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莉 刘佳煊
[摘 要]随着新形势下社会环境、高等教育改革、学生特点出现的新变化,传统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显现出
一些瓶颈。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问题导向,从标准化与规范化的“底色”与“特色”、“形式”
与“内容”、“全程”与“系统”三个方面,破解难题,提高学生党支部建设水平。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
高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于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质量,强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为学生成长搭建舞台、提供助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表明了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强劲力度。但从实践来看,高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仍存不足,相关工作亟待加强。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背景
迈入新时代,党支部建设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显著。“党支部作为构建和塑造中国共产党的基础力量,其组织动员、凝聚力量的功能以及严密的组织运行体系直接开启了党自身建设的运行逻辑。”①加强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是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加强标准化工作,实施标准化战略,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为高校如何在新时代做好党建工作提出了总要求。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学生党支部需严格对标看齐,不断改革创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推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更好地结合,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②
“高校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师生党员的基本单位,在高校基层肩负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联系广大师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的重要使命。”③但从高校学生党建的具体实践来看,政治功能弱化、党组织生活不规范、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突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显著等问题依然存在。破解当前学生党建难题,关键在于以标准化建设为动力,坚持质量标准,持续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更加科学、严密、有效。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从领导体制、教育培养、发展党员、作用发挥和条件保障6个方面20条細则,对学生党建工作标准予以详细规定,强调学生党建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不断提高学生党建工作质量。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的内涵及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
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及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面临诸多新问题,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④。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的梳理,可以看出,学生党支部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涵盖7个方面,包括:党支部组织建设、学生党支部书记、发展党员工作、党员教育管理、党支部的日常管理、党支部和党员作用发挥、学生党支部工作领导。
1.党支部组织建设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等文件,对党支部设置、任期换届、支部委员、支部人数、党小组设立等方面都作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如,学生党支部委员会任期根据支部设置方式设定为两年或三年,要坚持按期换届;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应坚持按期换届,选好配强支部委员特别是支部书记;党支部人数不超过50人,建议30人以内;应当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必须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党支部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应根据实际需要,探索依托重大项目组、课题组和学生公寓、社区、社团组织等建立党组织,探索学生党建工作向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拓展,扩大党的覆盖面。但在工作实践中,对标以上数条党组织建设标准,仍然存在组织建设标准“落实难”问题。如依托重大项目组、课题组、学生公寓、社团等探索还处于“实验”阶段,特别是学生党组织如何向学生公寓和社团拓展并延伸,并没有成熟的探索与实践。高年级的硕博党支部成员由于面临着就业、实习、科研等多重压力,有部分研究生无法出席“三会一课”,导致高年级学生党支部存在“空巢”现象。
2.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与选拨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颁布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规定了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选配标准,并从基本要求、人员组成、职责要求三个方面作出了详细要求。党支部书记应守信念、重品行、有本领、敢担当、讲奉献;本科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辅导员或党员教师担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可由党员导师或者优秀研究生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应全面负责党支部各项建设,注重增强党员的组织观念和党性意识,努力使党支部成为引领广大学生团结进步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力量。
对标文件精神,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与选拔仍然面临一些亟待研究的问题。特别是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存在的学业负担重,业务掌握不够熟练,流动性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党支部书记对工作的精力投入。因此,如何更好地选拔、培养学生党支部书记,是维持学生党支部良性运转的重要研究课题。
3.发展党员的数量与质量
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学生党员发展应注重发展标准、发展程序和发展质量。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各项要求,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应认真落实培养、预审、公示、谈话、审批和接收、转正等程序及要求。支部大会程序规范,参会人数符合要求,党组织评定意见严谨规范、填写及时。程序规范,仪式严肃,材料齐备;要确保政治合格,把综合素质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考察内容,全面考察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方面的具体标准,注重学生的一贯表现和关键时刻表现、自我评价和群众评议、学习情况和社会实践情况,防止把学习成绩作为党员发展的唯一条件。
然而,整个发展流程过长,导致高校低年级基本没有学生党员,存在入党积极分子、准备发展对象以及党员在高年级相对“扎堆”的现象。同时,由于高校学生国际交流日渐频繁,导致部分优秀学生刚刚进入组织发展流程就出国交流学习,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得不到组织经常性教育,影响了正常发展流程。此外,海(境)外交流学生党员的管理与教育方面也存在沟通不及时、教育管理不到位现象。
4.党员教育管理的系统、有效与规范
依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等文件,党员教育管理涵盖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发展对象集中培训、预备党员集中培训、党员继续教育、党支部书记轮训、按时交纳党费等方面。例如,在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阶段,党组织应当采取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给他们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以及集中培训等方法;在预备党员集中培训阶段,党组织应当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听取本人汇报、个别谈心、集中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和考察等。
但在高校学生党支部落实党员教育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往往缺乏系统性、有效性和规范性。例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对发展对象集中培训、党员继续教育的学时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对入党启蒙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的系统培养缺乏具体要求,导致各高校在执行过程中做法不一,影响了入党教育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5.党支部日常管理
党的组织生活应该要规范,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党员的实际问题。同时,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谈心谈话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坚持做好党支部工作记录考核的台账。以同济大学为例,根据《同济大学党支部工作质量标准》规定,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党小组会一般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课一般每季度组织一次,党支部书记每年至少为本支部党员讲1次党课等;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实施办法》规定,在党支部工作记录考核方面,党支部要及时提醒、督促党员按时参加组织生活。要做好组织生活考勤,认真、及时地填写《党支部工作手册》;学生党支部应根据学生学习和支部工作开展情况,以学年为单位向党委学工部报学年工作计划等。但对标文件规定,学生党支部日常管理仍有不足,依然存在管理不到位、文档不规范、党内活动主动性不足等问题。
6.党支部、黨员作用发挥以及学生党支部工作领导的协同育人
基层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实施意见》指出,支部建设要做到“七个有力”,并进行了明确的内涵阐述,但在具体实践中,党支部围绕“七个有力”到底如何创设载体,如何完善评价,如何制定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尚需进一步解决。此外,在相关文件中虽然对学生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对于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少数学生党员组织观念淡薄、思想觉悟滞后等问题尚无有效的应对之策。
关于学生党支部工作的领导体系,《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有明确的规定:学生党建工作由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学生工作部门、宣传、共青团、党校、教务、人事等部门协同配合,院系党组织负责实施、学生党支部具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构建有机衔接的责任体系。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各部门职责不清楚、界限不明确等问题。例如,就学生党建工作而言,学生工作部门、共青团、组织部和党校的职责相对比较清晰,但是宣传、教务以及人事部门等如何参与到责任体系中,并没有明确地细化。
三、推进高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的对策
面对高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的现状,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问题导向,从标准化与规范化的“底色”与“特色”、“形式”与“内容”、
“全程”与“系统”三个方面,破解难题,提高学生党支部建设水平。
1.标准化与规范化的“底色”与“特色”
“党支部建设就其基本构成要素来说,应大体涵盖党员、支部书记、支部委员会、支部功能等基本范畴。”⑤在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中,既要对标达标,注重“底色”,又要创新创优,突出“特色”;既要面面俱到,注重“全”,又要重点深入,注重“精”。
一要完善管理服务的系统化与规范化。在学生党支部设置上,要灵活构建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框架,探索在学生社区、社团、重大项目组、课题组等建立学生党支部,并对已经探索成熟的设置模式进行研究,打造典型案例进行推广应用。在支部书记的培养与选拔上,应对支部书记进行系统培训,并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选树典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党员发展上,要不断规范发展流程,加强入党启蒙教育,打造围绕党员发展全流程、体系完备的党建慕课平台。在党员教育与管理上,应系统实施“信仰启航”工程,推进“先锋示范”工程,开展“卓越领航”工程,在教育全过程中融入育人元素,科学设置奖惩机制。在党支部日常管理上,要加强学生党支部标准化、流程化建设,注重挖掘和扩大先进党支部,通过召开推进会、观摩会,宣传展示典型案例、推广运用优秀工作法;通过“抓两头”,积极“带中间”,着力提升学生党支部建设总体质量。在党支部和党员作用发挥上,应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测评指标体系,加大考核力度,完善奖励机制,探索形成对不合格学生党员及时稳妥处理的制度。在学生党支部工作领导上,要明确各自职责,形成协同育人的大格局。
二要创新创优教育的方式方法。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要结合新媒体打造系列入党启蒙微党课视频,为理论学习和思政教育注入活力,推动学生党建质量普遍提升。精心设计,精准施策。要通过依托专业师资团队和稳定的经费、政策支持,鼓励基层党支部申报课题、参与研究探索、创新党课形式,由师生共同参与,巩固深化学生党建工作成果,化解学生党员参与组织生活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树立典型,形成氛围。要大力培养、挖掘和宣传优秀学生党员的突出事迹,通过报告会、宣讲团、微视频等多种形式扩大其积极影响力,在学生群体中立标杆、树榜样,增强党员和党组织的吸引力与向心力。贴近学生,寓教于情。要在加大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解读的基础上,特别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大道理化为真感情,增强理论知识传授的实用性、有效性。
2.标准化与规范化的“形式”与“内容”
在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中,既要“面子规范达标”,又要“里子殷实丰厚”。
一要兼顾“形式”,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场所打造。要制定关于落实党支部工作保障的若干规定,确保党支部书记干事有抓手、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要建立全校基层党组织、党支部书记和党员的动态数据库,实现党支部组织生活信息化管理。要划拨专项经费,在高校范围内打造一批氛围庄重、功能合理、特色鲜明、空间舒适的“党员之家”。
二要不忘“内容”,深耕教育引导的内涵化与精细化。要进行党员学习精细化管理,明确每月学习次数和时长要求;促进组织生活精细化建设,增加集体学习、审议重大事项环节,细化党员请假程序;加强党务工作精细化指导,重点落实基层党组织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教育管理等情况,形成基层党建工作闭环;重点工作精细化引领,细化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分解表,构建“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党支部”三级质量标准体系。
3.标准化与规范化的“全程”与“系统”
在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中,既要坚持全程化,又要注重系统化,全面提升学生党建规范化水平,建立一体化的党员教育体系,将党建引领融入和内嵌到学生入党流程的各环节,特别要注重入党前教育培养体系的规范化。
一是在入党启蒙教育阶段,要突出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以及入党对大学生个人成长磨砺的作用,利用新生入学的关键时期,通过理论学习、榜样示范、主题研讨、谈心谈话等方式,系统设计入党启蒙教育内容。
二是在入党积极分子与发展对象培养阶段,要注重基础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中让大学生体会党的理论的先进性;在发展对象培养阶段,要突出思想入党和政治引领,并结合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进行党情国情教育,从而构建形成“了解靠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入党申请人及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对象党校培训班”全过程的入党前教育培养体系。
三是在党员教育培养阶段,要加强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体系的规范化,特别是对于出国学生党员群体,要从加强教育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拓展工作平台等方面入手,开展“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强化爱校荣校情感、明确组织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先锋作用”等主题教育,加强线上与线下的联动管理,发挥新媒体优势,拓展党建工作阵地,着力提升海外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
基金项目:2019年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与改革重点建设项目“‘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创新研究”,编号:ZD19010104
注釋:
①胡柳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建设质量问题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年第11期。
②张安胜、叶定剑:《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工作结合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第7期。
③张振飞:《新时代高校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略
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9期。
④汪哲伟:《关于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第3期。
⑤王可卿:《中国共产党支部建设:历史演进、深层动因、行动方略》,《求实》2019年第3期。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学生处、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 王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