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亮
摘 要:科技与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主动性适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动发挥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推动作用,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之初就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而且还能增加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自主认知、自主思考的支持,充分吸引并维持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故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员的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开发信息教学优势,优化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课堂优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教育、网上教育迅速兴起,但由于该种教学方式,无法给学生和老师提供一个真实的交流互动环境,故在出现一段时间后就惨遭滑铁卢。基于这一教学现状,教育专家们又提出了“互联网+”教学模式,旨在以互联网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扬长补短,构建高效率、高价值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如今,混合式学习模式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中学生们接触最多的模式。而数学学科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性科目,也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主阵地,因此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是我们每位数学老师都难以推卸的责任。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到底该如何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学课堂呢?总结教学经验,我得到了如下结论:
一、依托技术优势,力促主动认知
最有效的数学知识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为认知主体的主动性学习模式。而要想让小学生能够以自觉、主动的状态参与知识探究,就离不开老师的教学引导与教学支持。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就有效地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时空局限,给学生的自主认知活动提供了足够的教学引导与支持。
例如,在对“分类与整理”知识教学过程中,我先登录数学学科网站搜集了与本科教学相关的微课视频和游戏活动,然后将其充分整理后利用网上交流系统分享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在家长的辅助之下对课前预习资源进行学习,在边看边玩中形成了对“分类与整理”知识的初步认知。与此同时,我还在固定的时间内开通教师答疑专线,集中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和家长在辅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升了自身的教学积极性。在该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技术优势突破传统教学难题,以及时的师生交互和多样的课前辅导,提升了自学活动的趣味性,强化了学生们在课前预习环节的认知积极性,支持了学生们的自主认知活动。
二、依托技术优势,力建思维课堂
数学学科是一门以思维养成为终极教学目标的科目,思维性是数学课堂的本质属性。但是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不强,数学教师大都忽视对课堂的思维性建设和对学生的自主思考引导,让学生们的课堂思考仅仅停留在低级的思维层次。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妨依托信息优势,辅助学生们快速度过低层思考环节,延展自身的问题思考维度,提升自身问题思考价值,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对“长度单位”知识教学过程中,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视频“灰姑娘的烦恼”,以童话故事新编的方式将学生们带入到了最佳测量方式的找寻过程中,让学生们在视频的刺激之下回想起了自主预习经验,在多维情境的刺激之下理解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接着,我又让学生们以组为单位坐好,并以组为单位探讨“为什么要用1来作为长度单位?长度单位中的1指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们在自主操作和合作交流中理解了長度单位选择的原因,提升了自身的认知积极性。在对该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营造了多维知识感知情境,以丰富的感官刺激唤醒了学生们的知识经验,进而让学生们在个人知识经验的充分参与中,进入到了对长度单位知识的深度探究中,发展了自身的知识解读能力。
三、依托技术优势,吸引学生兴趣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知识学习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学生在课堂中认知兴趣是否强烈决定的。当学生们的自主认知兴趣能够在数学课堂中充分激活与维持时,学生们的自主认知体验才会完整,学生们的自主认知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要让专注力不强的小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维持自主认知兴趣,我们就务必要保证教学引导方式的多样性。而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则有效地增加了课堂引导方式的选择性,助力了学生认知兴趣的维持。
例如,在对“倍的认识”知识教学过程中,我先以图片展示的方式导入课堂,并让学生们以组为单位感知倍的概念。5分钟之后,我发现学生们兴致缺失甚至一部分学生已经开始谈论其他话题。于是,我以多媒体展示事先准备好的测试题,并让学生利用反馈器完成抢答环节,在验收学生阶段性感知成果的同时,重新唤醒了学生的认知热情,帮助学生们明确了认知方向。在该教学过程中,我依托信息优势变化课堂教学方式,维持了学生的课堂认知兴趣,推动了课堂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混合式学习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有效的方式完成对信息教学优势的开发,助力传统教育与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无论是对教育发展而言,还是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雷晓英,邓德鹏.试论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89.
[2]吴雪莲.“互联网+”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黑河教育,2019(1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