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沙和水,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既经济又简单的教学材料,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具有多样性探索可能的综合性游戏材料,而正因为这种材料的简单,我们可以配予任何的辅助材料,探索价值高,获得经验多。所以,文章我们探讨,在沙水游戏中,如何让这些简单的材料玩出创意,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了解儿童、看懂儿童,在这基础上,组织实施策略,更好地帮助幼儿发展。
关键词:儿童立场;沙水游戏;指导策略
幼儿园沙水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生态性、游戏性、多样化活动体系建设的基本途径,其主动性、创造性、探究性的特点,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游戏机会,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地创造与探究,适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沙和水,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既经济又简单的教学材料,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具有多样性探索可能的综合性游戏材料,而正因为这种材料的简单,我们可以配予任何的辅助材料,探索价值高,获得经验多。
我们老师在组织沙水游戏的时候,如何支持儿童的学习,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讨:
一、 了解儿童
研究游戏就是研究儿童,游戏内容的创设必须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我们必须在活动前,进行初步的调研。
(一)了解儿童年龄特点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行为特点不同,游戏形式需要针对其年龄特点进行划分,如果孩子从小班开始正常组织沙水游戏的话,那他们发展水平分别呈现如下情况:小班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较弱,以直观形象为主,可以通过游戏让孩子初步了解沙子的特征,如“堆小山”“挖宝藏”“看谁垒得高”“小小管道工”等,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沙子细、轻、遇水后容易塑造等基本特征;中班的孩子则以创造和想象为主,“挖渠开河”“沙地建构”等,了解水的流动性,沙的多变性;大班的孩子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可以适当加入挑战性内容,如建立“立交桥”“旋转滑梯”“多通道运水”等等。
(二)了解儿童现有水平
经过前期的调查分析,施老师所施教的班级幼儿,因为前期的条件限制,没有正常开展沙水活动,所以能力发展偏慢,所以她根据幼儿现有水平,组织了中班“挖宝藏”的游戏,但因为沙水游戏是一个持续性的活动,所以施老师前期只是在沙池里投放了一些“宝藏”,然后来观察孩子对宝藏的反应,由此来制定活动的目标,在活动中,她也发现中班的孩子能力强,探索起来比较自如,因此她不断做调整,增加了藏宝的深度,提高游戏的难度,进而迎合幼儿能力发展的需求。
二、 看懂儿童
如何来看懂儿童,那就需要我们老师具有相关的专业素养,以前我们经常提到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弹唱、绘画、舞蹈、环创等等,这些我们都需要有,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观察解读孩子的能力,而我们要正确解读孩子,必须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自主,让孩子呈现最自然、真实的状态,游戏可以提供这样的机会,帮助教师专业成长。我们沙水游戏一般分成以下三步走:
(一)游戏的第一步:放手游戏,等待儿童
幼儿处于用感官认识世界的时期,是游戏提供了幼儿手脑并用、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机会;成人往往自以为教会了幼儿某些特定的知识,殊不知这些被灌输的知识幼儿可能不理解,他们很快就会忘记。成人可以强迫幼儿学习知识,但不能强迫幼儿学到知识。知识的获得是主体内在需求的满足,而游戏能唤起幼儿的求知欲和积极主动开展思维活动的兴趣,游戏可以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在实际的运用中获得知识经验,这种知识经验是令幼儿印象深刻和持久的,同时游戏又是每个幼儿力所能及的自发活动,其活动难易水平是与幼儿个体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吻合的,这正是有效学习的条件。
这里我们可以记住这样三句话:“老师要发现孩子的发现”——站在孩子的背后,有效观察孩子;“孩子遇到问题,就是学习的开始”——不要急于给孩子解决问题,要看孩子如何开始学习;“孩子的探索是从熟悉材料开始的”——不要轻视孩子简单的操作,他在为深度探究做准备。所以说,如果你能放手游戏,耐心地等待,那你会惊喜地看到,孩子会用他自己的行为,告诉你,他们想要什么?
谢老师在一次放手游戏后,发现了孩子的心愿。她看到孩子在用沙水做蛋糕,而且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兴趣,所以她就针对这一现象组织了多次活动,支持幼儿的探究,而且整个活动中,教师没有过多参与,更多的是观察记录,她看到的是孩子的真学习、真发现。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也不急于解决,而是研读幼儿的行为,她知道“孩子遇到问题,就是学习的开始”。活动中我们看到,一个男孩子在使用长手柄的铲子时,会说:“我要站起来,站着铲沙比较方便,蹲着很累”,而他需要把模具中的沙抹平的时候,又要蹲下了,换成小铲子,说明孩子在反复铲沙中,发现受力点和材料长短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孩子所带给我们的惊喜。
(二)游戏的第二步:解读儿童,发现儿童的学习
放手游戏后,是不是我们老师就不需要指导了呢?怎么去衡量孩子的学习?答案是,只要有学习发生,任何活动都是有意义的,我们老师需要通过观察,来解读幼儿的行为,及其背后蕴藏的教育价值,对照五大领域的目标,来发现孩子的学习行为。
在施老师组织的那个“挖宝藏”活动中,有个男孩子,左手拿漏勺,右手拿杯子,只见他右手熟练挖沙,然后倒进左手的漏勺,轻轻抖几下,直接将筛到的宝石倒进宝箱,这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我们读到的是这个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发展非常强,超越一般的孩子。孩子们探究宝藏的时候,在不断地更换更大的工具,说明他们有一定的判断能力,通过更换更大的工具达到挖沙更深,寻找更多宝藏的目的。
在谢老师组织的“香山公园”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建构塔和桥的时候,有孩子在不停地给下面的基础推沙、加水、踩实,他们知道增加柱子、桥墩的压力面及沙子的黏合度,可以使基础更稳固。而在挖水道的时候,由于沙池比较小,所以水道靠近桥墩,就有孩子提出异议,这样会使桥不牢固,在后面的镜头中,我们也看到,水道转弯了,说明孩子有自己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一个镜头,有几个孩子在水池那边,举起了水管,原来他們探究出来,这样可以增强水的压力,让他们做的喷泉喷得更高。
以上谈到的是孩子身体协调发展、思维判断能力等,其实沙水游戏涵盖了五大领域的发展目标,如科学领域:知道沙水的基本特性,对一些自然现象有好奇心等;社会领域:能合作、交往等;语言领域:表述表达自己的想法等;艺术领域:造型建构等;健康领域:体能发展,身体协调性等等。只要老师用心体会,就能发现,所以说,善于解读孩子,发现孩子的学习,是我们老师的核心素养。
(三)游戏的第三步:生成教学,提升儿童的经验水平
游戏结束后即时分享,一是保证经验得到分享,二是能生成教学。游戏中幼儿遇到什么困难,不能当场解决的,我们就可以生成教学。比如谢老师组织的现场活动,在幼儿的设计方案中,要在沙池中架一条水道,这有一定的难度,孩子在游戏中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水流不动,容易在某处积压,而是U型管接口容易漏水,由于游戏时间有限,所以没有当场解决。其实我们老师都知道,水道必须由高到低架构,水才能流动,接口必须前一段压后一段才能保证不漏水。后来我建议谢老师组织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如何架构水道,通过集体活动解决问题后再合作架构,通过提升幼儿的经验水平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三、 实施策略
(一)环境创设
软性指标:我们所创设的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较大程度地满足幼儿的需要,让每个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充分地表達,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
硬性指标:一般我们要求幼儿在沙水池中的人均面积空间为2.1~2.5平方米,沙池深度在50厘米左右,而且要有充分的游戏时间,一般1~1.5小时,如果有特殊需要,可以延长。
(二)材料投放
一是废旧物品和低结构材料的使用,可以诱发幼儿进行大胆地想象。这个我们不难理解,在其他游戏活动中,也经常会添加一些类似的辅助材料。老师要能结合游戏内容,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供孩子随时取放。
二是建立资源库,为幼儿玩沙提供自选材料的支持。幼儿在持续的探索活动当中,其创造性意识明显增强,不再满足于教师提供的材料,常常会自寻材料,满足自己的探索需求。
如施老师组织的活动中,刚开始孩子们都用铲子、勺子、杯子等挖宝藏,后来发现用筛子更快。施老师就和孩子们再一起收各种筛子,组织第二次的活动。如果我们本来资源库当时有这些工具,那探索可以更快更好地完成,所以我们需要和家长、幼儿共同收集具有本土特色的各种材料,并进行科学管理,有序摆放,建立幼儿资源库,保障幼儿游戏材料的及时供给,为玩沙活动实施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同时,也为幼儿玩沙活动创造一片新天地。
(三)指导策略
1. 隐形指导
在活动前,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提供多样的材料,让幼儿有机会将材料和游戏内容相关联,从而更顺利地进行游戏。
2. 显性指导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遇到困难,求助于老师,老师可以作为共同游戏者介入指导,做出提示或者提出建议。
在挖宝藏活动中,有个小女孩拿了大筛子,一个人筛不动,有个小男孩过来帮忙,由于动作不到位,没有往一个方向用力,导致合作失败,女孩子就先离开了,男孩子执着地探究了一会儿也放弃了,这时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给了合适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了难题,让他们一次寻到更多的宝石,获得成就感。
3. 综合指导
遇到一时难以解决困难,可以在活动分享的时候共同讨论,借助其他幼儿的经验或其他方式进行指导。
在沙水池中,你们可以发现,没有哪个孩子是游离的,都在专注地做事,那些发自内心的笑容,那些专注认真的模样,都在告诉我们:游戏活动对于孩子的意义与价值,是任何其他活动都不能取代的。老师只要能基于儿童立场,一定能探索出合适每个孩子的指导策略。
参考文献:
[1]章兰,何丽娟.小沙子,大世界:幼儿园玩沙活动设计与实施[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胡芳,江苏省张家港市,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幼儿园。