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飞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三种类型,水体在造园中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无水不成园”的说法。理水,即通过对水系进行整理、梳理,配以山石、植物等造景元素来塑造园林景点的一种方法手段,崇尚“师法自然”,却又不拘泥自然[1]。水景理法历史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早期囿中挖池筑台的手法,引出后世的挖湖堆山技艺,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私家园林在明清时期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古猗园便是这个时期的艺术产物。
上海造园历史源远流长,历代多经兴废,而大多古园已于沧桑巨变中湮灭不存,唯存其目,可借以想象历史上的造园盛况。现存规模较大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典园林主要有秋霞圃、豫园(含内园)、古猗园、醉白池、曲水园,它们并称上海五大古典园林[2]。关于上海古典园林的研究多集中在建筑、山石、植物三大造园要素,关于理水的研究很少。本文以古猗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史料分析,梳理其理水脉络及特点,以期对园林理水建设、技艺传承提供借鉴。
丰富的水资源是造园重要的基础条件,《园冶·相地》提到:“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3],强调在园林选址时要注重自然环境,将湖泊、河川的水设法引入园中。古猗园位于嘉定南翔,地处太湖流域蝶形洼地的东缘,降水丰沛,水网交错,水源充足,具有营造水景的基本条件。
古猗园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距今约有五百年历史,历经了私家园林、公共园林两个阶段(表1)。明嘉靖初年(1522~1526年)由徽籍闵姓始建,下掘湖池,堆土成山,建成以池为中心,舟阁相对、山水相依的景观。万历后期(1604~1620年),嘉定竹刻大家朱三松设计督造,增设泛春渠,构建“有水一池,有竹千竿”的园林布局,达到“十亩之园,五亩之宅”规模。在崇祯初年,园主李宜之撰《园居》记有“逶蛇俱户牗,咫尺亦登临。梁月分初影,溪杉列远岑”,描述了两桥东西相望,朗月初上赏水中倩影,临水有斋,自新斋南望杉松、溪水,犹如远景山水画的园林景象。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洞庭山人叶锦购得后大兴土木拓充园基,形成了私家园林时期的基本格局(图1)。据史料记载,此后虽几经改建、重修,但基本保留了当时的山水园林格局,也就是现在的“猗园景区”。古猗园于1789年开始对外开放,陆续扩建而成的花香仙苑、曲溪鹤影、幽篁烟月三大景区是对古典园林艺术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表1 园林景观建设历程(古猗园志)
1. 乾隆十三年平面图(源自古猗园)
古猗园水系呈“山”字形布局,面积达17 765 m2,占全园面积的19%,通过隔、掩、破等手法,实现了园中有水、水中有景、步移景异的效果(图2)。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一书中的“水不在深,妙于曲折”“大园宜依水,小园重贴水”“园林用水,以静为主”[4]等理水的基本原则,在古猗园中均有体现。
古典园林因其所属性、服务对象、范围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客观局限而形成阶段性的历史产物[5]。随着社会逐渐发展和变化,古猗园由从私家园林变为公共园林后,水景建设不再被限制于传统园林理水的模式,水体景观更丰富多样,本文从私家园林和公共园林两部分分别论述古猗园理水特点。
2. 2020年水体平面图
3. 戏鹅池
猗园景区为明清历史老园,戏鹅池、泛春渠水系与竹枝山、小松冈、嘉树亭土坡构成的“两池三山”的格局至今还在,建筑基本根据史料在原址上修建,最能代表私家园林时期的理水艺术,也是全园理水的精华所在。猗园景区水域面积约2 133 m2,水岸植物以竹子、松树、桂花、瓜子黄杨等常绿植物为主,格调自然淡雅。水面整体呈“月”字型,寓意将天上的月亮引入园中,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池上堆出两座山岛,又通过鱼跃桥、罄折桥、浮玉桥、绘月桥、梅鹤桥将水面分成三块,面积较大的水域在岸边设建筑、山石和植物,配置成相对独立的空间。如戏鹅池东有浮玉桥、梅花厅,南有竹枝山和浮筠阁,西有白鹤亭、小云兜,北有不系舟、鸳鸯厅,地势高低起伏,亭台错落有致,构成了猗园景区主景(图3)。其余相对狭窄的水面曲折蜿蜒,将各分区的水域和建筑联成一体,从而营造出水路潆洄、亭台亲水、岛屿间列和小桥凌波的景致。
猗园景区的建筑为四大景区中密度最大的区域,建筑形式也最为丰富,有廊、亭、堂、轩、舫等类型,与水体相互穿插。通过建筑的单体空间通透性的变化,组合成一个明暗交错、进退有序的游赏空间[6]。建筑与水体形成了多样的亲水空间:或亲水相邻,或凌于水上,或融于水中,富有节奏与韵律,避免水面一览无余。如浮筠阁三面环水,游客仿佛置身于碧水之上,凭栏而望,三面皆有不同景致,亲水、近水的游园体验更显人文关怀(图4)。
从私家园林转变为公共园林,意味着古猗园的服务对象发生了改变。园林除了作为艺术创造的对象外,还要承载许多政治、文化的内涵,满足一些实际的使用功能,更要受到一定物质与技术的制约[7]。新扩建的公共园林区域,其理水设计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景观呈现多元化,既有自然山水景观,也有江南古典园林景观,是传统理水理念和技艺在现代的创新与发展。
2.2.1 动静结合,妙趣横生
“水不潺缓则谓之死水”,说明水之活态就如天地之血,周流而不凝滞,不仅需要在山中营造出活水之态,还要调整水流缓急,使人体验到水声、水势的变化。动态越强,水声越大,其势越雄;相对的,静态越强,水声越细,其势越缓[8]。三大景区水体兼具静水、流水、落水三种形式。以湖、池静态水为主,动态流水为辅,用溪流和落水反衬出园林的静谧,突显“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1)静水。指园中成片汇集的水面,流动性较小,有着静谧舒阔的特点,是园中最主要的形式。如鸳鸯湖、龟山湖、莲漪湖的水域湖面宽阔,园内山影、亭影、花影、树影倒映湖中,假借园外月影、云影、鸟影尽汇其中,扩大空间层次,泓涵天地万物。微风拂过水面,泛起点点涟漪,更映衬出水面的宁静。碧空晴和之时水如明镜、鱼翔浅底,清风徐来时波光粼粼,绵雨霏霏时水蒙烟雾,体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意境[9](图5)。
(2)流水。指具有带状蜿蜒的水面,有一定的流速和流量。曲溪鹤影景区就是以流水为主要景观而得名,溪流模仿自然河道的忽开忽合的曲线,淌过湖石、花木,彼此婆娑间发出悠扬的乐曲,富有节奏感(图6)。水尾的处理十分巧妙,通过弯曲而变得狭长,与主体水面区分,两岸植物掩映,并架设体态精巧的石拱桥,有延绵不尽之感。
(3)落水。指因高低落差形成的流泉或者瀑布,是园林中水声的主要来源。古猗园中有两处瀑布景观,分别位于双鹤斋东和怡景园。在双鹤斋东的黄石瀑布有几分山林野趣,阴郁微暗的环境中,以黄石堆叠出高八余尺的假山,山石间植物掩映,水流顺山势直下,跌落在参差不齐的黄石上,发出声响,仿佛从山峡中流出,有活水之态(图7)。瀑布跌落形成溪流绵延不尽,有曲水流觞之妙。而怡景园中的瀑布水口比较明显,水从黄石洞口直泻而下流入湖中,诚如檐溜,直泻无情,而出水口也应了古人的“架上悬巾”的景象,虽然声势雄浑,却稍许失去了峡谷溪涧的韵味。
2.2.2 山水相映,植物相衬
三大景区的湖面较大,以植物、山石为主,建筑为辅,各元素与水体彼此互相映照,丰富景观层次。“山水”是传统园林地形的简称,山水布局构成园林景观的基本轮廓。龟山由园土堆积而成,位于鸳鸯湖和龟山湖之间,高7 m有余,分隔园中面积最大的两块水域,既有立面视觉的景观,又有平面“曲”水之态,避免了一览无余的视觉效果。龟山湖中散置的两座小岛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大岛上遍植竹子遮掩了水流的去向,让空间延绵不尽,给人无限遐想。小岛上栽植垂柳、美人蕉,并置小品仙鹤于其中,避免景观单调。园中临水的两座假山位于幽篁烟月东部,景观以池上理山为胜,均是由太湖石堆叠而成,让人尽得山水的妙趣(图8)。不可无竹居北侧的假山呈东西走向,通过桥洞、石洞将水引入假山之中,隐藏水尾和边线,形成回环往复感和空间感,既起到隔断,又起到连接水面的作用。同时堆叠湖石亲水平台,或紧贴水面,或凌于水上,营造多种亲水关系,随着水位高低时隐时现,增强水体与湖石的互动性。
4. 浮筠阁
5. 莲漪湖水面
6. 溪流
7. 黄石瀑布
8. 假山景观
9. 驳岸植物
植物是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山、水、建筑因为植物的融合而显现出生机和灵动,而且植物景观四季变幻、春华秋实、落叶荣枯、阴晴转承、形色流动,体现园林的深邃意境、情景和韵味[10]。古猗园中绿地面积较大,达到了53%,根据水体自然线条的变化,科学配置了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和驳岸植物。其中挺水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主要有荷花、梭鱼草、再力花等,与水体形成四季动态变化景观。如荷花,春冬季的荷叶尚未挺出时水面最为宽阔;秋季的水面在枯荷中时隐时现;夏季对水面遮掩作用最强。岸上栽植的鹅毛竹、迎春、喷雪花等枝条柔软纤细的植物,打破水边池岸线条,中和了湖石驳岸的硬质效果,特别是络石、薜荔爬满驳岸,悬垂至水面,充满野趣(图9)。两岸乔灌木种类丰富,注重线条和色彩构图,跌宕起伏的林冠线,打破了水体的平面感,形成具有韵律的景观。开花和色叶植物种类的种植,极大丰富了水体四季的景观:春季的樱花、李花灿若烟霞;夏季的夹竹桃繁花似锦;秋季的银杏、枫树点亮了整片水域;冬季的梅花横斜水上。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艺术珍品,秉承着“师法自然”的造园理念,而水作为园林之魂,富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园林美学[11],古往今来都被十分重视,这也造就了中国先进的理水技艺。古猗园历经490余年的发展变迁,水系景观已基本形成,虽在后期改扩建时由于经费、技术等诸多因素影响,出现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其总体造景手法和意境表达可圈可点。本文总结了古猗园理水的主要特点,希望古为今用,能更好地传承古典园林理水技艺和审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