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者行为研究报告

2020-07-27 15:58王欢慧田柳王小妍方雪婷
文教资料 2020年13期

王欢慧 田柳 王小妍 方雪婷

摘    要: 本项目通过访谈、现场观察对混合式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者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式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均有不同层次的差异,学习者对混合式学习环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本研究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推广问题及如何引导学生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中增强学习效果。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环境    学习者行为    报告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教育资源与互联网的结合(罗恒等,2017),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关注。混合式学习的兴起与发展并不是人们对技术失望的结果,而是反映了国际教育技术界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的大提高、大转变(田世生,2014)。混合式学习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给现行教育理念、模式、方法带来的影响重大而深远(杜世纯,傅泽田,2016),是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体验的深思熟虑的融合,基本原则是面对面口头交流和在线书面交流都是最佳的整合,使每个人的优势融入与上下文和预期教育目的一致的独特学习体验中(Garrison & Vaughan, 2008),为交流、协作、互动和自主学习提供各种机会(Klein, Noe, & Wang, 2006)。

何克抗(2004)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混合式学习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已存在于传统教学中。国内学者对混合式学习的思考,更多关注于混合式学习的作用和意义。黎加厚(2002)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把各种教学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陈卫东,刘欣红,王海燕等人(2010)认为混合学习是在对数字化学习反思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注重发挥传统教学和数字化学习优势的学习与教学方式。混合式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是各种媒体要素的融合,是多元学习活动的结合(陈瑞增,2014)

国外学者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多集中在混合式学习内容和实施过程中。Margaret Driscoll(2002)认为,混合式学习是多种网络化技术、多种教学方法与面对面的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学习方式。Nicolson(2011)认为混合式学习是教学技术形式的组合,包括与基于网络的在线方法结合使用的传统学习形式。Kavadella, A. (2012)指出混合学习是一种教育方法,其中在线学习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课程的在线部分取代了课堂时间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流行的方法,混合式学习是面对面和在线学习的结合,教学和在线环境都会发生教学(Demirer, V. and Sahin, I.,2013),Wedgwood, J. (2015)认为混合式学习是学习手段和媒体的完美结合,适用于完整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为学习者提供所需的成果。

对混合式学习环境的定义,何晓萍,杨钰,梅鹏飞(2018)指出,混合式学习环境是指由数字化硬件设备、软件资源构建的学习环境。混合式学习环境是在混合式学习思想的指导下将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势与网络学习环境的优势相结合,从而形成的新型学习环境(陈瑞增,2014)。在混合学习环境中,学生按照自己的步调进行自我导向学习,因此这种环境要求学习者对学习承担更多责任(Klein etal.,2006)。

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受个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学习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姚纯贞等,2009)。学习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活动的人,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和主体,学习者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有自己的主体需要和意识,在接受教育影响的同时,还具有将学习内容重组、创新的能力(任平,孙文云,2013)。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的行为表现对混合式学习能否顺利展开、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有直接影响。同时,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表現能真实、直接、客观地反映学习者当时的状态,因此对学习者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能有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对待本课程学习的态度(陈瑞增,2014)。

目前对于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 一是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评价等方面的探索;二是在混合式学习中从教师或学生的视角对网络教学平台的接受度、满意度等行为意愿方面的研究(杨根福,2015),对于混合式学习中的学习者行为的系统研究则相对较少。本研究以中国某211高校的商务综合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生在混合式学习中的具体学习行为,寻找学习行为与学生适应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学习者行为与学生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了解学生对混合式学习的接受度状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并找到影响学生接受程度的因素,对比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与混合式学习的效果,帮助大部分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更加适应当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课程趋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配合老师做到因材施教,使混合式学习真正发挥效用。

二、研究方法

1.研究背景与实验设计

以往的课堂学习,一般以师生面对面的方式展开,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帮助,虚拟的在线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学习风格的学习进度。混合式学习融合了面对面学习与在线学习的优势,实现了两种学习方式的并存,学生除了参加以往的面对面课堂学习外,还可以访问异步在线课堂,根据课程进行一系列学习活动,包括通过额外阅读和浏览相关链接网站及自我评估,练习和小组任务及结构化讨论等其他活动增强知识(Al-Qahtani, A. A. and Higgins, S., 2013)。

本研究在学习商务综合英语课程的本科生中进行,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三点:第一,使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了解基本的商务知识和西方文化;第二,熟悉不同商务场合的用语;第三,掌握听说读写综合技能,强化基本的商务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采取以往线下授课方式为主、线上交互英语平台为辅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本门课程中会同时体验以往课堂+网络课堂模式,然而这种混合式授课模式在实现教学优化的同时增加了诸多未知、不确定性,给学习行为监控和学习效果评估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全面跟踪、分析和评价该课程中的学习行为,为课程的改进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是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2.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主要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等方法展开,首先本研究成员到学生课堂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授课过程中学生的不同表现及发生频率。另外,依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课堂表现,分别在成绩较好、成绩中等、成绩较弱的学生中选取10名同学(见表1),从对混合式学习的适应性、学习方法变化、学习效果体现、改进建议等方面进行访谈,尽可能多地获取相关信息,研究者在访谈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自由发言,所有访谈内容均用录音笔录下并进行转写整理。每位学生访谈时间平均为25分钟,转写的录音文本约一万八千七百字。

三、结果与讨论

1.学生适应度、学习态度

数据显示,与以往教学方式相比,学生认为混合式学习给的自由空间很大,老师的讲授时长有了明显的缩短,学生课上实践比例增加,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得到了更多的自由。同时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程度及喜好,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对混合式学习模式接受度要高于基础较差的同学,且感兴趣程度高于基础较差同学,中等同学大多表示自己可以接受这种学习模式,但是对于是否喜欢混合式学习模式持无所谓的态度。“我们只是对这种方式接受度比较高,也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只是能够接受,而且觉得持续下去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学生表示混合模式学习中,学习方法变动不是很多,区别仅在于抽时间用电脑完成线上作业,登录频率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与上课时间相关,同时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很容易接受这样的模式,并支持其发展。

2.学生行为表现

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受到自身素质、教师行为等多方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学生行为会对应教师行为,如当老师提问时,大约三分之一的同学会主动回答问题,且比较流利,剩下的同学有的在看电脑或玩手机,有的在听;当点名提问时,同学刚开始感觉突兀,经过短暂思考后基本上能够流畅回答问题;当老师讲解重点PPT内容时,大多数人在记笔记、拍照,少数人依然在做自己的事;当自主学习时,同学们基本能够先完成网站上的练习,之后开始做自己的事。

其次体现在学生自制力表现出差异性,数据显示,自身自制力、课程内容不够吸引、线上学习缺乏趣味性、课程学习内容重合度太高、上课形式比较单一等都会导致学生上课走神。现如今网络发展,诱惑增多,学习界面会弹出许多干扰信息,学生的自觉意识薄弱,与以往课堂相比,学生更有可能被分散注意力。

这样的行为还体现在大多数学生对线上作业持一种敷衍态度,究其原因,一方面老师不要求完成所有内容,另一方面学生认为部分内容不重要,认为线上平台的任务很简单、模式化,不具挑战性且容易弄虛作假,由于线上学习与线下授课内容重合度高,因此学生认为线上平台作用并不是很大,不定时弹出的网络消息更加容易造成学生分神。

此外,与老师的互动也是影响学生行为的重要一环,学生表示在老师的可关注范围内学习,会让自己觉得受到了重视,也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学习。相反,如果老师距离自己过远或者老师无法全程关注自己,那么上课不认真的发生概率会大大增加。

3.教师角色

学生行为对应教师行为,教师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行为。按照设计,商务综合英语课程结合教师授课与学生使用线上平台两种模式,教师的传统职能产生了一定弱化,应当发挥的角色是引导者、监督者与线上线下联系者。

教师传统职能弱化。学生认为老师在有意识地引导自己进行线上自学,线下授课与线上内容相似,甚至有些部分直接以线上为主,并没有发挥线上资源的辅助作用,更多强调学生的自学。在此过程中,老师的传统职能发生弱化,角色发生转变。

教师作为引导者、监督者。学生认为课程的参与度与题目难易程度、回答问题的自觉性、老师的监督等有一定关系。一方面,学生自觉性有待强化,需要老师进行监督,另一方面,混合式学习中老师的参与有助于带动课堂的活跃气氛,使学生的课程接受效果更好。混合式学习中老师发挥着关键作用。

教师作为线上线下联系者。由于处于试行阶段,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体现出很大差异,教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像润滑剂,帮助学生将线下上课与线上资源联系起来,发布任务并根据平台数据、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反馈。

4.意见建议

在访谈中,学生对混合式教学中的平台、教师、学生及应用推广等四个方面发表看法。

对于线上平台,必须对其细节、稳定性进行改进,优化学生体验,避免出现系统暂时崩溃,造成学生精力浪费。同时,由于系统的性能、资料的实时更新都不是很完善,不能很好地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习惯等,建议发展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个性化模式或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以其为辅,发挥作用。

在教师层面,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进行课程安排,不能完全依赖平台内容,要自行设计教学大纲,以平台拓展资源为辅。课堂中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制定较为严格的考核办法,注重互动,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共同学习。

必须引导学生树立自我管理意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发挥混合式教学最大的价值,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自控要求,达到学生自我监督、老师协助监督的双重效用,双向监督。

在应用推广上,关于是否所有课程都可使用混合式学习模式,受访学生表示不赞同所有课程都采取,希望可以根据每门课特点安排,结合实际、课程的具体内容来定。学生认为,互联网+教育的模式,未来发展有很大空间,会有前倾化趋势,即从高中教育开始采用混合式学习手段更有利于该教育模式的发展。而且,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线上学习资源,但是真正有价值的不是很多,甚至质量不高没有吸引力,所以,提高线上课程的吸引力,提供给学生有价值、有帮助、感兴趣的线上学习资源,尤为重要。

四、结语

本研究利用课堂观察、访谈等定性分析方法,面向参加商务综合英语课程的本科生集中开展调查,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课堂学习环境,混合式学习环境表现出极大的自由度,基于互联网发展,学习者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度,混合式学习环境中其行为有一定差异性和稳定性,会受到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混合式学习环境中,教师的传统职能出现一定弱化,角色重点应该是线上线下联系者、引导者、监督者。这些发现可以给商务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带来一些启示,一是改进平台细节及稳定性,优化学生体验,发展个性化模式;二是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制定较为严格的考核办法,注重互动,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三是树立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发挥混合式教学最大的价值,达到学生自我监督、老师协助监督的双重效用;四是在未来混合式模式发展推广应用中应结合实际,根据课程特点安排,抓住前倾化趋势,将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广至初高中,甚至小学,同时注意不断提高线上课程质量及吸引力。

参考文献:

[1]Al-Qahtani, A. A. and Higgins, S..  E-Learning, Blended and Traditional Learning[J].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013,29:220-234.

[2]Demirer, V. and Sahin, I.. Effect of BL on Transfer of Learning[J].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013,29:518-529.

[3]Garrison, D. & Vaughan, N.. Blend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Framework,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M]. San Francisco, CA: John Wiley & Sons,2008.

[4]Kavadella, A., Tsiklakis, K., Vougiouklakis, G. and Lionarakis, A..  Evaluation of a Blended Learning Course for Teaching Oral Radiology to Undergraduate Dental Students[J]. European Journal of Dental Education,2012,16:e88-e95.

[5]Klein, H. J. , Noe, R. A. , & Wang, C.. Motivation to Learn and Course Outcomes: The Impact of Delivery Mode, 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 and Perceived Barriers and Enablers[J]. Personnel Psychology, 2006.59(3):38.

[6]Margaret Driscoll. Web-Based Training Creating e-Learning Experiences[M]. Jossey-Bass Pfeiffer, San Francisco,2002:352.

[7]Nicolson, Margaret, Lindamurphy, & Margaretsoutiigate.(Eds.). Language Teaching in Blended Contexts[M]. Edinburgh, UK: Dunedin Academic Press, 2011. ISBN 978-1-906716.

[8]Wedgwood, J. (2015). Blended Learning[M]. In The Really Useful e-Learning Instruction Manual, R. Hubbard (Ed.). doi:10.1002/9781118375860.ch6. Copyright (c)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9]羅恒,杨婷婷,伊丽莎·理查德森,左明章.开放课程中的学习行为分析:来自Google Analytics的证据[J].中国电化教育,2017(10):8-14+31.

[10]田世生,傅钢善.Blended Learning初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07):7-11.

[11]杜世纯,傅泽田.混合式学习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52-55+92.

[12]吕景霞.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混合学习理论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04):639-640.

[13]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14]黎加厚.e-Education:电化教育的新定义[J].电化教育研究,2000(1).

[15]陈卫东,刘欣红,王海燕.混合学习的本质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05):30-33.

[16]陈瑞增. 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混合式学习探索与实践[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17]何晓萍,杨钰,梅鹏飞.国内混合式学习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09):7-13.

[18]姚纯贞,米建荣,王红成.国内外“学习行为”研究综述[J].教学与管理,2009(30):48-50.

[19]任平,孙文云.现代教育学概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8.

[20]杨根福.混合式学习模式下网络教学平台持续使用与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07):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