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69、70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通过画图,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引导学生找等量关系,并从方程的角度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寻找等量关系。
五、教学设计
(一)课前活动:猜谜语
1.五个兄弟,住在一齐,名字不一样,高矮不齐。(打一人体器官) (手指)
2.各色图案上面画,周身长着小尖牙,小小个头本领大,连接世界你我他。(打一物)(邮票)
(由于学生没有接触过邮票,所以这谜语学生猜不出。为此出示一些邮票让学生欣赏)
(二)激趣引新
1.屏幕显示一些有意义的邮票(建国邮票、2008年奥运会邮票……)让学生欣赏并进行爱国教育。
2.师:还有很多形式的邮票,每张邮票都记载着某一件事情或人物,也是我们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所以老师很喜欢集邮,从小就有了集邮的兴趣,相信你们的爸爸妈妈也有这个兴趣。
3.师:今天有两位集邮爱好者也来到了我们课堂,瞧!他們正在分享集邮的成果呢!(屏幕显示主题图)
(现在的学生对邮票比较陌生,所以上新课前让学生猜谜语、欣赏一些有意义的邮票并渗入爱国教育,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学习新知活动,增强爱国意识)
(三)自主探索 合作探新
1.找信息,提问题
师:学习要善于观察,从图上你能找到哪些信息?
生: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3倍,我和姐姐共有18张邮票。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值得探究数学问题?
生回答:
(1)姐姐比弟弟多多少张邮票?
(2)弟弟比姐姐少多少张邮票?
(3)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
师:同学们真棒!能根据题目的数据提出这么多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决“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这个问题,好吗?
2.引出课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69页,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邮票的张数》这节课。(板书课题)
3.合作解决问题
显示学习单:
1.用画图法表示姐弟邮票的张数。
2.写出等量关系。
3.尝试用方程解答。
独立完成后,旁边同学交流检查,对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
4.全班交流
(1)画图
师:你能用画图的方法找出题中的等量关吗?
请学生板演并说理由
师:无论哪种图都是以弟弟的邮票张数为1份,姐姐的张数画了这样的3份。(让学生在题中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3倍这句话里弟弟下面加上横线并标上“1份数”,姐姐的邮票张数下面画上横线并标上“3份”)
(2)写等量关系
师:根据以上的关系图你能写出等量关系吗?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弟弟的邮票张数×3=姐姐的邮票张数
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
180张
(3)用方程解决问题
师:看到这些等量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生:根据弟弟邮票张数×3=姐姐的邮票张数,如果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么姐姐有3x张邮票,再根据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180张可以列出方程x+3x=180。
师:说的太好了!你能用方程解决了吗?
请一名学生板演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么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4x=180
x=180÷4
x=45
3x=3×45=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学生板演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法。
最后强调要注意问题:①设少的为x;②3x和x合并成4x;③做完要检验
5.拓展延伸
师:如果把 “姐姐和弟弟共有180张邮票”改成“姐姐比弟弟多90张邮票”你会用方程解答吗?
(1)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先写出等量关系,再用方程解答)
(2)汇报。请两名学生展示自己的做法,并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6.小结解方程的步骤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能想到方程的步骤吗?请和你的同伴说说。
请个别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 (显示)解方程步骤:理解题意——找关系式——列出方程——解答检验
(这环节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创设了集邮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找信息,根据信息提出有效的问题,经历尝试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从而获得知识的形成和体验到成功的体验。尤其是在得到用列方程方法解决问题的初步步骤,笔者较大力度让学生寻找等量关系,先让学生通过画图帮助学生理清数据关系,使数据直观化,再让学生用文字写出来,整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自我思考和探索)
(四)学以致用
1.解方程
2x+x=3 2x+3x=70
4m-m=9 3n-n=50
2.根据下列题目的信息写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决问题。
(1)五(5)班有学生54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五(5)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长是宽的2倍,画框共有了162cm的木条,这幅画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
(3)钢琴有88个键,白键比黑键多16个,白键和黑键各有多少?
(4)妈妈的年龄是小丽的年龄的3倍多4岁,妈妈今年37岁,小丽今年几岁呢?(用方程解决问题)
(这几道练习既有基础性的巩固又有思维的发展,并且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从而建立起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
(五)全课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
邮票的张数
弟弟的邮票张数×3=姐姐的邮票张数
弟弟的邮票张数+姐姐的邮票张数=180张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么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4x=180
x=180÷4
x=45
3x=3×45=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邮票的张数(学会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求会用画图理清题目的数据关系,会找等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教学设计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能注重知识与育人相结合,并且注意实施差异教学。学生的水平差异不同,解题速度有快有慢,甚至有的对所学内容存在困难。因此,在授新课和做练习时,基本以小组合作完成,以好带差,这样既可以改善传统教学中差生注意力不集中以致对新知收效甚微情况,也使优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实施评价、反馈时,笔者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鼓励,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形成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