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中国绘画题跋研究综述

2021-11-12 18:34廖琪琪
名家名作 2021年2期
关键词:题跋文人画绘画

廖琪琪

题跋二字,最早出现在宋人沈括的《菩萨蛮》中:“登齐云楼……后人题跋多盈巨轴矣。”段玉裁在其《说文解字注》中论述道:“题者,标其前,跋者,系其后也。”题跋是对书籍、碑帖、绘画作品等品评、考证的文字,一般说来,在绘画、碑帖等前后题记的文字,均可称为题跋。书家所作题跋,不外乎诗词跋、书籍跋、书跋、碑帖跋、印跋、画跋和杂跋七类。题跋在中国画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画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文艺评论,体现着绘画美学思想。

绘画题跋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绘画题跋的研究既可以加深对绘画作品的鉴定与认识,也可以深化书画在题跋这一媒介作用下的相互融合。关于绘画题跋的研究,有绘画兼论的,有单独讨论绘画的。总的来说,主要是以专人绘画作品为对象,通过辑录、探究其中的题跋内容,进而去研究画者以及跋者的美学意识。鉴于此,本文主要对绘画题跋进行研究,概述近十年来绘画题跋的研究成果。

一、绘画题跋综合研究

绘画题跋,不管是文字内容还是书写形式,都是画作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正如清人郑昶提到的:“题记之作,系画家自题,或名人记跋之文字也……其题跋者,则亦有如老吏断狱,语语中肯者,且从中可见画者与跋者之间种种情形,足以增高品格,皆学画者所宜时时阅读者也。”近年来有关书画题跋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绘画题跋方面。

(一)绘画题跋由隐入显的原因

关于绘画题跋的研究首先关注的是绘画题跋显化的时间以及背后的深层原因。绘画题跋在元代以前并没有得到关注,清代钱杜在《松壶画忆》论述道:“画之款识,唐人只小字藏树根、石罅,大约书不工者,多落纸背。至宋始有年月记之,然犹是细楷一线,无书两行者。唯东坡款皆大行楷,或有跋语三五行,已开元人一派矣。”宋代以前的画即使有题跋,也只是在不太明显的缝隙之处题写。宋以后,有关鉴赏、评论的跋语才逐渐出现,成为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题跋在绘画中由隐入显是在两宋时期,到元代之后自成风气。

在绘画上题写跋语为何在宋元之前鲜有存在,而在宋元之后才逐渐成为一种风气?刘廷龙从画的载体出发,认为“唐宋以前的画大都是绘在梵宫殿宇或将相府宅的壁照萧墙上,是‘助人伦’‘成教化’的工具,而稍晚绘于绢素上的画也都是无款之作”。许永福、朱晓清从“画家地位的提高及其职业化、文人画的兴起、书法在宋代尚意”这三个角度来阐释题跋在宋代隐显之缘由。张兵则从文艺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是“两宋绘画独立性的彰显”,一是“画面本身独立性之外一个更重要的有关空间的问题”。该观点有别于常规和主流,为题跋显化的缘由研究开拓了新的方向。而对于元代绘画题跋显化原因的研究,王斐在其硕士论文《元代绘画题跋艺术探究》中又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元代的文化环境、元代绘画自身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补充。

(二)绘画题跋价值与问题研究

款识题跋逐渐由隐入显,逐渐从引首进入画芯,成为绘画的一个要素,这是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并且逐渐形成“以书入画”的文化习尚,因此,题跋之于绘画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意义。

关于绘画题跋价值的问题,宋永进从题跋的思想内容和布局形式两个方面去探究,认为题跋的内容“可以反映出作者为人、为艺、为学的修养和品性,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艺术格调”,题跋的形式“形成了系统的美学理论”。周郁文以宋元山水画题跋作为研究对象,其围绕“绘画题跋本身的写作特点、宋元山水画与题跋的图文关系、宋元文人写作和自我身份认知等关系”展开,指出题跋能够展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王芳的《简析元代绘画的题跋艺术》一文则以元代绘画为整体研究对象,论述了元代画跋的功用性。这三位研究者都是从不同方面进行讨论的,并且意识到了绘画题跋在构图、布局以及审美中所体现的价值。

而李晓愚则是从传播角度着手,以题跋为切入点分析文人与帝王两种不同身份构建的两种话语模式,用“跨代传播”的理念凸显题跋在传播中的作用,同时注意到了题跋会改变画作的性质以及不同时代的题跋对同一画作会产生矛盾阐释。同样以传播为切入点的还有张恒奎,他以《鹊华秋色图》为例,从自题题跋和他题题跋入手去探究绘画题跋与艺术传播的相关问题,肯定了题跋对绘画传播的重要作用,同时,他也从“信息缺失、信息泛滥、信息错误”三个方面探讨了题跋本身存在着传播误差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唐楷之做了一定的补充,他探讨了中国画题跋面临的两个困扰:程序化和去除化,反思了中国画题跋所面临的观念、修为和发展等三个问题,揭示了题跋和中国画之间的直接命运联系。

综上所述,研究者对绘画题跋之于绘画的重要性基本上都做了正面的肯定,但是也有持不同意见的研究者。张兵在其论文中就认为:“款识题跋由隐入显、由引首到画芯的转变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由此进而发展出流行于明清,直到当下已经成为‘常识’和‘惯例’的‘诗绘画印’一体论,对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立性起到了负面的消解作用。”在他看来,题跋在某种意义上只是被置于绘画这个平面上而已,其并没有对绘画本身产生明确的促进作用,除非是它达到了绘画意义的高度。

二、绘画题跋分类研究

近年来对绘画题跋类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人画题跋,因为“中国画题跋随着文人画的兴起发展起来,尤其到了元明时期渐渐形成规范的程式,并一直影响至今”。同时有无题跋也是文人画从其他中国画中凸显出来的重要原因,“有题跋的大抵是中国画中的文人画,没有题跋的通常是中国画中的宫廷画或民间画”。此外就是专人画作中的题跋辑录研究。

(一)文人画题跋研究

中国文人画是诗文、书法、绘画、印章四种艺术形式高度结合的产物。中国文人画在唐朝开始萌芽,直到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这个概念,文人画才形成,明代晚期董其昌又将其称为“文人之画”。近年来关于文人画题跋的研究主要关注题跋之于文人画的价值以及题跋之于跋者的作用。

绘画题跋是文人画的产物,并逐渐发展为文人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题跋的研究也相当于是对绘画的研究,通过题跋对绘画的理解可以更加深刻。就文人画题跋的价值而言,刘廷龙认为“某种程度上还以题跋的书法内容长短参差代替或补缺了画面上存在的某种虚景部分的不足所带来的尴尬”。陈雅带有跨学科性地研究题跋,从符号学这个新颖角度出发,认为“对题跋进行符号学分析,可于传统研究之外获得一个新的视角,由传统感性经验式了解转为精细深入的解析性把握,有利于文人画题跋的认知与创作,也为题跋与绘画间图文关系分析提供一个对话基础”。唐军磊“从艺术欣赏的角度上分析中国的文人画在题跋艺术和布白艺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布白艺术”为切入点来研究文人画题跋打破了以往的研究定式,为文人画题跋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以及更多可能性。

题跋作为一种文字成果出现在绘画作品当中,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题跋之外,它对跋者是否有相应的作用呢?唐福祥认为文人画中的题跋多是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强调素雅的艺术主张。刘廷龙也持有类似主张,认为“文人们在弄翰中把真情实感——寓于画中”。王斐、孙敬的《从元代绘画管窥文人画对题跋的影响》(《青年与社会》,2014)也提道:“借题跋奏弦外之音,表达政治态度、人格理想、人生感慨。”施贤明则从群像探析角度出发,以《中山出游图》为例,通过分析其中的诸多题跋去探究元代文人心态的转变。综上可知,关于文人画题跋的研究总体来说还是关于价值的探讨。

(二)专人专书绘画题跋研究

近年来关于专人绘画题跋的研究主要是以具体的画作或者以专门的画者为对象,通过整理分析画中题跋去探讨题跋的价值,去窥知画者、跋者的观念和思想,进而肯定了题跋在研究画作以及画者、跋者方面的作用。总的来说,这些研究无一例外地都证明了绘画题跋作为文献资料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比如潘中华的《一卷重开对夕曛——钱载《古中盘五松图》题跋研究》(《新美术》,2011)以钱载的《古中盘五松图》为研究对象,以绘画中多人所作题跋为具体的研究内容,去寻求题跋与绘画的交融以及跋者所传达的文化寓意。熊言安、刘畅的《姚莹〈谈艺图〉及其题跋考论》(《安庆师范大学学报》,2017)以《谈艺图》为对象,通过研究图后诸家题跋内容反映姚莹的交游以及经世思想,揭露了姚、方两族世代师承的关系。王婧的《陈洪绶〈隐居十六观〉图册诗词题跋研究》(《艺术研究》,2015)以陈洪绶《隐居十六观》图册的诗词题跋为对象,通过对题跋内容的释读分析了陈洪绶对隐逸生活的眷念以及消极的修佛态度。这些都是对具体画作中的题跋内容做专门的研究。

此外,还有以画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如,李娜以李流芳为研究中心,再具体以其西湖山水画为研究重点,认为“文字与画面的结合不仅可以增加画作的艺术价值,还能够赋予它不同寻常的情感价值”。苗贵松的《晚明黄道周绘画题跋诗文叙录——兼论艺术社会学视阈的夫妇画家》(《艺术研究》,2014)梳理了黄道周绘画作品的鉴藏题跋,阐释了黄道周绘画题跋的价值。范为超的《曾景祥绘画作品题跋研究》(《湘南学院学报》,2014)则关注了曾景祥绘画作品中的题跋,为研究曾景祥绘画和题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和方向。

除了专人绘画题跋的研究之外,也有研究者注意到了题跋研究对画史研究的作用,如耿明松的《明代题跋体画史研究》(《设计艺术》,2014)通过对题跋的举例分析,肯定了题跋对考订作品真伪、体现画学观念的价值。此外,还有人注意到了专书绘画题跋研究的价值,如,张卿、吕三川的《〈梅花喜神谱〉题跋研究》(《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注意到了《梅花喜神谱》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并且以黄丕烈关于该谱的几条题跋作为依据进行了研究,但是并没有对该谱的题跋做相应的整理和分类。相比之下,郭建平、陈阿曼的《〈竹波轩梅册〉所载题跋内容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7)对清代郑淳《竹波轩梅册》(《后梅花喜神谱》)所载题跋的研究更为深入和详细,该文通过对梅谱中题跋的研究讨论了绘画史、版画史的意义,考证了古时文人之间的社会交谊。

(三)其他绘画类型题跋研究

其他绘画类型譬如木版年画、拓片绘画等,这些不同绘画类型题跋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体现了题跋的研究价值。如张宗建的《木版年画题跋中的民间书写与审美研究》(《中国书法》,2019)、庞任隆的《秦砖汉瓦拓片绘画题跋艺术文化与收藏思考》(《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2),研究者们对中国传统木版年画以及秦砖汉瓦拓片的题跋进行了研究,这对绘画类题跋研究进行了补充和推进。

而有关绘画题跋的研究还有以某一时期为切入点的,通过辑录这段时期的题跋内容去探究题跋独有的艺术内涵和特殊意义。这一方面研究比较深入的是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绘画,如王朝亚的硕士论文《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绘画题跋艺术研究》(《重庆大学》,2017)、梁勇第的《抗战时期陪都重庆国画中的题跋研究》(《中国书法》,2017),这两篇文章都从绘画题跋这一特殊视角,通过题跋来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时代精神。此外,王朝亚的《傅抱石重庆时期绘画题跋简论》(《中国书法》,2016)也对重庆时期的绘画题跋做了相应的个案研究,他以傅抱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题跋中体现的民族精神。

综上所述,近年来关于中国绘画题跋这一文献资料的研究,诸多专家学者注入了新的内容,开拓了新的方向。但同时也突出了研究的缺陷,比如对绘画题跋的研究多集中于文人画题跋,而且倾向于个案分析,对其他类型的绘画题跋以及群体绘画题跋的研究尚且不足。此外,类似于《梅花喜神谱》这类画谱或者书籍没有专门的具体研究,对题跋之于画史、画论的意义认识不足。所以,及时总结近年绘画题跋研究,以期对之后深入研究绘画题跋以及拓展其他题跋文献研究有一个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题跋文人画绘画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当代画家 胡石
文人画:内心自省的外在流露
唐山博物馆馆藏《史梦兰行书题跋手卷》考
中国画题款中的钤印艺术
论刘克庄词学理论管窥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