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试验联合GM试验检测在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价值分析

2020-07-24 05:38:38张丽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0期
关键词:曲霉菌葡聚糖预测值

张丽君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无锡 214400)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是指由侵袭性真菌引起的全身组织器官或血液等部位的感染。IFI在多种疾病患者中均可出现,较常见的包括粒细胞缺乏症患者、接受器官移植手术后的患者、癌症患者、血液疾病患者、有免疫抑制剂或者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史的患者[1]。不少研究显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宿主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一类宿主,且这类患者出现感染的风险较高,数据显示五分之一以上的COPD患者有肺曲霉菌感染,不过严重程度有差异[2]。做好IFI的早期诊断对临床而言至关重要,不仅能够尽早指导临床对症合理用药,从而也能降低患者病死率。诊断IFI传统的方法为病理组织活检或穿刺针吸,在组织中找到真菌是诊断的金标准。 但这一方法存在有创性,有时会得不到病人和家属的理解与配合,真菌培养时间长且阳性率低,所以早期诊断IFI比较困难[3]。随着研究技术的深入,G试验和GM试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试验探讨G试验和GM试验的联合检测,评估其在IF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共106例拟诊为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为对象,其中包括男性64例,女性42例,患者年龄在32~83岁之间,患者来自血液科(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18例,呼吸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等)50例,ICU26例,肿瘤科12例。判断分组依据《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三次修订)》,106例患者最终确诊9例和临床诊断49例共58例为IFI组,48例排除侵袭性真菌感染为非IFI组。

1.2 试剂和仪器

G试验:仪器和试剂盒购自北京金山川科技有限公司,选择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TO2智能恒温仪,试剂盒为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真空采血管和吸头均要求为无热源的。GM试验:选择Bio-Rad公司的Platelia Aspergillus Ag曲霉菌抗原检测试剂盒,酶标仪为Bio-Rad imark microplate Reader。

1.3 方法

1.3.1 G试验

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通过血浆吸光度的定量检测真菌(1,3)-β-D葡聚糖浓度,在酶反应主剂中加入0.2 mL血浆,充分混合后通过微量加样器移至无热原平底试管,进一步插入微生物快速动态监测系统,等待反应后系统给出(1,3)-β-D葡聚糖水平。阳性标准为100 pg/ml以上。

1.3.2 GM试验

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混匀血清、血清处理液后在120℃的加热器内加热试管6分钟,然后进行离心处理,留取上清液等待检测。在含抗半乳甘露聚糖单克隆抗体EB-A2的微孔板中加入酶结合物、标本上清液各50 μL,封板后在37℃环境下进行90分钟孵育。加显色液后避光放置30分钟,最后加终止液混合酶标仪读取吸光度,以Ⅰ值≥0.5判断为GM试验阳性(Ⅰ=OD值/临界值对照OD值均值)。

2 结 果

106例疑似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分为IFI组为58例(确诊9例和临床诊断49例),非IFI组的患者为48例。其中G试验检测阳性结果为57例,阴性为49例,阳性率为53.8%。GM试验检测阳性为15例,阴性为91例。阳性率为14.2%。两者联合试验结果判定方法:联合一为两项试验中任何一项为阳性视作为结果阳性,则两项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视作为结果为阴性;联合二为两项试验均阳性视为结果阳性,其它则均视为阴性。

G试验、GM试验和G试验与GM试验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总结如表1。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G试验敏感性62.1%远远高于GM试验的敏感性15.5%,而GM试验的特异性87.5%高于G试验的特异性56.3%。对比G试验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较GM试验稍高,但差异不大。造成两种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的原因是由于它们各自检测的成分不同。几乎所有真菌细胞壁中均存在有(1,3)-β-D葡聚糖,约占细胞壁成分的50%,它属于一类多糖成分,当真菌(除外接合菌和隐球菌)感染人体时IFI患者真菌细胞壁中的(1,3)-β-D葡聚糖释放入血液或体液中,使(1,3)-β-D葡聚糖浓度升高,通过检测可以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因新型隐球菌感染会因其厚厚的荚膜致使(1,3)-β-D葡聚糖不能释放入血被检测出,当隐球菌感染时会存在假阴性。GM试验是检测曲霉菌细胞壁上的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成分,在其侵袭组织过程中释放进血液或其他体液中,通过免疫学方法把它检测出来,它所反映的是曲霉菌的感染。

表1 G试验、GM试验和G试验与GM联合试验检测结果

本研究中G试验阳性率远远高于GM试验是因为IFI患者主要是念珠菌感染,58例IFI组共有42例真菌培养阳性,其中38例为念珠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26例,其次为光滑念珠菌7例,热带念珠菌4例,近平滑1例),4例为曲霉菌,由同时做真菌培养检测出。有研究发现,G试验存在一定的假阳性[4],分析是和病人的基础疾病有关,由于血透、抗肿瘤药物(如香菇多糖)使用[5]、白蛋白输注等体液中葡聚糖含量增高引起。GM试验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由于患者治疗中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部分食品中含半乳甘露聚糖成分,使半乳甘露聚糖假阳性增加。两种试验单独检测各有优势和不足,所以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阳性率,降低假阴性率。国内也有许多研究[6,7]证实联合检测G试验和GM实验对IFI的诊断可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更早为临床提高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本研究显示联合一检测敏感性为67.2%,较G试验和GM试验单独检测均有所提高。联合二检测的特异性提高为95.8%,阳性预测值提高为75.0%。即如果G试验和GM试验均阳性,则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特别是曲霉菌的感染,可以尽早结合临床症状及其它检查进一步确诊。两种联合检测后的阴性预测值较单独检测均未提高,且差异不大,表明如果两种检测均为阴性,不能完全排除IFI。G试验、GM试验标本的采集较传统的检测方法更容易让病人接受,便于用来动态监测,两项试验联合检测能够为临床提供更早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曲霉菌葡聚糖预测值
IMF上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企业界(2024年8期)2024-07-05 10:59:04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2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鸡曲霉菌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鉴别与防治
法电再次修订2020年核发电量预测值
国外核新闻(2020年8期)2020-03-14 02:09:19
肺曲霉菌合并肺放线菌感染一例
佩特曲霉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中成药(2017年7期)2017-11-22 07:33:13
葡聚糖类抗病诱导剂在水稻上的试验初报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1
小麦麸皮中β-葡聚糖的分离纯化及组成研究
(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