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乐
良好的学风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环节。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推动学院优良学风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联合家长、校友等多方资源,从教、学、管三方面着手,全面强化学风建设,提升学风建设的效果,为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计划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一、目前高校学风建設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从整体的大学生群体来看,学风总体上是良好的,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对待学习,有合理的学习计划与学习目标,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但是有少数学生存在学习懈怠、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学生尚未认识到在大学生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在行动与结果的认知上存在偏差,消极的认为有些科目学习无用或应付考试及格即可;有一小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前景缺乏了解,以致于在学习中积极性并不高涨,学习目标也比较模糊;部分大学生脱离了家长和老师的管控,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难以抵挡外界的诱惑,影响学习效果。
二、高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为强化高校教风学风建设,更好地发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就需要联合学校、学生、家长、校友等多方资源,充分结合教、学、管的管理模式,从多方面分析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来看,主要从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手段来分析。一般来说,高校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都是同等重要,但是基于教师的经济利益来看,科研工作更容易受益,大多数教师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更高,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研究的教师比较少。另外,在现代教育教学的高要求下,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照本宣科,对新媒体技术、网络教学等方式并不能得心应手,师生之间互动较少,沟通不畅,导致有些教学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不利于学风建设的发展。
从学生的学习来看,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性质与前景没有详细的了解,面对大学期间的种种诱惑,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面对丰富的社团活动,学习上就比较松懈,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学习目标没有明确的方向,认为就业是毕业以后的事情,大学的学习并不重要,这种错误的观念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良好风气的塑造。
从学校的管理来看,高校对教学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尚未完善,这对学风建设有间接的影响,因存在重科研轻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在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的管控与帮扶力度较小,学术活动与科研竞赛等活动也比较少,致使学校的学术氛围并不高涨。
三、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措施
(一)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对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性作用,学校需要加强全面育人的长效机制,以教师的良好师德带动学风建设的发展,强化对教师的全面培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通过规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中。
(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学校肩负着“教书”与“育人”的重要责任,必须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通过举办各种文明活动与规范日常行为,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大学期间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正确理想信念的引导下,为学生的学习增加动力。
(三)加强教学管理与监督,在学校内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优质的环境。打造以促进学生学习内在动力为主题,以丰富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提倡学生能够努力上进,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先进教师和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依托各种活动,强化学生寝室文明,在寝室内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还可以通过学术报告会、技能大赛、教学沙龙等丰富校园活动,为良好的校园氛围创造条件。
四、“1234人才成长支持计划”学风建设模式探索
为进一步激发“00后”大学生的内生动力,借鉴国内外高校关于学风建设的成果经验,构建具有发展性、实效性、全程性的 “1234人才成长支持计划”学风建设模式:完善入学与毕业的教育体系,提升生源质量,做好形成特色项目与固定活动相结合的动态模式;建立以学分绩点与综合测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反馈机制;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以行为规范推进行为养成,打造学业管理提升计划、竞赛引领计划、学生榜样提升计划、精准帮扶计划4大育人计划,通过整合资源,以多种形式交流促进认知的升华,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校教育的落脚点,以文化建设推动学习动力的提升,推动“1234人才培养支持计划”学风建设模式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程相宽.加强教风学风建设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4).
[2]何佳.加强学风建设 提高人才质量[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