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秀苹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加强学生的练习指导,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这个重点,努力改变一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根据素质教育要求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小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学习的练习和课外活动指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接近某种事物进而达到获得某种事物或知识的心理。如果一个学生对某种事物毫无兴趣,就不会主动地认真接触、观察、分析、学习,学生的素质就得不到提高,更谈不上创新思维了。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首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一节课,如果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学生能渴望获得知识,叩开学生的创新大门,那么学生学起来就会事半功倍。(1)提出问题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比较接近的生活例子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加予思考,渴望能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自己身边的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笔者在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拿一个盛有水的长方体容器和一个空的正方体容器,问学生:你们估计我如果把长方体的水倒在正方体的容器里,那么正方体的容器能否装得齐或装得满长方体里的水吗?(2)创设情境法: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投影仪设计一些动态、优美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加强课堂的趣导乐学。导入新课有了一个好开端,讲授新课才是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脑神经,才能记忆深刻,使学生产生创新思维。(1)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直观性是现代数学教学的原则之一,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每节课都运用直观教具,让学生尽情去感受、去认识、去分析。同时要注意让学生动手训练。例如,我在上《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先让学生每人画出一个梯形,然后画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让学生动手计算两个三角形面积和,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两个三角形的高相同,运用乘法分配律把高、除以2提出来,这样就得到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上底+下底)×高÷2。让学生在动手实验和直观中获得知识。(2)趣味活动中去寻求快乐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爱动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学习,如游戏、小品表演等快乐活动寻求快乐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我在上《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我让学生做这样一个游戏:一部分同学出教室外,一部分同学在教学内,再让教室外的同学迅速地不规则地进入教室,教室内的同学进行统计进入教室的男女学生各几个,然后全部同学参与这些数据的整理。这样既让学生在趣味的活动中学到知识,又让学生在老师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深一层。
二、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一环。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方位参与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传统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则被动地听,这样老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教学效果差。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大胆提问,大胆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起来就不觉得乏味,学习兴趣浓,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如我在上《圆柱的体积计算》这一节时,我不是直接去教学生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而是让学生大家动手把圆柱进行切割拼凑成长方体,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可以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长×宽×高,导出圆柱体积公式:底面积×高。这样让学生全方位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自己体会数学知识的得来中,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子。使学生易于接受,学习起来不觉厌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在上《三角形》时,先不急讲什么叫三角形,如让学生每人说出自己身边见过的三角形例子,从这些自己熟悉的例子讨论出什么叫三角形,有什么性质等,让学生自己亲身体会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无定法,使用什么教学方法,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节好课,往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地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思考的过程,这个思维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具体、直观、形象到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有很多“新发现”,这是他们闪烁出的智慧火花,我们应该肯定它、点燃它,让它更光彩,这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如我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先让全体学生动手操作推导得出梯形面积计算后,再启发学生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加强了知识的延伸。
三、加强学生的练习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地指导学生的课外练习,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研究、创新能力。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通过题海战术来达到提高學生的成绩,这样只能培养出高级的痴呆。教育部曾多次地提出要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本班学生特点,科学地指导学生的课外练习。如学困生在布置作业时只需布置一些简单性的概念性作业或在此基础上稍为增加一些难度。对中等生布置一些能巩固当天所学知识的训练作业,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对优等生在中等生的作业基础上再增加一至二道难度稍大,具有发展、提高型的题目。这样中下生照顾到位,每天都有进步,都有成功感。同时在引导学生学好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对自己所爱好的特长进行研究、创新,使得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每一个环节,启迪学生的思维,指导他们的实践,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他们各方面和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