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对护士职业倦怠干预的影响

2020-07-24 11:51吴宾宾雷雪贞骆宏封亚萍邵赣琴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维度护士

吴宾宾,雷雪贞,骆宏,封亚萍,邵赣琴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浙江 杭州 310015)

叙事,意为对故事的描述,是人们将经验组织成具有现实意义事件的基本方式[1-2]。叙事强调个人经历和感受,不仅对叙述者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倾听者也会产生影响。叙事护理使护理工作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自己,护士利用叙事的方式让自己做一个有温度的护士,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叙事护理是现代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护士需要学习掌握的一项新的技术。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后产生的极端反应,是个体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包括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3]。有研究者对护士群体的抽样调查发现,有62.79%的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符合重度倦怠标准者占8.79%[4]。护士群体中广泛存在的职业倦怠不仅不利于护士自身的身心健康,也会对护理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提示我们需要重视护士职业倦怠问题。本研究通过叙事护理的模式和方法,让护士进行自我干预,并考察叙事护理干预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为后续医疗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干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8年1月至6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各病区的在职护士88人,均为女性,年龄(35.9±3.2)岁,文化程度均为本科,职称分别为:护士6人,护师26人,主管护师31人,副主任护师22人,主任护师3人。所有人均自愿报名参加医院组织的叙事护理小组。

1.2 测量工具 马氏职业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采用李超平等[6]翻译并修订的15题中文版本,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881[7]。该量表包含情绪衰竭、人格解体、成就感低落三个维度,每个题项采用七点Likert量尺进行评分(从不、极少、偶尔、经常、频繁、超频、每天,分别赋值为0~6分),分值越高表示倦怠程度越高。参照中国“工作倦怠指数”的调查结果[6],以均值超过3分为衡量标准,将相应维度总分超过临界值的归为阳性(情绪衰竭≥15分,人格解体≥12分,成就感低落≥18分)。职业倦怠的评价标准:仅单个维度为阳性的判断为轻度倦怠,有两个维度为阳性的为中度倦怠,三个维度均为阳性的为重度倦怠[6]。

1.3 干预方法

1.3.1 叙事小组组建:成立了叙事护理委员会,委员会由5名护士长组成,其中包括1名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和3名常务委员。主任委员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资质。委员会负责整个叙事护理干预的设计、实施和评估等。

1.3.2 具体干预方法:叙事护理干预包括叙事小组内微信分享讨论、学习培训、典型案例分享会等活动,通过心理学与护理学的跨专业合作,提高参与者对叙事护理的了解,掌握相关技能,以期提高护士的生活幸福感和患者的满意度。

叙事小组内微信分享讨论:由委员会成员负责制定活动计划并组建叙事护理小组微信群。每周由主任委员审核若干案例在微信群上分享,组员参与点评、讨论。

学习培训:组织学习我国叙事护理的开拓者李春老师的叙事护理百天微课内容[8],并外请专家举办三期叙事护理理论和实践的培训。

典型案例分享会:2018年上半年共开展了3次叙事护理案例分享会,分享会针对叙事治疗的五大技术:外化、解构、改写、外部见证人和治疗文件,让组员分享自己成功的典型案例,最后总结叙事护理对个人工作的影响。叙事护理委员会成员点评案例的技术要点。

1.4 量表的测评 叙事小组活动于2018年1月启动,到2018年6月进行阶段性评价。分别在2018年1月干预前、2018年6月干预后进行测评,由参加叙事护理小组的护士完成MBI-GS的自评。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对干预前后参与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干预前比,干预后护士的情绪衰竭、人格解体、成就感低落评分以及阳性比例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与干预前比,干预后护士的轻度、中度、重度的职业倦怠比例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9,P=0.049),见表2。

表1 干预前后护士的职业倦怠各维度情况比较(n=88)

表2 干预前后护士职业倦怠情况比较[ n=88,例(%)]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按照职业倦怠的评定标准,干预前,护士轻度、中度、重度职业倦怠的总发生率为50%,表明护士群体存在职业倦怠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与成巧梅等[9]的研究结果相同,反映出护士职业倦怠现况堪忧。由于职业倦怠会引起诸多不利,如对工作不满意,工作积极性降低甚至离职,护理质量降低,护士健康受损等,因此重视和降低护士职业倦怠刻不容缓。

本研究发现,干预后护士情绪衰竭、人格解体、成就感低落阳性比例分别下降了15.95%、15.21%、30.72%,其中成就感低落改善最大,这与研究预期结局一致,叙事护理模式改善了护患沟通,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依赖感,提高了护士职业认同感,增强了护士职业成就感。叙事方法能使护士和患者建立积极合作的护患关系,叙事护理要求护士积极倾听适当回应患者的故事,当患者感觉被理解,便会产生深切的满足感,从而促进护患情感同盟的建立[8]。

本研究发现,在经过6个月的叙事护理干预后,参与护士中重度职业倦怠的比例明显下降,证明叙事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护士职业倦怠。叙事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在叙事护理的过程和案例的收集中,我们看到了护士与患者的关系,护士对工作的态度,护士与家人的关系,护士朋友间的关系,甚至是护士对自身及其工作的认知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叙事护理使她们能站在患者的立场上考虑他们的处境,理解他们的病痛,取得了患者的肯定和好评,护士的职业价值感、成就感也增加了,因而降低了职业倦怠水平。

叙事护理使护理者坐下来陪伴、倾听、了解生命背后的故事,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一方面有效引导患者疏泄情绪感受关怀温暖,促进护患关系,更好地实现护理目标[8];另一方面叙事也是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资本,有效改善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有效地降低护士的职业压力、稳定护理队伍并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服务水平[10]。因此叙事护理对护士有更积极的意义。

当前对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愈发受国内医疗界的重视,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列入到三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中。护理群体整体的工作压力大,面对的是患者,往往忽视自己也需要关心和爱护。而实际护士是最有故事、有期待的一个群体。叙事护理作为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的方法和途径,能够关注到发生在故事背后的信息。叙事护理干预能够影响护士职业倦怠,虽然并不是其唯一影响因素(已知工作环境、组织因素等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护士职业倦怠情况)。本研究仅进行了干预的前后对比,没有设置对照组,有一定局限性。但鉴于参与研究的88名护士在研究期间未发生人事调动或较大经济变动等情况,可以排除工作环境、组织因素这两大混杂因素。后续研究,可考虑设置对照组进行更为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

叙事护理是一种简单、有效、可依循的心理护理方法和人文关怀实践,能够提高对压力的应对能力和幸福感,适合在临床护理当中广泛开展[11]。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短期的叙事护理干预对改善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具有显著的效果。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维度护士
最美护士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