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在主流经济学中的缺失及重新定位

2020-07-28 02:53:18赵儒煜
社会科学辑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职能预期企业家

赵儒煜

企业家作为厂商行为的决策者,本应在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但长期以来,企业家因主流经济理论范式关于市场自我运行的论断而被排除在经济理论体系之外。供给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内是自然生成、即时生成、与需求同时生成甚至有时是先于需求并决定需求生成的。在这一理论框架下,企业家完全失去了存在的立足点。那么,企业家到底是否应在理论经济学讨论范围之内?在经济理论体系中企业家到底应如何定位?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家是现实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但长期以来其经济学定位一直处于主流经济学理论框架之外,被从管理学角度而非经济学角度赋予其意义。

首先,从企业家的概念界定来看,企业家逐步经历了从供给的代言人向供给的组织者的身份转换。而事实上,企业家之所以没有在主流经济学中占据一席之地,主要原因则是主流经济学忽视了企业家的具体职能,而只是将其抽象为供给,并由供给替代了企业家。

“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源于法语,由康蒂永最早提出,意指从事经济活动且承担不确定风险的人。〔1〕这一定义隐含着经济活动存在不确定性的前提,而事实上无论供给方、需求方都将承担不确定风险——需求方无法判断商品价格是否最佳、效用能否最大化,供给方也无法判断商品能否实现并带来盈利。那么,“从事经济活动且承担不确定风险的人”既可以是生产者,也可以是消费者。因此,康蒂永的定义只是一厢情愿地将其界定为商品的供给者,而没有从逻辑上严格地将其与消费者区别开来。

萨伊是最早系统探讨企业家问题的学者之一。〔2〕萨伊认为,企业家是结合一切生产手段并为产品寻求价值的代理人。古典的经济学理论仅考虑了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三种生产要素,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企业家要素;企业家作为第四种生产要素,承担着组织、协调和管理其他生产要素的重要职责。萨伊克服了康蒂永概念中的模糊部分,明确企业家为供给方,可视为现代企业家理论的滥觞。但萨伊的企业家只是生产和销售领域的供给者,企业家与需求结合只是商品的实现,既没有生产前期对需求的反映,也没有将企业家的职能与市场均衡状态相联系,更没有强调企业家的创新作用。

其次,从企业家的职能界定来看,经济学家从不确定性出发,在管理者的基础上增加了风险承担者。应该看到,创新实际上是不确定性逻辑的深化,市场变而必然要求应变,创新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制度构建则是管理者逻辑的延续,任何管理都不会是临时的、无章可循的、不留遗产的,所以管理者的物质残留其实就是制度本身。当然,这些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下也被忽视了。

门格尔反对古典经济学 “长期条件下生产成本决定价格”的观点,认为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必须通过一系列 “企业家”功能来预测市场需求、进行经济计算以及实现资源配置。〔3〕这一观点既有对不确定性 (可视为对不完全市场前提的默认)的关注,也有关于资源配置的职能。而且,增加了对市场需求的预测,使其内涵向生产过程前延伸。

马歇尔认为,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扮演多重角色,是企业组织的领导者、协调者、中间商、创造者以及不确定性风险的承担者,既具有生产组织者与销售经理人的专业知识,能够预测生产和消费的市场变动趋势,也承担着雇主的作用,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4〕马歇尔的总结承认风险的存在,延续了不完全市场的默认前提,而且隐含了企业家预测市场的理性人假设,只是忽视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领域。

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在本质上是技术或制度 “创新”带来的。在此,“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新建,是向生产体系中导入前所未有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新组合;这一关键性进程的承担者与完成者即为企业家。〔5〕在此,企业家的创新职能被突出强调,但只是重点关注了创新对供给方利润最大化的影响,而并未将创新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也未明确创新与需求的关系、创新与产品实现的关系等。

科斯发现,企业家是企业制度形成中的决定力量,对于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巨大作用,但其作用受到企业家有限理性的制约。〔6〕科斯的观点是在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对企业家在企业管理制度化过程的总结,同时也延续了企业家追求利益最大化和不完全市场的经济学理念。

此后的研究基本为上述观点在某一角度上的深化和延伸。例如,米塞斯强调企业家是一种人类行为所固有的、带有不确定性的功能。〔7〕由此,进一步确认经济活动的有限理性人前提。莱本施泰因认为,企业家应消除企业组织内部非配置原因产生的低效率,即企业运行中的X效率,其因垄断竞争、个人行为、劳动合同不完善的客观存在而具有必然性,因而企业家的存在也是必要的。〔8〕这反映了企业管理过程中超出原资源配置部分的新问题,是将有限理性、不完全市场等理论前提扩大化的结果。奈特认为,企业家作为不确定性的决策者,其首要功能就是承担风险。〔9〕柯兹纳认为,企业家是非均衡市场的主要发展动力,企业家承担着“中间商”的职能,故从市场过程内在角度阐释企业家形象。〔10〕卡松将企业家定位为 “判断性决策者”,以信息主观性、内生性偏好和有限理性为前提建立了企业家市场均衡模型。〔11〕这些角度都是对市场过程中企业家角色的反思。诺思延伸了科斯的思路,提出企业家通过改变制度规则来扩大收益,并带来长期制度变迁。〔12〕

最后,随着二战后企业管理相关学说的建立,关于企业家的研究已经约定俗成地纳入了管理学的研究体系内。但是,管理学更多地是研究企业家该如何管理、如何创新,而对企业家是否应该在描述整个经济活动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有其定位和如何定位的问题关注不多。

总体上看,管理学对企业家的定位就是 “管理者”,主要职能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管理职能以及创新职能。目前的研究已逐步深化到如下三个领域:第一,企业家的技能类型,包括创新、评价机会、沟通、谈判、人际关系处理、信息获取和解决问题等;〔13〕第二,企业家职能的周期特征,即企业发展包括诞生、存活、成功、起飞以及资源成熟阶段,而对企业家技能的需求会随着发展阶段而异 〔14〕,在起步阶段只需基本的管理技能,到了成熟阶段则更多地需要专业管理知识;〔15〕第三,企业家职能创新,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在企业发展的后期阶段至关重要 〔16〕,而一个企业的成长必须加强企业家在管理方面的领导与授权控制。〔17〕国内管理学界则更多地关注企业家与人力资本的高度相关性。〔18〕由此可见,管理学对企业家问题只是从实际经营活动出发的探讨,也没有将其与经济学理论体系融为一体。

总之,经济学关于企业家的研究主要围绕不确定性和管理职能,形成了创新和制度建设等领域。这些领域往往在现实中是交叉存在的,即不确定性带来的创新体现在管理上,而管理的创新也用于应对不确定性。但一般而论,企业家的定位就是供给的组织者,企业家的职能则包括两个领域:第一,从市场不确定性出发,探讨企业家的风险承担职能、市场预测职能,但其市场预测是已有产品能否实现的预测,不是下一代新产品的预测;第二,基于追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目标而产生的资源配置、非资源配置和产品实现等管理创新职能以及制度创新职能,这意味着供给不是均质的或生产函数存在差异性。二者都没有将企业家定位纳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之中。管理学对企业家的探讨也集中于实际经营活动的职能,当然也没有实现对企业家在整个经济理论体系中的定位。

二、企业家在主流经济学中的缺失

如上所述,企业家在经济学说的历史长河中并非无人探讨,只是已有的探讨都是自成体系的,没有与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范式融为一体。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供给是讨论的主要话题。企业家只是供给的人格化,而供给作为企业家的抽象化概念完全替代了企业家的地位,从而将企业家排除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之外。这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决定的。

(一)主流经济学的供给概念界定与企业家缺失

主流经济学普遍认为,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19〕事实上,“供给”(supply)一词在早期经济学者的著作中往往与 “需求”(demand)结对出现且时间上晚于后者,是解释需求产生以及市场运作机制时的必要元素。最早使用 “供给”这一特定词汇的是苏格兰经济学者James Steuart爵士,他认为 “需求的本质是为了刺激工业;当需求进入常规化状态时,供给往往是与需求相对应、成比例产生的”〔20〕。自此,“供给”作为 “需求”的对应面进入经济学者的研究视野, 诸如 Adam Smith、Malthus、Thornton、 James Mill、 Horner、 Brougham、 Lauderdale等人的学术作品对 “供给”的概念均有一些提及,但使用频率不高。〔21〕直至19世纪初,Ricardo在 《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一书中以 “供给与需求”为章节名〔22〕,这一对特定词汇的用法才日渐广泛。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供给概念的界定,在众多经济学典籍中都没有明确的表述,而往往是将供给与其市场表现结合在一起加以简单的阐述。如萨缪尔森的 《经济学》称,一种商品的供给(供给表或供给曲线)体现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与生产者愿意生产和出售的数量之间的关系。〔23〕

由此可见,供给的概念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不存在供给的异质性问题,市场上的供给是作为一个总量存在的,可以视为一个生产函数下的结果。由此,为这种产品差别而存在的企业家也不必存在。同时,供给只需要在数量上对应价格的变化,其扩大与缩小只是均质产品的增减,企业家为提高竞争力而改变生产函数的必要性也不存在。当然,对价格的追随,也隔断了供给本应追随的需求变化,而为满足新需求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的企业家职能也由此失去存在的意义。

(二)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前提与企业家缺失

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里,其理论前提是整个理论逻辑的出发点,但无论是完全竞争市场前提,还是以垄断竞争为代表的不完全市场前提,其关于供给的讨论都排除了企业家存在的必要性。

1.完全竞争市场前提下企业家的地位缺失

如上所述,企业家存在需要两个基本前提:第一,市场存在不确定性;第二,生产函数存在差异性。但是,在主流经济学中,市场原理是以完全市场经济为基本前提的。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施蒂格勒基于古诺和伯特兰的研究将其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存在足够大数量的买者和卖者,个人的作用相对于总数可以被忽略,不存在合谋;第二,产品是无差别的、同质的;第三,资源是自由流动的;第四,信息充分并完全对称,搜寻成本可以忽略。〔24〕

上述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就使得企业家主观能动的意义不复存在,这是由三方面原因决定的。首先,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论假设设定产品为同质的,排除了产品设计、产品质量、产品功能、产品文化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使得客观存在的产品异质性失去其在经济活动中的竞争作用。而事实上,供给的异质性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因为,空间异质性是必然存在的,而供给总是由特定空间上的厂商根据特定空间约束的物质资源、成本约束、产业技术、劳动力等生产条件,由企业家组织生产资源来完成的。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供给是均质的,就自然排除了企业家在空间异质性约束下生产异质性产品的作用。其次,完全竞争市场前提下的资源是自由流动的,而且在其后来的理论逻辑描述中,这种自由流动是没有空间成本、没有时间差异的,是即时即地的。这就意味着,企业家为应付生产资源调配所需要的组织职能不必存在,为克服空间成本、时间成本而进行的管理创新也不必存在。最后,完全竞争市场前提强调经济人具有完全理性,市场信息是完全对称的,供给是完全理性条件下产生的,天然地符合市场的需求。由此,抽象掉了对需求市场不确定性的预期过程,也抽象掉了产品的生产过程 (资源配置过程)。因此,厂商不需要企业家追逐市场需求预期的走向与规模变化,企业家也失去了承担不确定性风险的必要性。

2.不完全竞争市场前提下企业家定位的缺失

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坚持的研究方法是从纯静态的完全市场入手,逐步探讨放松某一理论前提仍然可以实现市场最完美状态——市场均衡——的路径。所以,纯静态的完全市场前提在理论分析过程中不得不作出一定的调整。但是,即便在承认需求有限、供给存在垄断的不完全市场里,参与市场经济的需求方、供给方也是完全理性的。在需求和供给的总量上有所调整,承认有限需求、有限供给作为市场纯静态的特定方式分别存在,但还没有将二者同时并存的形态纳入分析体系。即,从无限需求调整到受预算约束的需求,从无限供给调整到存在供给不变等特殊情况。但面临有预算约束的需求,供给却是可以随时进入或退出市场的;面对有限供给时,需求则不复受到限制。换言之,由于忽略了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在需求有限且发生变动时,供给在完全理性的前提下自动调整;而当供给因特定要素而固定不变时,则无需担心产品实现问题。因此,企业家无法在这一分析框架中占据一席之地。在异质性问题上,接受了需求偏好的存在,承认供给存在替代品可供选择,但仍然坚持完全理性的假设。在扩大的市场模型中,消费偏好被设定为无差异曲线上多个消费束之间的替代关系,消费者无论怎样取舍都会保持恒定的效用值。但这种消费偏好的设定只是消费者需求结构处于相对静态的市场条件下,消费者不想要新的产品或者新的功能,只是在既有产品的不同组合之间进行选择。这样,由于消费者对新产品、新功能的效用预期被忽视了,厂商供给的创新也被忽视了,企业家在产品创新过程中的竞争作用也顺理成章地被忽视了。从供给的角度来看,面对消费者偏好,供给被假设为存在可用的替代品。为在理论逻辑上实现市场均衡的终极目标,市场对不同产品的选择过程只能由价格组合的方式来体现,而企业家的创新作用则被忽略。

总之,在完全竞争市场前提下,企业家没有存在的必要性。而在局部放松相关前提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由于坚持了理性人的假设和静态分析的价格机制,企业家的作用也无法体现出来。

(三)主流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与企业家缺失

如前所述,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以完全竞争市场或局部放松条件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为理论前提,这些理论前提排除了企业家存在的必要性。而进一步从其上述前提下的理论逻辑来看,企业家同样被排除在研究框架之外。

第一,主流经济学的市场原理以价格机制为核心内容,强调价格在市场运行中的核心作用。在此,供给和需求都异化为价格的附庸。为了实现价格波动对资源配置和市场均衡的作用,需求和供给都必须随着价格的波动而增减。为此,供给被抽象为均质的,产品的生产过程被抽象掉了,企业家为完成生产过程而进行资源配置的创新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也被抽象掉了。

第二,主流经济学认为价格机制必然实现市场均衡,而市场均衡是经济运行的最佳状态,而实现市场均衡的标志则是均衡价格的实现。在这个理论框架下,均质的供给的实现过程也只与产量有关,而产量是否过剩或不足则要看价格的走势。由此,厂商行为只需要根据价格波动调整产量,而不需要企业家来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来解决产品过剩或不足的问题。

第三,即便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同样出于市场均衡的理论目标,关于垄断的理论分析也只是关注了价格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在张伯伦关于垄断竞争的研究中,其基本假设主要包括:市场存在大量生产相近产品的厂商;各厂商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异性;厂商可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25〕其中,“产品差异性”是垄断竞争的标志和决定性因素。琼·罗宾逊夫人进一步将不完全竞争分为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借助边际分析的方法,分别从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两个角度对垄断以及整个价值理论进行论述。〔26〕也就是说,早期的垄断竞争研究以 “产品差异性”为前提,其中隐含着企业家的创新作用。但这一分析在主流经济学中并未延续,目前的微观经济学主要探讨产量领导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价格领导、联合定产 (古诺模型)、联合定价 (伯特兰模型)以及串谋等卖方双头垄断行为模型。可见,垄断状态下的各种模型承认了企业家在市场分割、价格策略、产量策略方面的作用,但放弃了以 “产品差异性”为前提的企业家创新问题的探讨。

可见,即便在部分放松完全竞争市场前提约束的不完全市场分析框架下,现有的理论分析框架仍然坚持以市场均衡为理论终极目标,强调供给和需求在价格与数量上的直接对应关系,忽略了以产品异质性为前提的企业家创新作用。坚持经济人的完全理性假设,也抹杀了企业家个人有限理性带来的供给异质性,忽略了企业家的作用。

三、企业家重新定位的理论前提与市场机制

如前所述,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之所以抽象掉企业家这一要素,是其基本理论范式导致的。完全竞争市场完全排除了企业家存在的必要性。而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框架下,只关注价格与数量的关系,而忽视了企业家对创新的作用,也忽视了企业家个体差异性对供给带来的影响。

而现实中,供给必须借助企业家才能实现。而为了将企业家纳入经济理论分析的框架之内,必须将市场原理的理论前提调整为彻底的不完全市场,并针对其自相矛盾的逻辑漏洞进行反思,重新探讨市场运行的内在机制,探讨市场均衡是否是不完全市场经济运行的最佳状态、是否应该作为理论研究的终极方向。为此,本文认为,企业家是不完全市场前提下供给过程的决策者,其决策内容既包括对市场预期的判断,也包括供给从形成到实现的过程管理。简言之,企业家是不完全市场前提下对供给利润最大化预期的实现者,是具有有限理性的微观供给单位管理者。

在此,本文以不完全市场前提下的市场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学中企业家定位的理论前提,并以不完全市场经济前提下的市场逻辑作为企业家定位的理论基础。

(一)以价格机制为理论内核的局限性

1.价格机制在经济实践中的局限性

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无论其理论前提还是其以价格机制为理论内核的市场原理都严重背离了经济活动的现实。

首先,以价格机制为理论内核的市场原理在哲学上是不彻底的。众所周知,一个阐述事物运行规律的基本原理,在本质上应该是在一个理论前提下以一个共同的逻辑来解释的。而传统市场原理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其一,是以完全市场为前提、针对一般商品的一般市场原理;其二,是以供给不足市场为特定前提、以 “吉芬商品”为对象的个案解释。①19世纪的罗伯特·吉芬发现土豆价格上涨时需求反而增加。后将艺术品、集邮的邮票等类似的商品称为“吉芬商品”。对此,大卫·李嘉图指出,商品的交换价值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稀缺性,一是为了获得它们所需要耗费的劳动量。而完全由稀缺性决定的是绘画、稀有书籍、钱币等。马歇尔首次将“吉芬商品”概念纳入经济学教科书。这种双前提、双原理的 “双核模式”,本身即说明这只是关于客观事物规律的半成品。

其次,价格并不能解释客观经济活动现象。在现实的经济实践中,许多商品的市场表现并不能由传统的价格机制来解释。这种 “价格失灵”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价格上升而需求扩大的 “吉芬商品”出现扩大化的倾向,这些商品往往与 “吉芬商品”的稀缺性特征无关。例如,住房、股票供给几乎不受限制,甚至一些简单的批量产品如食盐、洗衣粉、卫生纸等都在其列;其二,几乎所有工业品都存在价格逐步下降而供给扩大现象,并在市场饱和之后出现价格急剧下降而供给减少甚至退出的现象。一般而言,工业品的价格由于分工与熟练、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长期下降的态势,但在这个价格长期下降的过程中,工业品的生产都经历了产量扩大到产量减少乃至停产的产品生命周期过程,这说明,其供给的波动与价格并无必然联系。此外,在一些特定的经济背景下,“价格失灵”的现象也非常突出。在经济危机中,许多产品价格下降但需求并未增加反而下降;在供给不足经济中,一些商品无论其价格下降还是上升,需求都呈现扩大态势。在此,价格机制显现了理论的苍白和无奈。

最后,价格机制在指导市场调整过程中往往是失败的。这是因为,第一,从理论上看,价格只是市场的表面指标,当价格崩盘到企业亏损之时,市场往往已经完成了生产过剩的过程,经济危机无法避免;第二,在现实中,价格失灵的现象大量存在,使得以价格机制为指导思想的政策无所适从,美日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破灭就足以说明这一问题;第三,价格机制鼓吹其实现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目标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人类经济活动从未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从未市场出清,却频繁地出现供给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存在盲目竞争导致的资源过度浪费。

2.价格机制在理论逻辑上的自相矛盾

由于主流经济学将 “吉芬商品”视为市场现象的一种例外,本文在此专门探讨完全竞争市场前提下一般市场理论的不足之处。

主流经济学沿用亚当·斯密的观点,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产品的市场价格。②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指出,所谓商品的自然价值应该是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的价值。在完全市场条件下,自由竞争使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自然价格波动,并不断趋向自然价值。这种竞争导致资源在社会各经济部门自由流动,使各经济部门形成统一的利润率,直至市场价格等于商品自然价值。〔27〕此时市场出清,经济活动实现均衡。但是,这一理论在前提与结论上存在着自相矛盾。第一,完全市场的前提表明有足够充分的供给和需求,信息完全对称,则生产者对消费者的需求充分了解,就应该直接按照消费者需求的数量来生产,就不应该存在供求量差;第二,如果以存在一定的市场供求量差为初始点,但供给是不受任何限制进入或退出市场的,这个量差可以瞬间消除,当然也不会消除价格与自然价值的背离;第三,在完全市场条件下,供求量差在根本上就不可能存在,价格与自然价值的背离也不可能存在,那么,价格多次围绕自然价值的波动机制也必然无法存在。因此,价格围绕自然价值波动并最终实现市场均衡的机制,在完全市场条件下并不存在。〔28〕

价格机制的逻辑漏洞,也引起了理论经济学家的关注。马歇尔认为,商品的正常价值与生产成本相关,市场价格主要受效用和需求的影响。〔29〕这一观点,仍然是沿着价格是 “看不见的手”的思路推进的,因此价格机制在经济学中的核心地位仍然没有因此而改变。现代经济学者在具体案例解释中加入了消费者预算约束、偏好、选择以及商品的效用、边际效用,导入了与收入增长等结构性变化相结合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等,解释了供给的价格波动带来的需求变化机制。 〔30〕但是,新的调整只是对传统理论打了补丁,在基本逻辑上仍然坚持以价格机制解释市场活动的思路。

总之,价格机制存在着巨大的理论漏洞和哲学上的不彻底性,在实践中也不能解释客观经济现象。而恰恰是以此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范式,因其不合理的理论前提和逻辑而排除了企业家存在于经济学体系中的可能性。为此,只有重新认识市场运行的内在机制,以符合现实的不完全市场为理论前提,构建新的市场机制,才能在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为企业家合理定位。

(二)预期支配的市场原理

为使市场经济理论更好地解释现实,必须将前提还于现实,以便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市场运行的内在机理。

1.不完全市场的理论前提

我们将分析市场活动规律的理论前提设定为不完全市场,具体包括:第一,经济活动中不存在无限的供给和需求,这是由人类经济活动客观上受到空间异质性、资源有限性和经济人的有限理性等要素的约束决定的。第二,消费者和生产者进入市场面对空间、政策、技术、成本等各种障碍,而在退出市场时也存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成本,生产者的市场退出成本要远比消费者高得多。第三,产品即便存在可替代性,也是有差别的。第四,市场的信息并不充分且普遍存在不对称情形,无论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都是有限理性人,存在道德约束。①在经济人或理性人假设下,个体是完全理性的,因而具有完备、自觉的道德意识。但在现实中,个体参与经济活动往往以有限理性为前提,其道德是需要一定手段约束的。

2.市场的第一动力是需求

市场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活动达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一般而言,具有经济学意义的市场的出现需要有物质产品出现超过日常生活所需的剩余,并可供交换。但是仅有剩余产品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对市场成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存在交换的需要。

第一,需要使剩余产品转化为市场商品。剩余产品的出现,只意味着存在这些剩余产品转化为供给或成为交换支付手段的可能,但并不能使交换行为出现。市场的成立,取决于人们是否有交换的必要。这个交换的必要,也就是需要,才是市场上的需求——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的基石。因此,在供给、支付能力、需要之间,对市场成立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需要。

第二,需要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源,是供给的根源。马克思曾指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和形成社会关系的动因与依据。〔31〕对人而言,“他需要的界限也就是他生产的界限”〔32〕。换言之,人的需要是促使其参与劳动、投入生产的源动力。在交换出现之前,个体生产物品的数量和范围就是以自己的直接需要为标准,而不会超出直接需要。但是,当产品出现剩余时,交换的需要随之产生,进而形成分工合作等社会关系。〔33〕进一步地,当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才能够 “创造历史”,一系列历史活动随之展开。〔34〕传统市场理论无视需求,相信供给可以创造需求,造成大量生产过剩危机,也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第三,在市场经济形成之后的一般市场行为中,供给能否唤醒需求并最终带来交易行为,也是由需求决定的。经济活动中往往会发生供给唤醒需求的直观现象,使人误以为供给创造了需求。甚至有经济学家认为,产品的生产会自己创造出与这部分产品同值的购买力:供给会创造出其自己的需求。〔35〕但这无法解释资本主义世界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因而受到西斯蒙第、马尔萨斯以及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批判。

第四,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供给所实现的产品数量、价值甚至生产过程也是由需求决定的。在总量上,马克思指出,只有当全部产品是按必要的比例进行生产时,它们才能卖出去。社会劳动时间可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的这个数量界限,不过是整个价值规律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显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包含着另一种意义。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只有这样多的劳动时间才是必要的。〔36〕因此,超过需求的供给部分被需求放弃。此外,需求也要求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技术等要素与消费者的需要一致,例如人们选择农产品的消费时会拒绝农药残留过多的产品而选择绿色产品。

总之,市场需要有需求、供给双方同时存在。但最终决定交易行为成立并使市场真正成立的,是以需要为终极决定因素,以需求为前提并由需求唤起的。

3.真正的 “看不见的手”是预期

价格只是市场活动的表象。决定市场运行的根本力量是需求、供给双方参与市场活动者的预期。在此,预期是指市场行为中的需求、供给双方个体自然人以及由此汇集而形成的社会性市场行为主体,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对其次期市场行为——需求获得满足或供给得到实现——可实现收益的预先判断。其中,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需求预期)包括对次期消费效用满足度和效益获益性两个方面的预期;生产者的心理预期 (供给预期)则主要是指其对次期供给的获利性的预期。①关于心理预期的讨论,始于凯恩斯的理论,但凯恩斯只是看到了心理预期在微观层面上边际效用递减等表层现象,没有关注到心理预期对市场的决定作用。而后来的卡尼曼等人对心理预期的讨论则过度关注了赌博等个案中心理预期的不可测度特征。可以说,通过心理预期来分析市场问题的角度并未真正受到关注。

预期决定市场运行的基本机制是,首先通过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形成需求,进而通过生产者的心理预期带来供给。在此,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是对更高消费收益的期待,可能是商品功能的提高,也可能是价格的低廉,总体上是宽泛而导向性的。而供给在需求预期的引导下,一方面预期到需求带来利益;另一方面则因供给者个体的不同而会出现需求解决方案上的差异性,并将带来一些功能、价格相似但又存在差异性的替代产品群。而消费者则基于其预期,选择其一或几种产品的组合。于是,在消费者心理预期追求效益最大化和生产者心理预期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价格点,交易行为得以完成。总之,预期是不完全市场运行的决定性力量。其中,需求方的预期是在市场行为发生的时间上率先、在作用上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而供给方的预期则是在时间发生上滞后、在作用上居于从动地位的要素。市场中的预期机制可以总结为 “双羽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心理预期决定市场交易行为的双羽模型

在此,M为需求方或供给方对某种特定商品的预期量,Q为需求方或供给方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或供给的数量,0点为心理预期值和商品数量两个轴的起点,T为交易行为成立时的价格点。从需求预期曲线和供给预期曲线来看,需求方的预期早在某一商品问世前即存在。当这种需要积累到一定程度,被供给方注意到之后,满足需求方的预期将会使供给方产生可以获取更多利润的预期。因此,需求方、供给方在进入市场之际,其预期都已经达到一定值。当商品进入市场之后,会出现三个基本的变动阶段——需求预期上升,拉动供给预期跟进并形成过度乐观的市场扩大阶段;需求预期减弱 (伴有新需求预期生成)而供给方认知需求预期变化并开始减弱供给期的市场转折阶段;需求预期下降并带动供给预期下降的市场退出阶段。这一过程,在市场上体现为需求心理预期发挥终极作用下的供求关系变动。从需求方来看,这是需求预期由期待到满足再到厌倦而期待新产品替代的过程;在供给方来看则是有关理论描述的产品生命周期;而多个特定商品个体汇集为社会供给总量时,新产品开发彼此交错,直到多数产业缺少足够新产品来满足新需求、产业技术相对停滞的时候,这个过程就变成了经济周期中的中波周期 (朱格拉周期);而当整个产业体系都缺乏足够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来满足新需求时,这个过程就变成了经济周期中的长波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4.资源配置与市场失衡

预期作为 “看不见的手”,其资源配置职能是通过需求预期对供给预期的作用来实现的。也就是说,需求方通过市场反映其预期信息,调动供给方使用相应资源来增加或减少供给总量以适应需求总量的扩大或减少,同时提升供给的品质、特性和科技含量来满足需求方个性化、高端化、便捷化等需求升级的要求,并撤出已不能适应需求方预期的供给。通过这种资源配置,最终让供给在数量、结构、品质、功用等各个方面完全符合需求预期,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和过剩生产,实现需则有应,供则有用。

但是,在不完全市场条件下,市场通过心理预期进行的资源配置并不能实现需求和供给的完全耦合,而只能最大限度地接近需求方的充分满足且无过剩的最佳状态。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性降低了资源配置的准确程度,人类对自然、社会认识的有限理性决定了资源配置中的选择偏差,产业异质性带来的生产方式差异决定了资源配置的准确性差异,预期传递的时滞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需求总量不可能因供给的扩大而产生等量的增加并实现市场出清,需求预期的日新月异使得供给方始终处于被动调整的状态等等。

四、不完全市场中的企业家定位

在上述不完全市场前提下,在预期支配的市场机制中,企业家作为市场供给的人格化代表,是供给利润最大化预期的实现者,是具有有限理性的微观供给单位管理者。作为与需求相对应的市场力量,企业家的定位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无论针对特定需求的供给方式是否已经形成,企业家始终都是市场需求变动态势的追随者,观察市场需求动态,考察需求预期与供给的技术可能性之间的差距,力求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上最大限度地贴近社会需求的变化。其中,包括对新需求提供新供给带来风险的把握和控制等。第二,在针对特定需求的供给方式形成之后,对生产过程加以组织管理,以确保供给预期的利润最大化得以实现,其中包括由市场不确定性导致的生产要素资源配置、非资源配置和制度管理等。此外,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家还是道德行为的引领者、践行者与示范者,是建立良好市场秩序、传递健康市场经济价值观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企业家的需求追随职能

需求追随职能是企业家的第一职能。这是因为,需求是市场成立及发展的原动力,供给必须应需求而产生。如果供给不顾需求,则是供给本身最大的冒险。而一旦市场需求定位错误,则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无论供给过程管理如何完善、如何不断创新都将失去意义,甚至适得其反。而当一个特定商品进入市场之后,其供给的生产管理职能的依据也是需求。企业家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结构变化不断调整生产函数各个要素,降低价格,增加附加功能;还要关注需求整体的变化态势,最大限度地克服信息反应的时滞。在此,供给的需求追随职能随时间推移主要体现为如下几个具体方面。

1.针对新产品需求的风险管理与创新职能

这一职能是发生在供给进入市场前的时期,参见图2的纵轴左侧。图中ME为产品功效预期,MP为产品价格预期。在纵轴左侧,可以看到需求方存在对特定产品在功效和价格上的一定预期。这一时期,企业家的主要职能有两个方面:第一,风险管理。即,在进入特定产品市场前,对新产品的需求在价格、功效预期作出判断;同时,从技术可能性角度出发,对新产品所需技术、原材料、人力资源、物流等可配置资源能否实现针对新需求的供给,可能占有的市场规模以及在同等条件下相比其他机会成本、相比可获取收益是否足以带来更多利润 (实现利润最大化)进行判断,由此形成供给的获利预期。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的市场不确定性,这一职能突出体现为企业家的风险管理职能。第二,创新职能。因为是要进入新产品市场,不管这个产品是否已有成品问世,对于企业家所在企业而言,这个供给行为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无需赘言。

图2 需求预期与供给预期 (价格与功效)双羽模型

2.跟踪市场需求变动的管理与创新职能

经过企业家决策,确定进入新产品市场之后,企业家的职能转向生产过程的管理与创新,但这些生产管理与创新都是以最大限度地追随需求为目的的。参见图2纵轴右侧。这里,企业家的职能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满足需求预期的管理与创新职能阶段。供给方进入市场后,受技术可能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制约,往往并不能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预期,因此在进入市场之初,供给方的预期是价格高于需求预期而功效低于需求预期。图2的阴影部分反映了这一情形。而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规模扩大和需求反馈增加,供给预期会逐步向需求预期靠拢,并在一个时间点T上实现与需求预期的交叉。这个点T将成为新产品的社会消费普及的拐点。

第二,抑制供给预期避免过度超越需求预期的管理与创新职能阶段。随着社会消费习惯的扩大,社会需求预期在总量上会继续扩大,高效预期越来越高,价格预期则越来越低。供给预期总量也会随之扩大。而如前所述,社会总体的供给预期往往会超过社会总体的需求预期,往往会出现产品功效供给预期过大导致过度研发等弊病。作为微观供给主体的管理者,企业家的职能是准确把握需求预期,一方面通过生产过程的管理与创新紧跟需求预期,另一方面避免过度开发、过剩供给。

第三,供给转向或逐步退出市场的管理与创新职能阶段。这一阶段是图2中需求预期曲线从向上转为向下的时期。当特定产品的社会需求预期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对这一特定产品的社会需求会在技术进步等的推动下转向新的产品需求,就像人们放弃黑白电视而选择彩电,再放弃射线电视选择自发光的液晶电视一样。而企业家应紧密跟踪社会需求的这一变化态势,及时退出市场或转向。及时转向或退出市场,需要企业家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对于微观供给单位的企业生存和宏观的供给过剩都十分重要。

第四,逐步退出市场过程中的管理与创新职能阶段。这一阶段,是图2中供给预期曲线从向上转为向下的时期。当企业家决策逐步减产后,供给预期应逐步下降。而退出市场过程中的可配置资源的重新调配,实现平稳、合理地退出并将沉没成本降低到最小限度,则要求企业家有高超的管理技巧和活跃的创新思维。

3.多厂商竞争策略管理与创新职能

在现实中,所有市场都不可能是单一厂商的绝对垄断状态,而大多数情况下是多厂商竞争市场 (参见图3)。企业家无论作为新产品市场供给的率先投入者,还是跟随投入者,都要紧跟社会需求预期的变化,同时确立与竞争者不同的供给策略。在此,社会需求预期往往在达到消费社会化拐点之后会出现低价化、个性化、便捷化、高端化等分群类的需求预期,不同企业家应根据自身可配置资源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供给策略,形成合理的供给预期。这种供给策略的选择和决策,也是企业家管理和创新职能的重要体现。

4.兼顾新产品需求预期与传统市场需求预期的综合管理与创新职能

现实中产品生命周期客观存在,每一个企业都不能只做一个产品而后随需求预期消失而退出市场。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应该既要关注已经进入市场的传统市场需求预期的变动,也要注意新产品需求预期的动态,及时在传统供给获利较丰的阶段进入新产品开发过程,使企业长期稳定获利的供给预期得以实现。这里,兼有上述四种职能,因此称之为综合管理与创新职能 (参见图4)。M1为第一期产品的市场预期,M2为第二期产品的市场预期,以此类推。当商品1的社会需求预期达到高峰期时,也是供给预期达到高峰的时期,这时应关注到社会对新商品2的需求预期,在继续关注商品1社会预期并执行生产管理与创新职能的同时,企业家应及时抓住新商品2的社会需求预期,执行对新商品2的风险管理和创新职能。

图3 多厂商竞争动态模型

图4 产品生命周期的双羽模型

(二)企业家的生产管理与创新职能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供给预期,在追随市场需求预期的同时,企业家还要执行其对具体生产过程的管理与创新职能。这种生产过程的管理与创新职能,既是应对市场上瞬息万变的产品需求预期变化的需要,也是供给过程涉及的各种可配置资源、不可配置资源的统筹应用实现其效益最大化的需要。换言之,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供给预期,必须确保供给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预期。为此,企业家则需在生产过程中强化管理与创新职能,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合理科学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以同时满足利润最大化的供给预期和市场上日新月异的需求预期。在此,企业家的管理与创新职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满足需求职能

为满足社会需求对新产品的预期以及针对已有商品的低价化、个性化、便捷化和高端化等结构性需求的变化,企业家需要通过企业内R&D、企业与研究机构合作等方式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创新;通过规模经济、技术创新、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推进产品低价化;通过质量管理提高成品合格率以确保消费者满足度。由此,既保证企业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又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研发活动,从微观的企业经营角度上看可以为企业新一代产品创新创造有利条件,从宏观的产业体系建设上看可以助力企业的产业链升级乃至整个产业升级。

2.利润追求职能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供给预期,企业家需要在确保生产质量不变或逐步提高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在降低成本方面,选择科学合理的企业区位,有效利用区位优势,借助有利的产业空间内的相关合作产业、产业集聚、产业集群的技术溢出、劳动力池、规模经济效益实现成本的节省;技术创新可以通过替代技术、新材料开发、生产工艺创新等方式实现成本的削减;严格的成本管理、涉及所有生产经营领域的全员质量管理都可以在生产的各个细节实现资源节省、效率提高;合理科学的资源配置,可以将国内外可配置资源都纳入企业内合作的运营框架之中,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化和成本的最小化。在提高产品附加值方面,企业家可以通过技术研发实现产品创新,通过新产品以及产品的个性化、便捷化、高端化来提高产品的创新附加值;通过品牌管理,强化品牌效益,提高产品品牌附加值;通过不断的创新活动、公益事业、良好的市场互动等企业形象建设,提高消费者偏好度,提高企业附加值。

3.即时管理职能

长期以来,企业家对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判断一直不能克服时滞的影响,经济危机的发生往往是企业家发现生产过剩时已经回天无力。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传统的市场理论推崇价格机制,误导企业家以市场价格为参照系来进行管理决策。如前所述,价格机制只是人类为解释市场运行机制而进行的简单经验总结,其在理论逻辑上存在严重的漏洞。同时,价格也无法准确反映市场需求动态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工业品的价格一般是自新产品问世之后长期下降的,这个价格下降过程既可以是消费者需求预期扩大、供给随之扩大而形成规模经济所导致的,也可以是消费者需求预期缩小、产品滞销被迫降价带来的。第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社会供求动态的复杂性,人类的信息获取一直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为此,企业家应从虚设前提的经济学教科书中跳出来,以不完全市场为前提,以预期变动为考察指标,可以更直接地洞察次期经济活动趋势。与此同时,技术创新给信息获取带来了巨大的进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悄然到来。以巨量 (volume)、高速 (velocity)、多样 (variety)、价值 (value)、 真实 (veracity)为特征的大数据集合,在处理模式上超越了常规数据采集的随机抽样统计方法,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这对基于海量数据分析、预测和管理的社会经济各方面研究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大数据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海量数据的获取、分析与处理,推动决策者更充分、更准确地掌握市场需求,将资源有计划地配置到需求心理预期体现出来的有现实需要的地方,逐步实现真正的按需生产。这一全新的市场运行模式在宏观经济层面上恰为新时期的精准供给管理打下基础,将大大推动市场活动的即时跟踪与预测,推动大规模定制生产,引导产业结构和社会治理的转型升级等,进而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家的道德规范职能

企业家是市场活动主体中的 “领头羊”,兼具职业特征与领导特征,其经济行为与道德操守有着极强的引领性和示范性。在传统市场理论完全理性人的前提下,个体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不存在市场乱序。然而,现实经济活动已充分证实完全理性人假设的不适用。个体为有限理性人,受信息非对称和微观异质性的双重制约,其在道德规范层面上的表现也应是有限道德甚至道德缺失,因此必须对其加以约束。由于市场经济具有自循环的特点,企业家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企业家的道德规范职能要求他们合法求利,传递健康的市场经济价值观,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1.逐利行为中的道德规范职能

企业家逐利行为首先受到法律约束,即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获利,这是企业家需要遵守的基本道德约束。除此之外,企业家求利还要遵守 “善”的原则,与民为善,与社会为善,即一切经济活动以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为前提,既要守善也要行善,在实践道德规范的同时不断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创造与最大化。

2.生产经营中的道德规范职能

企业家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导者,无论是在生产活动还是劳动力雇佣的过程中,都扮演着道德示范的重要角色。在生产活动中,面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动选择清洁集约的绿色生产方式,就是企业家遵守道德规范在当代社会的具体表现。换个角度来看,新的产品工艺、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无不需要企业家首先在市场上引领风潮,而后逐渐推广。在经营活动中,企业家恪守诚信,将健康的市场经济价值观层层传递,是建立良好市场秩序的重要环节。在劳动力雇佣中兼顾为己为人,充分体现企业家 “忠恕”精神。

3.践行社会责任中的道德规范职能

发展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这就要求企业家既要行善举,也要做义事。追求利益最大化与完善生产经营过程是企业家作为企业领导者的基本要求,践行社会责任则是企业家作为社会引领者的职能体现。市场经济竞争必然导致收入分配的社会差别,慈善行为则是调节这种社会差别的重要手段,并逐渐演化为成功企业家道德规范中的能动部分,是企业家回馈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既是对人性善良、慈悲助人等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也是推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重要力量。

总之,在不完全市场前提下,根据预期支配的市场原理,可以准确地找到企业家的定位。企业家对于需求与供给这一对市场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分别拥有重要的职能。对需求方,企业家是需求预期的追随者,为此拥有针对市场外的新产品需求预期及市场内的现有产品需求预期的风险管理、竞争策略管理及创新职能;对供给方,企业家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执行者,通过生产过程的管理与创新实现其需求满足职能、利润追逐职能,并利用最新的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即时管理职能,而由于供给过程的内在关联性,这些职能也无不关系到风险管理、生产管理、组织管理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传统企业家理论论及的职能。在市场经济逐利行为之外,企业家还具有独特的道德规范职能,对引领社会公益风潮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五、结论

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企业家之所以被忽视,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决定的。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内,企业家被供给替代,供给则变成价格的函数;以完全市场经济为基本框架的理论前提也排除了企业家存在所必需的不确定性、生产异质性;以价格机制为理论内核的理论逻辑,使供给被抽象为均质的,供给只需跟随价格作出量的调整,即可实现市场均衡。因此排除了对创新、管理、风险等的需要。

在经济活动实践的客观世界里,企业家对市场活动有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企业家必须在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而由于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的不科学性,企业家定位必须也只能在以不完全市场为前提的、克服价格机制弊病的经济理论中才能实现。为此,本文通过证伪价格机制,进一步提出了不完全市场前提下预期支配的市场原理。在这一理论框架下,需求是市场的第一决定性力量,预期是推进资源配置的“看不见的手”,而市场必然失衡,最佳状态是供给对需求的无限接近。

在预期支配市场的理论内核之下,企业家在不完全市场中的定位不仅客观存在,而且更加明晰。企业家是需求预期的追随者,其职能包括针对市场外的新产品需求预期及市场内的现有产品需求预期的风险管理、竞争策略管理及创新等职能;企业家是代表供给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执行者,通过生产过程的管理与创新以实现其需求满足职能、利润追逐职能,并出现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即时管理的新职能;企业家是道德行为的引领者、践行者和示范者,其道德规范职能对构建良好、健康的市场经济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职能预期企业家
职能与功能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5:58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海峡姐妹(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7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22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现代企业(2015年9期)2015-02-28 18:57:56
析师一致预期
企业家应避免无意识犯罪
法人(2014年2期)2014-02-27 10: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