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竹资源 探究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发

2020-07-28 04:49肖雪芳
教育界·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实践

肖雪芳

[摘要]小学美术实践活动是以活动形式开展教学,运各种课程资源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依托本校的竹文化特色,我们美术学科展开了竹文化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活动的研究,从特色美术课堂、课外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三方面进行探索,使美术活动更具本校特色。

[关键词]竹文化;小学美术;教学实践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了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并且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核心素养也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整合性,建議基于核心素养对美沭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和资源优势,我们小学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竹海之乡”太华镇,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地域文化深厚。于是,我们依托学校的竹文化特色,展开了竹文化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活动的研究,使美术活动更具本校特色。

一、开发竹资源,聚焦特色美术课堂

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角,我们要加强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我们从美术的角度来探索有关竹的知识、文化、技能,体验多元的美术表现形式。比如介绍竹制品的种类、编制方法、古今各种竹制品的来历,并且带领学生探索有关竹的绘画、色彩的运用,进行竹工艺品的制作,体验特色教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1.造型表现竹

“造型.表现”领域是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画竹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现在,我国的竹子绘画艺术仍保持长盛不衰的势头,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我们美术实践活动可以结合课堂,让学生用水墨的形式画竹,也可以让学生用我们熟悉的油画棒水彩笔等材料来画一画我们眼中的竹子。

记得有次课堂,我让学生创作《快乐竹林》,很多学生画的都是竹林里快乐的孩子或者小动物等,有个学生忽然指着同桌的画说,老师你看,她乱画,画的竹叶居然是彩色的!这番话引来一片笑声。我走近细看,然后告诉大家,我想她画的七彩竹子也是快乐的,竹子在阳光的照耀下,从绿色变成了彩色的了!我们的儿童画可以充满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创意。听了我的评价,小女孩开心地笑了,其他学生也给予了赞扬的掌声。

2.设计应用竹

“设计·应用”领域是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领域。古代人就用竹编制了许多农业工具和手工生产工具,竹玩具也是各种各样的。我们美术课堂上可以选择简单易做的玩具来教学生做一做,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例如制作竹蜻蜓:用一根竹筷子,一个竹片以及美工刀就可以做一只竹蜻蜓了。长长的竹筷是它的“身体”,安在筷子上头的竹片就是“翅膀”。只要你用双手握住筷子用力一搓,它就会腾空而起,快速旋转,飞起来的样子和直升机的螺旋桨有点相似。这样的手工制作,学生兴趣浓郁,提高了动手能力。

3.欣赏评述竹

“欣赏·评述”领域是形成审美意识和提高欣赏能力的领域。竹子不但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而且它还装点了人们的生活。竹艺品种类繁多,竹制建筑也数不胜数,有竹楼、竹亭、竹牌楼、竹桥、竹园林等。美术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有层次地欣赏、评述。通过欣赏,学生了解各种竹艺品和竹建筑的不同特点,体验它们带来的美的感受。在我们学校,有诗情画意的竹牌楼和竹长廊,很多学生的宿舍都处在群山环绕之中,漫山的竹林常常是他们休息玩耍的好去处。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学生能感受到竹文化的无穷魅力。

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赏竹、吟竹、颂竹,并且在自己吟咏的对象中倾注自己的思想,寄托自己的情怀。学生可以经常书写有关竹的诗词,提高书写能力。

4.综合探索竹

“综合.探索”领域是研究创造和综合解决问题的领域。我们充分挖掘竹文化资源,欣赏与竹有关的视频图片、音乐舞蹈、文学诗歌等,感受不同的艺术类别是如何表现竹的。我们可以利用俯首可拾的多种竹材料进行多媒材的个性组合,大胆地用竹结合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进行创作,深入探究表达创意,美化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个性,学会合作,激发其主动探索的能力。

比如:启发学生以竹筒、竹片、竹丝、竹枝、竹叶、竹根等一切可利用的竹材为原材料,辅以彩纸、彩泥、毛线、废旧材料等手工材料,通过拼、贴、剪、刻、穿、粘、插、编、画等方法创作一件平面或立体的作品。这样的创作,需要学生课前准备很多材料,在家中或者户外寻找各种可以运用的材料,这本身就是一种乐趣。接着,学生将材料带到课堂进行思考、组合,拓展想象的空间,表达自己的创意。学生的兴趣浓厚,获得了探究带来的愉悦和成就感。

二、整合竹资源,丰富课外实践活动

美术学习应从技能技巧的学习提高到美术文化的学习。结合竹文化资源,了解美术和文化及环境的关系很有必要,我们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带领学生积极探究、动脑、动动。

1.组织户外采风,感受竹的魅力

我们学校绿竹茵茵、鸟语花香,育人环境也处处体现“竹”的特色和精神追求。一进校门,我们就能看到一块高大挺拔的校训石,上面书写着苍劲有力的四个字“亮节向上”,师生常常在此取景摄影。学校中间有个“竹文化”长廊,设计别具一格。整个长廊两边介绍了很多关于竹的知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让我们时刻感受到竹文化的魅力。校园东面的“汇竹园”,有几十种不同品种的竹子,学生可以游玩和观赏。一楼的竹艺吧陈列了很多精致的竹工艺品和学生自己制作的简易竹艺品。我把这些校园独特的美景和美术课相结合,经常带领学生在校园里摄影,并观察竹子的生长;还带学生写生,感受竹与校园景的魅力。

有一次,我带学生在汇竹园写生时,正值竹笋破土而出的春天,我看到身边有个学生很细致地画出了每片笋壳尖上的嫩叶。于是,我把他作品的特点介绍给大家,并引导大家仔细观察春笋的细节,接下来大家的写生作品都有了对细节的处理。还有一次批阅写生竹子的作业,我发现有些学生随意地画竹枝,没有仔细观察,于是在下次上课时,我带领学生重新观察竹子,大家发现竹枝是从每个竹节部位生长而出的,对于作业的修改都完成得很好。

2.组织社团活动,体验制作乐趣

我们每周五的社团活动结合了学校竹文化,开设了有关竹的儿童画、竹编、竹刻、竹烙画的少年宫活动,并选择有特长的教师和一些有经验的校外辅导老师进行辅导。每周活动老师们都认真备课,根据课程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每个活动都在具有特色的专用室里展开,室内陈列了各种师生创作的作品。通过学习,同学们除了掌握一些竹编、竹刻、竹烙的技巧,还能够制作简易的竹编器具和竹刻玩具。

3.组织竞赛活动,培养创作能力

每学期,我们都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竹文化活动。竹艺制作比赛,让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同台比艺,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指定的竹艺品;“竹之风采”书法、绘画比赛,以竹为元素,让学生创作生机盎然的书法绘画作品;“竹之风采”手抄报比赛,要求学生围绕竹的相关文字、图画进行设计制作,作品精彩纷呈。每次比赛后我们都汇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每次活动,每个班级都选出有特长的学生参加比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发展。

三、探索竹资源,拓展社会实践活动

核心素养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优秀的竹文化资源的开发,正好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带领学生亲历社会和生活,直观体验当地的竹文化艺术,了解竹的历史和竹在现代生产中的应用,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使其了解美术与社会的紧密关系。

我们将太华山旅游区和竹产业展示中心作为学生亲身体验大竹海的校外实践基地。竹产业展示中心位于我们镇区,学生参观很方便,里面展示了各种与竹有关的艺术品和生活用品,有的制作工艺精湛,有的造型独特,有的生动有趣,学生去了,常常对工艺品爱不释手、在展示中心流连忘返。

我们将精选竹制品加工厂作为学生深入了解竹的校外实践基地,其中有竹帘厂、竹地板厂、竹篙板厂、襄阳手工编织作坊……学生直接去到竹帘厂里,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到竹帘的制作工艺和每一步制作步骤,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体验一下制作的过程。

在我们当地,有很多年长的民间艺人和民间工匠,民间艺人擅长做精巧的竹编、竹雕、竹扇等,民间工匠的手艺都是祖祖辈辈从劳动中传下来的,他们会制作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竹制品,比如竹篮、竹凳、竹匾、竹席、竹梯等。我们去他们家中或工作室观察他们制作竹艺品,了解竹艺品的外形特点和实用性,观察竹艺品的制作方法和过程,初步学习他们的制作技能。

上学期,我们就组织学生去探访了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折扇制作技艺。宜兴折扇的非遗传承人是汤忠财,是我们太华人,他少时随祖父学习制扇工艺,后来拜苏州制扇大师进一步学习,如妗熟练掌握了选料、成形、定型等上百道工艺。学生们仔细地观察了折扇的制作方法,并且还亲自尝试动手制乍,既体验了活动的乐趣,又掌握了制作折扇的基本技能。

总之,美术课程强调学习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美术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创造空间,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内外竹文化交流和美术特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s].2011(1).

[2]倪玉轩,陳宏良.传承人文底蕴建设竹韵校园[J]中国教师,2012,8(15).

[3]吴益俊.学校“竹文化”课程建设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5,5(15).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学实践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