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CT诊断价值

2020-07-28 09:34:00罗清谢敏朱静艳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硬化性胸膜肺泡

罗清 谢敏 朱静艳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肺内良性肿瘤[1-2],发现及诊断本病主要依靠CT检查。大多数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CT表现较为典型,如肿瘤多为肺内单发结节或肿块、类圆形、边缘光滑、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伴有晕征、尾征、贴边血管征、空气新月征等征象[3]。然而少数硬化性肺泡细胞瘤不具有上述典型特征,CT表现与其它一些肺部疾病相似,易导致误诊。本文探讨CT在不典型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诊治、临床可疑肺部结节患者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48~67岁,平均57.3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6例,咳血1例,胸闷、胸痛7例,发热2例。实验室检查发现血白细胞升高3例,血沉增高2例,血肿瘤指标增高3例。

1.2 检查方法 使用西门子Sensation16层多排螺旋CT,扫描方法为胸部平扫加增强双期扫描,扫描条件120~140kV,150~180mA,层厚 8mm,层间距 8mm,螺距1.0,扫描结束后将扫描数据传入工作站,以1~1.5mm层厚进行三维重建。

2 结果

2.1 CT表现 8例肺部肿瘤中单发6例,多发2例,其中肿瘤位于左肺上叶3例,左肺下叶1例,右肺上叶2例,右肺下叶2例。肿瘤大小为9mm×10mm至30mm×32mm。肿瘤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者5例,不规则形者3例。4例肿瘤边缘光整,2例肿瘤边缘毛糙或毛刺,2例肿瘤边缘呈分叶状。7例肿瘤密度均匀,1例肿瘤密度不均匀、呈磨玻璃样密度。1例肿瘤伴胸膜凹陷征。增强扫描2例肿瘤无明显强化,6例肿瘤轻中度或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不典型表现 2例肿瘤密度均匀,但形态为不规则、边缘分叶状,增强扫描不均匀中度强化(见图1);1例肿瘤形态为椭圆形,但显示磨玻璃密度、不均匀,边缘略毛糙、轻度不均匀强化(见图2);1例肿瘤密度均匀,但形态不规则,中度均匀强化,可见边缘毛刺及胸膜凹陷征(见图3);2例肿瘤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边缘光整,均匀明显强化,但呈多发结节,2例肿瘤圆形,密度均匀,边缘光整,但无强化(见图4)。

图1 门脉期轴位示右肺上叶不规则肿块,边缘分叶,不均匀中度强化

图2 CT平扫肺窗轴位示左肺下叶磨玻璃状病灶

图3 平扫肺窗示右肺上叶不规则肿块伴胸膜凹陷征

图4 门脉期轴位示左肺下叶类圆形无强化结节

2.2 病理表现 8例肿瘤均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组织病理学特点为大量伴硬化倾向的血管瘤样增生,伴有间质增生和细胞浸润。镜下肿瘤细胞为立方上皮细胞和多角形间质细胞,组织结构为乳头区、硬化区、实性区、血管瘤样区混合存在,以乳头区、硬化区为主。

3 讨论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于1956年由Liebow和Hubbel首先报道[4],因其病理组织形态类似于皮肤组织中的硬化性血管瘤,故命名为肺硬化性血管瘤。2015年WHO肺肿瘤分类中更名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目前大多数学者支持上皮细胞来源这一观点。硬化性肺泡细胞瘤好发于女性,可能与性激素有关,本资料显示多为男性,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该病主要发病年龄为40~50岁,这与本资料患者平均年龄57.3岁有差距。硬化性肺泡细胞瘤右肺发病略多于左肺,本资料显示左右肺发生数相同。硬化性肺泡细胞瘤临床表现非特异,多为无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咳嗽、咳血、胸痛、发热、消瘦等表现,这与本资料临床表现一致。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典型表现为单发[4],圆形或椭圆形结节或肿块,边缘多光整,密度均匀,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可见钙化灶,伴有晕征、尾征、贴边血管征、空气新月征等良性肿瘤征象。

少部分硬化性肺泡细胞瘤不具有上述CT典型特征。本资料8例肿瘤患者,2例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缘分叶状,增强扫描不均匀中度强化;1例肿瘤形态椭圆形,磨玻璃密度、不均匀,边缘略毛糙、轻度不均匀强化;1例肿瘤形态不规则,中度均匀强化,可见边缘毛刺及胸膜凹陷征;2例肿瘤呈多发结节,2例肿瘤圆形,密度均匀,边缘光整,无强化。8例均为不典型表现。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强化程度与肿瘤内细胞成分和血管含量有关,2例肿瘤无强化,提示肿瘤内基本为硬化区,血管含量很少。4例肿瘤轻中度强化,提示肿瘤内实性区及硬化区较多,血管瘤区及乳头区较少。1例肿瘤伴胸膜凹陷征,提示肿瘤压迫刺激周围肺组织及胸膜组织,与胸膜粘连、牵拉。1例肿瘤密度为磨玻璃状,表明肿瘤内较多肺泡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2例肿瘤为分叶状,提示肿瘤各方向生长速度不同所致。2例肿瘤为多发、相贴,可能为结节紧贴所致。

不典型硬化性肺泡细胞瘤易误诊,如肿瘤形态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整,密度均匀,无强化,易误诊为结核球;如肿瘤形态不规则,分叶状,轻中度均匀强化,可见边缘毛刺及胸膜凹陷征,易误诊为中晚期肺癌;如肿瘤密度为磨玻璃状,形态斑片状、边缘毛糙,易误诊为早期肺癌[5];如肿瘤呈多发结节,易误诊为转移瘤等。不典型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表现与其他肺部疾病相似,鉴别如下:(1)周围型肺癌,肿瘤边缘也可呈分叶状伴胸膜凹陷征,但强化程度较低,常见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肿瘤内空泡征、肺内转移、胸腔积液等征象;(2)肺错构瘤,肿瘤增强扫描基本不强化,但肿瘤边缘光整,其内见脂肪密度及爆米花样钙化[6];(3)肺结核球,病灶边缘较清,形态欠规则,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无强化或环状强化,但病灶周围可见卫星灶,病灶常伴钙化灶,患者有低热、盗汗等症状;(4)肺炎性假瘤,病灶边缘似有毛刺或分叶,边缘欠光整,但病灶强化程度较低,大部分患者有肺部感染病史,抗感染治疗后好转;(5)肺曲霉菌病,病灶内也可有空气新月征,但病灶强化不明显,病灶内可见随体位变化的结节[7];(6)Castleman病,病灶多位于肺门区,中央分支状钙化;(7)肺转移瘤,多两肺弥漫病变,且多有原发病史。本资料中8例不典型硬化性肺泡细胞瘤患者发病年龄均较大,考虑可能为中老年人体质较弱,免疫力减低,肿瘤内硬化纤维成分多、毛细血管含量少,肺泡上皮易发生不典型增生,致肿瘤表现不典型。

不典型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诊断困难,易误诊,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化验报告及CT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猜你喜欢
硬化性胸膜肺泡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1:06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钙结合蛋白S100A8、S100A9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类肺炎表现的肺泡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肿瘤影像学(2015年3期)2015-12-09 02: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