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巍
(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检验科,广西 桂林 541001)
沙门氏菌可以食物为媒介传播至餐桌,也可通过生物媒介如感染者或带菌者传播,从而导致感染性腹泻的发生。在我国,因沙门氏菌感染导致的腹泻比例远高于其他细胞[1]。头孢类抗菌药为现阶段临床上治疗沙门氏菌的常用药,此外,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也常用于该菌感染导致的腹泻治疗[2]。但因我国抗生素滥用问题严重,导致沙门氏菌耐药种类不断增多,耐药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3]。本研究对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收集的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检出的沙门氏菌进行药敏检测,对沙门氏菌的药敏特点和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探讨,明确本地区沙门氏菌耐药性发展趋势。
选择2018年某区疾病预防控中心收集的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8702例,由上述标本中检测沙门氏菌,检出沙门氏菌后应按照《WS/T454-2014 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 沙门菌志贺菌检验方法》进行复核,随后在采用沙门氏菌属诊断学血清确认血清型。
1.2.1 抗生素敏感试验
本研究药敏试验抗菌药物选取15种,即为氨苄西林、阿奇霉素、舒巴坦、庆大霉素、四环素、头孢西丁等;检测方法和结果判断标准参考肉汤稀释法。质控菌株为购自美国菌种保存中心的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1.2.2 耐药基因鉴定
选择耐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的菌株进行基因型鉴定和序列分析。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出基因组为模版,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PCR转录完成后采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结果。PCR产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测序。测序结果采用相关软件进行编辑处理,随后在采用BLAST程序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对比,确定突变点和突变种类。
某区疾病预防控中心收集的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8702例,其中检出沙门氏菌286例(3.29%)。
本研究中共检测出沙门氏菌血清型51种,其中肠炎沙门氏菌最多,为67例(23.4%);其他血清型比例为:鼠伤寒沙门氏菌43例(15.0%),拉古什沙门氏菌24例(8.4%),都柏林沙门氏菌15例(5.2%),布利丹沙门氏菌15例(5.2%),汤卜逊沙门氏菌10例(3.5%),阿贡纳沙门氏菌9例(3.1%),伦敦沙门氏菌7例(2.4%),科特布斯沙门氏菌7 例(2.4%),其他沙门氏菌89例(31.1%)。
本研究中,沙门氏菌主要对红霉素(100.0%)、氨苄西林(68.9%)、四环素及萘啶酸(52.8%)耐受。而沙门氏菌中多重耐药率则可达65.0%,最多可耐受8类抗菌药。结果见表1。
表1 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沙门氏菌耐药情况分析
与野生型敏感株细菌的Ty2基因序列对比研究发现,耐萘啶酸沙门氏菌gyrA基因在Ser83位或Asp87位密码子发生基因突变,各种基因突变所占比例分别为:Ser83→Phe为68例(45.3%),Asp87→Asn为48例(32.0%),A s p 8 7 →G l y 为2 0 例(1 3.3%),A s p 8 7 →Ty r 为13例(8.7%)。gyrB、parC和parE基因未发现发生基因突变。
沙门氏菌是一种可对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致病菌,其血清型种类较多,抗原较为复杂,现阶段已鉴定出的血清型超过了3000种,时导致食源性腹泻的重要因素之一。沙门氏菌感染在不同国家均有较高的发病率,但在发展中国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沙门氏菌导致的传染病对人类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即使现阶段,沙门氏菌感染对发展中国家亦可造成不利影响[2]。近些年来,随着伤寒和副伤寒发病率的降低,而非伤寒沙门氏菌的感染率则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由于抗生素滥用导致非伤寒沙门氏菌耐药谱逐渐加宽。因此,清华对非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性的监测,对于控制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表明,某区疾病预防控中心沙门氏菌检出率为3.29%;沙门氏菌主要血清型为肠炎沙门氏菌(23.4%)、鼠伤寒沙门氏菌(15.0%)、拉古什沙门氏菌(8.4%);沙门氏菌主要对红霉素(100.0%)、氨苄西林(68.9%)、四环素及萘啶酸(52.8%)耐受,而沙门氏菌中多重耐药率则可达65.0%,最多可耐受8类抗菌药;耐萘啶酸沙门氏菌gyrA基因在Ser83位或Asp87位密码子发生基因突变,而gyrB、parC和parE基因未发现发生基因突变。
综上所述,某区疾病控中心监测的非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血清型与其他地区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其中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基因变异为引起非伤寒沙门氏菌产生耐药的主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