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巴蜀园林的植物意境及表达

2020-07-27 05:31赖世会严贤春
园林 2020年7期
关键词:巴蜀园林植物意境

赖世会 严贤春

巴蜀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文化,巴蜀园林与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精巧纤细的岭南园林、清雅细腻的江南园林有所不同,保持着古朴大方、“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自然山水园艺术风格[1-2]。巴蜀地区自然气候条件优越、地域特色突出,为巴蜀园林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

1. 巴蜀园林的古韵景观

2. 巴山蜀水

关于巴蜀园林的研究成果大部分集中在综述方面且大多相似,缺少全面性、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发展研究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巴蜀园林的时空对比[4];(2)空间布局艺术手法的探析[5-6];(3)具体景点的赏析,如二王庙、杜甫草堂、桂湖公园等[7-8];(4)与其他风格园林的对比分析,如江南园林、扬州园林等[9];(5)巴蜀园林建筑特色和建筑文化的研究[10];(6)巴蜀文化在巴蜀园林中的应用及影响等[11]。虽然近年来关于巴蜀园林的其他研究成果也有所增多,例如关于成都浣花溪公园、活水公园设计建造的介绍等,但是对于巴蜀园林植物意境表达方面的研究颇少,其价值体系仍不完整,因此阻碍了巴蜀园林的传承与发扬。园林植物意境的营造是园林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对巴蜀园林植物意境的系统性研究刻不容缓。

1 巴蜀园林植物意境分析

1.1 植物配置分析

巴蜀园林主要以乡土树种作为园内植物的基本格调,搭配些许外来物种,彰显地方特色,并赋予植物丰富且耐人寻味的象征寓意。其中乔木类有木芙蓉、苏铁、水杉、银杉、香樟、黄葛树、柏、厚叶梅、银杏、桢楠、玉兰、枫香、黄杨、垂柳、罗汉松、女贞,且近年来在四川乡村旅游地和自然保护区中调查到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灌木多采用桂花、杜鹃、山茶、蔷薇、紫薇、西蜀海棠、垂丝海棠、栀子、蜡梅等;草本植物有菊、麦冬、荷花、兰花,以及巴蜀地区分布广泛的竹亚科。

园林设计师通过合理科学的植物配置营造诗情画意、深远含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园林意境(图1)。巴蜀园林多为寺观园林和纪念性园林,因此大都以竹、樟、柳、荷作为基本特色植物,因地制宜,突出自身特色。从植物色彩方面分析,巴蜀园林的植物配置少用强烈的对比色,因此整体效果比较朴素。配置手法大多采用成林成片的群植,或遍布一方,或沿途夹道,有时翻山越岭,有时又临溪傍水(图2)。除群植外,在庭院中和建筑旁也采用古朴自然的孤植、对植手法,无论是森森翠柏体现出的浑厚气韵,还是苒苒红藻表现出的朴素雅淡,都给人极其强烈的自然美感。

巴蜀园林的本质特征即是飘逸乡情、古雅清旷,植物配置也是注重构图造景、植物喻志,展示时序景观变化,呈四季有景。杜甫草堂内清塘荷花、茂林修竹,有“嗜酒爱风竹”等诗句来歌颂竹强劲的生命力和超凡脱俗的高贵品格;新都桂湖公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雅致美景。

1.2 植物意境体现

1.2.1 体现自然美

中国园林的意境美与西方的传统美学有所区别,致力于实现美学与园林植物的有机结合,实现主体与客体间的高度统一,表现自然神韵美[12]。“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是园林意境营造的最高标准[13]。而巴蜀园林体现自然美的造景特色大都是以自然山、水、植物作为景观的构图主体,竭力保持巴山蜀水的自然纹理,园林布局依山就势,将宗教性、纪念性以及自由理念融为一体,植物结合轴线的运用、串联式的路线规划、灵活的院落构成巴蜀园林的显著特征。

巴蜀地区的公园地势变化丰富,在布局上自然灵活、水文绕行、依山就势、巧于因借,与周围环境高度融合,使得整个园林呈现恰似自然天成的美。如享有“阆苑仙葩映玉寰”美称的阆中古城具有得天独厚、韵态千变的阆山和柔情万种的阆水。阆中古城小道间主要以黄桷树、桂花、柳树、香樟、银杏、梧桐等乔木为主(图3),其中黄桷树作为阆中古城特定的植物景观对增强古城内节点或标志物的景观意象具有突出作用,贡院内保留下来的梧桐高耸参天,与建筑相映成趣且柔化了古城肌理。院落内搭配桂花、紫薇、三角梅、杜鹃等颜色各异的植物点缀(图4),高低错落。古城周边的植物主要以侧柏、栾树、毛竹等创造出不拘一格的大地景观。古城滨江景观带上种植大量水杉、芦苇、柳树等植物强化景观意象,相依成景,浑然天成[14]。

3. 阆中古城的黄桷树

4. 木质雕窗上攀附的三角梅

5. 宽窄巷的攀援式种植方式

1.2.2 体现人物品格

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或稀疏、或茂密、或低矮、或挺拔。而植物的不同形态会使人产生充分联想,给予文人墨客适当的比喻或象征。根据中国传统美学知识,人们习惯以一种真善美的角度去欣赏、领悟并体会自然之美,然后将目睹的植物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特性或某一形态与人的品性、精神相关联,并将其升华到人物品格的高度,如新都桂湖公园的桂与湖、罨画池中的红梅、文君井的筇竹。在植物种植方面,巴蜀园林在品种和种植手法上都精于选择和布置,善于结合传统巴蜀文化的精髓挖掘植物的人文内涵,再融入到园林植物设计中去。

杜甫草堂选用竹、楠为主景形成大片林区,以“(红)梅、松、竹”比喻杜甫清高雅洁的品质和万古长青的气概,并与榕、樟、栎混合栽植,营造野趣盎然的林相景观。正门内的参天黄葛树作为草堂中轴线的开端,大雅堂里的古香樟,上面缠绕了榕树根象征长寿,香樟寓意吉祥。诗史堂前对植的罗汉松虬曲苍劲,多姿多彩的植物配置使得整个中轴线的植物进入高潮部分。堂后翠竹夹道,南天竹、杜鹃、肾蕨、鸭脚木、黄杨郁郁葱葱;藏经楼外的千年银杏、北门的古香樟、仰止堂前的桢楠巍然屹立。朴素的茅屋入口却有剌楸、牡丹环绕,映射出杜甫朴实的生活理念和崇高的爱国情怀。整个草堂内按照细致的造园构思和精致的景点布局,表现出天然合一的生态美和丰厚的文化意境美,彰显了巴蜀地区浓郁的乡土韵味[15]。又如成都武侯祠的正门右侧孤植的一棵造型奇特的黄葛树,使游人踏入堂门就能感受到祠内丰厚的历史底蕴,假山旁种植红枫,湖泊侧配置垂柳,亭台边有香樟相依,房屋边栽植慈竹,刘备殿前群植的苍劲古柏直插云霄营造出刘备九五之尊、君临天下的神圣威严。

1.2.3 体现闲情逸致

园林植物在配置时不仅要追求内涵和精神的表达,还要用其他元素来丰富园林景观,使整个画面相映成趣。若只追求内涵,整个园林布局会比较单调,园林意境会略显单薄。如古人会因为仕途不畅而归隐山林,这些纪念性园林就会设计成幽静、雅致的意境,这也正展现了古代文人深居山林的闲情逸致,是他们最真实最贴切的情感写照。总之巴蜀园林的设计讲求顺应自然,大自然中随处充满禅意,花草树木皆有玄机,都着力营造古朴旷雅的意境风格,追求安详,清净无为的世界。

成都宽窄巷子内的树种为常用树种,如香樟、洋槐、榆树、构树、银杏搭配皂荚、金桂、紫荆、紫薇、蜡梅等,设置花池扩大进深感,偶尔采用攀援式种植丰富空间层次,这些对植物的处理都是对悠然风格的升华(图5);杜甫草堂西面的梅园选用大量梅、垂丝海棠、桃花、紫薇、桂花等配置,加上简朴典雅的色调和造景,植物配置协调多变,展示了活泼生机又绚丽多姿的诗人意境;三苏祠以三分水两分竹的独特岛居特色甲于西蜀,祠内茂林修竹,渠水环绕。苏东坡曾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祠内植物以竹为脉络,如慈竹、苦竹、墨竹、佛肚竹等寓意清高气节,各色竹与其他季相植物景观巧妙结合,为祠堂增添了些许灵动与活泼,为立体舒展的画卷创造了几分雅兴[16]。

2 巴蜀园林植物意境表达

2.1 植物意境的表达方式

2.1.1 因地制宜,模拟天然

充分合理地运用现有地形,组织空间“仿自然之形”“自成天然之趣”,强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凭借自然地形和气候条件再结合其他元素造景,将植物与原有条件高度融合,营造独特的园林景观[13]。比如巴蜀名人纪念园林基本上都取自于自然,依山就势种植树木,因此很多景点远看是古木参天之景,用本地高大的乔木树种构筑天际线,呈现出一幅茫茫天然的画面,近看却有较多园林小品建筑等隐藏于林木中,创造极富趣味的天然景观。

成都武侯祠与南阳武侯祠植物意境表达又略有不同:成都武侯祠利用自然地势,道路亭廊、溪水荷池、花墙小道布置巧妙,鹂园中的亭榭以树皮为顶,树干做槛,粗犷而自然,极富野趣。祠内主要种植桂、梅、黄葛树、桃花、荷花、柏、竹、苏铁等植物,老树新枝掩映,形成蜿蜒曲折的园林景观。而南阳武侯祠采用中轴对称逐步抬高的手法,院内建筑严谨规整,少有栽植,因此园内显得空旷。但在卧龙潭边花木繁盛,主要栽植银杏、松、柏、竹形成了大片自然山水区。

2.1.2 寓情于景,以形载道

四川整体地形为盆地,阔叶林、竹林分布广泛,受文人墨客的影响,常赋予各种花草树木高尚的品格,如慈竹的虚心有节象征着文人的高尚气节。古柏一直是人们寄寓情感的对象,武侯祠利用古柏把诸葛亮高风亮节的气韵展现得淋漓尽致,祠中用植物浓郁茂盛的树冠封闭顶部空间,再以灌木、小乔木封闭周围空间,地面种植地被,因此整个空间通透性强,视线开阔,又因树冠相互连接起到较好的引导视线的作用。

成都杜甫草堂与巩义杜甫陵园,植物意境布置又有所差别,成都杜甫草堂院内楠、梅、松、翠柏、古树、荷花等各类花草错落相植,屏蔽各层空间,建筑在植物的掩盖下显得格外幽深。梅苑中梅花自成一片,繁花似锦视野开阔。而巩义杜甫陵园古柏森森,陵园内主要栽植黄杨、柏、棕榈、剑麻等,墓后是巧于因借的自然树林,无围墙堆砌可欣赏一望无垠的山野景象。

2.1.3 虚实相生,藏露相间

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经常遇到虚实、藏露之间的关系,空为虚,满为实;藏为虚,露为实,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园林营造意境的主要手法,也是巴蜀园林意境塑造的有效方法。藏而不露是中国古人的处世之道和精神寄托,巴蜀园林常借助植物搭配隐匿亭台楼阁,采用借景、夹景、障景、漏景等造景手法强化景观特色(如成都浣花溪公园),让虚实发生变化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整个空间简约质朴、疏朗淡雅,从而形成幽深宁静,若隐若现的意境,让游人浮想联翩,意味深长[17]。巴蜀园林空间大多收放自如,迂回曲折,常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在自然景物中蕴含人文情感,显露出含蓄悠远的风格。

2.1.4 疏密错落,动静结合

植物是园林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用园林植物营造意境的时候,植物的疏密、数量、大小、动静等都要根据意境塑造的特定要求来确定,或宁静、或动荡、或稀疏、或稠密、或清漪、或雄浑。巴蜀园林在疏密的搭配上处理得较好,将植物的点植、丛植、群植三者间的关系处理得巧妙,如汉桓侯祠中的黑壳楠采用的就是点植形式,使院落摆脱单调突兀之感又不至于显得拥挤。对较大面积进行配置时可将点植和丛植相结合,同时处理好乔灌木的主次关系[18]。

杜甫草堂诗史堂后道路两侧以栀子花收边,院内散植的红梅成为轴线上极其吸引眼球的节点,加上南天竹、杜鹃等花木的点缀显得疏落有致。将多种植物进行规则或不规则搭配常用于静态景观的处理,动态景观处理则主要是将植物与其他景观共同构成纵深空间,以加强空间的流动性和方向性。

2.2 影响巴蜀园林植物意境表达的因素

(1)自然及生态因素

巴蜀地形既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肥沃的土地让植物枝繁叶茂、品种丰富;气候条件优越,雨量大空气湿度大,夏季较长光照充足,适合植物生长。因此巴蜀园林能利用其自然山水要素,巧妙地形成地域特色比较明显的自然山水园,自然风光极其优美。

(2)经济文化因素

园林造景不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当地社会经济的制约,如盛唐时期四川少受战乱的破坏,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社会稳定,人们思想开放,意志旺盛,巴蜀园林也在这时进入全盛期并修建了较多名人纪念性园林,所以园林兴盛的年代即是整个社会发达、安定的年代[19]。园林是人们观赏游憩的主要场所,当然就会促进园林质量的提高,园林意境的升华正是提高园林质量的主要表现。

(3)思想文化因素

巴蜀地区是道教的发源地,巴蜀人民无比崇敬和爱戴古今忠义之士,为了纪念英雄文人等,他们会立祠祭祀以表达哀思[20],如汉桓侯祠、成都武侯祠等。同时巴蜀人好游乐,少愁苦,故巴蜀园林中不管是寺观园林,还是纪念性园林都具有公共游览性。巴蜀园林在道教文化的影响下表现为返璞归真的自然情趣、跌宕起伏的鲜明对比以及不拘手法的变换布局,园林意境自由、朴质贵清,散发出一种仙风道骨的神秘气息[21]。

3 结论与展望

巴蜀园林有着非常高的借鉴价值,可如今的巴蜀园林逐渐被淡忘,而关于它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去挖掘整理研究。对巴蜀园林植物意境及表达的探讨,有利于指导现代巴蜀园林的保护和更加完美的设计,为其他园林的研究提供借鉴资料,有助于把握巴蜀园林植物意境表现的本质特征,指导其他园林意境的营造,拓展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领域及层次。

如何通过研究巴蜀园林植物意境的表达方式来创造更多具有巴蜀特色的城市景观?透彻研究巴蜀园林植物意境的表达对中国园林意境营造有何贡献?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总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国民素质不断提升,园林意境营造也需要不断创新,以带来新颖的视觉体验和心灵感受。本文对巴蜀园林植物意境所做的一系列的分析解读,权当做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也作为今后对巴蜀园林研究的起点及方向。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猜你喜欢
巴蜀园林植物意境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