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叶
摘 要: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与人格始终是领路的明灯,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更是人民教师奋斗的方向。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新时代,我们更要学习陶行知先生人民本位的政治立场,继承其献身教育的奉献精神与开拓求新的创造精神,以求真务实、知行合一的品行去履行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
关键词:陶行知;崇高精神;师德建设;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118-1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高全民素质已是刻不容缓,那么加强建设师风师德,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更是当务之急。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不仅具有丰富的学识、崇高的人格,更兼具高尚的师德修养与无私的奉献精神,所以在建设师德、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重温陶行知先生的崇高精神与高尚人格,为我们师德修养的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指导方向。
一、学习陶行知先生为人民教育事业奉献的执著精神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民主主义爱国者,陶行知先生之所以能够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到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中来,是因为先生始终拥有对教育事业伟大意义的深刻理解。先生认为教育无小事,教育是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人类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头等大事,对此,先生十分重视人民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在教育事业中,正是因为先生的崇高精神与深刻理解才能促使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将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他心心念念的祖国的未来。
我们学习陶行知先生,首先就要学习先生的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与高尚情操,要学习他对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执著与献身精神。一个正在崛起的民族需要有崇高的师德,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家需要有专业的教师队伍,祖国花园里求知若渴的花朵们更需要一支专业的、具有高尚情操与综合素养的教师队伍,这也正是我们建设师德的根源所在,更是我们所有教职人员不断提升自我素质能力的根本动力所在。所以,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陶行知先生的精神与人格始终不会过时,他始终是指引着无数教育者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灯塔。
二、學习陶行知先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他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句简单的话中讲出了一位教育家对教育目标至高无上的追求,更为当下的师德建设树立了典范,在新时期的发展中,我们正需要践行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人民的教育事业当中,为国家、为民族的未来培养具有真才实干的人才,为建设祖国的事业奉献人民教师应尽的义务。在教学当中,陶行知先生还曾说过:“教师不应该只教书,教师的责任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人;学生也不能只读书,学生的责任更主要的是学习做人的道理。”。由此可见,先生的一生始终是将育人放在第一位的,而先生这种以人为本、重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思想与我国当下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息息相通的。先生还曾强调:“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根本一坏,即便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是无用。”在先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需要培养“真人”,那么,教师自身必然要具备培养“真人”的素养与能力,这一观点在当下的教育事业中同样适用。我们的教育事业培养的是于社会有用的真的人才,那么我们的教师就应该是具备专业知识能力的、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者,只有教师队伍更具专业化、更具高尚的师德,才能有利的培养出于祖国、于人民有利的人才来。
三、学习陶行知先生艰苦奋斗、敬业乐干的精神
在半个世纪之前的旧中国,在没有资金、缺乏基础设施的极端困难条件下,陶行知先生为了改革旧教育,为了进一步解放中华民族,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通过艰苦奋斗终于培养出了成百上千的优秀英才,为祖国的解放斗争培育了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在这一过程中,先生遭受的艰难险阻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无论多少次被通缉,无论生活的条件多艰辛,哪怕是睡在牛棚里,先生依然乐以忘优,他将困难视为“铁钉”,用头碰一根就能化一根的“铁钉”。先生有句名言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在那个艰苦的年岁里,先生不辞辛苦的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无论经历了多少的磨难与困苦,先生始终保持着崇高的乐观主义精神,先生将埋头苦干更为抬头乐干,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尽到了一位人民教师、一位教育者应尽的全部力量。
而在教学条件得到了良好改善的今天,先生的信条与理想仍然适用。在现代办学与教育改革当中,我们同样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阻碍,在师德建设与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中,我们同样会面临数不尽的困难,但建设师德,建设专业教师队伍是我们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更需要汲取陶行知先生身上的精神,学习先生高尚的人格,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敬业乐干精神,我们要用陶行知先生“立大志、求大智、做大事”的名言不断激励自己,并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不断的探索、开拓、奋斗、进取,致力于建设具有优良师德的专业教师队伍,为中华民族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
陶行知先生在其名作《创造宣言》中曾写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先生心中,教育无小事、无不适时、无不适地,教育是国家与民族的根本,教育也是师者的本能。所以在新时代的发展与建设中,我们更需要将师德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上日程,以先生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以先生的精神作为动力,不断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实力。
[参考文献]
[1]胡雨蒙.学习陶行知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J].好家长,2019(38).
[2]顾正锐.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给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启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09).
[3]谢莉玲.行知路上让爱撒满天下——多角度关爱学生[J].才智,2018(22).
(作者单位: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江苏 镇江2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