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式信念干预联合心理疏导对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2020-07-28 07:30李玉玲谢秋莉刘晓蕊
癌症进展 2020年12期
关键词:消融术射频肝癌

李玉玲,谢秋莉,刘晓蕊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感染性疾病科,郑州 450052

肝癌是临床中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由于肝癌患者的肝功能较差、病情确诊晚,多数患者不能耐受手术,仅15%~30%的肝癌患者有机会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1]。射频消融术是不能接受手术的肝癌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通过射频的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升温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可重复治疗等优点。但术后患者可出现发热、疼痛、出血、肝肾功能损害、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会引起患者的恐慌,继而产生心理负担,影响睡眠质量,不利于术后恢复[2]。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但常规的心理疏导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个体差异较大,并不能获得满意的干预效果[3]。激励式信念干预是近年来研究较为热门的心理干预方法,针对患者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状况,通过激发和鼓励使患者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向期望目标努力[4]。本研究探讨了激励式信念干预联合心理疏导对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及应对方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肝癌患者。纳入标准:①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②于全身麻醉下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③年龄为18~70岁;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肾、心、脑、肺疾病;②合并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或语言障碍;③生存期<6个月。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106例患者。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疏导干预)和观察组(接受激励式信念干预联合心理疏导),每组53例。对照组中,男 31例,女 22例;年龄 30~70岁,平均(54.63±11.7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8例,初中和高中22例,大专及以上23例;付费方式:医保37例,自费16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30~68岁,平均(53.96±11.08)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0例,初中和高中21例,大专及以上22例;付费方式:医保35例,自费1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付费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及干预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使用射频消融系统、460 kHz单极向射频发生器、单极或多极针,直径为14~17 G,长度为10~25 cm,最大消融直径为7 cm。常规消毒铺巾,在CT定位下将射频刀置于瘤体底部,距肿瘤边缘0.5 cm,设置射频功率150 W持续消融。根据肿瘤体积确定射频治疗时间,瘤体直径≤2 cm者治疗5~8 min,瘤体直径为2~3 cm者治疗8~10 min,瘤体直径为3~5 cm者治疗10~15 min。消融面积扩张至肿瘤边缘1~2 mm。对一次消融不能覆盖者进行多点重复消融。术后送至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观察24 h以上,并接受常规的保肝、降酶、退黄等综合治疗,对原发病为病毒性肝炎者还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入院后24 h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理疏导干预,入院后责任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向患者介绍射频消融术是治疗肝癌的新技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指导患者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介绍手术医师的技术特长,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环境。麻醉清醒后在ICU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方法,使患者充分了解,避免恐慌。

入院后24 h内观察组患者给予激励式信念干预联合心理疏导,责任护士在常规心理疏导的基础上与患者深入沟通,告知患者负面的心理状态会引起睡眠质量下降,削弱机体的抵抗力而导致肿瘤细胞活跃,不利于病情控制。充分肯定患者对抗疾病所付出的努力和已取得的成效,在对患者进行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后,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信心。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使患者充分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出现肝区疼痛、发热、出血、肝肾功能损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患者,耐心倾听其陈述,积极解答疑问,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肝脓肿的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的心境状态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评分。依据心境状态量表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包括慌乱、抑郁、疲劳、紧张、愤怒、精力、自尊感7个维度,每个维度为0~100分,其中,慌乱、抑郁、疲劳、紧张、愤怒维度的得分越高表明该方面状况越差,精力、自尊感维度的得分越高表明该方面状况越好[5]。采用PSQI量表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包括睡眠延后、睡眠中断、总睡眠时间、早睡、自我对睡眠评估、对白天情绪影响、对白天功能影响、白天的睡意程度8个维度,每个维度为0~3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6]。采用CSQ评价患者的行为方式,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部分,共20个条目,积极应对含12个条目,消极应对含8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4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行为方式越积极[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肝脓肿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肝脓肿的发生率为0%(0/53),与对照组的3.77%(2/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境状态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心境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精力、自尊感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慌乱、抑郁、疲劳、紧张、愤怒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的精力、自尊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慌乱、抑郁、疲劳、紧张、愤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境状态评分的比较(±s)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境状态评分的比较(±s)

注:a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心境状态慌乱抑郁疲劳紧张愤怒精力自尊感时间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n=53)67.52±6.14 52.75±5.36a 70.58±7.98 53.87±6.12a 72.63±6.96 56.32±6.12a 69.63±5.87 51.85±5.20a 65.23±4.98 47.65±4.21a 40.45±4.85 54.14±5.89a 38.23±5.62 51.12±5.44a观察组(n=53)66.96±6.35 40.89±4.91a b 72.01±6.34 42.36±5.25a b 70.89±8.03 45.12±5.23a b 71.05±5.26 42.36±4.15a b 64.89±6.14 36.96±5.06a b 41.36±5.02 65.87±7.45a b 37.97±6.03 64.85±6.03a b

2.3 PSQI评分和CSQ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和CS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CSQ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PSQI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的CSQ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和CSQ评分的比较(±s)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和CSQ评分的比较(±s)

注:a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量表PSQI CSQ时间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n=53)17.89±3.78 8.98±1.86a 36.52±3.96 45.89±4.11a观察组(n=53)17.42±4.85 4.75±1.53a b 35.86±4.74 65.23±6.74a b

3 讨论

肝癌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已有的研究认为其发病与水污染、肝炎病毒、黄曲霉素、酒精等因素有关。受手术禁忌证、年龄、病理分期、耐受性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肝癌患者不能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8]。射频消融术是临床治疗肝癌的新技术之一,通过影像学技术的引导和定位将射频刀置于肿瘤患者体内,利用射频产生的热效应持续消融,使肿瘤细胞凝固、变性、坏死,实现治疗肿瘤的目的。与外科手术相比,射频消融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9]。然而射频消融术可引起局部组织充血、水肿、肝区疼痛等并发症,引起患者的恐慌[10]。此外,肝癌患者由于缺乏射频消融术的相关知识,对术中风险、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有一定的担忧,常出现忧郁、悲观、恐惧等负面心理,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影响治疗配合度,不利于术后恢复[11]。

心理干预是现代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2]。但常规的心理疏导效果个体差异较大,尤其对肝癌重症患者而言,干预效果并不理想。激励是指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激励式信念干预是一种心理干预的新方法,根据患者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自我管理指导和情感支持,进而激发患者的求生欲望和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念,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13-14]。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激励式信念干预联合心理疏导,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理疏导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精力、自尊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慌乱、抑郁、疲劳、紧张、愤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CSQ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提示,激励式信念干预联合心理疏导可改善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使患者具有更加积极的行为方式。这是由于激励式信念干预联合心理疏导可使患者更客观地认识疾病及治疗手段,更认真地听从健康教育的指导,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使患者保持冷静、客观的心境,更积极地应对治疗,进而改善睡眠质量,获得更好的休息。

经射频消融术治疗后,肝癌细胞大部分发生坏死或损伤,患者的肝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也有部分患者由于术中热损伤等原因的影响,可引起肝功能指标升高[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肝脓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由于激励式信念干预可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睡眠和休息,有利于术后恢复,同时可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应对行为,可及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肝癌患者病情严重,易产生负面心境,加之对射频消融术相关知识的缺乏及对预后的担忧,在围手术期极易发生心境障碍而影响治疗。因此,对此类患者应重视心理干预,激励式信念干预是通过激励使患者产生向期望目标努力的内在驱动力,以增强患者的求生欲,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应对行为。本研究将其应用于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发现其在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激励式信念干预联合心理疏导可改善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及应对方式。

猜你喜欢
消融术射频肝癌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效果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国内首例“磁共振引导下脑转移瘤激光消融术”成功实施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心率的变化特征分析
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