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联合下肢牵引闭合复位小切口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0例

2020-07-24 06:31袁国华袁彦成黄晓林
光明中医 2020年14期
关键词:补阳股骨髋关节

袁国华 袁彦成 黄晓林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多发于老年患者。且随社会老龄化加速及骨质疏松发病率增高,老年粗隆间骨折发生率逐年升高。下肢牵引闭合复位小切口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常用术式,但术后易并发骨折愈合缓慢、深静脉血栓(DVT)及髋关节活动受限,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近年来,中医中药在骨折临床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医认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病机为营血亏虚、气血瘀滞,补益气血、化瘀通络为治疗关键[2]。本研究选取我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探究补阳还五汤联合下肢牵引闭合复位小切口PFNA内固定术对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0例。对照组中女14例,男26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1.09±4.73)岁;受伤原因:27例交通意外伤,6例高处跌落伤,7例劳动意外伤;Evans分型:6例Ⅰ型,12例Ⅱ型,16例Ⅲ型,5例Ⅳ型,1例Ⅴ型。观察组中女13例,男27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1.52±5.08)岁;受伤原因:25例交通意外伤,7例高处跌落伤,8例劳动意外伤;Evans分型:5例Ⅰ型,13例Ⅱ型,15例Ⅲ型,5例Ⅳ型,2例Ⅴ型。2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Evans分型、受伤原因)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X线、CT等检查确诊;②均行下肢牵引闭合复位小切口PFNA内固定术;③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承诺书。

1.2.2 排除标准①严重内分泌系统及造血系统疾病;②合并其他部位骨折;③髋部病理性骨折或先天性髋关节畸形;④6个月内服用过抗骨质疏松药物。

1.3 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下肢牵引闭合复位小切口PFNA内固定术治疗。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仰卧于牵引床,闭合复位骨折(C型臂X线机),矫正股骨颈干角、前倾角。股骨大粗隆近端上方10 cm左右作切口,股骨大粗隆尖外侧3~5 mm进针并扩髓,将合适PFNA主钉置入。置入导针(关节面下5 mm),扩孔后将合适螺旋刀片置入并锁定,随后置入远端螺钉,锁紧主钉尾帽。复位及内固定满意后冲洗术区,常规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低分子肝素。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1.3.2 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方药组成:黄芪50 g,桃仁10 g,川芎15 g,地龙12 g,当归15 g,红花10 g,赤芍15 g,血竭10 g,骨碎补15 g,三七5 g,补骨脂15 g,续断10 g,杜仲10 g,牛膝10 g。术后3 d开始服用,1剂/d,水煎,早晚分服,持续1个月。

1.3.3 检测方法空腹抽取静脉血10 ml,分为2份,1份抗凝,离心(3000 r/min,10 min,离心半径为10 cm),分离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以C328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北京普利生公司)测定;1份离心,分离取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以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OC)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

1.4 观察指标①术后1 d、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包括3个方面:活动范围(5分)、功能(51分)、疼痛(44分),评分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好。②2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凝血功能指标(APTT、PT、D-D)。③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④2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骨代谢指标(BALP、β-CTX、OC)。

2 结果

2.1 Harris评分术后1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Harris评分对比 (例,

2.2 凝血功能指标术后1个月,观察组APTT、PT较对照组长,血浆D-D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例,

2.3 下肢DVT发生率观察组1例发生下肢DVT,发生率2.50%(1/40);对照组8例发生下肢DVT,发生率20.00%(8/40)。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较对照组低(χ2=4.507,P=0.034)。

2.4 骨代谢指标术后1个月观察组血清BALP、OC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清β-CTX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骨代谢指标对比 (例,

3 讨论

老年人骨组织微结构退变,骨密度降低,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群体。PFNA微创手术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常用术式,但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术后采用抗凝、抗炎、抗栓塞等西医疗法虽可一定程度减轻临床症状,但毒副作用较强。而中医药在骨质疏松及骨折治疗中均存在一定优势。

中医认为,人体生命活动为脏腑功能的反映,而气血津液为脏脏功能的物质基础。故骨骼与气血充养密切相关。气血调和,经脉畅通,骨骼充养,而筋骨劲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与脏腑经络、气血筋骨等密切相关,而营血亏虚为主要病机。骨折可致气血瘀阻、经络阻塞,加之老年患者脾胃虚弱,气血乏源,致营血亏虚。而气血不和,断端难以滋养,致无法愈合。故骨折治疗时,既要补益气血,促进断骨接续,又要化瘀通络,方可复原。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大补脾胃之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当归为血中之圣药,活血化瘀而不伤血;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助当归活血祛瘀;血竭能定痛、活血、生肌;地龙通经活络;三七止血活血、祛瘀生新;续断、杜仲补肾接骨、续筋疗伤;骨碎补、补骨脂补肾强骨、活血续伤;牛膝补肾强骨,并引药下行。本方补气养血、活血化瘀、强筋壮骨,标本兼治,诸症向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可调节机体免疫,促进骨髓造血,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当归具有补血作用,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血竭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且具有抑菌、抗炎等作用,促进骨折修复;三七可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3-5]。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对照组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表明补阳还五汤可促进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

研究证实,骨折及手术创伤均可使机体纤溶活性降低,使凝血系统处于高凝状态,使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缓慢,易发生DVT[6]。郑俊雄[7]研究表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血浆D-D水平升高,表现为APTT、PT缩短,形成高凝状态。骨折愈合为复杂生理过程,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多细胞及因子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观察组APTT、PT较对照组长,血浆D-D水平较对照组低,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表明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下肢DVT发生率。

骨折愈合为复杂生理过程,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多细胞及因子相关。BALP为成骨细胞成熟的标志,可促进骨盐形成,进而促进成骨;OC为骨组织非胶原蛋白主要成分,参与成骨细胞分化,与骨形成速率直接相关;β-CTX为胶原降解标志物,可反映破骨细胞吸收活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观察组血清BALP、OC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清β-CTX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表明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调节骨代谢指标。究其原因,黄芪具有促进各类血细胞生成、发育,改善骨细胞代谢的作用;骨碎补可影响骨代谢相关指标,增加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川芎中川芎嗪可促进骨髓造血细胞的增殖,加速骨髓造血重建[8]。

综上可知,补阳还五汤联合下肢牵引闭合复位小切口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调节凝血功能指标、骨代谢指标,降低下肢DVT发生率,改善髋关节功能。

猜你喜欢
补阳股骨髋关节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