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型安置社区的康复景观设计
——以广东开平赤坎新区为例

2020-07-27 05:42刘博新黎鹏志
园林 2020年7期
关键词:花园景观设计景区

刘博新 黎鹏志

新世纪以来,中国土地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周边由政府主导的安置社区开发成为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置社区也成为城市发展中最为活跃、多种社会矛盾交织的空间单元[1]。旅游开发安置社区也属于其中一类,它产生于风景旅游区开发建设,使部分原地居民集中安置于景区周边,形成新建社区。当前,旅游开发及相关人居环境建设被纳入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的范畴,而良好的安置社区建设在其中具有多方面意义,能够与景区融为一体,有助于提升景区体验,同时承担一部分旅游服务职能,甚至能重塑社区活力、创造经济价值并促进社会和谐。

作为一种重要的开发实践项目类型,目前国内对旅游开发型安置社区的规划设计研究尚显不足。本文试图以安置社区的景观设计项目为例,探讨运用康复景观设计手法应对该类型环境的具体策略,为风景区旅游开发建设及安置社区环境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1 旅游开发型安置社区与康复景观

1.1 社区特征

旅游开发型安置社区具有城市一般安置社区的普遍特征:非商业地产性质使得建设投入成本有限,造成环境空间品质较低;社区居民原本的务农身份发生转变,社会关系可能面临重构;社区保留了一定的熟人社会特征,但社区活力需要重塑;安置区居民的年龄结构通常偏高,由于技能不足、文化背景差异等因素造成行为、心理与外界隔离,而社区环境设计亦需考虑适应其身体行为以及心理特征等。

同时,旅游开发型安置社区又具备一定的特殊性:由于通常距离风景区较近,无论景区具有自然或人文属性,安置社区空间环境设计都需考虑与景区本身的风貌协调,避免视觉突兀影响景区体验与品质;旅游活动能够拉动地方经济,使社区居民的经济来源部分依附于旅游业,区别于城市安置社区单一收租的经济活动;由于可能吸纳部分游客的住宿、购物及休闲娱乐等消费行为,该类型社区建设可成为景区总体统筹开发的一部分,使社区具有一定的开放特性。由此可见,旅游开发型安置社区是一类具有独特特征的居住社区类型,在规划设计中应不断积累实证并探索其科学性的设计对策。

1.2 康复景观及其适用性

康复景观是以研究环境对人体的身体心理作用为核心,在此基础上调配适宜的景观要素创造出促进人身体、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健康的环境[2]。近年来,康复景观的概念已经从起初医疗养老环境的疗愈属性拓展到风景园林促进公共健康的社会属性。康复景观的价值也不仅体现在对使用者生理健康促进及心理创伤抚慰的层面,还包含了增进社会连结、提升青年自律性、降低犯罪率等一系列社会资本提升的范畴[3-4]。

在安置区规划设计中引入康复景观理念是解决安置居民社会弱势与特殊空间需求的一种积极尝试,运用康复景观至少具有三方面优势:能够满足社区居民老龄使用者的身心与行为需求,在提供适老化环境的基础上增进健康福祉;对搬迁安置居民产生的社会隔离、不适应新环境的心理状态具有抚慰与缓解作用;在景区整体开发背景下,康复景观还可以打通社区内外联系,一定程度上使之成为旅游景区特色产品,增加社会与经济价值。

2 项目概况

2.1 项目背景

位于广东省开平市的赤坎新区依托赤坎古镇旅游景区整体开发而建设,承担着旅游配套服务与古镇原地居民安置的职能。赤坎镇为原开平县城所在,常住人口4.6万,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则达9万多人。该地区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闻名,同时,起始于19世纪末直至今日的侨乡文化使得民国商业骑楼古镇、侨乡村落、华侨园林等相继在该地区兴起并完好保留。深厚且独特的侨乡文化使得赤坎新区及其安置社区建设均自觉分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

2.2 规划与场地条件

赤坎新区A2-1地块安置社区项目位于开平市赤坎古镇以北约3 km,距开平中心城区12 km,赤坎古镇为整体改造开发的核心景区。地块开发为商住混合,一期为集中商业,二期为高层住宅和底商,总占地面积2.7 hm2。住宅均为18层,首层架空,商业部分为1~5层,采用院落式布局,运用架空和连廊空间,使室内外空间紧密联系,打造开放式骑楼风格的商业空间作为景区整体风貌的呼应。康复景观运用于二期住宅地块,可设计的景观面积包括社区内部开放空间1.3 hm2与建筑架空层3 000 m2。社区规划为开放式,南北侧设有主次出入口,南侧商业街亦有2处门洞可连接社区内外(图1)。

3 设计依据

基于旅游开发型安置社区特征,景观设计以三方面内容作为设计依据:运用老年人康复景观设计手法满足社区高龄人口的康养生活需求;有机引入地方文化习俗,既能延续旅游景区的文化表征,又创造相对熟悉环境,舒缓集中安置的消极情绪;通过设计促使社区连结增强并激发社区活力。

1. A2-1地块景观设计总平面图

2. 邱德拔医院吸引儿童探知自然和生物的宣传展示空间

3.1 老年人康复景观

据美国住房建造者协会的研究发现,55岁以上的购房者对社区的前6个特性要求是:有散步和慢跑的路径、室外空间、公共交通、开放空间,以及有湖和室外水池[5],此调查充分说明了老年人对居住地园林景观的天然需求。20世纪末,美国养老机构在Thomas夫妇的倡导下出现了“伊甸园模式”(Eden Alternative),提出了更具家庭风格的环境设计理念,此模式强调把冷酷的机构照护环境转化为符合人性需求的自然模式,阳光、动物、植物都应成为环境的重要组成[6]。自此,针对老年人的康复景观设计研究已不断积累发展。

良好的老年人康复景观设计在生理方面,可通过提供锻炼、日照、植物感官刺激、压力平复等,缓解老年人的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荷尔蒙失衡等问题,亦可提升睡眠质量并减少跌倒风险。在心理方面,庭园活动能提升老人积极情绪,降低季节性紊乱症(SAD,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造成的沮丧。在庭园中老人还有机会和其他人见面、交谈,同时又可选择场所维护自己的独立性与私密性。

3.2 地方文化习俗

地方文化习俗的传承是旅游开发型安置社区设计的重要考虑因子。可采用转译性设计(translational design),一方面延续开平地区侨乡圩镇和碉楼乡村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景区的整体风貌打造;另一方面则旨在创造原地居民耳熟能详的空间环境和传统活动场所,使其能够较快融入社区新环境,消除陌生环境带来的焦虑感,有助于社区营造。地方文化习俗的引入途径至少可包括两方面:具有传统特色的实体空间设计和以空间为容器或诱因产生的与传统相关的活动。

3.3 社区活力激发

研究学者普遍认为,空间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具有提高群体幸福感、增加社会资本、增强社区凝聚力以及促进社会整合等功能[7]。与城市普通社区相比,安置社区的空间活力不仅反映在良好的物质环境品质,更应是聚集交往活动、维系原有村落地缘关系、重构社会关系网络的能力[8]。康复景观设计增进社区活力可在两方面进行着力:(1)适应。在调查使用者生活行为习惯的基础上打造熟悉场景容纳活动;(2)激发。创造独特空间特征和有意义的活动安排,吸引社区内人群参与活动甚至使活动影响力超出社区。例如新加坡邱德拔医院的建筑及景观设计,即打破了院区边界,医院优质且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景观甚至吸引周边社区居民周末带领孩子前来“郊游”活动(图2)。

4 设计策略

4.1 康复景观总体格局

依据社区已有的室外空间形态,重点打造了一条南北向和两条东西向副轴线。主轴南起主入口,经由竹林大道、标题景墙、中央水景及草坪,北抵环廊花园;一条副轴线从冥想花园(静态活动)开始,经由中心花园到达园艺花园(参与互动性活动),另一条副轴线由两个南部组团中心花园和建筑架空层组成的感官体验线路。在两横一纵的骨架上创造了各类型康复景观空间,诸如环廊社交活动区、冥想花园、5个感官花园、园艺花园、组团中心花园、架空层坐憩区等,以满足不同庭园活动需求(图3)。

4.2 适应性设计

(1)行走与坐憩。这两种庭园适合正常的老年人活动,有助于他们身体机能锻炼和社会交往形成。全区的园路系统分为北部中央景观的“环路+环廊”,以及南部组团景观的“小环路连通架空层”,都创建了不同行走距离的回环路径,以便老人根据自己的体力选择合适的散步路线。园路清晰地连接各目的地,且沿途布置有趣的景象,便于老人到达活动地点又不会觉得过于劳累。道路沿线每隔一定距离设计休息点,提供位于阴影区和光照区的不同选择,且形成聚集、观望氛围,以此符合老年人的行为习惯(图4)。

3. 景观功能分区图

4. 组团中心花园的散步小环路

5. “环翠”的视觉花园

6. 架空层形成可观望坐憩区

(2)植物感官刺激。在南部组团区域,景观设计使用了多种植物配置方式来模拟引人入胜的自然环境,并且设置了5个小型感官花园,利用抬升花床和植物丰富的形态、触感、声响来刺激感官、制造探索自然的趣味。来自岭南名园清晖园的景名“环翠”“留芬”“沐英”“凤来”等被用于此处,能进一步唤起美好联想并对感官刺激进行提示(图5)。

(3)舒适性与安全性。全园为老年人提供了更舒适与安全的环境,主要体现在铺装、座椅和遮蔽设施的设计。园路系统基本取消高差,与架空层也齐平衔接,采用相对较低造价的着色混凝土铺地来防滑和消除视觉眩光。利用多个架空层空间打造室内外过渡的坐憩空间,并且提供亲近植物、配备靠垫的舒适木座椅。

4.3 促进性设计

虽然老年群体大多热爱自然,但通常由于室内外阻隔、路面不平整等实体空间因素,以及缺乏兴趣、害怕恶劣天气、缺少陪护等心理安全因素造成庭园使用率偏低。景观设计从三方面进行特别应对,从而促进老年人进入庭园活动。

(1)可见性与易达性。依托建筑架空层设计可观望的坐憩区,作为引导进一步庭园活动的准备区;除了消除连接部分高差,在路面及导示系统提供清晰的地点与距离指引(图6)。

(2)过渡空间营造。在住宅北侧出入口设计了小型入口花园,此处能看到熟人及来往人群,自然引发简单的问候社交,也能够一定程度接触自然,使身体状况受限者乐于使用。架空层和北侧环廊的设计亦提供多种灰空间,可供遮阴避雨,延长居民在庭园的活动时间。

(3)行为适应与吸引。在中央水景一侧集中设置了观鱼喂鸟区,提供了亲近小动物的机会;北侧环廊与草坪提供了遮盖庇护、可移动式桌椅并且满足走圈锻炼的实际需求;西侧的冥想花园则满足了部分喜静人群的休憩活动。

4.4 保留熟悉场景与生活习惯

安置区居民偏高的年龄结构与乡村传统生活方式都与现代建筑围合成的“城市社区”存在着不小矛盾,心理不适应现象普遍存在。在城市回迁社区中,时常可发现大树下三五成群纳凉聊天、墙角聚集的棋牌活动、露天理发或修理服务等一系列与城市商住社区截然不同的户外活动,一方面是安置社区公共设施不足,但更重要的是居民固有的生活方式的固执保留。景观设计与其强硬改变扭转,不如顺应其行为方式,使传统空间与活动延续。

(1)村落空间形态演绎。开平侨乡村落的类型特征鲜明(图7),从头至尾依次分布村口风水塘、塘边大榕树、村面长条形开阔地、整齐密布的广府民居、狭窄的街巷、村尾散布的若干居庐和碉楼、小树林。景观设计的中心水景、水景前长条形广场、大榕树与环廊错落屋顶正式对这一空间类型进行抽象提取,旨在唤起居民对以往熟悉的生活环境的记忆(图8)。

(2)传统生活习俗容纳。基于居民的乡村生活习惯,在水景东西两侧都设计了大榕树纳凉聊天和棋牌活动空间;在东侧园艺花园提供了种植操作场所,以此引发居民本身的农艺展示并创造交流活动;景观设计还从传统岭南园林中提取了市井生活场景意象,在北侧环廊区域设计了小戏台、票友茶饮空间,使该区块成为全园的交往活跃中心(图9)。

4.5 激发社区交往活动

本案中,安置社区居民彼此相对熟悉的社区特征为社区活力激发打下一定基础,位于旅游景区中的开放性社区规划定位亦为跨社区交往连结提供了可能性。康复景观设计在两处地点进行了交往与活动激发性设计。一是南部区域的感官植物探知体验区,每个感官花园都进行植物名牌标识和科普解说,激发居民的探知、互动与保健型活动,并且吸引外部游客在邻近商铺逛街后前来参观;二是东侧的园艺花园区,通过抬升花床、浅盘种植池、立体花坛、水槽和工具房、休息交谈区等设施的设计,为举办园艺疗法活动提供了适宜场所。定期的活动开展将有助于提升知名度并增强社区活力与社区间连结(图10)。

7. 开平地区传统村落典型空间形态

8. 中央景观区的空间演绎

9. 环廊空间的戏台与茶座

10. 园艺花园成为提供园艺疗法的场所

5 结论

旅游开发型安置社区是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安置社区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目前对这一类型社区的规划设计尚缺乏研究与探讨。本研究探索性地将康复景观理念运用于安置社区设计,并且以实例分析阐释其方法,以期对安置社区景观设计提供参考。旅游开发型安置社区的景观设计应从三方面进行考虑:(1)应与景区属性充分契合,在设计上进行呼应与联动;(2)针对安置社区居民的老龄化与社会隔离心理可采用康复景观的设计手法对其进行适应与疗愈;(3)景观设计应设法鼓励社会交往,激发安置社区活力,为片区人居和谐环境建设注入贡献。

猜你喜欢
花园景观设计景区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可爱花园
夜晚的花园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