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亮鑫
[摘 要]1920年6月,坐落在上海老渔阳里2号的《新青年》编辑部秘密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随后,
第一批党员、第一份党刊、第一个党的宣言等,均在《新青年》编辑部相继诞生。《新青年》杂志
一度还华丽转身变成了共产党的党刊;同一批编辑人员又在同一地点秘密创办了内部发行的《共产
党》月刊,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宣言》……可见,建党最初的活动是围绕《新青年》编辑部而展开
的,并悄然揭开了建党伟业的历史帷幕。
[关键词]《新青年》;建党伟业;早期组织
今年七一前夕,上海市政协重点提案推进会上传出消息,为凸显红色文物建筑的历史价值,“《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将更名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新青年》杂志为何会与建党伟业紧密相连,为何会成为孕育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秘密摇篮,在今年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组织在《新青年》编辑部诞生100周年之际,我们探寻这一课题颇有意义。
一、孕育建党风云
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说:“他(陈独秀)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来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①毛泽东作为中共的一大代表和领袖人物,是建党这一开天辟地大事件的参与者、见证者,他的这段论述,十分清晰地把建党伟业与《新青年》杂志联系在了一起,相当具有权威性。
无独有偶。同在上海参加了中共一大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1921年9月4 日在自己祖国荷兰的《论坛报》写了一篇《中共成立初期的情况》报道。马林写道:
“俄国的事变使一小批知识分子转而信仰第三国际。尤其是陈独秀教授。他几年前就发行的《青年杂志》,他是我们学说的坚定拥护者,最近出版的一期杂志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孙中山在广州站稳之后,把陈独秀召到那里办教育,但是后者的共产党同仁表示强烈反对,陈被共产党召回,几天前,他已经辞去教育委员长职务,决意全身心投入宣传事业。他那个杂志的读者群在八个地方结成了小组,他们已经决定在中国建立共产党,该党从今年起出版《共产党》月刊……”②马林信中说的
《青年杂志》,其实就是《新青年》杂志。马林这段1921年关于中共成立的报道,记载了这份杂志与建党风云密不可分的历史事实。
陈独秀在《新青年》的老朋友、合作者胡适也说:“在上海,陈氏又碰到了一批搞政治的朋友——那一批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因而自第七期以后,那个以鼓吹‘文艺复兴和‘文学革命为宗旨的《新青年》雜志,就逐渐变成个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这件事是发生在一九二零年。就在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就正式诞生了。”③胡适说的中国共产党,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指中共第一个党组织。
毛泽东、马林、胡适等人均把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新青年》杂志联系起来,是从不同角度证实了《新青年》杂志对于建党的重要作用。
一份译自1921年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档案俄文稿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更是直指《新青年》杂志与我党成立的紧密关系。它是这样记载的:“中国的共产主义组织是从去年年中成立的。起初,在上海该组织一共只有5个人。领导人是享有威望的《新青年》的主编陈同志。这个组织逐渐扩大其活动范围,现在已有6个小组,有53个成员。”④这也是一份党成立当年最直接、最真实的珍贵历史档案,起草人是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和李汉俊,它对中共的早期历史和党的一大作了如实记载。
这些历史资料无可辩驳地证明,由陈独秀1915年在上海创刊、1917年迁至北京、1920年又回到上海的《新
青年》杂志,不仅高举起民主与科学这两面大旗,在中国大地上引领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并且,还直接参与了建党风云的伟大孕育,成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秘密摇篮,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最后,《新青年》杂志也变成了共产党的理论刊物。
以《新青年》为阵地,有计划地出版了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普及。1920年11月7日,《新青年》编辑部又秘密创办了《共产党》月刊。这份刊物,第一次在中国大地树起了“共产党”的大旗,阐明了共产党人的基本主张。1920年11月,陈独秀在这里起草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其主要内容分“共产主义的理想”
“共产主义者的目的”“阶级斗争最近的状况”三个部分。
历史印迹清晰地记载,1920年初,《新青年》杂志随主编陈独秀迁回上海后不久,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一行就悄悄来到了渔阳里,“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就此悄然起步。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1920年6月在《新青年》编辑部诞生,取名为“中国共产党”,陈独秀任书记;10月,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由《新青年》的另一位主要编辑兼主将李大钊任书记。
到1921年春,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旅日、旅法等8个地方都先后建立起了党组织……可见,中国共产党的筹备、诞生与《新青年》编辑部紧密相连。第一批党员大多是《新青年》的骨干编辑、作者和忠实读者,这形成了一个孕育建党风云的朋友圈。
二、唤醒一代青年
《新青年》杂志在创办初期,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领域,向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进攻,在茫茫黑夜中唤醒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中国青年。而陈独秀本人,也正是由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成了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由于他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巨大影响力,他由此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
1915年9月15日,36岁的陈独秀为他在上海创办并主编的《青年杂志》撰写了发刊词《敬告青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⑤他将国家希望、民族前途寄托在一代新青年身上。他认为有了新青年,才有新国家。他在发刊词中列举了“新青年的六大标准”,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给了一代青年人以振聋发聩之感。他倡导以新文化代替旧文化,批判封建礼教对民众的思想束缚,提倡塑造有个性的青年。以《新青年》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唤醒了一代中国进步青年。
1917年初,陈独秀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没有高等院校学历的陈独秀之所以能担任这一重要职位,也是因为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影响深远,使他成了中国思想舆论界的领袖人物。《新青年》编辑部也因陈独秀去北京大学担任这一重要职位,跟随陈独秀从上海迁到了北京住地——箭杆胡同9号。
由此,《新青年》以北京大学为中心,汇集了更多的思想先驱、知识精英、名家大师、青年才俊,并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鲁迅、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沈尹默、茅盾、高一涵……这些当年中国最为杰出、优秀的知识分子皆以《新青年》为阵地,批判封建主义,追求科学民主,从而使《新青年》成为影响一代人的精神标杆。
“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新青年》杂志产生了巨大的引领作用。许多中国青年改变观念,树立理想,走向了革命的道路。
在《新青年》的编辑队伍中,人们可以看到,陈独秀、李大钊、李达、李汉俊、陈望道、沈雁冰、袁振英、瞿秋白等,后来都是早期共产党人的先驱和骨干。在精英荟萃的作者中,人们也可看到毛泽东、蔡和森、张太雷、恽代英、张申府等人的身影。可见,正是《新青年》这一思想舆论阵地,聚集起了一批爱国忧民、志同道合的年轻人。
陈独秀是《新青年》杂志的灵魂和旗帜。正是陈独秀的巨大声望,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一行才在李大钊的介绍下,来到了上海老渔阳里《新青年》编辑部,与陈独秀正式商讨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由此,《新青年》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孕育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秘密摇篮。陈独秀也从这里开始起步,先后在中共一大至五大,被代表们选举为总书记。
三、相约共同建党
李大钊与陈独秀一样,是中国共产党两位主要创始人,人称“南陈北李”。他俩都是北京大学教授,都是《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和主将。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更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李大钊与《新青年》杂志结缘,始于1916年9月发表的《青春》。李大钊之《青春》,以充满激情和思辨的语言,旁征博引,说理透彻。《青春》由春天想到人生中的春天——青年、青春,又联想到政治上的春天。此文有力地呼应了《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对青年人的热切期盼。他俩共同高举青春大旗,以唤醒中国的年轻人为己任,为古老中国注入青春活力而大声疾呼,向一代青年吹响了理想的冲锋号。
1917年底,李大钊北上之后,将更多精力放在了青年人身上。他在《新青年》发表《新的!旧的!》,呼吁:“我很希望我们新青年打起精神,于政治、社会、文学、思想种种方面开辟一条新途径,创造一种新生活……”
1918年初,李大钊被聘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这一年,陈独秀将《新青年》改为同人刊物,由他和胡适、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李大钊等八人轮流编辑,使《新青年》影响力越来越大,使之成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北大也由此成为“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新文化运动中心。李大钊发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是中国最早的一篇欢呼十月革命胜利的文章。李大钊在《新青年》五卷五号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是中国最早的马列主义文献之一。他的观点明确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为了避免陈独秀在京遭受迫害,1920年初李大钊在大雪纷飞中用骡车亲自护送陈独秀秘密离京,转道去了上海。虽有专家质疑他俩在途中是否真有“相约建党”的细节,但在这次分开后,他俩确实启动了建黨伟业。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就是拿着李大钊的亲笔信,来到了上海《新青年》编辑部找到了主编陈独秀,正式翻开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历史篇章。他俩也相继于1920年6月和10月,在上海和北京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上海党组织一开始名为“社会共产党”,在征询了李大钊的意见后,改为“中国共产党”;而北京党组织则名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可见他俩南北呼应,心有灵犀,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伟大约定。
从十月革命开始,《新青年》无论从内容,还是作者、编辑队伍等,都悄然发生着变化。十月革命的成功,让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的目光投向了俄国,关注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他俩先后在北京、上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会,逐渐认识其普遍真理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李大钊、陈独秀、鲁迅、李达、李汉俊、陈望道、沈雁冰等《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和作者,都相继加入宣传马列学说和社会主义的队伍之中,他们以《新青年》杂志为平台,积极撰文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陈独秀撰写了《谈政治》
《关于社会的讨论》,李达撰写了《马克思的还原》
《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马克思派社会主义》等。值得一提的是,李大钊任《新青年》轮值主编时,把6卷5号编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陈独秀把7卷6号编成了“劳动节纪念”专号,并在第8卷、第9卷各号上开辟了“俄罗斯研究”专栏。
正是《新青年》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越来越布尔什维克化,引起了胡适等人的不满,产生了有关如何办刊方针的争论。先有胡适与李大钊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后有陈独秀和胡适又发生严重裂痕。争论,最终导致了胡适等人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分道扬镳。正如胡适所言:“1920年1月以后,陈独秀是离开我们北京大学这个社团了。他离开了我们《新青年》团体里的一些老朋友;在上海他又交上了那批有志于搞政治而倾向于马、列主义的新朋友。时日推移,陈独秀和我们北大里的老伙伴,愈离愈远。”⑥
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新青年》最终转变成一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刊物。一些老朋友因理想信念不同而悄悄走了,一些新朋友因志同道合汇聚一起,新的朋友圈渐渐形成,并越来越纯净,它不仅培养了一批信仰坚定的爱国青年,更为共产党在中国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培育了基本骨干。
四、汇集众多“第一”
《新青年》是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运动中最具时代影响和历史影响的名刊,它成为介绍、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它集聚了一批理想信仰坚定的先进分子,进而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思想、传播和组织中心。大批青年人受到了它的思想启蒙,人生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进而成为一代具有新思想的“新青年”,
其中有不少人后来成为中国革命事业的中坚力量。
1920年6月,中国第一批早期共产党员就产生在老渔阳里《新青年》编辑部内,他们大多是《新青年》编辑部的主要成员,如李达、李汉俊、俞秀松、陈望道、沈雁冰等。而且,李汉俊、李达居住的石库门寓所——树德里、辅德里,还先后召开了我们党的一大和二大,为党的诞生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陈望道翻译的中文版《共产党宣言》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它在翻译成中文后就是送至《新青年》编辑部,由陈独秀和李汉俊亲自进行审读校对后才出版问世的。最早将《国际歌》中文歌词和曲谱一起在中文刊物发表的也是《新青年》,1923年6月《新青年》(季刊)創刊,号称“共产国际号”,其翻译者瞿秋白,正是担任了《新青年》(季刊)的主编。据俄国学者舍维廖夫的研究,“《新青年》杂志从1920 年秋天开始接受共产国际的资助并逐步转变为共产主义刊物”。这些史实证明,《新青年》与建党伟业之间的密不可分。
毛泽东1936年在延安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说:“《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当时我在湖南长沙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毛泽东还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了上课、阅读报纸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⑦
不仅是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物,如周恩来、刘少奇、张太雷、恽代英、蔡和森、叶挺等,都是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开始了走上革命道路。恽代英当年写信给《新青年》杂志说:“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的里面,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地醒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 ⑧
周恩来1918年在日本留学时在日记中写道:“这几天连着把三卷的《新青年》仔细看了一遍,才知道我从前在国内所想的全是太差,毫无一事可以做标准的”,
“我愿意自今以后,为我的‘思想、‘学问、‘事业去开一个新纪元才好呢!”⑨ 周恩来在那天日记里还兴奋地写下了两句诗:“风雪残留犹未尽,一轮红日已东升!” 由此可见,《新青年》对他思想观念冲击之大。
全国不少进步青年还直接与陈独秀和《新青年》联系,并仿效《新青年》在各地创办社团、出版刊物,形成一股新文化的进步力量。较为有名的为毛泽东在长沙组织的“新民学会”,创办的《湘江评论》;恽代英、林育南在武汉组织的“新声社”,出版的《新声》杂志等。他们都以陈独秀为导师,以《新青年》为旗帜。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也由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青年》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越来越广,直至共产国际也慕名派人远道而来,找到了陈独秀、李大钊。由此,建党伟业正式拉开了它的历史帷幕。
可以说,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本刊物的影响力可与《新青年》比较,它对于一代中国青年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它像一颗冉冉升起的启明星,照亮了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之路,不仅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大幕,掀起了五四运动的风暴,还激励了一批奋进青年选择了政治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孕育和诞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讲,建党伟业是渐渐从《新青年》的编者群、作者群、读者群等开始展开的,从无到有,从点到面,影响日渐扩大。这也是为何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第一批共产党员、第一份党的刊物、第一份《中国共产党宣言》以及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国际歌》等,中共一大的“筹备处”“秘书处”、中央局机关所在地……都会集中诞生在《新青年》编辑部的历史原因和秘密所在,这绝非是偶然。
我们应该铭记,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新青年》杂志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和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青年的伟大名字紧密相连。
注释:
①《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②《中共首次亮相国际政治舞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2页。
③《胡适文集》第1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5页。
④《中共首次亮相国际政治舞台档案资料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68页。
⑤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915年第1卷1号。
⑥[美]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版,第206页。
⑦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25页。
⑧恽代英:《通信》,《新青年》第6卷第3号。
⑨金冲及:《周恩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作者系《新民晚报》原高级记者、首席记者,第12届上海市政协常委)
(责任编辑 周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