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汉画像砖拓片开发的艺术价值

2020-07-28 13:17李东风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画像砖拓片题跋

李东风

(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四川省 南充市 637009)

四川汉画像砖包含了书法、绘画、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信息,且图案独具特色,是中国画像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将汉画像砖做成拓片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手工制作技艺蕴含着很强的中华文化特色,既能保留画像砖的原貌,又能延展审美意蕴、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画像砖拓片的开发将画像砖承载的文化信息传承发展下去,结合时代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用传拓方式拓展出新的艺术形式,使画像砖变为“活”的文物,应用到当代生活中。同时拓片继续发挥画像砖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就艺术价值本身而言,主要是指一件艺术品所代表的作者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同时要反映民族性和地域性。艺术个性越典型,其艺术价值也就越高,画像砖拓片本身就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艺术个性。若在拓片上用绘画、题跋开发画像砖的艺术表现手段,在审美意蕴、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等方面体现了四川汉画像砖拓片开发的艺术价值。

一、审美意蕴

四川画像砖被认为是画像砖艺术成就较高的代表,而汉画像砖是汉代艺术辉煌鼎盛的标志之一,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受金石爱好的热捧。四川画像砖以其恢宏的气势、简约的造型、丰富的内涵、生动的形象和娴熟的技艺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精彩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而称著于世,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方面独具特色、引人注目,是汉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汉画学是敦煌学以外的一大艺术学科门类,其审美价值、艺术价值不言而喻。四川汉画像砖在出土量大、艺术性强、形制多、题材广等方面都较为突出,且具有艺术方面的文学性、叙事性和表现性。在审美上多数画像砖古朴厚重、豪迈粗犷,但也不乏灵透活脱,严谨端庄之作。总体来讲四川汉画像砖具有无与伦比的浪漫主义精神,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肯定,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艺术创新。

鲁迅从大量汉画像砖的拓片中,看到了艺术生命的信息与光芒,感觉到画像砖所表现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意蕴。他收藏了大量的画像石拓片,多次和朋友交流时说道:“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唐人线画,流利如生,倘取入木刻,或可另辟一境界也”[1](539)认为汉代艺术气魄深沉雄大,图案精妙。他说“汉画像的图案,美妙无伦,为日本艺术家所采取。即使是一麟一爪,已被西洋名家交口赞许,说日本的图案如何了不得,了不得,而不知其渊源固出于我国的汉画呢”[2](45-46)同时也看到画像砖图案的启示作用和拓展空间。汉画像砖在艺术审美方面可开发的空间很大。在画像砖拓片审美意蕴的基础上,通过对拓片的再度创作,保留原有的图案内容和审美特征,同时可以与跨越时代空间的审美建立联系,形成新的艺术样式。画像砖拓片的题跋,可以用书法表述作者对画像砖的理解,将汉代装饰图像的内涵描述出来。

拓片这种古代“照相”“复印”技术形式是历史的选择,它成为了考古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和非常直观的信息来源。同时,也是艺术的形式之一,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全型拓”为例,由于综合应用了素描、绘画、裱拓、剪纸等技法,把器物原貌转移到平面拓纸上。给人以立体化的视觉审美感受,在此基础上施以绘画、题跋,更多了一层丰富的视觉审美感受。如《岁朝图》(见图1,《岁朝图》,作者:李东风),属于“岁朝清供图”一类题材,是中国画一个独特、应时、受人喜爱的画种。它蕴含丰富,寓意深邃,雅俗共赏,别有情趣,岁时迎新,给节日平添了吉庆祥和气氛。

汉画像石是当时社会稳定的环境下继承前代的工艺和风格,并且有了新的突破,呈空前繁荣之势的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立的风格和审美内涵,而这种审美观念在今天依然有重要价值,倡导文化复兴的当代,正是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雄浑。遵循儒道为正统的汉代艺术,表现出宏阔统一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倾向,这与儒家追求的“大一统”思想是分不开的。思想的统一与体系化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在浓重的礼教色彩、秩序性和规范性的条件下,画像砖追求饱满的构图、宏大的气势、刚劲的线条,使图案装饰显出独有的以大为美的浑厚气势。在画像砖拓片上加以绘画的表现,可以将汉代艺术审美的追求与当下审美取向建立联系,深度默契地延展汉代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精神价值,对当代绘画艺术的审美关照也颇有启示。

二、艺术形式

“传拓是一种文化遗产,是一种传世技法,它在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拓的出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3](12)传拓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承载着文化信息。四川画像砖拓片的绘画、题跋开发就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也是对文化发展的促进。

画像砖拓片题跋在过去并不少见,但是将画像砖拓片做成三维的全型拓,再将诗书画印与拓片结合起来的形式很少,这就是一种开发途径。这样的形式既保留了对拓片的欣赏,又多了书画艺术的介入。从艺术创作角度来看,汉画像砖本身就是和前代不同的、新的艺术形式,学术界把画像砖作为汉画的主要样式。汉画像砖拓片具有砖的原貌,且更加清晰、洗练,其创作手法属于版画拓印的方式,具有版画的特征。画像砖拓片形式感近似于版画,版画与印刷是不可分离的,拓片是用“传拓”的手段产生出来的艺术品种,而不是某种印刷手段去复制绘画。这种技法在现代综合绘画中是一种常见的手段,拓片的“复数性”和“间接性”与版画相同。无限复制的拓片往往让人感觉到审美的同类化,同一块砖,可以做出许多拓片,但是,在拓片上做绘画、题跋的再度创作,就会使每一张拓片有不一样的面貌。这种艺术形式与当代社会生活和文化精神结合,保存珍贵史料的同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艺术形式是指事物和现象的内容要素的组织构造和外在形式。汉画像砖的图案为创作新的艺术形式提供了文化内涵的基础,汉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是一个具有开创精神的时代,其蓬勃向上的精神形成了文化自信和艺术创新。体现在画像砖上形成了形象洗练、线条概括、神态自若、造型生动、内容丰富等特点。如,《蚩尤》(见图2,《蚩尤》,作者:杨代欣)蚩尤为戈、矛、戟、酉矛、夷矛五种兵器的发明者,画像砖塑造蚩尤形象把人物个性大胆夸张、动态趋势极度加强、造型形式极尽简练,突出了人物造型的形式美与生动感,塑造战神的勇武形象,彰显出民族的文化自信。这样的画像砖是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并举的佳作,将艺术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和外在的表现形态结合的很好。再把这种图案做成拓片,变成了平面的作品,在此基础上题跋、绘画又多了一个手段,这样层层叠加,新的艺术形式出现了,但是文化含义依然。

图2,《蚩尤》

拓片因所表现器物的立体程度不同,大致可分为平面拓片和全型拓片两种,平面拓片是传拓技法中较为简单基础的技法,但其变现能力很强,画像砖有绘画的平面性,又有着浮雕的立体效果,而这一点,平面拓片是可以做到的。而全型拓一般是表现青铜器或其它更复杂的器型,为了拓展画像砖拓片的形式,可以将画像砖拓片做成全形拓,再配以绘画、题跋。这样三维的砖和绘画、题跋集合起来,再加上绘画色彩、笔墨关系,使画像砖全型拓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

传拓这种古代“复印”技术发展起来可以在艺术形式的两个方面都有所突破。一是内形式,即内容的内部结构和联系。四川画像砖运用到的阴刻、阳刻、浮雕、线雕等技法,在内容的内部结构和传拓过程中的反反复复、轻轻重重、虚虚实实结合起来,有不同的视觉感受,形成不同的视觉张力。二是外形式,即由艺术形象所借以传达的物质手段构成的外在形态。画像砖原来的外形式是砖,制成拓片就是纸。这个转换的过程将内形式与外形式是结合在一起的,形成新的艺术形式,再用以题跋、绘画,画像砖的原作品内容得到了新的表现。这样四川画像砖拓片的开发将艺术形式的民族性、时代性、变异性、意味性等特点发挥了出来。

三、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是指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法,是作品外在的形式和结构。

四川汉画像砖拓片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以线条和块面为主,拓片与绘画结合后就会将绘画语言以线条、形状、色彩、色调等艺术语言构成拓片绘画形象,形成新的绘画语言。如拓片绘画作品《书香》,(见图3,《书香》,作者:李东风)鸟纹玉璧画像砖全型拓,画有菖蒲、古书、秋菊、茶杯,再题诗,原砖图案与绘画图案结合,有所创新。

四川汉画像砖印模上凹入的形体和阴线刻,印在砖面上便成了凸起的浅浮雕和阳线结合的效果,在当时还施了彩,砖面接近绘画,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属于“粗雕细绘”。现在出土的画像砖基本看不到色彩,但是做成拓片后其绘画感依然清晰可见,为题跋和绘画装饰提供了基础。画像砖拓片的开发,将雕、印、绘、书等形式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艺术语言。由于原砖的浮雕较低,线面结合,用面表现大形,用线勾勒细节,重点强调和夸张动态,使画面具有刚柔相济之趣,这也是四川画像砖造型手法的典型面貌。也有浮雕较高,立体感强的画像砖,造型淳朴、敦厚、大气。这些原砖做成拓片,能体现原砖的艺术语言,在拓片上再加以绘画、题跋形成新的艺术语言。

图3,《书香》

四川画像砖的表现内容为形成艺术语言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汉画像砖艺术语言产生的得益于对现实的观察。观察的方式来源于生活实践,与宋代郭熙总结的“三远”法观察方式基本一致,可以说宋代山水画的发展其根源也是来自魏晋、两汉的观察方式。汉画像砖主要有三种图式,一是俯视式构图,如,《市肆图》(见图4,《市肆图》,作者:彭世魁)画像砖拓片,庭院中的建筑,人物活动的场景,就是从高处向下看的结果。二是平视图式,如《讲学图》(见图5,《讲学图》,作者:高文),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呈平视状态,甚至有一定的焦点透视关系,空间位置清晰,三度纵深感已经表现得相当好。坐榻用具的透视与人物情态的呼应在焦点上。三是平面画的图式,就是国画的散点透视,画面是平行移动的,《车马过桥图》(见图6,《车马过桥图》,作者:缪咏)整个图案就是平面的、延展的,形成一个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一气呵成的整体。这样,自然而然成了移动的散点透视,视线平行移动,进行“步步移,面面看”的欣赏,体会到一种“无尽”的移动意味,有了运动的感觉。而这种“游目”正是后来中国绘画和中国园林的一个基本审美原则。将画像砖拓片与诗、书、画结合起来,也是依照这一基本法则,在汉画像砖画面构图与绘画、题跋面组合的应用上,采用了“散点透视”和“仰视俯察”的艺术法则,形成拓片绘画的艺术语言。

图4,《市肆图》

图5,《讲学图》

图6,《车马过桥图》

四川画像砖的绘画意识、作图意识是根本性的,在反映画面内容的同时,不为内容限制。在一尺之内,扩大空间的视觉感受,在点、线、面的组织上必须构思奇巧、手法简练和表现极强才能做到小中见大。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特殊的基本语言构成因素,是形象的外观,是作品呈现于观众感官面前的外在形态。“艺术语言是和情感思维相对应,它不受一般语法的限制,是情感化的,因其情感的丰富和词汇贫乏,因此必须寻求新的语言表形形式。艺术语言往往用情感思维来取代理性思维”[4]依赖画像砖的艺术形式,在拓片上绘画、题跋,保持这种特征,就是在理解画像砖的基础上有感情地再度创作,表现这一内容的同时符合自己的情感。艺术作品的内容需要相应的艺术语言来表达,画像砖拓片绘画、题跋,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一是从绘画的物质材料来讲,是砖雕、拓印、绘画、书法等不同技法与艺术形式结合构成的语言。二是材料的不同,即砖、毛笔、宣纸、拓包、墨汁等各种材料,不同物质材料与艺术形象相结合就构成美术的语言。三是从构成作品形式的抽象角度来讲,笔墨的浓、淡、干、湿,色彩的冷暖对比,笔触的长短粗细变化,线条的疏密节奏变化。传拓的手法轻重缓急、浓淡虚实等技法语言。四是艺术家表达方式上不同,可以分为写实性语言、夸张性语言、象征性语言、意向性语言等。

上述关于汉画像砖及其拓片绘画、题跋的开发探索,意在将汉画像砖拓片这种传拓技艺与当代审美相结合,在既能保留画像砖的原貌的同时,又能延展其审美意蕴、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传拓技艺的功能不能再局限于把原有图案、文字、符号等拓印下来,而是需要进行更高的艺术创作,传承历史、创新发展。利用拓片再度绘画、题跋创作,拓展出新的艺术形式,使四川画像砖变为“活”的文物,应用到当代生活中,发挥它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猜你喜欢
画像砖拓片题跋
题跋课程在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中的缺失与建设
近十年来中国绘画题跋研究综述
垣曲北白鹅墓地出土青铜夺簋铭文
北宋演员画像砖四人组
拓片制作中的用墨技巧
以《千里江山图》为例论题跋的鉴藏功用
《河西画像砖艺术》出版
两汉时期画像砖流变考论
你读过历史,有没有见过历史的影子
论刘克庄词学理论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