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于 朦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其著作《童年的秘密》中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开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被成人所忽视的部分,并提出了“敏感期”——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特殊时期。她认为敏感期是暂时的,是一种与成长密切相关的现象,并和一定的年龄相适应,它只持续一段短暂的时期。因此,我们需要好好利用这一时期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书中提到的秩序敏感期,它是我最为关注的,因为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秩序无疑是最为突出的部分。
对于幼儿来说,进入幼儿园学习之后,首先能感受到自己在幼儿园和在家里明显的不同之处——秩序。具体来讲,无论是幼儿园相对规律的作息、较为严格的纪律,还是老师们的管教,都会使幼儿获得完全不同的环境体验,而这种体验的好与坏将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像有些幼儿老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对幼儿个体差异性方面关注较少。这就容易造成对所有幼儿采取同样的方法,从而不利于幼儿的个体发展。因此,在进行幼儿敏感期教育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尊重幼儿本身,关注幼儿个体差异,顺应幼儿发展规律。
此外,在具体的教育中,幼儿可以在环境中进行自我定位。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时候,可以通过环境来对幼儿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使得幼儿在特定的环境秩序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大部分的幼儿其实是无法接受杂乱无章的环境,尤其是在细节方面。而我们在进行环创时,可以将环境创建得极其工整且简洁,处于这种环境下的幼儿就会下意识地尊重环境,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比如,不大喊大叫、不乱扔垃圾、能把自己的物品整理得较为妥帖等。慢慢地幼儿的好习惯便会养成,并在敏感期的特殊作用下伴随幼儿的终身。
然而,除了对于环境的外部秩序感之外,幼儿还具备另外一种秩序的敏感性——内部秩序感,即幼儿对于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感知,也包括对各个部位的运动和它们相对位置的感知。蒙台梭利又将其称之为幼儿的“内部定向”。
其实“内部定向”最常见的体现便是肌肉记忆。如果我们长期有意识地通过移动自己的某个部位拿起某样东西,那么我们就能感知身体器官的移动动作,然后记住并在之后的日子里重复这个动作,这时,肌肉记忆便形成了。
肌肉记忆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较多。比如在幼儿的一日三餐中,大部分幼儿使用的是勺子,但在老师的教导下,逐渐学会了使用筷子,这便是肌肉记忆的应用之一。
结合幼儿对于环境的敏感(尤其是细节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幼儿的肌肉记忆来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小习惯。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刚入园的幼儿都存在“不爱进行思考”的习惯,这对于他们思维方式的培养来说极为不利。因此,我们通过环境创设和一些特定的动作来使幼儿养成思考的习惯。比如,今天的环境与昨天的环境存在差异,就可以让幼儿摸着脑袋观察并思考两者的区别。在长期的坚持下,幼儿就会养成观察环境积极思考的习惯,并形成一摸脑袋就进入思考状态的肌肉记忆。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一书中还有许多深刻独到的观点和内容,我们应当多多研读,积极运用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了解幼儿的发展、尊重幼儿的敏感期,用科学的知识带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
教育感言
我从不后悔选择幼儿老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我愿做幼儿的知心人,分享快乐与悲伤,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幼儿。这是一场触及灵魂的教育过程,尊重幼儿的成长,让幼儿享受童年、放飞天性,让爱和自由成为幸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