有效填补了末端片区公交服务空白,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好的公交服务。

2.2 线路特征与运营效率分析

宝安区社区微巴按照开行目的与功能定位,可分为四类:地铁公交接驳线路、解决大型社区公交服务盲区线路、解决企业或工业园区服务薄弱区域线路、解决区域点对点出行诉求线路。从各线路客流量变化情况上看,线路客流强度主要受所处服务区域、既有线网密度等因素影响。解决地铁公交接驳和大型社区公交服务盲区的线路运营情况较好;解決工业园区服务及区域内点对点出行的线路运营效率普遍较差。

自2016年宝安区开行深圳市首条社区微巴线路以来,社区微巴线路客流呈现逐步增长态势。2016年4月26日至2019年10月31日期间,共服务市民出行1641.6万人次,客流由开行之初的单车客运量不足30人次/日逐步增长至125人次/日,但仍略低于全市社区微巴平均单车客运量136人次/日。

为支持宝安区社区微巴开行,宝安区政府对社区微巴线路实施了区级财政补贴,根据审计及考核结果,宝安区针对2016年-2019年期间运营的社区微巴线路累计补贴超过1700万元,单人次客流补贴约1.08元。在区财政补贴的支持下,社区微巴运营企业运力投入逐年加大,公交服务水平和吸引力逐步上升,在取得较好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提升了企业开设微巴的积极性,有效地保障了微巴线路服务可持续发展。

2.3 存在问题剖析

①服务供给不均,低客流密度区域运力不足。在深圳市及宝安区总体公交运力有限和现行市一级财政补贴政策制约的背景下,虽然有区级财政补贴作为扶持,但公交企业仍不倾向将既有运力投入低客流密度区域,导致公交运力集中于主干通道,通道外低客流密度区域运力分布不足。

②常规公交服务能力有限,末端区域吸引力和竞争力不足。受道路条件、服务模式、排班计划等情况影响,在末端服务过程中,尤其是“最后一公里”出行,社区微巴与电动自行车等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存在候车时间久、时效性差、运营速度慢等缺点,且无法过多深入社区内部、小区居民楼等内部区域。

3  补贴背景下的社区微巴优化策略研究

2020年起,深圳市开始实施新一轮公交财政定额补贴政策,将常规公交线路分为政府主导类线路和企业自主类线路,政府主导类线路承担城市基本的覆盖和联通功能,按里程进行补贴,企业自主类线路承担城市客流走廊骨架高水平服务功能,按客流进行补贴。深圳市社区微巴归属于为政府主导类线路,按里程进行补贴,由于补贴与里程强挂钩,公交运营企业仍倾向于投入客流密度较高区域。本文从网络组织架构搭建、运营模式、车辆配置、补贴考核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①结合区域分层次网络架构建设工作,控制好社区微巴开行范围及规模。明确区域枢纽组织型公交分层次网络组织架构的基础上,社区微巴重点衔接轨道站点、区域公交换乘枢纽点,避免出现仅服务点对点出行、功能较为单一的社区微巴线路。

②结合公交IC卡刷卡数据、高德等互联网定位大数据分析,获取现状公交出行及接驳方向、区域职住分布和全方式交通出行时空特征,判断区域短距离出行分布情况。同时,把握深圳市全面开展“禁摩限电”的契机,承接部分电动自行车客流量转移,强化社区微巴在次支路网区域的替代性覆盖。

③开展与“新基建”相适应的网约社区微巴。结合“互联网+”等手段,针对低密度、低客流区域实施高频次、智慧互联的服务方式,试点“智慧”社区微巴,聚合零散需求,实现发车计划与出行需求的动态匹配,实时生成线路,解决常规线路候车时间长等竞争优势不足问题。

④优化车型配置,解决车辆小型化问题。增加6.8米以下社区微巴车辆配置水平,解决现有社区微巴主要为6.8-8.5米配置车型无法灵活走街串巷的问题。

⑤为保障社区微巴线路开行合理、有效,政府补贴资金得到高效利用,制定社区微巴线路开行、优化及取消的客流评估机制,对利润激励补贴额度与微巴线路客流量进行挂钩,将线路客流考核纳入考核专项指标,促进公交企业提高线路运营服务水平,增加线路客流量。

4  结语

本文根据深圳市社区微巴发展现状及运营特征分析,归纳分析社区微巴区一级补贴和考核情况,并以宝安区社区微巴为例重点开展问题分析。结合深圳市新一轮公交财政补贴背景,提出适应分层次网络升级发展、适合智慧互联的新时期社区微巴发展策略,为大型城市发展社区微巴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思路。

参考文献:

[1]吴娇蓉.社区巴士的定位与运作模式探索[M].上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011.

[2]李飞,李云辉,操宗武,等.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微循环公交线网规划及改善研究[A].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8.

[3]徐杨.广州市微循环公交运行效果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

[4]陈芬.激励机制下公交补贴测算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5]王炜,杨新苗,陈学武,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方法与管理技术[M].科学出版社,2002.

[6]莫一魁,王凯.基于可达性的公交微循环系统设计方法[D].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5.

[7]程惠敏,张煜,徐进.基于非等覆盖半径的城际微巴站点选址[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8,42(05):857-861.

[8]何宏愿,冯妍言,赵聃,岳圆.微循环巴士线路站点及运营模式优化研究——以深圳南山区微循环巴士1、2号线为例[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交通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8:348-354.

[9]石慧怀.新三板企业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6.

[10]储薇薇.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中引入交通微循环的影响要素分析及策略初探[D].深圳大学,2017.

[11]李崇霄.接驳地铁的支线小巴站点空间设计及优化策略研究[D].深圳大学,2018.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失衡与优化策略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