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选桃
摘 要: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向教育领域所提出的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小学阶段的教学体系中增加了信息技术课程,以向小学学生提供更多接触信息技术概念与内容的空间。为了切实地发挥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意义,实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教师在小学教学实践中应该将提高教学有效性作为基本方向积极地寻求教学策略以创新课程教学环节,为学生的信息技术内容接触与学习创造高效课堂环境。
关键词: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的渗透性特点决定了其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融入与在人们生活实践中随处可见地应用这一现代生活现状,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生活中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问题、改善生活,并使学生能够高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社会实践,信息技术课程出现在了小学阶段的教学体系之中。为了使课程的开展能够切实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应该积极地寻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以推动教学环节的创新,并在创新中赋予信息技术课程新的生机与活力,使教学课堂能够真正地向学生提供深度接触信息技术知识内容的契机,实现高效课堂的创设。
一、问题化导入,启发课程思维基础
在问题教学法的启发下教师在课堂中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相适应的教学问题,往往能够借助问题的应用意义带动学生的思考,实现课堂环节效率的提高。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即可将问题教学模式与课程中的导入环节相结合,通过创设一系列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导入问题推动导入环节的开展。在导入环节中通过教师提供的基础性与启发性问题,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启发下对教学内容的基础知识进行思考,并适当地开动自身的独立思考思维,提高学生课程思维的活跃度,从两方面为学生后续的课程学习奠定思维基础。
例如在《选择标志并分解图形》这一章节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向学生提出了“生活中都有哪些標志?”这一问题,利用问题导入了本章节中的基础主体内容,打开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引起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在思考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标志进行了更加具体的回忆,这使得课堂教学主题内容之于学生而言更加具象化,利用具象的概念为后续学生的学习实践奠定基础。与此同时,问题所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实践还起到了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得到了提高,带动了后续学生在课堂中的思考活力。
二、趣味化资源,激发课堂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依托现代化的信息数字资源,应该灵活地利用其对课堂教学实践模式进行创新与革新,在发挥出数字资源优越性的基础上推动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在小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主观学习兴趣,可以充分发挥出数字资源中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从数字互联网资源中获取大量的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以实现对课程资源的丰富。通过多样化、趣味化教学资源的选择,学生往往会被激发出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积极自发地投入到课程环节之中,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画标志》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对互联网数据的搜集与筛查对课堂中所使用的教学资源素材进行了极大限度的丰富。在课堂中,通过笔者选择的校园周边的标志以及动画元素的标志对学生进行的展示,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了学生对标志内容分析的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后续的画图软件操作实践过程中,按照多元化的素材进行了画标志的实践操作。教师在教学素材多元化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放在第一位,选择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素材丰富课堂资源,从而切实地推动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三、开放化教学,创设自主探究空间
想要获得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根本方法。只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才能更好地与教师的教学环节相契合,并融入到课程各个环节之中开展最高效的学习活动,其中自主学习能力正是一项支撑学生课堂高效学习的学习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推动课堂有效性的提高,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将开放化作为课堂模式的创新方向,做到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课堂中自主探究的空间与环节,以此为学生创造积累自主学习经验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在量变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能力质的飞跃。
笔者除了向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间外,还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得到自主实践的契机,从而实现综合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例如在《确定旅游目的地》一课的课堂中,学生不仅仅在讨论互动的过程中针对什么渠道能够搜集到旅游目的地的详细资料这一问题,得到了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还在笔者的刻意引导下展开了检验自己思考内容的实践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学生通过独立的操作切实地验证了自己的想法,这极大程度上使学生积累起了实践的经验,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观的经验积累。
四、生活化项目,促成应用能力进阶
为了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对小学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效率,教师还应该适当地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项目的课堂实践,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是为了学生能够切实地将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之中解决实际的问题,将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内容延伸到生活中去,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实际的提升。
例如在《初步使用互联网》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基本结束之后,笔者为学生选择了周边地区的旅游景点作为主题,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操作,整理出一份较为全面的旅游计划。生活化项目的提出与课堂实践的组织,一方面利用生活资源的内容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视野确实的落实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之中,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内容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另一方面项目的模式使学生拥有了综合性应用信息技术知识的空间,在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寻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教师应该将创新的目光落实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各个环节之中,并结合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使其能够真正符合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实际情况,在相适应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发挥出策略的积极意义,建成高效课堂推动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巧霞.如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读与写旬刊,2016(12).
[2] 段长春.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建设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